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8)

巡山小妖精
590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8: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我不是药家鑫)


链接材料二:



怀素不受约束,不拘小节,饮酒 来涵养性情,草书来顺遂心志。有时酒喝得


尽兴,以至寺壁里墙、衣裳器皿,到处都有书 写的字迹。他因贫穷无纸可书写,


曾经在故里种植了万余棵芭蕉,


以供挥毫泼墨。


写不够,


又漆一盘子,


一块方板,


写至再三,连盘子、方板都被穿透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速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70


. 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







< p>


是陈述的对象。



C< /p>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突出前 后的因果关系。



171


.对下列句中 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诫子书




诫:告诫。



C


.非志无以成学




志:立志。



B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激励。



D


.年与时驰




驰:消失,逝去。



17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2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173


.< /p>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



______


。文中能表现





的危


害的句子 是


______





【答案】



170



C


171



B


172




1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实现


远大的目标。




2


)学习必须专心 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173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



170


C.


应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 :这句话强调


的是



淡泊





明志





宁静

< br>”




志远


的意义。故选


C




171



B.

< p>


淫慢则不能励精



的里





解释为 :勉励。故选


B



< br>172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


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


置)


、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


< br>留


”“



”“

< br>调


”“



”“

< br>补



的方法,直译


为主,意义为 辅。重点字词: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


利。清心寡欲。明志: 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


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才:才干。



173


.要求学生在理 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


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


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

< br>静中下功夫。个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结合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不能治性。



得出:





的危害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冒险草率、


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 p>



【点睛】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


依靠内心安静来修 养身心,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


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

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


才干,


不明确志向 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


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 /p>


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

< p>
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

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十、语言表达



174



观察下面这幅题为







全民阅读< /p>



漫画大赛作品,


描述画面内

< p>
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


示例一:书籍里盛满了聪明泉,人们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养分,


就能变得聪明睿智。示例二:书是聪明泉,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汲取书中的养分。

< br>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描述漫画内容。解 答此题的技巧:注意标题、看清主体、背景及其


关系;



揣摩细节以及文字信息;不可添枝加叶,不可主观想象;注意顺序、主


次要分明;


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仔细观察漫画内容,


此漫画的主要内容是一本


展开的大书,


另外还要 特别注意漫画中提示的文字信息,


如漫画上方



聪明泉



三个字,


再围绕漫画 中人们的行为、


动作来思考,


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漫画的


内容。


根据



全民 阅读



这一主题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






字可 联想到成




如饥似渴



,以此来说明人们对阅读的热情。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主题的 理解。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它不仅考查学


生对画面的理解能力,


而且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


哪些内容,


有哪些文字提示,


答题时不要遗漏了内容。


注意描述漫画的内容时画


面上有的都要叙述出来,包括文字,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17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以


书籍



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答案】


示例一:书籍那么多,我想去读读。示例二:书籍那么美,我想去

< p>
品品。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仿写语句的能 力。


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整体感知文 段,


分析


例句内容,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看清要求,确定 仿写内容;



体会所给例


句的句式特点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力求形似,兼具神韵;



初 步


仿写,反复揣摩,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


< p>
注意锤炼语句,尽量与例句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