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文原文及教案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
15
课《诫子书》课文
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
15
课《诫子书》课文原
文及教案,来源
互联网
,
仅供读者阅读
参考
.
课文
【作者】诸葛亮【朝代】三国时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p>
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
、研读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3
、背诵课文,汲取精神养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诸葛亮(
181-234
)
p>
,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
家。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为此鞠躬尽瘁,
死而
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
他的《诫子书》
,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诫子书》
,告
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二、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勾画生字词。注意句子的停顿。
如:夫
/
君子之行,静以
/
修身,俭以
/
养德。
非淡泊
/
无
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
非学
/<
/p>
无以广才,非志
/
无以成学。
淫慢
/
则不能励精,险躁
/
则不
能治性。
年时
/
与驰,意与
/
日去,遂成
/
枯落,多不
/<
/p>
接世,悲守
/
穷庐,将复
/
何及!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学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三、精读课文。
1
、小组
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难点:
(1)
词语广才——增长才干。
励精——振奋精神。
治性——修养性
情。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
2
)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
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
式特
征。
以第二个句子为例:
年华随着
时光飞驰,
意志随着岁月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
对社会无益·
·
2
、总结交流:
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
交流指正。
选
2
名学生
朗读自己的译文,
老师阐述
自己观点,供参考。
3
、说说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