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系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22
狐狸分奶酪
》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
12
个生字;会
写
8
个生字
。(重点)
2.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
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
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
道理
。(难点)
课前准备
1.
相关课件以及生字词的卡片。
(
教
师
)
2.
搜集相关民间故事。
(
教师
)
3.
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p>
(
学生
)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
,
大家读过许多有关狐狸的故事,狐狸给
大家留下什么影响?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p>
(
老
师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
)
1.
学习“奶”“酪”两个字。
(1)
强调“酪”的读音是
l
à
o
,不要读成
p>
n
à
o
。
(2)
注意“奶”
的右半部分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3)
指导学生书写“奶”字,并组词。
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系列
2.
p>
教师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奶酪”——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
固
食品。
3.
齐读课题,读准“酪”。
4.
狐狸是怎么分的奶酪?他给谁分
奶酪?奶酪分得公平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以及长句的停顿。
2.
同学们自由练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
教师随机纠正和帮助有
< br>困难的同学。
)
3.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
一
)
p>
学习第
1
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
2.
说一说故事的起因——小熊兄弟
俩为了分一块捡到的奶酪,
拌起嘴
来。
3.
认读“捡”“俩”“始”“拌”。
“捡”“拌”:与“脸”“胖”
换偏旁识记,本义都与手有关,
所以部首是“扌”。理解“拌嘴”是
吵嘴的意思。
强调“始”是翘舌音;“俩”的准确读音是
li
ǎ
,要
与“两”区分开。
用“始”组词,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4.
小组交流:
本来捡到奶酪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为什么兄弟俩会拌起
嘴来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
小组汇报。
第
2
页
共
6
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系列
6.
p>
指导朗读,
要读出捡到奶酪时高兴,
为了怎
么分拌嘴生气的语气。
(
二
)
学习第
2
~
5
自然段。
过渡:为了不让对方多吃一点奶酪,小熊兄弟俩吵了起来,吵
架声引
来了
谁?他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
1.
自由读
2
~
5
自然段,用“
____
”画出狐狸说的话,并圈出狐狸的
动作。
2.
小组交流。
3.
小组汇报。
预设:
狐狸说的话: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
“这事好
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狐狸的动作:
跑、
问、
笑、
拿、
掰。
4.
为什么狐狸是“跑”过来“问”?他心里会想什么?
5.
指导朗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
/p>
(
读出狐狸假装亲近的感觉。
)
学习“吵”字。
< br>(1)
理解“吵”字为什么部首是“口”,说一说怎
么记
字形。
(2)
观察后尝试书写。强调“口”要写得小一些,写在左上格,右半
部分“少”的最后一
笔撇要穿过竖中线。
6.
当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是为了分奶酪吵嘴之后,
狐狸又说了什么?
(
指名读
)
7.
说这句话时,狐狸为什么“笑”?
8.
指导朗读狐狸说的第二句话。<
/p>
(
读出他胸有成竹的样子
)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