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夹竹桃<
/p>
——
季羡林
①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
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
忆的花。
②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
色的。我小
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
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
在一
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
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
是
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
< br>告春的消息。
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
杏花、
海棠、
榆叶梅、
丁香等等,
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
鸡冠花、五色梅、江
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
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
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
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
菊花则在秋
风中怒放。
一年三季,
花开花落,
万紫
千红。
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
地一声不
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
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
盛的时
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
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
这一点韧
性,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
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
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
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
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
图了。这一堆影子
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
/p>
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
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
想它是一幅墨竹,
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
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⑦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
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1.
作者家有两盆夹竹桃,让他想到火的一盆是
_____
颜色的,一盆
让他想到雪的是
_____
< br>颜色的。
2.
文
章
第
三
自
< br>然
段
分
别
从
花
的
品
种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开
花的动态变化等诸方面表现了院子里花多。
除了
夹竹桃,
作者还描写了其他
14
种花,
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
下面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夹竹桃的?(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4
.
第③④⑤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分别是(
)。
A
分<
/p>
——
总
总
——
分
总
——<
/p>
分
——
总
B
p>
总
——
分
p>
B
分
——
总
C
总
——
分
p>
C
总
——
分
——
总
分
——
总
总
——
分
<
/p>
5.
根据下面关于修辞方法的描述判断对错。
(
1
)
“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
声不
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
运用夸张手法。
(
)
(
2
p>
)
“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
不是显得非常可贵
吗?
”
是反问句。(
)
(
3
p>
)
“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
簪花和菊花,无不
奉陪。
”
这句话是拟
人句。(
)
(
4
p>
)
“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
深秋的清冷里,看
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
/p>
风吐艳。
”
这句话运用的是排比手法。(
)
6.
作
者在文章开头说
“
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
p>
的花
”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1.
红
白
2.
花的数量
花的色彩
用对比
、
衬托的方法突出
夹竹桃的花期长,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开放
。
3.B
解析:
①
段总体概括夹竹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③介绍了我家
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朵。⑥概括了夹竹桃的特性。②④⑤是直接描写
夹竹桃
的。
4.B
解析:③的开头总起句
“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
;
④段的结
尾总结句
“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
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
吗?
”
⑤的开头
总起句
“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
。
5.×√√√
解析:第一句话从
“
悄悄地一声不响
”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句
话是运用的拟人手法,而不是夸张。
6.
①花期长久,赞美花的韧性,借此表达出对生命的体验;②花色奇
丽,
花影迷离,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幻想;③家乡之花,寄托了赞
美与思乡之情;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失去声音的鸟
一群鸟在天上飞。
它们的队伍包括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
它们飞着。没有方向,没有目的。飞,只是因为它们还能飞。
只
有飞着,它们才知道自己还活着,生命还没有像遗落的阴影一样弃它
< br>们而去。
这里是死亡之海
——
罗布泊无人区。
没有人知
道这群鸟是什么时候飞进来的,
只知道,
它们从飞进来,
就没有吃过一点食物,喝过一点水。因为罗布泊无人区根本没有食物
和
水。
在鸟儿们的字典里,
“
天高任鸟飞
”
这句话永远是正确的,它包含
p>
了人类的经验和它们自己的体会。哪儿有鸟不能飞的地方呢?直到自
由的翅膀将它们带进罗布泊。这是个陌生的世界,没有它们所熟悉的
任何东西。绕树三匝
,无枝可依。因为树,也只不过是死了若干年的
枯桩而已。
<
/p>
它们飞着,互相安慰着,喊着,直到完全发不出声音,只是依赖
生
命的本能,机械地飞。
直到一群探险者来到罗布泊,它们才看
到一线生机,跟着探险者
的车队一路飞着。一位有经验的探险者喊:停车。他知道,鸟儿
们对
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
探险者们停下来,拿出随身带的水和食物放到地上,鸟儿们迅速
覆盖过来。鸟儿们温顺极了。喝着水,吃着东西。探险者把它们一个
个抓住,放入纸箱内
,他们明白必须用这种办法才能把它们带出无人
区。
有四只麻雀在他们的手中死了。它们已飞到了生命的极限。如
果
没有遇上探险者,它们可能会在飞翔途中掉落下来,同自己的影子一
< br>起在黑沉沉的大地消失。
探险者给我讲这段故事的时候
,我问他:
“
在罗布泊无人区,水是
最
珍贵的东西,你们为什么要拿出有限的水给鸟儿们喝呢?
