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B卷

余年寄山水
560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0: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主治医师报名入口-彼得潘读后感


兰州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和齐桓公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他的研究和评价。
B.林书豪风靡美国NBA球坛,同为黄皮肤的我与有荣焉。
C.你别听他道听途说,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D.他总是妄自菲薄,目空一切,最终让大家对他敬而远之。
二、字词书写

2 . 给划线的字注音
慰藉(___)河畔(___)迷惘(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 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
“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 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
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 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
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 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
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 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
是一种人文的艺术、 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 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
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 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
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
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 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
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 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
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 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第 1 页 共 8 页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 br>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 性解放为
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 取向或者思维方式。
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 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只能
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 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
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 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
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 、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
法也全息地影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 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
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 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含涵体察。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 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
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
到或者极力追求的。
3 . 作者在第①段中举柳公权、苏轼等人的论述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
B.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
C.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
D.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
4 . 对“书法的人文精神”的有关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精神也应是书法类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特证。
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仁爱为中心,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
C.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
5 . 作者认为,在当代怎样做才称得上一个当代真正的艺术(书法)家,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
B.要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
C.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

第 2 页 共 8 页


D.淡泊名利,乐观旷达,不浮躁铺张,不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 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
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 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
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 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 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
踏实而欣慰 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
实 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 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
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 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
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 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
着时,我的眼眶禁不 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
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
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 ,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
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 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
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 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
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 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 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
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 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

第 3 页 共 8 页


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 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
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 妈来了再说。”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 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
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
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 ,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
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 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
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 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
生出污泥条了?” 我答:“嗯。”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 景——或许在夏天村边
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 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
三亩地啦。”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6 . 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父
子情深的主题。
7 . 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的含义。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3
8 .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9 . 文章第⑥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0 . 以文章第⑫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四、情景默写

11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
(1)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第 4 页 共 8 页


(2)人无远虑,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乐府民歌《木兰诗》)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陆游的《游山 西村》中蕴含“困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花自况,并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种世衡,宋名将也。初,世 衡知环州①,有蕃部②牛家族奴讹③素倔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
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 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皆曰:“地险,不可往。”世街曰:“吾方以信结
诸羌,不可失 期。”遂冒雪缘险赴之。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至。世衡蹴④而起。奴讹大惊曰:“吾世居此山
未有 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遂率其部落罗拜⑤,皆感激心服。由是,沿边诸城独环州不增兵益粮矣。
(选自《宋史▪种世衡传》)
[注释]①知环州:担任环州知州。环州,今甘肃环县。②蕃部 :少数民族,就是下文所说的“羌”。③牛家族
奴讹:牛家读是羌族的一个部落。奴讹是首领名。④蹴: 踏。⑥罗拜:罗列而拜,围绕着下跪。
12 .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二处)
吾世居此山未有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
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方以信结诸羌,不可失期。
14 . 文中提到“左右皆曰”、“奴讹大惊”,运用了__ ____的手法,体现了种世衡____________的品质。
六、诗歌鉴赏

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第 5 页 共 8 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② 战场开。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长安”是现今西安城的旧称。②傍:靠近、接近
15 .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押_______韵;(2)写了________ 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_________、
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16 . 诗中运用联想(想象)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七、名著阅读

18 . 名著导读。
(甲)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 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胸脯,慢慢的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额
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 ,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
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 摸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乙)有一天 清早,我正在我的茅舍里睡得很香,忽然星期五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嚷:“主人,主人,他们
来了,他 们来了!”我一头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危险,连忙披上衣服,穿过我那小树林,跑了出来。当我放眼向海
上望去时,我不觉大吃一惊。只见一海里半之外,有一只小船,正挂着一副所谓“羊肩帆”向岸上驶来。当时正有
一股顺风把它往岸上送。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乙)文 节选自《____________》。
(2)(甲)文和(乙)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述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19 . 综合性学习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5-2017年,是遂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一轮冲刺攻坚。为此,学校
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

第 6 页 共 8 页


下任务:
①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请 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不超
过20字)。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A.阅览室——
B.洗碗池—— ②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一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
热议。请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不超过30字)
语文综合性学习。

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20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 )
A.司马迁 B.李白 C.范仲淹 D.欧阳修
21 . 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1)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2)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3)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4)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2)(1)(4)(3)
C.(2)(4)(1)(3)
22 . 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

第 7 页 共 8 页
B.(3)(1)(2)(4)
D.(4)(1)(2)(3)


(1)杜鹏程(________) (2)王任重(________)
(3)刘海粟(________) (4)焦若愚(________)
九、作文

23 .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 活之美;展现才
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 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第 8 页 共 8 页


