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素材诸葛亮

余年寄山水
904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8: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过家家)


名人素材:诸葛亮



一、名言警句



1.

< br>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 诫子书》)



3.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4.


可是兵 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诸葛亮《答杜微书》)



5.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答惜赦》)



6.


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诸葛亮《答法正书》)< /p>



7.


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诸葛亮《论 张温被废》)



8.


有制之兵,无能之 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 br>9.


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诸葛亮《纳言第四》)



10.


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 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诸葛亮《纳言第四》)



1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诸葛亮《察疑第五》)



1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 其位(诸葛亮《思虑第十五》)



13.


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诸葛亮《将


苑·将刚》)



14.


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诸葛亮《将苑·将志》)


15.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 机也(诸葛亮《将苑·机形》)



二、人物事迹




诸葛亮


(


公元


181-23 4



)


,字孔明,号卧龙。中国古代三 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


家、外交家。史书记载其身高八尺。约合现 今


1.84


米。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


(


公元


181



)


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


(


今山东沂南县


)


的一个官 吏之家。诸葛氏是琅


邪的望族


,


先祖诸 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


(


卫戍京师的长官

< p>
)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


,


字君贡


,


东汉末年


做过泰山郡丞。诸葛 亮


3


岁母亲张氏病逝


,8


岁丧父


,


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 守的叔父诸葛


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


,


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


(


公元


197



),


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


,


便移居南阳


(


一 说河南南阳卧龙岗


;



说湖北襄阳


(


现湖北襄樊


)


之 西二十里隆中


)


隐居乡间耕种


,


维持生计。建安四年


(


公元

< br>199



),19


岁的诸葛亮与


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人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


,


清代在河南南 阳做知


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


,


原不分先主后主


;


名高天上


,


何须辨襄阳南阳。






建安十二年


(


公元


207



),


诸葛亮


27


岁时


,


刘备三顾茅庐


,


会 见诸葛亮


,


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

< br>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


,


对内改革政治


,


对外联合孙权


,


南抚夷越


,


西和诸戎


,



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


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

< p>
即《草庐对》


)


。刘备听


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


,


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 人才难得


,


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


,


帮助他完


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 p>
,


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


夺占荆州。建


安十六年


,


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


,


夺得汉中。二十六年


,


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


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



持朝政。三年


(


公元


223



),


刘备病危


,


以后事相托。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


,


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


,


领益州牧。勤勉谨慎


,


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


,

< br>赏罚严明


,


与东吴联



,


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

实行屯田


,


加强战备。建兴五年


(


公元


227



),


上疏


(


即《出师表》


)


于刘禅


,


率军出


驻汉中


,


前后


6


次北伐中原


,


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


,


终因积劳成疾


,


病逝 于五丈原军中


,


将后事托付姜维。





一代贤相

< br>,


两袖清风


,


打造三分基业


,


终四面楚歌


,


五 丈原长星陨落,六出祁山


,


七擒孟获


,


禀赋八斗雄才


,


九死不悔


,


十里亭众生。



三、人物评价




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评价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士,



千载谁堪伯仲间



< p>
陈寿


: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 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


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