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猎人海力布 》教案
-
第三单元
民间故事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民间故事繁如星斗。
这些故事在睡前妈妈
的轻声细语
中,
在院子里老树下奶奶的娓娓讲述中……,
这些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
给我们
带来了欢乐
。这些故事仿佛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悦耳动听,撩动我们的心弦;
又像是一把把智慧的
钥匙,发人深省,开启我们的心门。
看,
故事的大门开启了。
猎人海力布为救乡亲们而变成了一块石头,
他身上
可贵的品质闪耀着金光;
牛郎和织女历尽波折和磨难
,
可还是被天河无情地分隔
两岸,
他们
凄美的爱情故事惹人哀叹。
时间流逝,
而那些民间故事依然风采
无限。
细细品读,
慢慢沉淀,
让我们汲
取故事中的营养,
在人生的美好时光中茁壮成长。
本单元以
“民间故事”
为主题,
< br>所选的民间故事以动人的情节从多个侧面向
我们展示了其中寄托的人们朴素的愿望
。
“口语交际”
“习作”
和
“快乐读书吧”
的内容也与此相关。
我们在学习课
文时可边读边想象画面,
充分感受民间故事的
魅力,受到熏陶和
启迪。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
故事
猎人海力布
2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领悟海力布的
高尚品质,受到熏陶。
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
课文
牛郎织女(一)
2
读课文,着力指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
词句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
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独立阅读课文
,能复述故事;理
牛郎织女(二)
1
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口
语
讲民间故事
1
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
交
际
习作
语
文
园
地
快乐
读书
吧
从前有座山
1
日积月累
词句段运用
1
缩写故事
交流平台
2
趣,
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技巧。
掌握把
故事分享得更有新鲜感的
方法;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在
表
达效果上的不同;通过分析例文,
学会把故事改写得更具体;
积
累古诗,
提升文学修养。
把握世界上
不同地区民间故事的
异同,探索其中寄托的人们朴素的愿
望。<
/p>
8
猎人海力布
文本分析: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
得到一块宝石,
使他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他把听到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乡
亲们得救了,
而他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 br>故事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
舍己救
人的高贵品质。
p>
整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引人入胜,
并运用
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海
力布这一人物形象;语言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教学本文,教师要引
导学生了解
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学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分角色表演
,
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石头
“海力布”
< br>的来历。
学生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体
会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并在生活中做一个多为他人着想、多帮助他人的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酬、誓、谎、牺”
4
个生字,会写“珍、叮、嘱
”等
11
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2.
快速朗读课文,明确围绕海力
布写的几件事;能够和同学合作表演故事,
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想象故事情境;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激发对民间故事
p>
的喜爱之情。
3.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
人民、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概括故事情节。
2.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海力布的性格特点。教<
/p>
学难点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
2
课时
1.
会认“酬、誓、谎、牺”
4
个生字,会写“珍、叮
、嘱”等
11
个生字。正
确读写“敬重
、酬谢、倾盆大雨”等词语。
2.
快
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围绕海力布写的几件事。
1.
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p>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有关猎人海力布的视频,引发学生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的欲望。
导语: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吧?故事里有美妙的风景,
有感人的真情。
这些
故事丰富了人们的童年时光
。
《猎人海力布》就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看看关于
他的视频,
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领悟呢?
2.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过渡: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
就是关于猎人
海力布的。
(教师板书课题。
)
据说在
某地的一个山村里,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传说它是猎人海
力布变的。
海力布怎么会变成石头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
去课文中一探究竟吧。
3.
文学知识介绍。
民间故事
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
民间故事的特点
< br>(
1
)
时代久远,
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
2
)口头传播。(
3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
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4
)
多采
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学生大声、快速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圈起来,
再把词语放进句中多读几遍,
然后自己推测词语的意思,
< br>最后查资料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
遇到读不懂的句子
先画
出来,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2.
