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分析上册
-
2019-2019
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
试卷分析上册
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京口区小学数学二年
级(上册)期末试卷(以下简称试卷)
从总体来看,
试卷并不难
。
它握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命脉,
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
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让
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
和梳理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家的试卷分析表中可
以感
受得到:满分的孩子还是占了相当的份额。但是,我们
也不难看出满分的人数还没有我们
想象得那么多,下限的孩
子也还是存在的,
这说明,
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
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
。题目有了一定的
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
这张试卷含盖了我们二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
点也比较分
明。就知识点而言,它在不同的题型中都体现了
计算、比大小、找规律、认识方位、认识
图形和统计等。就
计算而言,出卷者的意图就是想以平时的练习为基础,检验
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以及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适当
的穿插了乘加、
乘减的运用,同时也不忘记检验一下加法和
减法的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道题
,出卷者安排
了一道与统计相结合的一题多解的综合性题目。既可以用乘
第
1
页
/
共
7
页
加的方法,也可以用乘减的方法,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总
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进
行融会贯通。选择权交给了孩
子,这也是这张试卷在出卷时的一个重要的意图。
二、试卷的题型
这
张试卷的题目类型属于常规型试卷,共分为六大项:直接
写出得数、用竖式计算、填空、
判断、画图和解决问题。这
些题型是传统中有突破。其中,第四大项判断试卷并没有出<
/p>
现判断的字样,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也很少接触到这样
的一种
类型,但是,在后面的年级中这样的一种题型又是学
生必须要接触到的。因此在这张试卷
中出卷者采用了学生能
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了描述:下面的题,对的在后面的()里
打
“√”
,错的打
“
×”
。这样的语言也同样渗透了判断的意图。
第五大项虽然只有
4
分,但是内容却很丰富,要求学生先要
用尺量一量,考察了会不会用尺、看尺上刻度的能力,又考
察了画线段的能力,同时还
考察了学生是不是能认真审题的
能力。下面,我们来逐项和大家分析。
< br>
(一)直接写出得数。
可以
说,这部分内容中都是基础题型。在大家的试卷分析来
看
18÷
9×
8
这道题目错误率比较高,看来还
不能将原因归结
于粗心,实际上就是口诀不熟悉造成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是
可以避免的,这就告诉我们乘法口诀一定要人人过关。
(二)用竖式计算。
第
2
页
/
共
< br>7
页
这部分内容兼顾到了二年
级以来所学的所有运算。从整体来
看,学生已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出卷者的意图也
就达
到了。
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受到加、
减、
乘法的影响,
把
72÷
9
的除号也写到了左下角的位置下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
课堂的教学中要多加关心。
(三
填空。
这部分可以说是常规题目,它包括的内容是整张试卷中知识
点最
多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填空部分包括
7
小题,
其中第
2
)
3
、
5
、
6
题都
是考察学生的基础概念,包
括时分秒、认识米和厘米、认识方位以及可能性等知识的应<
/p>
用。在填空知识里,
2
、
4
、
6
、
7
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第
2
题
p>
错在第一幅图,印刷得大了些,所以有学生就认为长
4
米,
实际上,以后的考卷也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除了图以外,
会在文字前注明是什么物品,我想那样的话,学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来进行
物品长短的判断,错误率会减少一些。第
6
题有学生方位还是不
太清楚,下册的教材中依旧安排了认
识方向,要求学生要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关系。
因此在教学新知识之前,东南西北的概念还是要学生扎实的
掌握的。至于找规律的题目,我想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多加以
这种题目类型的训练,也就
不难了。
(四)下面的题,对的在后面的()里打
“√”
,错的打
“×”
。
这个题目的意图,我在上面的试卷特点中已经加以陈述,在<
/p>
第
3
页
/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