”
探险者回答
:
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
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
面
对未知的恐惧和各种可能的危险,我们也已暂时失语。那时,鸟已成
了我
们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也似乎是在救我
们自己。
后来,探险者和鸟儿们一起出了罗布泊无人区。在库尔勒,探险
者们还举办隆重的放飞仪式。
< br>据说,
现在也常有一些小鸟,
如同探险者的闯入一样来到
罗布泊,
而探险者也无一例外地想办法把它们带离无人区。
<
/p>
只有在罗布泊,人才学会了珍视生命。因为人和鸟在彼时已并无
区
别。
1.
这只鸟的队伍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天高任鸟飞
”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
3.
< br>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
×
。
(
< br>1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因为罗布泊现存的树,也只不过是死了若
干年的枯桩而已。
(
)
(
p>
2
)
只有在罗布泊,
人才学会了珍视生命。
因为人和鸟在彼时已并无
区别。
(
)
(
3
p>
)
探险者们随身带的水和食物很多,
所以拿
出来放到地上喂鸟,
鸟
儿们迅速覆盖过来。
(
)
4.
走
出罗布泊,探险者举行隆重的放飞仪式。这样做蕴含了什么意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道理?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
2.
海阔凭鱼跃
3.√√×
解析:
因为他知道,鸟儿们对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
是水和食物。而不是因为食物和水带得多。说明他关心鸟类。
4.
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鸟已成了探险者<
/p>
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探险者举行隆重的放飞
仪式。说明了对生命的尊重。
5.
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军
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
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
门岗驶去。
“
喂,同志,请下车。
”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
“
站住!
”
随
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
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
“
你干什么?
”
p>
“
请你下车!
”
哨
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
真新鲜,
p>
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
第一次听说
‘
下车
’
二字。
”
“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
行吧。
”
“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
”
说着,脚
一蹬,又要上车。不防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
你!
”
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
拔了个号码:
“
喂,爸爸!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他还
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
不一会儿,
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
他,
魁梧的身材,
背略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p>
“
爸爸!
”
她迎上
前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
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
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
脸上,
然后,
他缓缓地举起右手,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霎时,
p>
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
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
一个挺胸立正,
向司令员回答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
礼中紧
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
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
< br>1.
这篇故事的人物有
_______
< br>、
__________
和
__
_________
,发生的地
点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p>
(
1
)
“
站住!
”
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
用脚撑在地上。
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
“
< br>你干什么?
”
(
)
(
)
(
)
p>
(
2
)
“
你!
”
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
亭,拿起话筒,
拔了个号码。
(
)
(
)
(
)
p>
(
3
)
他深沉的目
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
然后,
他缓缓地
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
)
(
)
p>
3.“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
”
表现了司令
员女儿对哨兵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p>
司令觉得自己没有把女儿教育好
,
他举起手
表示了他对战士工作的肯
定和支持,所以他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B
小战士一个挺胸立正,
向司令员
回答了一个军礼,
表达自己的歉意。
司令的军礼表示他对小战士
做法的支持。所以两颗心在庄严的军礼中
紧紧贴在一起。
C
哨兵小战士知道自己做错了,不该拦住司令员的女儿,他连
忙敬礼
道歉,司令员回礼表示谅解他。
5.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哨兵
陈司令员的女儿
陈司令员
2.
(
1
)语
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
2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
3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3.
司令女儿对哨兵蛮横无理的态度。
4.C
解析:因为哨兵和将军的敬礼
5.
