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
-
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信
息道德意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深入,上网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利
用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容量,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影
响人的一生,同样不良的习惯也会影响人的一生。特别
是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辨别是
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网络中一些
不良信息的影响。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正冲击着我
们的在校生。许多
家长、班主任、教师,提及学生上网时均是谈
“
网
”
色变,对信息技术这
门学科更是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平时和其他学科的教师聊天时,说到这
门学
科时,都说:学生太爱上信息技术课了,学生可以好好的玩玩了,
你们教信息技术的老师
真是很轻松啊!
每听到某学生如何整天上网不学
习,整天泡网吧
,不归家之类的话,我心里就像针扎一般痛。我认为,
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计算机获取网络
资源,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很重
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鼓励学
生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自己的视
野。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能否正确
引导学生走出盲目上网和
迷恋网络的误区,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
应的信
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
务。
一、规范教学行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
防止学生上网聊
天,玩网络游戏或看不良信息,教师就将网络关闭,或禁止学生使用网<
/p>
络。这种
“
因噎废食
”
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们的
这门学
科之所以由最早的
“
计算机课
”
改名为
“
信息技术课
”
,我想信息技
术教师都应该非常清楚,那就是,我们这门学科
不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
本操作技巧,更重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机)这一现代化的工
具获
得更多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为人们所服务。
p>
另有这样的情况:
老师们都说,现在进行的是新课程改革,我们要转
变教学观念,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他们主人翁的精神。因此,整个一节课交
给
学生来自由支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需去查阅相关资料。这种想法是
对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好奇和贪玩是孩
子的天性
,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
会在网络中
“
迷航
”
,使我们的教学处于
失控或被动的局面,这也不是新
课程所提倡的。上述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去年,纳米比亚恩那市市长一
行要来我校参观学习,我们的老师和
学生对这个国家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利用信息技术
课,让学生借助于
互连网搜索这个大洋彼岸的非洲国家的相关情况,
并利用他们最为熟悉
的软件,设计了电子版报及多媒体作品。当外宾来参观我们信息
技术课
堂时,他们对我们学生用这种热情友好的表示方式感到非常高兴和惊
讶,并当堂对我们的学生赞不绝口。尽管这些学生是即将跨入大学的高
三毕业
生,仍都显得非常激动,竞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利用多媒体操
作系统让他们展示并讲解
自己制作作品的经过,并作了相应的点评。趁
着学生的热情还没消退,我给他们布置了以
“
体验成功的快乐
”
< br>为主题的
课后小论文,以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上交。学生们在上交的小论文及
p>
E
-mail
中都表达出了对成功向往的真
实感言,对这种上课方式予以支持。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让我
认识到:
孩子是在鼓励和赞许中成长起来的。
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
规范自己的授
课行为,既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还要避免整堂课完
全交给学生的做法,教学不但要
寓教于学,更应发挥寓教于乐的特点,
以
“
任务为主,
精讲多练
”
,
在不同时期开设特色课,
真正发挥教师的
“
p>
引
领
”
作用,让学
生在实践中加强操作技巧。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
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
道德素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
乐,能在获得成功的快感中提升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两点做法:
1
、布置
< br>“
同一主题,不同操作环境
”
的
任务
以
< br>“
尊师重教
”
为主题,结合自己
掌握的软件特点,利用网络搜索相
关资料,
可以设计精美贺卡,
电子版报,
flash
动画或网页等不
同的作品。
学生可根据自己使用不同软件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
对于接
触计算机较少的学生,可以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中最基本的部<
/p>
分,并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于接触计算机较多的学生,他们可以在
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继续拓展。这种任务的设置弹性很强,既尊重了学
生的选择,又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 br>2
、布置
“
同一操作环境,不同
主题
”
的任务
以电子表格
Excel<
/p>
的应用为例,可以布置
“
考试成绩分析<
/p>
”
、
“
一周消<
/p>
费情况统计
”
、
“
函数图像的绘制
”
等任务,让学生在
同一操作平台、同
一操作技巧上,根据自己掌握的数据资料,选择不同的任务去完成。操
作中,学生不会的可以参考教材,请教同学、老师,或上网查询
excel
的使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操
作,而且培养了他们借助网络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的教学都是让学生带着
“
任务
”
上网的,
< br>他们有了需要做的事情,
就不会漫无目的的在网上随心所欲了。在实际教学中,还
可以根据当时
的教学环境,设置更为丰富多彩的任务课题。
二、培养信息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质量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中讲到:我们在使用各类信息
时要学会分析和
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千万不能
“
拿来主义
”
;要善于动脑、善于
学习,多掌握一些信息知识,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要及时揭露和制止
这类信
息
“
陷阱
”
,
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我们尽情享受信息所带来的方
便和快乐时,应记住,天上不会掉下
馅饼,切莫忘记,提防
“
陷阱
”
。
按
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信息技术教
育工作者,
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
正是看中了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
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高中学生来说,在追随时尚
的
IT
时
,
更重要的是
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有效地、负责任的利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在实践应用中学习
和使用信息技术,以达到对信息
的有效利用,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
、选择和处理
信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
p>
科学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
的内容,避免
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迷失自己。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