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
无什么无什么的词语-情人节寄语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
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
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
信息的意
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96123
68人,请学生试着
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
,10个一
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
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
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柆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1
9 6 1 2 3 6 8 
 
 
表示6个十万 
1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四、布置作业:
1、“做一做”的1题在计数器上拨数
2、“做一做”的2题你能填出数位顺序表吗?试一试。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柆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1 9 6 1 2 3 6 8 
 
表示6个十万 
2 
 
 
 
 
 
 
 
 
 
 
 
 
 
 
 
 
 
 
 
 
 
 
2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材P5例2、例3,P6的“做一做”第1—3题,练习一的4—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145800
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二、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教学例2 
 
千
百
十
万千百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位位位位
 
 
 
     
 
2 
 
2
4 
4 
9 
6 
读作: 
9 
6 
0
0 
0 
0 
 
3 
0 
8 0 
0
0 
0 
 
4 
0 
5 
0 
0
0 
0 
0
引导学生读出第1、2个数,指名学生读一遍,再试读上面剩下的两个数。
2、教学例3
 
 
千
百
十
万千百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位位位位
 
 
 
 
 
5 
4 
6 
2 
1 
读作: 
6 
4 
0 
7 
0 
0 
0 
读作:
 
 
1 
0 
0 
3 
0 
0
4 
0 
读作: 
 
三、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
5624500    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 
3 
 
 
567000       7035000
40080000     30200000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
)
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
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
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四、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2
千
 读出下面各数
百
十
 
 
万千百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位位位位
 
 
 
 
2 
9 
6 
读作:
 
2
4 
4 
9 
6 
0 
0 
0 
0
二千四百九十六
 
 
 
3 
0 
8 0
0 
0 
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4 
0
5 
0 
0 
0 
0 
0 
读作:三百零八万
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3  读出下面各数 
 
千
百
十
 
万千百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位位位位
 
 
     
 
 
5 
4
6 
2 
1 
读作:
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6 
4 
0 
7 
0 
0 
0
读作:
六百四十万七千
 
 
 
 
1 
0
0 
3 
0 
0 
4 
0
读作:
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4
3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材P7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出数位顺序表各部分名称,分为哪几部分?引导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的
区别。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30000   430120
40010520   100200   1010101   30400010
指名学生读出各数,集体订正。 
3、写出下列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九十、五百零六、九千零一 
学生写出各数后,请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写法规则。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提问:这个数怎么写?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
指导学生写出这个数。
继续出示下面四个数: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百零二万六千,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学生独立写出这几个数,教师订正。
2、学生完成P7的“做一做”,让学生对着数位顺序表写数。
3、指名学生上台练习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八十五万   七百三十八万四千二百五十
一千一百二十九万六千 
三千万二千     五千零三万
4、提问: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
引导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1、我是小法官。 
(1)40008读作四万零八。(     )
(2)54000里有54个10000。(     )
(3)9090090左边的9表示9个十万,中间的9表示9个万,右边的9表示9个十。(
) 
(4)七位数一定比六位数大。(   )
(5)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多99999。(    )
(6)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 
2、填一填。
(1)1亿是(    )个一千万。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 
(3)60402800是由6个(          )、4个(
)、2个(       )、8个(        )
 
5
组成的。 
(4)在30206860这个数中,(       )位和(
)位上的0不读。 
(5)5个千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
)。 
(6)用三个6、四个0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
),读出2个0的七位数
是(
)。 
(7)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六位数的和是(                 )。
(8)846080是一个(   )位数,最左边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
另一个8在(     )位上,它们的值相差(              )。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一第4、5题 
六、板书设计:
 
 
3   亿以内数的写法 
 
 
千
百
十
万千百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位位位位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写作: 
2 3 
0 
1 8
4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 
1 
0 2 3 4
5 
 
 
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 
3 
0 2 6
0 
0 
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
2 
0 
4 0 
0 
7 
0 
0 
 
 
 
 
 
 
 
 
 
 
 
 
 
 
 
 
 
 
 
6
4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一:4~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出示:写出下列各数 
十二万
三百零五万   四千零六万五千 
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
3、请你回忆一下数位表,你能说出数位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 八十万
五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 
(3)八千万和四十
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 
2、写出下列各数:
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 
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
3、出示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先自己试读,再同桌互读,最后指名学生大声读出来,大家一起订正。
4、出示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
5、出示第8题图,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这2个数,再让两个学生上台写出来,集体订
正。
6、第9、11、13、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2题、  
 