短文讲了司令的女儿
”
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
拦住
“
她
”
,
要
p>
“
她
”
下车,被拒
绝了
。司令员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
个军礼。赞扬了司令严于律己
坚持原则
的高尚品质。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
年,
57
岁的齐白
石开始对中国传统画风实施大胆突破,
期望
通过这种
“
变法
”
式的创新画法,
赋予中国画新的活力。
但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画坛
保守派们的一致反对和攻击,
他们合起伙来极力贬低齐白石,称他的画是
“
野狐之禅
”
,
“
俗不可
耐
”“
根本上不了台面
”
。
齐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备受冷落,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他也只能
在这样一片谩骂和否定声中,独自苦苦支撑着。
在几年
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
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
标价仅为
8
元,为全场最低价。这让
他
无比失落。
展会第二天,现场来了一位画坛上
的重量级人物,他便是刚刚走
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
他一眼便看到了齐白石的那幅画,
并当即让画展负责人将其移到展厅的最中央,与自己
的《奔马图》并
挂在一起。
接着,
他还亲自提笔将《虾趣》图的标价从
8
元改为
< br>80
元,并在
一旁注上
“
徐悲鸿标价
”
五个字,该画也因此一跃成为全
场最高价,比
徐悲鸿的那幅画的标价还要高出
10
元。
此举流传出去后,
一下子引起
< br>了轰动,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名声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
可。受到鼓舞
的齐白石也因此坚定了创新之路,最终成为泰斗级的画
坛大师。
p>
与
“
同行是冤家
”
以及
“
穷在闹市无人问
”
的传统人情观相比,徐悲
鸿这种自降作品价格,以让
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的品质,令人
佩服,可谓是德艺双馨。
1.
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p>
2.
齐白石在
57
岁时有什么想法?遭遇到了什么阻力?请你用小标题概
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
×
。
(
1
)齐白石的画改变画风后被人们说是
“
野狐之禅
”
,
“
俗不可耐
”“
根
本上不
了台面
”
,真成了画界的笑话。
(
p>
)
(
2
p>
)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
在
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
8
元。这是保守派们故意
让
齐白石难堪。
(
)
p>
(
3
)齐白石的《奔马图》和徐悲鸿的《虾
趣》挂在了中央醒目位置,
说明徐悲鸿对老画家的认可和鼓励。
(
)
4.“
徐
悲鸿标价
”
五个字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 <
/p>
徐悲鸿为了证明自己是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让大家了解这个走马
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权利和地位。
B
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名声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C
徐悲鸿是为了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的。
参考答案:
1.
《徐悲鸿改画价》
2.
改变画风创新画法
备受冷落苦苦支撑
×√×
解析:
(
1
)这些话是保守派对齐白石的故意贬低。
(
3
)齐白石
的作品是《虾
趣》
,徐悲鸿的是《奔马图》
。
4.A
解析:
徐悲鸿是当时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也是刚刚走马上任北
平
艺术学院院长,这是人所共知的,用不着炫耀。他的目的是以自己
的画去抬高齐白石。<
/p>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端午节的传说
“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
喜洋洋。
”Ok
,请你一边吃粽子,一边听我讲一讲端阳节的故事:
战国中后期,
楚国仍然相当强大,
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强大
障碍。
为了削弱楚国的实力,秦国使用了各种手段。当时的上大夫屈原很受
楚王器重,但在关东六国伐秦失败后,楚国出现了亲秦和亲齐两派。
亲齐的屈
原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亲秦派的反对,得到秦国贿
赂的靳尚等人不断在楚王面前
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
2
99
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
王去秦
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
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
楚国都城。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
郁
成疾,三年后便死在秦国。继任的楚顷襄王同样改变不了楚国迅速败
< br>亡的局面,楚国只是苟延残喘到了公元前
278
年,秦国
才最终攻下楚
国郑都。
这时,屈原在江南流放中接连听到
这些坏消息,万念俱灰,在五
月初五这一天,空怀满腔爱国热忱的诗人投入了今湖南省汨
罗江里。
江上的渔夫和岸边的百性,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到江中打捞,他
们唯恐江中的鱼虾吞食了屈原的尸体,便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
鱼。<
/p>
从此,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
伟大的
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1.
