部编版小学语文《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研公开课教案设计
-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背、诵本诗。
2
、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诗句
p>
1-2
行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难点)
诗句
3-4
行表现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
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
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
1839
p>
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
一路将所见所
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
首
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读
p>
课题)《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
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
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
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
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师配乐范读。
p>
二、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1
1
、自
由读诗,(
1
)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
)借助注
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
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
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
大家共同研究。
2
、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
、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
A.
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
或者景
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B.
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
在那个年代“
拘”着什么“格”吗?(清朝
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
五经”禁
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
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引导交
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
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4
、初步理解诗意能帮
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
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