教
师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
ch
ó
u
zh
ē
n
d
ī
n
ɡ
zh
ǔ
t
ā
ji
ā
o
sh
ì
酬
谢
珍
宝
叮
嘱
崩塌
焦
急
发
誓
谎
话
迟
延
后
悔
扶
着
牺
牲
hu<
/p>
ǎ
n
ɡ
y
á
n
hu
ǐ
f
ú
x
ī
◆识字方法:可以根据类型归类识字,如“悔”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所以应
该
是“忄”旁;“叮”“嘱”都与嘴有关,所以应该是“口”字旁。
◆需要注意的字音:
“叮”
的韵母是后鼻韵
“
ing
”
,
不是前鼻韵
“
in
”
;
“塌”
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谎”读
第三声,不要读成第一声。
◆需要注意的字形:“酬”是左右
结构,不能将“酉”写成“西”;“誓”
是上下结构,不能将“折”写成“拆”;“延”
的“廴”不能写成“辶”。
◆理解词语:
[酬谢]
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叮嘱]
再三嘱咐。
p>
[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
事提出保证。
[迟延]
耽搁;拖延。
[敬重]
恭敬尊重。
[飞禽走兽]
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牺牲]
①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②为了正义的目的
舍弃自己的生命。
③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镇定]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倾盆大雨]
雨水像从盆里泼出来一样。比喻雨大势急。
[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
极大。
[千真万确]
形容情况非常真
实。
[崩塌]
崩裂而倒塌。
3.
小组合作,快速默读课文。在默
读中相互检测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做
到能结合语境理解生字、生词。
预设: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篇幅较长,所以默读时
速度要稍快,在默读中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把握与主人公海力
布有关的故事情节。
在认读生字新词时,
要能联系上下文,结合
具体语境来理解。
示例:
“牺牲”是
个多义词,根据语境,“牺牲”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是“为
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画,你能准确地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词语或句子吗?
②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吗?
③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2.
交流问题一。
< br>(
1
)教师课件出示表格示例,学生填写。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从前
有一天
过了几年,有一天
今天晚上
半夜里
(
2
)学生填完表格后,引导学生探究。
明确: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
小白蛇要报答他
。
经过——
海力布得到龙王的宝石并利用宝石救了乡亲,
自己变成石头。
结果——乡亲们得
救了,人们
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很显然,本文写的是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但写
了不同时间、不同地
点发生的事,所以全文由几个小故事组成。
3.
交流问题二。
< br>指名不同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看谁归纳得又简洁、又全面。
明确:
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得到一块能听懂
动物语言的宝石,
他把
从鸟儿那里听
到的村子要有灾难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乡亲们得救了,
而他自
己
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4.
交流问题三。
< br>(
1
)梳理故事情节,首先要理清思路,分析结构,明确
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猎人海力布是个热
心助人的人。
第二部分(第
3~10
自然段):写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石
头。
p>
第三部分(第
11
自然段):写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其中第二部分详细
记叙了海力布救乡亲们的事,
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
可分
为三层。
第一层(第
3~6
自然段):写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得到一块可以
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这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层(第
p>
7~8
自然段):写海力布含着宝石听到村子要有灾难的消息,并<
/p>
劝乡亲们搬家。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
层(第
9~10
自然段):写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了宝石
的秘密,
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这是故事的高潮。
(
2
)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代表梳理故事情
节,说出文中记叙的有关海
力布的几件事。
< br>明确:
课文写了有关海力布的三件事,
①海力布救了龙王
的女儿小白蛇,
小
白蛇要报答他。
②海
力布得到了龙王赠送的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
小白蛇告诉
海力
布不能将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
否则就会变成石头。
③海力布把
从鸟儿那里
听到的村子将要遭受山崩水淹大灾难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 br>乡亲们得救了,
海力
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方法拓展:
梳理故事情节要按
“何时
+
何地
+
< br>何人
+
做了何事
+
有何结果”
的模
板概括每件事,然后分条写出。
p>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本文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海力布的
故事为什么感人
呢?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课文是怎样
刻画海力布这一形象的?我们能
从海力布的故事中学到些什么呢?下节课上我们将探讨这
些问题,
希望同学们认
真品读,好好体会。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
,把握了课文的主
要内容,
明确了课文写的海力布的几件事,<
/p>
还学习了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
从而
体会
了故事的完整、复杂、曲折、动人,体会到人物形象的鲜明感人。这节课的
学习让我们深
受感染,
海力布的高大形象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课堂上,
p>
同学们
的表现都很不错,
。
2.
