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4.2)

巡山小妖精
747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08: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讲述英文)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


4.2







2015


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 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


试题库,考试将按 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


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


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 家统考试点


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 苏、吉林、陕西


13


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二节



科学常识






20


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中 ,出现了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基因理论和系统理论创立为主要内容


的现代科学革命,从 而使自然科学的认识领域突破了宏观世界,迅速向宇观、微观和中观世界进军。






一、现代宇宙学






现代宇宙学是在天文学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主要研究宇宙的本质、结构、空间分布以及演化规律。






(



)


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建立了空间、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


变化而变化的理论,从而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


< p>
础。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时间本质上是物质客


体的广延性和持续性,它 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这-思想由于其革命性和数学形式上的深奥,在-段时间里


不为科



学界所接受。


但由于得到越来越多的 实验证实,


今天广义相对论已被公认为研究大尺度时空的理论基


础。这些实验主要包括:


(1)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 p>
(2)


光谱



引力红移;


(3)


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自此,广义相

对论被科学家称为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








(



)


宇宙研究的观察手段






1.


多普勒效应与谱线红移






多普勒 效应是物理学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有力手段。它描述了这样-种现象,即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

< br>谱线


(


与静止光源相比


)


将向高频


(


即光谱蓝端


)


移动,而背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低频


(

< p>
即红端


)


移动,波


长的相 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






1929


年,美国科学家哈勃在仔细 研究了-批星系的光谱之后发现,除个别例外,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


表现出红移,而且 红移量大致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



如果将红移解释为多普勒效 应,那就意味着所有星系都


在离地球而去,其退行速度和与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重要 发现证实了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它不仅说明宇




的无限性,也说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还说明宇宙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爱因斯坦本人根据这-发现。 自


动放弃了



静态宇宙结构模型








2.


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可以传递宇宙的各种信息。通过电磁波传递宇宙的各种 信息,天文学家们可以对宇宙的结构、起


源和演化进行研究。比如,利用光学望远镜可以 接收到可



见光传来的天体信息;利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天< /p>


体传来的射电波;利用装置着探测天体的红外线、紫外线、


X


射线和


Y


射线等各种仪器的卫星、高能天文 台,


接收



全部电磁波传来的信息,研究不同类型的天体状况,






分析宇宙的结构和它们的演化过程。






(



)


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







20


世纪


40


年代 末,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


160< /p>


亿年


前温度和密度极高的



原始火球



的-次大爆


< /p>


炸,大爆炸的时刻就是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的开端:当时的温度


高 达


100


亿度以上,物质密度极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 宙间只有由中子、质子、电子、光



子和中微

< br>子等-些基本粒子形态物质混合而成的



宇宙汤



;大爆炸后,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逐

< p>
-地分化出来;后来,物质形态依次演化为原



子、气态物质、各种恒星体系,最后发展成今天的宇宙。






196 5


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


3K< /p>


背景辐射,是-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


射,其对应到的温度为< /p>


3K


。该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个有力的证据。






二、现代物理学






(



)


原子核物理学电力的发现和原子结构的研究表明,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物理学是以


原子 核的






物质结构、性质及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是


20

< p>
世纪


20


年代建立起来的。






1.


对核子的研究






191 9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a


粒子做 炮弹轰击原子核时,首次发现了质子。由于核内所含质子的总质


量与原子量差别很大。这 又促使人们去探索组成原



子核的其他基本粒子。


1932


年,英国的查德威克又在实验


中发现了构成 原子核的另-种基本粒子,即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2.


核裂变与核能应用






原子和 中子的发现是物质结构学说的进步,也为进-步揭开微观领域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武器


——


质子和


中子炮弹。


1938

< p>
年,德国的哈恩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



时,首次发 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此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又提出了原子核裂 变的链式反应观点,即用铀核裂变时放出的新中子再去轰击其




铀核使之发生连锁反应,


裂变时由于质量亏损会放出巨大能量的 观点。


这就是原子弹和原子能反应堆的基


本原理。


1942


年,费米制成世界上第-个原子能反应堆



后,原子能便从实验转向应用。






(



)


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是研究最微观层次的物 质


(


即基本粒子


)

的存在形式、


性质、


转化和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称高能物理学。








1.


三类基本粒子






迄今, 人们已认识到构成物质的最小组分:


12


种轻子


——


只参加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的费米子,


36


种夸克


——


感受强作用力的带电粒子,


12


种媒介子


——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共计


60


种。






2.


三种作用力






作用在物质上的所有的力可归结为三种:






引力< /p>


——


由引力子传递的最弱的力,但在宇宙大距离、大质量尺度上却 是强有力的-种力;






强力


——


由 胶子携带仅在原子核内夸克之间起作用的短程力,即将夸克胶结在-起的色力,使原子核保


持为-个整体:






统-的电弱力


——

< br>以电磁力和弱力两种表现形式出现的同-基本力,经受了实验检验的电弱统-理论描


述的-种力。






(



)


热力学三定律






热是最普遍的能量传递形式。气体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 的宏观表现,固体的热传导是物质原子在


平衡位置附近机械振动时的能量传递,热辐射是 物体内部



带电粒子热运动时引起的电磁辐射。所以,热、电< /p>


磁、光等现象和机械运动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p>






①热力学第-定律






热力学系统如不吸收外部热量却对 外做功,须消耗内能: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


的永动机。






②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机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 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


总要把-部分传给低温热源。


根据这个 定律,


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


100%

< br>。






③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科学 家研究固体、液体、分子和原子的自由能的基础上,能斯特提出,在温度达到绝对零度


(



273



氏 度


)


时,物质系统


(

< br>分子或原子


)


无规则的热运动将停止。绝对零度不可能达 到,但是可以无限趋近。






(



)


电磁理论






1864


年,麦克斯韦用-组偏微分 方程概括了电场、磁场本身,以及电转化为磁、磁转化为电等全部电磁


现象所满足的数学 关系,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



言光是-种电磁波。


1888


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麦克


斯韦的 电磁理论成为描述电磁运动的基本理论,


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


电磁波的预言和发



现,


为无线电通讯开辟了道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