兰州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和齐桓公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他的研究和评价。
B.林书豪风靡美国NBA球坛,同为黄皮肤的我与有荣焉。
C.你别听他道听途说,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D.他总是妄自菲薄,目空一切,最终让大家对他敬而远之。
二、字词书写

2 . 给划线的字注音
慰藉(___)河畔(___)迷惘(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 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
“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 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
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 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
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 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
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 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
是一种人文的艺术、 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 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
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 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
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
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 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
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 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
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 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第 1 页 共 8 页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 br>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 性解放为
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 取向或者思维方式。
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 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只能
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 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
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 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
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 、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
法也全息地影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 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
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 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含涵体察。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 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
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
到或者极力追求的。
3 . 作者在第①段中举柳公权、苏轼等人的论述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
B.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
C.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
D.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
4 . 对“书法的人文精神”的有关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精神也应是书法类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特证。
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仁爱为中心,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
C.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
5 . 作者认为,在当代怎样做才称得上一个当代真正的艺术(书法)家,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
B.要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
C.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

第 2 页 共 8 页


D.淡泊名利,乐观旷达,不浮躁铺张,不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 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
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 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
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 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 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
踏实而欣慰 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
实 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 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
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 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
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 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
着时,我的眼眶禁不 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
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
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 ,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
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 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
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 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
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 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 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
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 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

第 3 页 共 8 页


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 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
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 妈来了再说。”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 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
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
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 ,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
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 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
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 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
生出污泥条了?” 我答:“嗯。”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 景——或许在夏天村边
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 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
三亩地啦。”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6 . 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父
子情深的主题。
7 . 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的含义。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3
8 .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9 . 文章第⑥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0 . 以文章第⑫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四、情景默写

11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
(1)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第 4 页 共 8 页


(2)人无远虑,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乐府民歌《木兰诗》)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陆游的《游山 西村》中蕴含“困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花自况,并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种世衡,宋名将也。初,世 衡知环州①,有蕃部②牛家族奴讹③素倔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
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 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皆曰:“地险,不可往。”世街曰:“吾方以信结
诸羌,不可失 期。”遂冒雪缘险赴之。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至。世衡蹴④而起。奴讹大惊曰:“吾世居此山
未有 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遂率其部落罗拜⑤,皆感激心服。由是,沿边诸城独环州不增兵益粮矣。
(选自《宋史▪种世衡传》)
[注释]①知环州:担任环州知州。环州,今甘肃环县。②蕃部 :少数民族,就是下文所说的“羌”。③牛家族
奴讹:牛家读是羌族的一个部落。奴讹是首领名。④蹴: 踏。⑥罗拜:罗列而拜,围绕着下跪。
12 .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二处)
吾世居此山未有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
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方以信结诸羌,不可失期。
14 . 文中提到“左右皆曰”、“奴讹大惊”,运用了__ ____的手法,体现了种世衡____________的品质。
六、诗歌鉴赏

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第 5 页 共 8 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② 战场开。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长安”是现今西安城的旧称。②傍:靠近、接近
15 .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押_______韵;(2)写了________ 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_________、
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16 . 诗中运用联想(想象)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七、名著阅读

18 . 名著导读。
(甲)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 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胸脯,慢慢的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额
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 ,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
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 摸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乙)有一天 清早,我正在我的茅舍里睡得很香,忽然星期五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嚷:“主人,主人,他们
来了,他 们来了!”我一头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危险,连忙披上衣服,穿过我那小树林,跑了出来。当我放眼向海
上望去时,我不觉大吃一惊。只见一海里半之外,有一只小船,正挂着一副所谓“羊肩帆”向岸上驶来。当时正有
一股顺风把它往岸上送。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乙)文 节选自《____________》。
(2)(甲)文和(乙)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述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19 . 综合性学习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5-2017年,是遂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一轮冲刺攻坚。为此,学校
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

第 6 页 共 8 页


下任务:
①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请 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不超
过20字)。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A.阅览室——
B.洗碗池—— ②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一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
热议。请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不超过30字)
语文综合性学习。

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20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 )
A.司马迁 B.李白 C.范仲淹 D.欧阳修
21 . 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1)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2)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3)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4)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2)(1)(4)(3)
C.(2)(4)(1)(3)
22 . 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

第 7 页 共 8 页
B.(3)(1)(2)(4)
D.(4)(1)(2)(3)


(1)杜鹏程(________) (2)王任重(________)
(3)刘海粟(________) (4)焦若愚(________)
九、作文

23 .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 活之美;展现才
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 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第 8 页 共 8 页

哈尔滨中考-京娘湖


沧州教育考试院-佛山二中分数线


民进中央-德拉华大学


开业贺电-建筑学课程


国土资源部地址-河北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八大处中学-销售述职报告范文


北京意大利签证中心-我喜欢的节日


苏州公务员报名-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