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学校教育科研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
例说学校教育科研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鲁兴树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时下,
学校教育科研存
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选题偏颇;
课题名称表述不明确;
研究内容不切题;
研究方
法运用不恰当;
研究报告不翔实、
不严谨。
认识到这些问题,
有助于我们端正研究的价值取向,
转变研究
的方式、
方法,
从而使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选题、
课题名称、
科研方法
随
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教师是研究者的呼声越
来越强烈。
伴随这种呼声,
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工作蓬勃开展,
有的学校甚
至要求人人做课题。
然而,
在这极度繁荣的景象背后,
不免存在
着浮躁和科研中不
科学的现象。
有人戏称大潮涌动,
浊浪排空。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课题指导工作,
对学校教育科研中常见的
几个问题做一概述和分析。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
选题好
坏直接关系到该课
题研究是否具有价值和是否具有可行性。
选题不当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
14
(一)
选题过大
一些教师或是由于缺乏选题技巧,
或
是出于对科研简单化理解(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
研究这个词只是
相当于我们口语中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一下中的研究。
)
,
或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
在选题时喜欢选择大课题。
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你是研究何种教学方法呢?
你打算怎样研
究?
恐怕连课题组成员自己都不清楚。
这样的课题实质上是无题。
又如教学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学手段开发的研究;
小学生现代科技教育的研究;
幼儿创新教育的研究;
构建新型教学
模式的研究;
现代学习方略研究。
这些课题同样大得叫人无法下手。
当然,
一些课题指导者和管理者还持有这样一种观点:
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应该大题小做,
但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
一是,
这样的大课题不具有可操作性,
无法小做;
二是,
所
谓
课题研究是指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做比较系统、
深入的研究。
因此,
课题研究应该不存在小做。
(二)
偏重于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研究
是什么或应该
是什么的问题,
旨在解释事实、
发现规律;实践研究
是回答怎么办
或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旨在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无论是从知识结构,
还是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来说,
从事
理论
研究应该不是中小幼教师明智的选择。
< br>----------------------------------------------- ----------------
最新资料推荐
------
------------------------------------------------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
实践既是研究对象,
又
是研究的归宿。
[i][1]
而且,
面向实践,
使教育研究走向学校生活,
是当下
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
许多身居知识殿堂的高校专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转变研究方式,
实施田野作业。
可是我们一些教师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
从上报的课题名称来看,
<
/p>
很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从事理论研
究。
如
外语特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
从课题名称看,
此课题是研究和验证外语特色教学有没有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在何种程
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归属于理论
研究。
研究这样的课题既没有多大的意义,
又很难操作。
该课题如果改为某某学校外语特色教学的研究,
主要围绕课程设
置、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
价等方面研究如何开展特
色教学,
则既有实践价值,又切实可行。
类似的课题还有:
学生智慧发展的研究;
脑潜能开发的
研究;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的研究。
3
/
14
这些课题都有偏重于理论研究之嫌。
任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要研究的问题。
课题名称应该明了,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笔者接触的课题中,
很多课题名称表述不够明确。
如初中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这个课题可使人产生两个误解:
一是,
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即什么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合
作学习?
二是,
从语句表述看,
该课题可理解为是研究初中生是怎
样开展合作性学习的?
其实,
从课题设计方案来看,
该课题组是<
/p>
想研究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来促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课题名称改为
初中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似乎比较妥帖。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什么?
学习者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这两
p>
个问题涉及比较多的是心理学问题,
而研
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如
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涉及的主要是教育学问题。
前者需要测评,
需要制定指标体系,
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
础;
后者则可避免使用这些手段和工具。
前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释、
说明、
论证什么是有效合作学习,
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
后者是研究如何教?
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指
向,
属
于实践研究。
显然,
对于中学教师来说,
研究后者既具有可操作性,
又具
有实用价值。
笔者发现,
p>
很多教师在表述课题时喜欢用手段+目的句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式。
如构建主体型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优化教
师教学行为,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培
养学生创新品质。
这些陈述如果撇开选题内容不说,
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明显
不妥,
但实际上是暗含弊端的。
就拿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来说,
这个
课题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
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
如果两者都研究,
研究的切入口、
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
事实上,
类似的课题在实施中,
很多出现了研究指向不明确的情况,
有的课题实际上是在研究两个无法整合的平行课题。
此课题的研究报告中,
一会提到怎样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一会
儿又提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这就是例证。
而且,
这样表述,
带有结论性口气,
又像一句工作口号,
缺
乏研究的味道。
研究内容是回答研究什么的问题,
是研究方案的主
体。
研究内容可以看成是课题名称的具体化。
若把做课题和写文章相比,
<
/p>
课题名称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
课
题研
究内容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标题。
所以研究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课题名称来确定,
不能走题。
5
/
14
而实际上在中小幼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中,
这种走题现象相当
普遍。
如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研究。
从课题名称看,
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研究内容应该围绕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地理教学中开
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方法和策略等问题来确定。
这个课题项目申请书上的研究内容却是:
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②世界、
我国及我市面临的环境问题;
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显然,
这些研究内容与课题名称相左。
经开题论证,
研究内容确定为:
①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研究。
地理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环境教育的内容,
这些教学
内容与环境教育有直接关系;
有些教学
内容表面上看与环境教育没有
太大的关系,
但只要注意发掘和拓展就是环境教育的好素材。
对教材进行系统地分析,
看看哪些教学内容是显性的环境教
育内容?
哪些内容是隐性的环境教育内容?
另外,
环境的目标是
多纬的,
通过分析看看哪些内容与环境教育的什么目标有关?
显
然,
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②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法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环境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
----------------------------
-----------------------------------
最新资料
推荐
-------------------------------------
-----------------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③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策略和途径的研究。
比如,
研究如何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处理好地理学
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p>
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环境教
育。
应该说,
研究内容这样修改后,
比较符合课题名称,
而
且有利于教师操作。
又如初中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修改后:
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
原来的研究内容为:
化解合作学习的弊端,
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促进教师之间
的有效合作;
使教师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
提升;
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
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
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
增强集体荣誉感。
首先,
这些研究内容从表述形式上很不得当。
研究内容是指研究的具体问题,
而该内容的表述,
是在说通过
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像一个工作目标。
其次,
看不出这些研究内容是依据什么样的思路来确定的,
很
凌乱。
经论证后,
研究内容确定为:
①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7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