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绝世美人儿
681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5: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加分-云南二本院校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行者无疆文化传播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目录
1 草原 ............................................... .................................................. ...................... 5

2 草虫的村落 ......... .................................................. ............................................... 10

3 古诗词三首 ............................... .................................................. ......................... 19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 .................................................. ........................................ 19

第二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22

第三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26

4* 花之歌 ................................ .................................................. .............................. 31

习作 变形记 . .................................................. .................................................. ....... 34

语文园地一 ......................... .................................................. ................................... 39

5 七律·长征 ............................................ .................................................. ............... 48

6 狼牙山五壮士 .............. .................................................. ....................................... 54

7 开国大典 ....................................... .................................................. ..................... 60

8* 灯光............ .................................................. .................................................. .... 65

口语交际 演讲 .......................... .................................................. ............................. 69

习作 多彩的活动 .................................................. .................................................. . 73

语文园地二 ............................... .................................................. ............................. 79

9 竹节人 ... .................................................. .................................................. .......... 85

10 宇宙生命之谜 .................. .................................................. ................................. 91


11*故宫博物院 .............................. .................................................. ......................... 94

习作 ____让生活更美好 .................................................. ....................................... 101

语文园地三 ........................................ .................................................. .................. 105

12 桥 .............. .................................................. .................................................. .. 110

13 穷人 ............................. .................................................. .................................. 116

14*在柏林 ....................................... .................................................. ..................... 126

口语交际 请你支持我 ..... .................................................. ..................................... 132

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 ................................... .................................................. ....... 136

语文园地四 ........................ .................................................. .................................. 139

15 夏天里的成长 ........................................... .................................................. ...... 148

16 盼 .......................... .................................................. ........................................ 157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 .................................................. .......... 171

习作例文 ...................... .................................................. ........................................ 174

习作 变围绕中心意思写 .................................. .................................................. ..... 177

17 古诗三首 ........................ .................................................. ................................ 180

第一课时 浪淘沙 .............................................. .................................................. 180

第二课时 江南春 ............................. .................................................. ................. 186

第三课时 书湖阴先生壁 ........ .................................................. ........................... 192

18 只有一个地球 .................................................. ................................................. 198


19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 ....................... 205

20 青山不老 ..... .................................................. ................................................. 210

口语交际 意见不同怎么办 ......................... .................................................. .......... 215

习作 书写倡议书 .................. .................................................. ............................... 219

语文园地六 .................................................. .................................................. ........ 223

21 文言文二则 .................... .................................................. ................................ 227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 .......................................... 227

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 ....................................... 231

22月光曲 ........................................ .................................................. .................... 238

23*京剧趣谈 ......... .................................................. ............................................... 251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 .................................................. .................. 262

习作 我的拿手好戏 ......... .................................................. ..................................... 266

语文园地七 ........................................ .................................................. .................. 270

24 少年闰土 .......... .................................................. ............................................ 273

25 好的故事 .............................. .................................................. .......................... 279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 284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 .................................................. 288

习作 有你,真好 ............................. .................................................. .................... 293

语文园地八 ........... .................................................. ............................................... 298





1 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
马蹄、礼貌、 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 美和人文美。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
团结、和 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
描述 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
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
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 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
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 样的景象?
出示课题: 草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 与实践
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
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 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
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
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
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 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奇丽的小诗”。
3、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
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
点。 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
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
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 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
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
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
们的草原之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
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
理解体会:
⑴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
线标出、交流:
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 br>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
们的”中的“很多……都是 ……”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⑵自由读思考: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
们听。
找学生朗读,同 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
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 学生联系课
文内容体验。
⑶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
蒙古草 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
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
五、练笔拓展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 一下,本文描写的是
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
什么样 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2 草虫的村落
【设计理念】
郭枫先生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 br>趣猛然,读完《草虫的村落》后,好像身临其境,有点乐而忘返的感
觉。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 教学本课,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
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联想和想 象,
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
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抄有生字词语的幻灯
片或小黑板。
2.学生准备:提前一周布置观察小虫的世界。把观察到的感兴趣
的内容适当记录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片断。
2.说说感受。
谁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
这是美国大片《虫虫危机》片断,《虫虫危机》灵感取材自伊索寓言《蚂蚁与蚱蜢》的故事,讲述一段昆虫世界的冒险之旅。蚂蚁飞
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 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能说说你观
看了这一片断后的感受吗?
(情趣猛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原来虫虫的世界是如此的
丰富多彩……)
[设 计意图]精美的动画效果,极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学
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心中对昆虫世界充 满探索的向往。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虫虫的课文,打开书。板书课题:
草虫的村落。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静谧 亲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烘烤 勤勉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
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
异的游历。)
[设计 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六年级学生,所以生字 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
生讨 论,解决词义。
三、再读课文,了解段落层次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你喜欢的段落就多读两遍。
2.按课文顺序,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一人读一自然段。
3.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2)我又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
异的游历。
二(3~9)具体介绍我的目光在虫虫世界游历的所见所感。
三(10~11)夕阳西下,我才醒来,心里感到很得意。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课时,不过 多涉及课文内容的分析,这里
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文字多读几遍。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一周内想办法借到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完整地看一遍。