引导学生交流。
(
1
)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
2
)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
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
句来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
尚品质。
2.
学习课文通过对海力布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的
方法。
3.
复述故事,简单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1.
分析描写海力布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刻画人物形
象的方
法。
2.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3.
学习换个角度简要复述故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复习谈话,梳理文章内容。
p>
(
1
)指名填空: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舍己
救乡亲的故事。
(
2
)仿照示例,梳理故事情节。(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
2.
设疑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猎人海力布打猎回来,
总要把大部分猎物
分给乡亲们;
他听懂了鸟儿
说的话,
在
灾难来临时明明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乡亲们,
< br>自己变成了石头。
海力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p>
品质呢?让我们一起深入研读故事,
走进海力布的内心世界,
p>
去感受他崇高的精
神品质。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热心助人的海力布
1.
朗读第
1
自然段,在重点词语下画上记号。
p>
(
1
)思考:第
1
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哪个词是全文的文眼?
(
2
)学生汇报交流
。
学生交流示例:
生:
第
1
自然段起总领全文的
作用。
生:
我认为还有设下悬念的作用。
<
/p>
生:
我认为“动人”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就是围绕“动人”来写的
。
生:
我认为海力布的事迹动人,他
的精神品质也特别感人。
2.
朗读第
2
自然段,圈画出重点词语。
(
1
)思考:这一段表明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大家对他的态度如何?
(
2<
/p>
)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关键词语,交流感受。)
特点
:
热心帮助别人常态:
每次……总是……只……人们的态度:<
/p>
都非常尊
敬他
学生交流示例:
生:
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好猎人。
生:
“每次……总是……”说明海力布热心助人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而是经
常性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
生:
“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说明海力布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生:
正因为海力布一心想着大家,总是帮助乡亲们,大家才尊敬他。
生:
正因为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
一心为大家着
想,
才使得他在关键的时候
救下小白蛇,在危险的时候宁可放弃
自己的生命也要救乡亲们。
3.
教师小结,加深理解。
小结:
课文开头的概括叙述让我们对猎人海力布有了总体的印象。
他总是热
心助人,总是为乡亲们着想,乡亲们尊敬他,我们也尊敬他。
文章在开头用“动
人”一词总领全文,随着故事的展开,海力布的高贵品质将被表现得更
加充分、
更加具体。
二、见义勇为的海力布
(一)救白蛇
1.
< br>学生朗读第
3
自然段,教师出示描写海力布救白蛇的动作
的句子。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
过。他急忙搭箭开弓,
对准老鹰射去。
2.
思考:(
1
)你打算怎样读这两
句话?(
2
)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预设:
学生自由朗读、批注;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批注
,并给予指导。
示例:
生:
我觉得应重读“急忙”。
生:
我觉得应重读“急忙”“对准”“射去”。
师:
你们真会读书,抓住这几个词重读,说明你们对人物有
深刻的体会。这
种“抠字眼”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生:
一个“急忙”,说明海力布是一个见义勇为、急他人之所急
的人。
生:
我感受到海力布是一个同
情弱者、富有爱心的人。
师:
同学们
说得真好,
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大声读一遍,
把海力布见义勇为
、
富有爱心的特点读出来。
(二)受感激
过渡:
文章用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海力布勇救小白蛇的场景,
表现出海力布的
善良、勇敢,这样的海力布让我们非常佩服。常言道“好人有好报”,海力布救
了小白蛇后,他得到了什么样的报答呢?(学生回答:得到了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