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年轻人为什么去大城市!

别妄想泡我
741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12: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520送什么)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年轻人为什么


去大城市!

< p>



/


叶克飞








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小城市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近 年来始终争论不休的问


题。可是,它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





几年前的一天,我去 某地开一个无聊的会。入会场前,我顺手在副驾座位上拿了本


杂志,其中有一篇刘大任的 《柏克莱那几年》。幸有此文,让我不至于选择早退。





上世纪六十年代,


刘大任 从台湾去美国求学,


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


最终 ,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



乌托邦的寻找者







尽管刘大任的左翼思维与我并不相投,但不妨碍我 被其文字打动。这位如今已垂垂


老矣的小说家写道:



也正是直接参与运动的亲身体验,




柏克莱人



而感染的



寻找乌托




旅程,接受了残酷考验,所有事业梦想全部报废,学位自动抛弃,人生大转弯,甚至


对人 性的本质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怀疑,


然而,


直到今天,

< p>
扪心自问,


没有一丝一毫后悔。






他还写道:



对于今天十八九岁的大孩子,


我还是 可以问心无愧说这句话:


任何机缘,


当乌托邦出现在你的人生轨 道上,即使玉石俱焚,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人活着,不为


这个,为了什么?

< p>




< /p>


他还提到了有名的《呼伦港宣言》,开篇是那个著名的句子:


“< /p>


我们这一代的人,


孕育于至少是相当舒服的环境,安置在各地的大 学殿堂里,不安地看着我们继承的世



……”

< br>




这多像个预 言,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也是身处一个



至少相当舒服的环境



,但又


不安地看着这个世界吗?只是 ,比起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如今的中国更加物质化,


甚至使得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屈从 于生活压力。


但反过来说,如今这种琐碎的物质化生活


所遭遇的 种种问题,在旧日的风起云涌面前也注定是小儿科。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个能




寻找乌托邦



放弃一 切的人,那么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 /p>


式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提


——


如果你能听 到并听从内心的声音,任何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显而易见的优缺点:


大城市生活丰富,工作机会多,


如果是非


体制内 领域,还相对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法


进入的新 兴领域,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


(但人际同样重要 )


的氛围,缺


点是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小城市生活成本低 ,日子相对安逸,但工作机会少,又


普遍是人情社会,任何事都得靠关系,又因人际关系 复杂,隐私空间常被侵犯。





这些优缺点并非绝对,它往往会随着个体自身的特点而转化。比如在家办公的自由


职业者,工作主要依靠网络传递,那么小城市的低房价就显得诱惑,但如果他又特别喜


欢丰富的生活和多元的资讯,那么大城市的高房价也不会阻挠他。





正如有人所说,世间所 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


——


你想要什么?

< p>




许多过 来人见到这句话,会不屑地说一句



图样图森破



,告诉你这种想法实在太不


成熟了,


因为许多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


他们会摆出各种大道理,

< br>列出一连串的




面教材



,告诉你若不循规蹈矩,人生将会如何悲惨


……


可是,如果你连想想的勇气都


没有,你又能实现什么?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问题上,我的感情一直倾向于前者。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大城


市一定 比小城市好,更不是说年轻人必须要选择大城市,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但必须要 承认的是,在这个选择中,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倾斜的,前者的生存压力更大,


也因此更需 要勇气去承担。而遵循内心的勇气,不但是我自己缺少的,也是我喜欢并尊


重的。






对于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我同样尊重,因为他们尝试过。对于选择小城市安逸生


活的年轻人,我也并不反感,因为那也未必不是遵循内心的选择。我唯一不能认同的,


是某些人对打拼者的嘲笑,以及庸俗化的论调。





我见过不少世俗眼光中 的失败者,虽然我并不认为那是失败,但他们无一例外遭遇


了嘲笑。

比如有人被迫从北上广回到家乡,就有一些这辈子未曾离开家乡的人嘲笑他在


外面混 不下去了,当然还少不了



早说过这条路走不通



之类的论调。还有一些人正在大


城市里打拼,可逢年 过节回到家乡,就会成为七大姑八大姨的谈资以及被训导对象,告


诫你生活应该如何安守 本分,结婚生子再去考个公务员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生标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