(如果学校有局域网,教师可以把影片放到网络上共享。)
[设计意图]影片 《虫虫危机》讲述的是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
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的故事。观看这部影 片,一方
面是继续激发学生对虫虫世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参透正义、友情、
勇敢等思想教育在 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 听写词语10个。
同桌互相批改,有错误的下课订正。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
异的游历。)
[设计 意图]生字词是基本功,不能放松。为节约课堂时间,下
课后订正。说主要内容一是复习课文,二是锻炼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要求说得内容正确,语言流畅。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 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
到些什么,划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读一读。
2.交流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先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划出的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提示:


(1)“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
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 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
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真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具体游侠一样的品格,不服输,不气
馁,终于走出了困境。) (2)“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
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 里去。”
(多像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啊!原来,草虫们也有着人类社会
一般的生活。) < br>(3)“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
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 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
望。”
(这里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斑斓的 小圆虫的妩
媚多姿,也写出了虫子们懂得欣赏美的一面。写得活灵活现,小小的
圆虫,也是那样 的迷人!)
(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
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
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这句话 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赞美了甲虫富有
灵性的聪明才智。这是作者对小虫子们最高的赞美 !作者此时已全身
心在进入了虫子的世界,被甲虫音乐家们的演奏所深深地陶醉!)

< br>(5)“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
慧?我看见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 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
(当我们置身于虫子们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
丰 富多彩!这里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6)“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 山的
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
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 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喜悦。从时间上看,作者已经在
虫子的世界里游历了整 整一个下午,夕阳西下才醒悟,真的是被小虫
子深深吸引了。)
…………
[设计意 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通过“交流你印象
最深的地方”,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 间去感悟作者的情
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注意,精彩的语段要引导全体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
三、小练笔
1. 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举例说说看。
(略。文中很多例子,比喻,拟人的地方很多都是作者独特的感
受。)
2. 联系生 活实际,你有过像作者这样的独特的感受吗?同桌互
相交流自己最近一周来观察到的小虫世界里有意思的 内容。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


3.全班交流:请2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观察的内容。
大家评议:是否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4.出示小练笔的要求:
丰富的想象 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
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5.我们再来看一段写昆虫的例文:
蝉的音乐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 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
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
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 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
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
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 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
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 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
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 的耳畔。我通常都看
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
吸管插 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
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 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
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 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
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
6.各人动笔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进一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充分鼓励学
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习作从模 仿起步,本文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重点要放在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一方面。这里补充了一段法
布尔《昆虫记》中的文字,也是为后面的好书推荐作铺垫。
四、课外拓展
⒈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语言文字方面,从写作方面,从自然知识方面等各方面
谈)
⒉ 好书推荐: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也是关于昆虫的好书——法布尔的《昆虫
记》。《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 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
部昆虫学巨著。“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 br>一般的写”,这是法国文学界给予它的极高评价。
3.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课内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向自主阅读之路。通
过《昆虫记》的推荐,再一次激发和维持 学生对大自然昆虫世界的兴
趣。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 —— 游侠
小圆虫 —— 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
勤勉地劳动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提示本文写作特色。

【特别建议】
1.如有条件,安排学生到网络教室或是多媒体教室观看美国影片
《虫虫危机》。
2.可以专门组织一次班队活动:昆虫故事会。
3.小资料:
郭枫,一位民族意识 和传统意识强烈的台湾作家。他常常通过对
黄淮平原的回亿,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从50 年代的
《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
方》,表现出对古 老的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想念你,北方”
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恋士 情结、挚爱家
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郭枫的《蝉声》《寻求
一灯火》《异 乡人》《我走过长夜》《老家的树》《一缕丝》等赊炙
人口的佳篇中,以强烈的历史意识,浓重的感情色 彩,揭示出故士丰


