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温柔似野鬼°
986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8: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举案齐眉的意思)



七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已顺利结束,在实行新课改的基础


上,对试题本身以 及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无疑


是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提高当前 的


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更主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


挑战。





一、试题分析:





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

< p>
性和导向性,试卷有五大特点:





一、



是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


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考查。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时政热点,突


出时代性,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 实际、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 识和主干知识的


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

< br>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


归纳能力。





四、是试题更具开放性 ,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


生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


的实际,开放和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很多层面和领域;考


查的知识点多、 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




< /p>


五、是试卷形式新颖活泼,设计简洁生动,展示人


文关怀,体现科 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试卷题型生动活


泼,在主观中以题群形式出现



,每个专题又分别设置了


不同的情境,依次递进,环环入扣。体现了人文性、科


< p>
1







6





学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





今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 合理,形式新颖,


内容鲜活,语言简洁,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有利


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





二、



学生成绩情况和答题情况:





1.


各班级成绩情况: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






1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


知识之间

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


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 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


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


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


求慎解是导致学生 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






2




审题能力不强,


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仍不适应审题;不清,失分严重。


一 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


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 答得不少,得分无


几,甚至不得分。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


认真程度不够。




错误最 多的


17




有悖于



这三字


1/3


的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内容。






3




思维不活跃,


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


知识


重组、应用能力较差,不敢从新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缺


乏多 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理解应用能力。政治


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即离 不开书本知识、


原理的运用但学生对书本原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知其

< br>一,不能知其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而且比较肤浅,


导致失分。






4




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


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


2







6





方法和能力;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浅。如第


38


题第


3


问情绪表 达不是自己的事情。






5




答题语言不规范,缺少政治术语,文字表述


能力差;学生表述能 力不强答案中两种倾向较明显:一


种是口语化现象;另一种使命照抄课本现象。需要学生


理解、归纳、表达答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应用政


治术语, 语言贫乏,言不达意,甚至语句不通。另外,


书写混乱,字不规范。错字较多,特别是些 ,关键字词,


以至于理解不了学生的意思,不能给分。如第


39


题对诗


人诗句的理解。如第


37


题青蛙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6




心理素质不好,


答题时存在过度紧张或猜题

现象。





四、今后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1


、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 实转变教育教学


观念。





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


从 强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


认识课程改革的 必要性、


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


一起来,充分发挥中考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根据中考 改革的要求,切实转


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


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 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


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p>


如今年的第


39


题第(

< br>2


)问、第


41


题第(


4


)问这两个


问题,特别注重对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考查。





2


、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


学习。




3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