 
 
 
7
5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P11例5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述: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的国外友人到我国旅游观光。下面
是2011年几个国家到
我国旅游的人数,看看都有哪些国家?有多少人?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5图。 
学生回答
后继续讲述:以前我们能够比较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现在只有比较这些大数的
大小,才能知道哪个国家来
我国旅游的人多,哪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少。这就是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
例5,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来旅游的人数的大小吗?自己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数
试一试,然后跟小组的同
学交流你是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 
学生进行比较,交流作比较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想一想大家说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
法可行吗?试着找出哪
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少?
学生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比较的结果。 
引导学生归纳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来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
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二的第1、5题
六、板书设计: 
 
5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8
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
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可以分级后,先比万级,再比个级
 
6   多位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
教材P12~13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第2、3、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数。 
2、掌握将非整
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
地改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
将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读大数的感觉怎样。 
讲述:有的同学一见
大数就有一种感觉,认为比较麻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
中,为了读数、写数的方便,有时需要
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
来就方便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本领。
板书课题:多位数的改写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6。 
讲解
:人体内血液中有两种主要成份就是白细胞和红细胞。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
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你知道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第12例6的情景图
学生读数。 
提问:仔细看看这两数有什么特点?读一读,感觉一下。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理解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就把这样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
的数。
板书:5000000=500万        10000=1万 
2、教学例7.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近似数。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7的情景图。
你知道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到底相差多少吗?看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89000千米,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56千米。
让学生估计一下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1389000≈1390000
12756=10000 
        =139万
=1万 
 小于5,再把它和右
大于5,向前进1, 
 
9
面的数全舍去,改写
再把它和右面的数 
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讲授: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近似数。求近似
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是
“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还是大于5
。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练习第12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学生试做,集体订正。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中的题,学生在课本上填空,让学生说说
自己是怎样求出近
似数的。 
3、教材练习二中的题。
(1)第2题,提问: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学生回答,老师订正。
(2)第3题,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学生先说出应该怎样求近似数,再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3)第6题,教师先讲解题意,再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二的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的改写 
 
5000000=500万        10000=1万 
 
1389000≈1390000                12756=10000
 
        =139万                       =1万
 
大于5,向前进1, 小于5,再把它和右
 再把它和右面的数
面的数全舍去,改写
 全舍去,改写成0。 成0。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0
 
 
 
 
 
7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20页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使学生
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
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
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
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
计数单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10000   4000   4500
4530    4532    2060    2006 
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   
(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 
(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追问:哪些数是整数?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
,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
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
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
11 
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
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
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
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
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l?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
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谁能说
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关
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br>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追问:怎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十进制计数法有哪些计数单位?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讲解数位。 
(1)提问:阿拉伯数字有哪几个?
说明: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例如386,是一个数,它要用三个数字3、8、6。
追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几个数字? 
板书1529。提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些数字
?这个数从右往左有哪些数位?每个数
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指出: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
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
置叫做数位。
(2)下面数里各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多少?    
2625
313 
说明:数字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数字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
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2、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 
除了已经知道的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外,多位数的数位也是按一定顺序
排列的。请看整
数的数位顺序。 
提问:从右往左除了已经学习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外,依
次还有哪些数位?省略号
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认识数级。 
说明: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提问:从
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
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右往左,哪些数位是个级?哪些数位是万级?哪些数位是亿级? 
12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3)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4)做“练一练”。
3、认识多位数的组成。 
(1)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
样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2)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一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3)下面各数亿级、万级、个级上的数各是多少? 
263004  2063245
12304325   
引导学生先分数级,再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数级上各是多少。 
(4)从
左往右,先根据数位的顺序,指导学生说一说下面各数的组成;再根据数级的顷序,
告诉学生每一数级上
各表示多少,并让学生说一说。   
3400  2603400  623054000
四、小结和练习 
五、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 擞 ,如0、1、2、3……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13
 
 
 
 
 
 
 
