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
< br>
基础闯关全练
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夫
君子之行
(
)
淫
慢则不能励精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p>
(1)
夫
君子
之行
________________
(2)
俭
以
养德
________________
(3)
非宁静无以
致远
________________<
/p>
(4)
淫
慢<
/p>
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____
< br>
(5)
险躁则不能
治性
________________
(6)
多不
接世
_____________
___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填空。
《诫子书》选自《
_____
》
,
作者是
____
时蜀汉
____
家、
_____
家。曾隐居
< br>_____
,后来任
蜀汉
___
__
。
能力提升全练
1
.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
B
.静以/修身
C
.淫慢/则不能励精
D
.非学/无以广才
2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表示
“志当存高远
”
的座右铭,
这两句话是:
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p>
。
(2)
《诫子
书》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完成
(1)
—
(3)
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1)
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
诫
子书
诫:
_____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
广
才
广: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和“□”
;无论是“广才”
,还是“成学”
,作者强
调获得成就取决于“□
”
,
“□”则导致失败。
三年模拟全练
1
.
(
p>
2019
江苏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第二次月考,
6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
.
p>
“凌乱的岩石”
“强壮的臂弯”中“凌乱”
“强壮”是形容词,
“岩石”
“臂弯”是名词。
B
.
“虚心使人进步,
p>
骄傲使人落后”
中
“虚心”
与
“骄傲”
、
“进步”
与
“落后”
互为反义词。
C
.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如愚兄、拙作、高见
、斧正、寒舍等。
D
.诸葛亮,字孔
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
.
(
2019
北京海淀期末,
16
,★★☆)源于《诫子书》中的
“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
所青睐,
他们挥毫泼墨,
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p>
.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
.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
.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
.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
度。
3.( 2019
四川达州中学
期中,
8
-
12)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
—
< br>(5)
题。
[
甲
]
<
/p>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
乙
]
<
/p>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
,揭然
有所存,恻
然
有所
感;忍屈伸,去细碎
,广咨问,除嫌吝
。虽有淹留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
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
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⑩<
/p>
⑧
⑨
④
⑤
⑥
⑦
①
②
③
矣!
——《诫外甥书》
[
注
]
<
/p>
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
③揭然:高举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
淹留:
德才不显于世。
⑧济:
< br>成功,
实现。
⑨窜伏:
逃避,<
/p>
藏匿。
⑩下流:
比喻低下的地位。
(1)(
★★☆
)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淫
慢
则不能励精(懈怠)
B
.意与日
去
(丧失)
C
.非宁
静无以致
远
(远大)
D
.
广
咨问(广泛)
(2)(
★★☆
)<
/p>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
]
使庶几
之
志
A
,夫君子
之
行
B
.下车引
之
C
.知
之
者不
如好之者
D
.学而时习
之
(3)(
★★☆
)
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p>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说明了“淡泊”
“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
求,强调它们
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
“宁静”的
重要性。
C
.
“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 br>D
.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了,而
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
(4)(
★★士
< br>)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
(5)(
★★☆
)
读了这两篇文章,
你一定受益匪浅,
请用自己的话
谈一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
“志
存高远”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五年中考全练
1
.
(
2018
海南中考,
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你
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
题。
(1)(
★★☆
)
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骨文
B
.篆书
C
.隶书
D
.草书
(
2)(
★☆☆
)
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两幅
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 br>2
.
(
2018
湖北潜江等中考,
5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
横线处与前后衔接
最恰当
的
一项是
p>
(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
传统。
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
我市在这方
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
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p>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
.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
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
.避免说一套,
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3
.
(
2018
浙江湖州中考改编,
14
-
18
p>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
(5)
题。
与子俨等疏
(节选)
[
东晋
]
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
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
②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