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名师梳理(寒假预习)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名师梳理
课本中的古诗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③鸳鸯:一种鸟,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
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
沙上。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竹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
(
I
6
u h
do
)
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
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芦芽:芦苇
的嫩芽。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
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
上已经长<
/p>
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
的季节。
★《三渠道中》
(宋曾几)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上:指鱼逆江而上。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三衢道中:即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泛,乘船。尽,尽头。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又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
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
树苍
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
添了些幽趣。
★《元日》
(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p>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黄鹂:黄莺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桃:桃符,也作春联。
译文
瞳瞳: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
[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
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
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
牧童笑而
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
zh
口
y
d
)
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茱萸(
zh
u
y
d
:
—种
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p>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
萸只少我一人。
课本中的文言文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
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
注释: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兔走触株:走:跑。触:撞到。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折:折断。因:于是,就。释:放,放下。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家具。
冀:希望。复:又,再。得:得到。身:自己。
为:被。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
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
扭断了
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
兔子。野兔没有再
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
人的笑柄。
说明道理:《守株待兔》寓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
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
一无所获,
留下终身遗憾。
日积月累中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