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

温柔似野鬼°
529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13: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八十年代动画片)


《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



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学 生在低年级有学习的基础,当时的学习要求是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平移与旋转现


象。所以 教材在例


1


的前面呈现了一句教师的话,即是指出生活中的平移 或旋转现象是学生学过的,又提


示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




1


的特点是图 形能画在一个方格内,图形每一次移动正好就是一个方格。因此说出它们移动的方向


与格 数都比较容易。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参照例


1


的样子, 做下面的三行填空。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 生填空的情况,找到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交流


时,要让学生在图上边说边指 ,说明朝什么方向移动、平移几个格。





“试一试”是用文字表示出图形平移的方向与数量,让学生画 出移动后的图形。同样也可以放手让学


生先独立画一画,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评价。





1

< p>
题,呈现了一个拼笑脸的情境,用有趣的图案引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左面的


4


个图形是笑脸的四


个部分,通过平移,可以与右图的笑脸重合 。





2< /p>


题,创设了一个帮助小动物吃到喜爱的食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平移,将小动物与它们各自 喜爱


的食物建立联系。



< p>
完成上述两道题具体的要求可以有两点,第一是像例


1

那样在图上画箭头和平移后的图形;第二是像


教材第


39< /p>


页的“试一试”那样,在图的旁边用文字写出平移的方向与格数。




2


教学图形平移的另一种情况。特点 是平移的图形占几个格。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平移


5


格,


画成相隔


5


格。例

2


的关键是把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平移


5

< br>格,但从整个图形看,两个图形之间就不是相



5


格了。



教材中呈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把 图形中的一个点或几个点,按平移的要求移到相对应点的位置,


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通 过这样的方法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教 材中呈现的是平移


5


个点,把


A


点向右平移


5


格,到


A


′点;把


B


点向右平移


5


格,到


B


′点;……


最后把平移后的


5


个点连起来,组成向右平 移


5


格后的新图形。



在平移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提出少画几个对应点,也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师应给予明确的肯定。


教材中女教师的话“还有其他画法吗?”就是表达这个意思。



但也要指出,平移的点画得少是可以的,但画新图就会比较困难;平移的点画得多,画新图就 比较容


易。




“练一练”是与例


2


同水平的练习题。移动图形前可以先组织 学生交流一下,确定移动几个点比较好


画图。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画图。





3

< br>的学习内容是图形的旋转。



教材呈现了一个钟表图,意 图是在学习旋转前应利用钟表认识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钟表中的时针或


分针是围绕它们 的交点旋转的,我们把时针旋转的方向称为“顺时针旋转”


,时针从

12


点转到


3


点称为旋

< p>


90


°。从中提炼出旋转的三要素:绕哪个点转 ;朝什么方向转;转多少度角。图形旋转的基础就是这三


要素。



在讲例


3


之前,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教学 内容“旋转线段”


。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