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考
试的试卷,内容主要涉及六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全卷分值为
100
分,共分六部
分,
29
道小题。<
/p>
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包括直接写出得数、递等式计算、
解方程、
列式计算四个方面)
,数对与画图及解决问题等,试题
迁涉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容量大,难
度适中。
二、得分情况
p>
本次考试,六(
2
)共
39
人
,因为有
1
人在家长期休学,实考
38
人。从总成绩上看,
60
分以上的有
24
名,占
63.7%
,平均分为
64
分,
80
分以上
18
人,
优秀率
47.3
℅
< br>。班级
学生数学成绩呈现两头大、中间少的“吕”字型,具体分数段分布如下:<
/p>
100
以上
10
人
10
人
三、试题分析
1
、填空题:
选择题共
8
道小题,每小格
1
分,总计
20
分。基本上是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学生对
本
册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
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
1
,
6
,
8
< br>题。第
1
题是五、六年级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分数、小
数、百分数大小的比较,显然,学生掌握地并不扎实,对于这
4
个数都把它统一化成小数或
百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有些学生比较
模糊,需要老师对这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因为这里也
是本册分数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的基础。第
6
题是常用单位的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位
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
p>
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今后要强化单位换算的教学与辅导。至于第
8
题这题
应该是稍微难一点,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
分析能力的有限,对于本题中水与盐那种量变了分
析的不透彻;而有些学生较粗心,把比
算对了,但比值又写错了。今后有待加强。
2
、判断题:
这道题共
5
小题,共
5
分,错误较多的是第
3
题,部分学生是因为忽略了两
个人的年龄
差永远不变,而年龄比每年在变,所以误判。
3
、选择题:
该大题共有
5
道小题,满分
5
分
。其中
失分较多的是
3
,
4
< br>题,第
3
题出现的“对折”
这个
概念,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与掌握,平时也出现的较少。第
4
题
哪摊最便宜,是求单价
1
90-99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20-29
10-19
0-9
8
人
1
人
5
人
6
人
1
人
1
人
4
人
1
人
1
人
的问题
,有些学生不清楚,到底是求什么,应该是总价除以数量,而不是数量除以总价。也
说明
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与认识仅仅留在表层,还不理解。
4
、计算题:
学生计
算习惯较差,
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的情况,
需
在平时注意习惯的
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因为计
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失分较多的是简便计算,个别学生不
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
便计算。其中第(
5
< br>)小题属于偏难题,应用了分数、小数计算的所有技能。
,解方程也不是
很理想,应加强解方程方法的渗透,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因为学好方程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
础。列式计算的第
2
题,学生列式对了,但结
果错的很多,侧面反映了本班学生计算能力的
严重缺乏,需要加强复习与引导。
5
、用心观察,精心计算
第
2
题错误的学生比较多,主要是有些学生缺乏仔
细的观察能力,对题目的把握不够准确,
没有仔细的审题,没有把握好圆与正方形周长之
间的相等关系;而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把握了
审题关,结果计算又错误了,又反映了学生计
算基本功很不扎实,需去强化训练。
6
、解决问题:
应用题题目较简单,范围较广,难度也适宜,错误比较多的是第
1
< br>、
3
、
4
题。第
1
题主
要问题是学生找不准哪
一个是“单位
1
”的量,有些学生受平时题目的影响,这类题目
在书
本或其他练习中都是以乘为主,他们就不加思索的、潦草的去做乘法,反映出学生审
题能力
的缺乏,学习态度的不端正。第
3
题主要是学生的粗心,把
0.6%
化成
0.06
,结果就错了。第
4
题是环
形面积的应用,由于题目给出的是直径,没有找准外圆的半径与内圆的半径,有些
学生甚
至已分别计算出外圆与内圆的面积,但忘记了相减,说明学生非常的粗心。
四、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p>
1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加强
p>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
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p>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
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
整体计算能力不强,
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偏低,从总体上
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
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
2
、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
/p>
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