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女神崇拜(一)
-
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女神崇拜
(
一
)
内容提要:研究女神崇拜对识别人种群、民族起源有重大意义。它标
p>
示着该民族对种群文化基因的亲和认同和凝聚。
关键词:母系社会女阴崇拜女神女巫王母娘娘
据史学考证,中国历史上的大部族都是由母系氏族发展来的,对女始
祖的崇拜,
女阴的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大特色。那时人们对男性在繁
殖后代中的作用缺乏认识,男性
在部祖中所发挥的作用亦呈现弱势,
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认为自己的部族是由女始祖感生
而来。
晋王嘉《拾遗记》卷1讲伏羲氏之母华胥氏,感履苍帝
灵威仰之迹,
有虹绕之而生伏羲;
《竹书纪年》云黄帝母附宝,
见电光绕北斗,枢星
光照野,感而孕生之;
《绛书》卷4引《帝
王世纪》说炎帝
“
神农氏之
母任姒(女
登、安登)
,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于常羊,而生神农。
”
《帝
王世纪》
曰庆都
“
感三河之赤龙负图而出,与之合,昏而生舜。
”
其他诸
如少昊氏之母娥皇
(女节)
感太白之精而生少昊,
颛顼氏之母女枢
(高
阳)见瑶光之星,如虹贯日,感己于幽房,而生颛顼于若水,禹之母
女狄(女嬉
、女志、修己)于水中得月精,神珠如薏苡,爱而吞含之,
遂生夏禹。周始祖
──
弃(后稷)之母姜原践巨人足迹遂感而生之等,
都是母系氏族女始祖崇拜的遗迹。或者说历史上的著名帝王的母亲都
是感生女神,她们
同其它女神一样,受到朝拜,享有香火供奉。
女娲是我国史前
最伟大的女神之一。
《淮南子
·
览冥》
中说:上古时候,
四根柱子废了,
九州也裂开了。
天不能全部覆盖,
地也不能全部承载。
到处都是大火
,洪水长期泛滥,猛兽吃人,大鸟也攫取老年和孩子为
食。在这时候,女娲就炼五色石来
补天,折下鳌足做柱子,杀黑龙来
救济翼州,积起芦灰来止住洪水。她的功劳,上可以达
到九天,下可
以到达地府。
《山海经
·
大荒西经》郭璞的注说: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
又有
“
帝
”
的称号。
《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是
“
人面蛇身
”
,就是说女娲
的形象(图腾)是人面蛇身,一
天中有七十种变化。
《楚辞
·
天问》<
/p>
:
“
女
娲有体,
孰制匠之?
”
王逸注:
“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
七
十化本于
《淮南子
·
说林训
》
:
“
黄帝生阴阳,
< br>上骈生耳目,
桑林生臂手,
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
此传说是说女娲造人之际,黄帝、上骈、桑林
诸神咸来帮忙。
又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在中国家喻户晓。
《太平御览》
卷
78
引
《风
俗通》
: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
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传说天地刚从浑沦分开的时候,地上没有人,女娲认为有了人,地上
的生机会更好,
就用黄土捏人。工作量太大了,她实在忙不过来,就
用绳子蘸泥巴,掉下来的泥点子也就
成了人。造出来的人得通过婚姻
繁衍后代,因而女娲不仅造人,而且还热心人民的婚姻。
《绎史》引用
的《风俗通》说:
“
p>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昏姻
”
。女
娲是祷祠
神,祈求她做媒人,这才有了婚姻。
《路史后记》中说
:因为女娲做媒
人,
所以后世人建立国家就把她祀为媒神。
p>
《礼记》
中记载:
仲春二月,
用太牢的礼节,在高媒庙祭祀。
《周礼
·
媒氏》中说:仲春之月让男女相
会交合。在这时候,对私奔的也不禁止。由
上可以看出,女娲氏不但
造了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婚姻之神。
女娲有一女臣叫娥陵氏,
《世本
·
p>
帝系篇》
(清张澍稡集补注本)
:
“
女娲
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
圣氏为斑管,合日月星辰,
名曰充乐。既成,天下无不得理。
”
中国有关女仙的记载中,以西王母为最早。
< br>《归藏》
、
《三海经》
、
《穆天
子传》
、
《竹
书纪年》
、
《汉武帝内传》都有记载。在道教众多的女仙之
p>
中,地位最尊贵、显赫的便是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金母,西姥)
,
这一传说源于先民的女人崇拜,秦汉之际方仙道以为女人成仙必定要
< br>觐谒
“
金母
”
< br>,与东王公并称。杜光庭在《墉城集仙录》说:
西王母
一号金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以主金灵之气,理于
西方。
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州伊川,生而飞翔,以主
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西王母。母养群品,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
者,咸所
隶焉。
仙人得道升天,当揖金母,而拜木公也。
金母尊于兑泽,男真女仙之位,所治昭然。
< br>这就是说西王母为西华至妙之气幻化而成,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
女子登仙得道
者
“
咸所隶焉
”
。
她是掌管女仙名籍的首长,
管理男真女仙,
方法得当,成就卓然,是女性在神仙世界的尊贵显赫代表。
< br>《山海经
·
西次三山经》
说:<
/p>
“
玉山,
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而善啸,
蓬发戴胜,
p>
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
又
< br>《海内北经》
说:
“
西王母梯几
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
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
p>
由此可知,西王母作为神仙尊长,具有修道成仙者所不可比拟的自然
神力。
《淮南子
·
览冥训》说西王母已
经掌握着不死之药:
“
羿请不死之
药于
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
《云笈七鉴》
卷十八记载:
“
经曰:
西王母者,
太阴之元气也。
姓自然,
字君思。
下治昆仑之山,
金城
九重,
云气五色,
万丈之巅;
上治北斗
,
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
< br>字偃玉。
人须得王父王母护之两目,
乃能行步,
瞻视聪明,
别知好丑,
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
亦念母也。精气相得,万世长存。夫人两乳
者,万神之精气,阴气之津汋也。左乳下有日
,右乳下有月,王父王
母之宅也。上治目中,戏于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紫房,此阴
阳
之气也。
”
《汉武帝内传》将王母娘娘形容为仪态婀娜、艳压群芳、伺仙如云、
威仪天地的女神:
“
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
近鸾舆。
”
王母娘娘不仅掌管瘟疫、刑法,还是长
生不死的象征。王母
娘娘的三月三蟠桃会象征着和祥长寿、
团结
友爱、
礼尚往来,
是戏剧、
小说的常有
题材。魏晋时期,玉皇大帝的形象正处于酝酿阶段,尚无
配,明清时期,民间便将王母娘
娘由东王公的妻子改嫁许配给玉皇大
帝作妻子,因为此时玉皇大帝成为最大的天神,王母
娘娘这一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