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作文指导

萌到你眼炸
501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不要怕)


小学生如何写好状物作文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 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


等;还有一类是静物, 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 绘这些物体,


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由于儿童对动物、

< p>
植物和自己心爱的


物品有着特殊的感情,


所以状物 作文成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


描写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良好素


材, 也就成了中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题材。






写状物作文,

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


进行状物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

< p>
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






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


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 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


要做到主题突出。这是状物作文的 根本所在。






所以,状物的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

< br>=


本物


+


故事

< br>+


情感。“本物


+


故事


+


情感”是


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 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等。这是状物 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


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 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


物与他人的故事等。


这是


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


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 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


根本。






一篇状物作文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写出该物特点。只有把物品的 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


的印象。


例 如:


“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


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 着奶白色的灯泡。


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


光洁如玉。


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


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

< br>盒呢。


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 /p>


(习作《台


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二、


充分展开联想。


要把物品写

“活”



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


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 在长啸„„奋起前蹄,要


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 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


下的那个铃铛,


小巧玲珑,


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


这匹千里 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


(习作《瓷马》)这丰富的联想以


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






三、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 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


喜爱或赞美之情。

< br>例如:


“小闹钟啊,


你日日夜夜,


分分秒秒,


毫不疲倦,


不停息地向前走,

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

< br>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 使文章的


内涵丰富而深刻。






状物作文——动物的写法






同学们,


你饲养过小动物吗?你仔细观察过身边的小动物吗?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只小动


物,描述它 的外貌,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它的趣事,让读过你的文章的人也喜爱它。






要求描述它的外貌,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它的趣事。






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动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 ;写这个动物的来历,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


突出主题 。





< /p>


第三段;


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及外貌特征,


包括这个动物的大小高矮,


皮毛


(长短、


毛色、


疏密、手感、花纹等等),头、尾、脸、耳、鼻、嘴、眼、牙、须、额、颈等等 ,还有四肢、


爪子、膀子、腰身等等。当然不同的动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点写外 貌,不要罗列,


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第四段 :结合小故事写动物的习性特点,习性就是吃、睡、行(飞)、叫、玩等方面的


特点。< /p>






第五段以后写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都写在一段里,故事的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






再往后的段落写情感、感受、评价等,在情感中结尾。






动物的描写,要发挥想象,多比喻、拟人,写出你喜爱之情。






状物作文——植物的写法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花草树木,< /p>


哪一棵植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描述它某个时候的


样子,也可 以描述它成长各阶段的样子,注意抓住它的习性特点,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写作要 求:


可以描述它某个时候的样子,


也可以描述它成长各阶段的样 子,


注意抓住它


的习性特点,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植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 :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


目的是要 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以后:


这个植物的外貌描写。


它的各生长阶段的特点或一个时期的状态特点,



叶、花、果、干或者根等方面着手。写清楚它有关部位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等方面特

< p>
点,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作: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 后。






下一段以后,


写故事。


结合这个植物的 样貌特点写故事,


这些故事无论发生在什么人身


上,必须直接与 这个植物相关,并且能突出主题。






最后进一步按照主题突出抒发你的情感,在主题性情感抒发之 中结尾。






植物描写要注意动静结合,写出它的姿态变化的美。






状物作文——怎样写物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一些日用品:书 包、笔、台灯、刨笔机、收录机、玩具等等,有的外


形漂亮,有的既好看又好用,还有的 结构巧妙,既好用又好玩。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物品,


给大家介绍一下,先说说它的样子 ,再说说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点写具体。






写作要求:先说说它的样子,再说 说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点写具体。






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物品,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 :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


目的是要 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


这个物品本身的描写。


一是它的感官效果,


总体或各部分的形状、


颜色、


用料;


二是内部结构,里面的情形;三是功能、用途、操 作等方面的情况,其他特点等等。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后等。用准方 位词。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里面、


外边、前边、后边等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 ,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写清楚,也会使文章的层次


