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句子的方法四年级讲
蓝拳连招-团拜会致辞
缩写句子的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
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
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
p>
意思。缩句训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
构,更好地
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句的方法有五种:
一、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
例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句中,“美丽的”是用来
修饰“蝴蝶”
的,因此,应该删去。
二、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例如:“人们都惊讶地呼喊起来。”句中,“都惊讶”是
用来修饰“呼喊起来”的,要
删去。
三、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例
如:“他高兴得跳起来。”句中,“跳起来”是对“高
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
去。
四、删去数量短语。
例如:“罗丹塑
了一座女像。”句中,“一座”这个数量
短语可删去。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
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
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
< br>,
就可迅速地缩句。
例如:
“铁
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说“什么?”——“铁
球”,
“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可缩
为:“铁球落下来。”
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
综合运用。例如:“几只小鸟
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
p>
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不迷惑。
其实
并不迷惑。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
那
< br>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补语保
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
要看具体情况。“着、了、过”
是时态助词,
助词在句子中几乎
没有独立性,
是不能删的。
“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把字句中,介词“把”能
把手动词支配的宾语改称动词的
状语。被字句中,充当介
词“被”宾语的这个成分是主动者,主语则是被动者。一
般来说,需要将把字句和被字句变为不用“把”字和“被”
字的一般句
子,再做缩句或比较,来帮助理解句子。对于
小学生,考试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题。
一、
缩句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
为,缩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能(会)运用
缩句更好地理解句子和分析句子。那些比较长
的或较为复
杂的句子,通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从而得以理解句
子的意思和对句子进行分析。如:
例
1
<
/p>
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风尘仆仆地来到风景如画
的芙蓉市。
缩句⑴
推销员来到芙蓉市。
例
1
是个长句,缩⑴是例
1
的缩句,很显然,缩句⑴是
例
1
的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抓住例
1
的主干缩句⑴
,可作
下列更近一步的分析和理解。
怎样的推销员来到芙蓉市?(经验丰富的)
几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来到芙蓉市?(一个)
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怎样地来到芙蓉市?(风尘仆仆
地来到)
一个经
验丰富的推销员风尘仆仆地来到怎样的芙蓉市?
(
风景如画的<
/p>
)
怎样区分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知道哪部分是主
干?哪些是枝叶?这是运用缩句来更好地分析句子和理解
句子的首要问题。可以
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
“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谁是什么”、“
什
么是什么”等来区分。如:
例
2
p>
勤劳的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割金黄的稻
子。
谁干什么:农民伯伯割稻子。
例
3
可爱的小孩儿在十字路口迷路了。
谁怎么样:小孩儿迷路了。
例
4
p>
色彩斑斓的老虎疾速地跑进郁郁葱葱的
森林里。
什么干什么:老虎跑进森林里。
例
5
p>
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
天空中飘落。
什么怎么样:雪花飘落。
例
6
p>
魏晋时期的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
法家。
谁是什么:王羲之是书法家。
例
7
云雾缭绕的牯岭镇是风景秀丽的地方。
什么是什么:牯岭镇是地方。
区分了主干,枝叶就不难找了。如:
⑵
怎样的农民伯伯在哪里割怎样的稻
子?
(
勤
劳的,在田里,金黄的
)
⑶
p>
怎样的小孩儿在什么地方迷路了?
(可爱的,
在十字路口)
⑷
怎样的老虎怎样地跑进怎样的森林
里?(色
彩斑斓的,疾速地,郁郁葱葱的)
⑸
怎样的
雪花怎样地从什么哪里飘落?(鹅毛
般的,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
⑹
p>
什么时候的王羲之是哪个国家的怎样的书法
家?(魏晋时期的,我国
古代,著名的)
⑺
怎样的牯岭镇是怎么样的地方?(
云雾缭绕
的,风景秀丽的)
这里的“怎样”、“哪里”、“什么地方”、“什么时
候”等所指的部
分就是句子的枝叶。
二、
缩句的要领和一般方法
要掌握
缩句这一基本技能,
一定的缩句训练是必要
的,没有相当的量的
训练是不行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这
相当量的训练同时,须讲透缩句的一般方法和要领,
以达
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把缩句的要领归纳
为
八字口诀:“舍枝留主,缩到最简”;把缩句的一般方
法归结为四个步骤:“读、划、缩
、读。”
例
8
英勇的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地夺下泸
定
桥。
第
一步:读,读懂句子。用前面所说的六种句子主干的
一般形式一一对照,在内心把握句子
的主干——谁干什么
(战士夺下泸定桥)。此处读中感悟,可以培养语感。
第二步:划,划出词语。用笔把句子中的词语一
一划出,
熟练了可在心里划出。即:
英勇
的
红军
战士
奋不顾身
地
夺下
大渡河
上
的
泸定桥。
<
/p>
划出词语这一步的好处是:
1.
有利于分
清句子的
主干和枝叶;
2.
有利于缩句
时不会遗漏和错留。
第三步:缩,“舍枝留主,缩到
最简”。即:战
士夺下泸定桥。
<
/p>
这一步要指导缩到最简,需注意两种情况。
1.
< br>可缩但没
缩的。如例
8
如果缩成
“红军战士夺下泸定桥”是不对的,
还没有缩到最简。因为“红军战士”是“红军的战士
”的
简写。
2.
不可缩的却缩了。有些
特定的称谓或已约定俗成
的词语,就不能再缩了。如例
8
如果缩成“战士夺下桥”
也是不行的。
第四步:读,读通句子。缩写句子完成后,还要把句子
读一读。此步读句子可以更进一步地培养语感。以简缩的
句子去感悟原
句内容的丰富,
体会怎样使句子的表达丰富。
三、
缩句的若干技巧
缩句除
了应该讲透一般的方法和要领外,
还要讲透
一些“特殊”的技巧
,这样,就能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干
理解句子和分析句子。
1.
缩到最简
p>
缩到最简,
要做到去之务尽。
去之务尽最要
紧的就
是找出句子中的所有枝叶。前面已述,句子的枝叶,一般
可用“哪里”、“怎样”、“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等来找出。有些句子的枝叶隐藏
的较深,不容易分辨,可
用加“的”和“怎样„„的”等来进一步的区分。
例
9
英勇的五壮士昂首挺胸地屹立在狼牙山
顶峰。
缩句是:五壮士屹立在顶峰。
而不是: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狼牙山”和“顶峰”的中间可加“的”,即“狼牙山
的顶峰”
,这样,修饰(枝叶)与被修饰(主干)的关系
便明朗了;是“狼牙山”修饰“顶峰”。
“狼牙山”是修
饰成分,也即是枝叶,所以要去之。
例
10
敌人控制的“
391
”高地像一颗毒牙
扌契入我军
阵地。
缩句是:“
391
”高地扌契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