屈原是
________
时期
______
国的上大夫。
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
屈原带领将士在关东六国伐秦失败后,楚国出现了亲秦和亲齐
两派。
B
亲齐的屈原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
为首的亲秦派的反对,得到
秦国贿赂的靳尚等人不断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
C
战国中后期,楚国仍然相当强大,成为秦国一统
天下的强大障
碍。屈原是当时楚国的上大夫,很受楚王器重。
3.
把下面人物序号选择填在括号里。
A
楚怀王
B
屈原
C
秦王
(
)识破
(
)
的阴谋,冒死向(
)陈述利害。
(
)
不听,将(
)逐出都城。
(
)如期赴会,被(
)囚禁忧郁
而死。
< br>4.
端午节是怎样演变而来的?有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战国
楚
2.A
解析:
在关东六国伐秦失败后,
p>
楚国出现了亲秦和亲齐两派。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 br>但不是屈原带领六国将士参战的,
各国都有统帅。
3.B
C
A
A
B
A
C
4.
解
析:结合后两个自然段概括。
答案:
(
1
)屈原在江南流放中接连听到这些坏消息,万念俱灰,在五
月
初五这一天,空怀满腔爱国热忱的诗人投入了今湖南省汨罗江里。
p>
江上的渔夫和岸边的百性,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到江中打捞,他
们唯恐江中的鱼虾吞食了屈原的尸体,便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
鱼。
(
2
)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
此来纪念伟
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娲泣血补苍天
远古时代,女娲为了
补天,不辞辛劳炼五彩石,甚至牺牲了自己
的生命。
传说女娲在
西蜀之地耗尽气血,
力竭而亡。
在一
些补天神话
中,她或劳累而死,或以身补天,或化为日、月、万物。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
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
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
活。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
。共工
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
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地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天
破之后,
不断地有陨石和天火从破开的天洞中落下,大地上的人类不
是被陨石砸死就是被大火烧,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女娲看到人类
左躲西藏,无处容身的惨象,心中十分痛惜。她便
遍历乾坤,为了解
救生灵,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
/p>
脚顶住苍天。女娲找来五色石块炼出五彩晶石,把已碎的象渔网似的
天一点点地补了起来,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但想不到五色晶
石用完时,却发现
五色石不够用,破碎的苍天还没补好。天上还有一
个大大的窟窿存在着,只要还有破洞,
天就随时会继续崩裂,那样的
话,过去的工作就白做了,而万物亦从此永远的生活在这已
如同炼狱
的大地之上,女娲痛苦思考了很久之后,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有
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
经过几次努力,
p>
女娲用自己的身体,
填补好了天上最后的大洞
……
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的云霞和彩虹。一
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2.
把描写女娲心理活动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3.
关于女蜗补天的原因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女娲需要炼成五彩石装扮天空。
<
/p>
B
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
/p>
窿,把地也砸裂了。
C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4.
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女娲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过渡句,承上启下
2.
(
1
)女娲看到人类左躲西藏,无处容身
的惨象,心中十分痛惜。<
/p>
(
2
)天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窟窿存在着,
……
女娲痛苦思考了很久之后,只好
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泥娃娃们都
哭红了眼睛。
3.A
解析:因为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导致人
类无法生存。女蜗补天的原因是拯救人类,是看到人类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
,而不是装扮天空。所以
A
是不正确的。
4.
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
危险补天的
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
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
甘于奉献的精神。
七、故乡我爱你
p>
月如风,轻轻飘过记忆的海洋,勾起那潮水般的回忆。也许你拥<
/p>
有漓江的清澈见底,也许你拥有长江的汹涌澎湃,也许你也拥有青藏
高原的风情万种,但我拥有的却是一个小小的村落
——
我的故
乡
我的故乡啊,是我童年快乐的场所,是哺育我成长的摇蓝,
那儿
有我勤劳、善良的长辈。
古人说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
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但故乡的人却没
有沉浸在美丽的环境中。他
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新的面貌,靠的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
和那灵
活的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
< br>故乡没有高楼大厦,
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没有闪烁
的街灯,
有的是双手开垦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
稼,有的是一颗颗朴实的心。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的发
电站,
他们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
……
他们把一生的热情和青春<
/p>
融入了故乡那一颗颗大树的根系,沐浴在故乡的风雨中,他们留下了
一片永不褪色的记忆。故乡的人啊,我爱你们
!