清楚。






静物要 活写。一个物品是静止的,为了把它写得生动、活泼,要运用静物活写的方法。


在描写的 过程中,要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描摹和刻画,力求把物品写得传神、生动。






第四段以后写故事,用以进一步突出主题。






后面的 段落按照主题的要求写感受、感想、抒情等等,在抒情中结尾。






上面所 说的状物作文


(动物、植物、物品)


的具体写法只是状物作文的 一般结构——平


铺直叙的写法,在写作中,只要写出应有内容,过渡自然合理就行,不一 定非得平铺直叙。


但是,


无论写成怎样的结构,


一定要在内容上注意把状物作文与记事作文区别开来,


也要注

< br>意把动物、植物、物品的状物作文与以植物、动物、物品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区别开来。不


能写成四不象的文章。



例文展示:



我的钢琴





小时候,钢琴对我来说是多么有趣,手指用力一按就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就像< /p>


一个神奇的八音盒,


响亮悦耳,


非常动听 „„现在的我,


拔动这它,有时候仿佛在小溪中流


淌,有时候仿 佛在大海上冲浪,有时候像在蓝天中翱翔„„





第一次接触这位朋友,是在钢琴老师家里。它的样子很古怪;


浑身上下黑黑的,没手没


脚,


琴盖是它 的嘴巴,


掀开它的大嘴巴,


就会露出几十个洁白的牙齿,


白齿上面有一排黑齿,


这黑乎乎的东西,


能有 多大的本事?我不禁有些疑惑,


和它交往久了,


便滋生出一些特 殊的


情感。看书累了,坐上琴凳,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所有的琴键都如小天使,这 种微笑


还带着一丝调皮。


圆滑的音符从我指尖滑去,

< p>
于是立刻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弹完一支又一支


曲子 ,我的心中充满欢悦和满足„„





有时候,自己也有些懒散,


刚想走开,钢琴的大嘴巴就会放射出 刺眼的光,好像在严厉


的批评我﹕“一个人没有毅力,什么事都做不成,你继续吧!”< /p>





甜甜的声 音、甜甜的为民。


钢琴,是你让我在疲劳中得到放松,是你让我得到了无穷的

< p>
快乐,你是我永远的朋友„„




挖掘作文素材平时多多积累



讲套话,编文章。这是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出现这 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这里的“无


话”


“无事”


“无情”即是缺乏习作素材。所谓习作素材,是指在生活实 践或调查研究中搜


集,积累起来的原始生活材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食物,是形成习作 的基础。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指的就是写 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


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有话想对别人说 ”,产生表达的欲望,才能


使学生展开眉头,乐于习作。


“长袖 善舞,多才善贾”也只有使学生掌握丰富、新颖、生动


的素材,才能从中筛选出适合表现 主题思想的材料,做到“言之有物”。






如果把习作的过程归纳为“积累< /p>


--


表达


--


修 改”,那么积累就包括内容的积蓄,即素材


的准备。


怎样知道学 生做好素材的准备,


进而写出有些有血有肉、


有情景的好作品呢 ?总结


近年来习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习作 素材。






一、“积极参与生活”与“广泛地阅读”相结合






叶圣陶 先生说:


“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


把真实生活所不 曾经验过的事物


勉强拉下来,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





< p>
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习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


越扎实。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使学生有所见






,有所 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忽视从课


外阅读中 吸取营养,


积累素材。


通过阅读,


学生 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不曾见到的


情景,学到许多未曾通晓的知识,认识许多陌 生的事物。这些都是习作的材料。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用读书来补 充现实生活经验之不足,


用生活来丰富书籍里所未见,


将直接的 观察体验与间接的阅读所学,


兼收并蓄在


“材料仓库”


里,它们将成为文章有益的血肉。






二“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与“留心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每个学 生都被各色的人物与现象,


以及自然事物、


社会环境包围着。< /p>


我们引导学生积累


素材,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通 过前面、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


点,


认识事物发展的 始末,


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


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 /p>


不断观察,


撷取。这样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 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是风雨雷电、


三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社会新风,这些素 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


片 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

< p>
生活的袖手旁观者,


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作家刘厚 明说:


“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


实感,离开亲身实践, 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


同身受’的东西,是 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我们要引用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


解,亲自去做一做 ,试一试,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同时引


导学生留意自己 是怎么做的,


怎么想的,


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 为习作的主


要反映对象。






三、“广见博识”与“勤写多记”相结合






习作素 材的获得,


要靠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


要靠广泛的观察与体验,


因而要指导学生


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力求做到“广见博识 ”但如果仅仅是“广见博识”,五彩缤纷的


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奇妙优美的具体景色可能只剩下一句


“真美啊”


空洞感叹,


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从学生的记忆力遁走。


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些多记的


习惯,


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


哪怕是三言两语。


俗语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下一些新颖 、


生动的材料,待要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还有一些人和事物当时也许并没

< p>
有引起学生的主意,可是隔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看,却能从中悟出它的“不平凡”之处,为某


篇习作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


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


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


将生


活、阅读、思考、练 笔结合起来,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又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 上认识,我在所授班级中进行了一些习作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开展有益的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为了充实学生的生活,开拓眼界,我们经常组织游览、参观以及采访活动,让学生更多

< p>
地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从中汲取素材。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 蝶舞蜂飞,我们组织学生去踏青。田野里绿草如茵,


油菜花芬芳扑鼻;池塘边,初绽新绿 ;山林中,杜鹃花绚烂多姿。学生目睹这些美丽景色,


心旷神怡,一路欢歌笑语,追逐嬉 闹。他们摘野花,采蘑菇,喝清泉,捉迷藏,陶醉在大自


然美丽的怀抱之中。

< p>
踏青归来,


他们见到的那些优美的景象,


感受到的 那些欢快的情形,很


想告诉更多的人。于是,我指导他们完成了一篇篇内容丰富而具体的 习作。






大石岭农民暴动曾是震动太、宿、望三县的历史事件。


“大石岭 农民暴动纪念碑”就矗


立在我们学校附近,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采访目睹过暴动的老人,






聆听他们述说当年叶仁山、叶义山等英雄除暴安贫的壮举,同时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通过采访,学生们不仅完成了一篇篇慷慨激昂的习作,而且又






受到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



)


、积极参与劳动,丰富学生生活






学生除 了学习以外,


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


在节假日参加


一些生产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即是“有所为”。 在劳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习作素材。因此,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劳动,并特意布置一 些劳动任务,如回家做饭、喂猪、收割等,让


他们留意壮举的劳动过程,体验自己劳动时 的感受,再将他们描述出来。






(



)


培养兴趣爱好,拓宽写作领域






儿童的兴趣是广泛的,

< p>
他们的生活多彩多姿。


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把他们熟悉的生活作为

< p>
主要的反映对象。


习作要从内容入手,


指导学生选 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


写自己熟


悉的事物,

< p>
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不能排斥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及打人觉得幼稚可笑 的事


情中去采集素材的繁花。对于他们的闲暇时跳田,斗鸡,钻山洞,捉迷藏,抓特务, 我从不


加以阻拦,


而是引导他们留意游戏的规则,


注意发现游戏中有意义的细节,


分析游戏中动人


的现 象。


孩子们也乐于把游戏当作习作素材,


那钻山洞的欢乐,


抓特务的神秘,


斗鸡的精彩,


打野战的激烈 以及胜负的启迪,互助的情谊,跃然纸上。由于材料丰富,有话可说,所以写


《课间》、 《抓特务》等习作是那样的洋洋洒洒,而非搜肠刮肚。






我们组织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 /p>


数学奥林匹克兴趣组等,


为发展学生的爱好,

培养学生


的专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在这些课外活动中,


学生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展示自己,大胆实


践,勇于探索。这既充实了生活,又创造了作文 素材。






(



)


、增设 课外阅读,增长学生知识






阅读对于学生开阔眼界,


充实知识具 有重大的作用。


为了开掘作文素材,


我们指导学生


订购了许多刊物,组织学生成立了“读书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书籍把他们带到冰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