蕴的文化历史之根,展示出北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北方农民的刚< br>强性格。诗人叶笛说:“郭枫是以唐吉科德的热情拥抱文学,以清教
徒的信仰面对人生。”“他的 作品风格灵秀而飘逸,创作的散文就像
一首怀乡的赋,有诗情之美。”
3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
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古 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
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配古筝曲) 一段优美的古曲 配合着同学们的


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
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
一起读一读。(齐读)。宿 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
然留宿建德江。(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 后,南
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
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
准。好。自由《读宿建德江》( 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
度读)
2、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3 、再读古诗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
节奏。
三、入境悟情 体验升华
1、同学们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
这首诗。
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
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 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 (孤独、
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
种感觉读到诗的字 里行间。(齐读)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
来你已经 走进诗人心中了。(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 呢?(思乡之愁)你
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
谁?( 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
着书包回家去 )还有人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你看到
了什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无比幸福)现在 我们再回到诗人所
处的建德江,你又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
人),如 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
一起多好啊)思念亲人了;(如果这时候有人 陪我说说话多好啊)感
到寂寞了;(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怀念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 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
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 越,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

< br>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读出了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
愁)。
5 、满怀 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孤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
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如果你是诗 人,你会向月亮诉
说什么呢?月亮又会怎样的劝慰他呢?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它写下来吧!
五 全诗回读、情感共和
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
这份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通过 我们的背诵,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
与寂寞。(回读或背诵全诗指名背 小组背 比赛背)
第二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②能用“知诗人,解诗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理解诗意思。
③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豪迈奔放的诗词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题
1、(1)有这么一句俗语:六月天,娃娃脸。你知道是说什么的
吗?
(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
(2)今天我们要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来描写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


的。读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谁给我们带来的?你了解
他吗,知道他什 么?
2、简介作者
苏轼: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弟苏辙
合称“三苏”,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妹苏小妹也是宋代著名词人,
苏轼的诗词豪健清新,独具一格。
3、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课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一个“醉”字透露作者可能喝
酒了,是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创作的。)
二、通过朗诵,整体感知(读诗)
1、自由朗读诗,划出节奏:
2、指名学生划出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三、初步探究,研读文本(悟诗)
1、提问:作者这首诗重点写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
的雨)
2、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奇雨形成的过程?(明确:下雨前、
下雨中、下雨后)


5、学习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翻墨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 么
样的修辞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快、奇、来 势凶猛)
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
涌、乌云密布、乌 云滚滚……)
(3)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6、学习第二句
(1)云的来势凶猛,雨也绝不温柔,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
(2)跳珠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入船是什么意
思?
(3)指导看图 ,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样的雨?(大、猛、调皮……)
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见过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4)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15年后当苏轼故地重游
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雨。(出 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
7、结合插图,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两句
(1)学生自学
(2)提问考察 < br>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
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 出了这样变化的快?(忽)此时此


刻呈现给游人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 描绘一下这
两句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景色可以用题目中的哪一个字概括?
四、感受诗意境美:(品诗)
①这首诗描写了西湖什么景色?(西湖夏天一场雨的过程)
②这场雨下得怎么样?(快且大)
③哪里可以看出来啊?(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④你觉得诗句写得美吗,为什么?
(有声:翻墨,跳珠,风来。有色:黑云,墨,白雨。有动 感:
翻,跳,卷,吹。比喻形象生动:黑云像翻墨,白雨如跳珠,水似天。
刻画出了夏雨来得快 去得也快的特点)
⑤一起朗读,读出诗的美!
五、古诗积累,形成共鸣
1、苏轼六月二十四日在西湖一口气写下来五首诗,本文只是其
中的一首。
2、作者 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西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的景
色吸引了你吗?此时你认为题目中的“醉”可以怎 么理解呢?(陶醉、
沉醉)
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诗人被西湖雨后的美丽景色陶醉了)
3、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4、在这些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豁达、豪放)
5、齐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小结