最值得一提
的是故乡的栗子,满山遍野的栗子树,绿油油的叶子
衬托出一团一团的小毛球,球内就装
着栗子。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
如刺猬一般,
为了致富,
故乡人绞尽脑汁,
请专家,
办夜校,
搞实验,
终于研制出新的品种,那又大又香的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慧
的笑
脸,体现着时代的风采。故乡的人啊,我为你们骄傲。
<
/p>
如今,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
的
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人们快乐的笑
声,故乡美,故乡的人
更美。
故乡的一切一切早已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那儿有
祖国进步的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的见证。
我爱我的故乡,一个小小的村落
!
1.
按原文补充词语。
(
)
(
)的炊烟
(
)
(
)的烙印
(
)
(
)的笑脸
(
)
(
)的头脑
(
)
(
)的风采
(
)
(
)的笑声
2.
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列举的漓江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
长
江的特点是
____
__________
,青藏高原的特点是
_________
_____
,这
些特点与故乡村落的
_
______
形成了鲜明的
_______
。
3. “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
是一句谚语,
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在
这
里
表
达
了
对
家
乡
的
无
比
_________
之
情
。
类
似
的
句
子
还
有
__________
_____
。
4.
在文中赞美家乡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用曲线画出描写家
乡美景的排比句子。
5.
作者重点介
绍了家乡的什么特产?简略写了家乡哪些变化?表
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袅袅
深深
智慧
灵活
时代
快乐
2.
清澈见底
汹涌澎湃
风情万种
小
对比
3.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热
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4.
依山傍水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世外桃源
故乡没有高楼大厦,
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没有闪烁的街灯,
有的是双手开垦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
稼,有的是一颗颗朴
实的心。
5.
为了致富,故乡人绞尽
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
研制出栗子新的品种。
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我
< br>们小孩也在变。
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
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晓得啥
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
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
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
心
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
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p>
”
有了这个念头,百
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
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
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
苞。
百合心里特别开心,附近的杂草却特别不屑,它们在私底
下嘲笑
着百合:
“
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
,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真以为自
己是一株花,
我看它顶上
结的不是花苞,
而是头脑长瘤了。
”
公
开场合,
它们则讥讽百合:
“
你不要做
梦了,
即使你真的会开花,
在这荒郊野外,
你的价值而且不是跟我们一样?
”
百合说:
“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
花,
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
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如何看我,我都要
开花!
p>
” A.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
)
B.<
/p>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
p>
)
C.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
了。
(
)
p>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
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
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
所结的
泪滴。
年年春天,
野百合努力地开花、
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
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
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
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
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
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
抱,许下了
“
百年好合
”
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
p>
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
管别人如何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p>
1.
百合花生长的地方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
“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
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
这句话是对百合花的(
)描写。
A
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语言描写
3.
当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她自己和附近的杂草个是怎
样的表现,请找出描写神态的重点词语写下来。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上下文判断,
“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
上最美丽的颜色。
”
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
A
B
C
哪个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
/p>
“
百合
”
怎样的
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手法: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章以
“
心田上的百合花
”
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生长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边上。
2.B
解析:根据这句话的前后语
言环境分析,
“
有一个内在的纯
洁的念
头
……
有了这个念头
”
,
念头就是想法,
这是百合花的心理描写。
3.
百合花:开心。
附近杂草:不屑
嘲笑
鄙夷
4.
C
。解析:这是考顺序的,前一
句的
“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
是选择答案的关键提示语。后句也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5.
排比、
拟人、
反复。<
/p>
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
追求执着的形象。
解析:这道题不是简单的修辞判
断,而是考修辞的表达作用,不
同修辞,表达作用不同,要积累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
/p>
6.
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
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解析:线索是作者选材、组织材料的脉络。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和表达方式是截
然不同的。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7.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
“
百合
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