8  亿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2页例1~例4,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2、使学生能够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把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
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同学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1)10个亿( );10个十亿是(   )十个百亿是(   )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3、课件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7690000、7002000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
br>(1)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1的情景图,你们看完了这幅图,谁能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有什么
想法? 
(2)出示全球人口:7000000000,这个数要怎样读呢?谁来大胆读一读?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学生读数。 
出示后两个数,提问:这两个数又该怎么读呢?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读完之后小组讨论: 
①先读哪一级?
②亿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③数位上的0怎么读?
学生商量讨论,然后请个别起来读。 
指导学生正确读出这三个数。
(3)提问: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先分级,再
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
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
的0要读,读几个0。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的例2。 
14 
教师:我们已经会读亿以上的数了,那你们会写吗?我们来试一试。三亿
和三亿九千万
怎么写?教材已经写出来了,下面你自己试着把最后一个数写在教材上。写完后同桌互相说
说你是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数活动,教师了解情况。 
教师强调:先找到“亿”和“
万”字,每级的数的写法都和个级的写法相同。如果哪一
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
3、教学例3. 
出示例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学生尝试进行数的改写。 
指名学生汇报改写结果。
提问: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归纳:先分级,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0去掉,加上“亿”字作单位就
可以了。
4、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省略下面各数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034500000     9876540000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边指导学生解答,边板书:
1034500000≈10亿 
 
9876540000
≈
亿
 
 
 
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会了读、写他以上的数,还了解了不少知识,
希望大家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板书设计: 
 
8   亿以上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读法 
 
 
 
亿以上数的写法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位数
 
 
 
 
 
 
 
 
 
 
15 
 
 
 
 
 
 
 
9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5页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2、教学珠算。
(1)介绍珠算。 
(2)认识算盘。 
引导学生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算
盘计数的特殊要
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
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下图表示1~9各数
。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
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
是一致的。
4、教学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
用食指拨去1.、2、3、4。 
用中指拨上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 
(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儿见过?做什么用的?
6、认识计算器的面板。 
 
16
(1)看一看,计算器上都有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2)学一学,对照教材第25页,认识各键的功能。
7、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给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总结:这些键是运算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按键。 
三、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10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9页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四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什么感
觉。
二、探究体验,激趣过程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
1、7、9,最后按“=”,
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17
对操作正确、计算出准确结果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3、教学例2.
出示第26页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            9999×5= 
9999×3=
9999×7= 
9999×4=            9999×9=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提问: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数据太大了,口算不出来。
引导学生想:如果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左边的算式,找到规律,就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结
果了。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当计算9999×2时,结果积是9×2=18的中间插入三位都是9,即
19998;当计算9999×3时,结果积是9×3=27的中间插入三位都是9,即29997;当计算99
99
×4时,结果积是9×4=36的中间插入三位都是9,即39996.
提问:现在,你们能根据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试试看。
学生根据规律写得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三、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18 
 
 
 
 
 
 
11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2页整理和复习,练习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意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尾数。
难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
有关大数的一些知识,大家学会了哪些知
识?谁来说一说?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复习数位顺序表。 
出示教材第30页第1题中的数位顺位表?
请学生自己填写数位顺序表。指名学生介绍数位顺序表。
提问:个级表示什么?万级呢?亿级呢?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复习读法。
你们在读数时又有什么好方法呢? 
归纳方法:先进行分级,从右边开始第四位一级;然后按照
个级数的读法,先从高级读
起,读亿级的数的末尾加“万”,读万级时末尾加“万”字。
读数的时候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余数位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想一想,试着读出第30页第1题第(2)问中的数据。 
3、复习写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准确地写出一个多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归纳:写数的
时候先写出一个数位顺序表,再对着数位写数,不容易出错;可以分
级写数,从高位写起,注意每四位一
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补足。
出示第30页第1题第(3)问中的数据,学生尝试写数。 
4、复习改写和近似数。
说一说大数是怎样改写的,要说出改写的方法要点,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进行交流。
你还记得如何用“亿”或“万”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吗? 
方法:省略“万”或“亿”
后面的尾数,要看下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舍后
面的数,并加上一个“万”或“亿”字,注意
要用“≈”连接。 
5、复习比较大数的大小。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19 
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
同时,比较最高位上的数,
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继续比较最高位的下一位…
… 
出示第30页第2题,学生自己试着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三、课堂总结。 
同学
们看,经过大家的整理,我们把大数这个单位的知识点整理成一棵知识树,以后你
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
整理学过的知识。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
惯。
重点: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
大吗?引发学生猜想
。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
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
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
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
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
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
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
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1)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2)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
一定理解、掌握,
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20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3)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你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
玛峰”有多高吗?这里学生感受到1万米比珠穆朗玛
峰还高,也就是说如果有1亿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它
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
以10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9厘米。照此推算:1万张的高度为9000米。
老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数越大,
误差越小”的道理,教师可以打个比方;如果取1亿张还
有误差,还有误差吗?
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推算,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