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
1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
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
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
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
?
又该如何突破
?
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
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p>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
是一味地
强调多读,不教给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
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
的。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
到三
个结合。
1
、读与思相结合。读书不思考有如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
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初读课文后,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2
~
8
小
节,用横线划出描写狐狸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描写老虎的句子,
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
让学生用自
己的话说说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
吓跑的。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2
、读与演相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
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
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
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中,设计了学生
表演课文片断的环节,如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摇头摆尾、神气
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
望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
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
内容读懂了。
3
、读与说的有机结合。读是对信息
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
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低年级学生
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
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
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训练学生的读,教给学
生读
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
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
级整体朗读的不均衡。我想今后在
教学中,
要面向全体学生,<
/p>
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达与朗读的机会,
真正实现教师与全体学生间
的互动。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
2
在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过程中,
我有不少收获,
也遇到了
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
/p>
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
觉
。课改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
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
讨。课改,当前来说,缺
少成功的经验、样板。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
少。面对共同的处境,老师们应该群策群力,加强课改经验的交
流。例如: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
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
,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
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
家思维的火。
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
改教育的前途。
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
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
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家长不理
解,常常反应孩子回家怎么不做作业了
?
这样的教学,孩子能学
到
啥
?
。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
对课改的支持,是课改成功的
一个重要条件。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
解新
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
宣传新课程理念。三是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
生的探索、研究、讨
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
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
生对话,鼓励学生
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
?
这位同学
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
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
要热情对待,积
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
生把话说完。
我在语
文教学中不光努力抓住教育契机,我还特别重视为学
生创设教育情景,使学生在教育情景
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获
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学习第十一课《我们成
功
了》时,让学生观看申奥成功的专题片,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时
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
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
学习第二十八课《潜
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从中体会小
鱼的可怜以及小男孩
的善良,从而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
生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