诗人在西湖望湖楼 上边喝酒边欣赏西湖的景色,结果被西湖一场
急雨后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被陶醉了, 今天你们
也被陶醉了没有呢?(陶醉了)
第二年,苏轼又来到望湖楼边饮酒观景,再次领略了 西湖晴雨变
幻的美景,他兴奋地把这一切又写了下来。看!就是这首诗(出示《饮
湖上初晴后雨 》)
第三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
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 br>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 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扇子
四、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影。
1、猜一猜诗人:(出示诗人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能背出来吗?(《清平乐·村居》
3、你对他还有 其他了解吗?辛弃疾,号稼轩,是我国南宋爱国词
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 ,统一中国。
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
绕闲居多年。 )
是啊,听说,上绕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辛弃疾对那
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 ,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
写下了一首词。叫《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 首词。
6、板书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词牌名、课题的意思、黄
沙的位置)
过渡:这首词写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打开书本。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现):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
齐读。生评价。
(2)读得真棒,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再出
示词)
3、自由读。
4、齐读。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1、默读,自行解决诗句的意思。
A、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
换顺序、补充词语
等)B、不懂的地方反复默读几次。C、有疑问、不懂的地方作记
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你懂得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出示词语:别枝惊鹊鸣蝉说丰年
七八个
两三点旧时茅店社林忽见)
有不懂的词意思吗?
(2)你懂得了哪句话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质疑一:
(1)指名说:谁在说丰年”?师质疑:你从哪看出是丰年?(出示稻
花图)
学生回答(农民、诗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们,看到这一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你会说 什么
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同桌自由选择表演)
请学生表演:(3组:诗人与农民、青蛙之间、诗人与农民之间
的对话)


从刚才的表演,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说丰年,喜悦)
是啊,与农民相 处了20多年的诗人,看到了农民将要丰收的景
象,他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情不自禁高声吟道:男生读句 子。
是啊,“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农民丰收之不容易啊,想到
这,诗人又忍不住大声呤 道:请女生读。
看,诗人多关心农民的生活,所以他给自己起的字号叫?(稼轩)
稼是什么 意思:种植庄稼,从他起的号可以看出辛弃疾很(十分
关心种庄稼)的人。他在黄沙岭还建有黄沙书院, 为农民的子女读书
着想。
质疑二:为什么为什么过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现在出现了会使词
人觉得忽然呢?
小组讨论。
四。赏读,悟诗情。
1、创设情境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 读懂了词句的意思,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
来到南宋时,与诗人同行,一起欣赏那里的美景,愿意吗? (出示图)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沙岭,天已经黑了,走在黄沙岭的小路上,
你看到什么呢? 下面听老师读(配乐)。
2、汇报。
听完,看完,你有什么感觉?美在哪?,请你说说,你 认为最美的
地方,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3、学生汇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引导:美在哪?你觉得哪个词用
得最好?(惊、鸣),一,体会 “以动衬静的写法。(板书:景美。请你
来读读,你觉得怎么读好这句?(舒缓)2、对比读:谁愿意挑 战他,读
得更美?给掌声。五、总结。
引读: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上,
看见了----(明月高悬) (绿树环绕)(喜鹊鹊翻飞),辛弃疾不禁高
兴地吟道――(齐读第一句)
闻到了和听到了- ----(蝉儿轻叫)(蛙鸣齐唱)、闻到了(稻香扑鼻)
丰收在即;喜讯远传,,不禁欢快地唱道―― 全词(齐读第二句)
走着,走着,忽然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 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齐读三、
四句)
多么迷人的景色啊,老 师也被你们的朗读给陶醉了,老师也想和
你们一起读,好吗?看看我们的读能否把后面的老师也陶醉了? 有信心
吗(配音师生串读)。
六、写作指导
过渡:
从你们的读中,我感 受到诗人笔下田园风光在夜晚独特的美,你
能不能挑战诗人,用现代文改编这首词,做一个现代小诗人。 (配乐)
推荐同学们上台表演。(我们班谁创作现代诗最厉害?有请黄怡昕
同学边说边演。
你们想编吗?现在拿起笔来,写下来吧。


提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 ,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
()听到了()闻到了()想到了(),……走着走着,忽 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
温 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可诗人的动作、
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
七、谈收获。
八、布置作业。
一首美妙的词我们已经学完了,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
呢?(自选)
1、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把这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3、把词改写成美文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
4*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


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体验隐趣,导入新课。
1、读诗谜,猜猜我是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
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
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
最后的祭献。
2、作者简介: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
暴, 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
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 物”。这位诗人是谁?
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
天才” “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
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 品有《泪与笑》《先知》《沙
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
发丰富的情感。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


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
向世界的先驱者。
二、预习检测:
三、研读精讲点拨: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主朗读,读出韵味。
2、朗读诗歌,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共7段,从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看,可分为两部分。
第1至4段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
象展开描画。第1段写”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第2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
茵中”,以星喻花,突出花的高洁夺 目。第3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
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写出了花孕育、生长的过程。第4 段写“我”
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
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 的奉献。
第5至7段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
描写花的形象。分别 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
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是同时,坚持追求 光明的决心
与行动。
(二)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全诗都是“花”的隐喻,前四段尤 其可


以看出花的特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 藏在心间,
然后又说一遍……”是说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大自然
说出来”喻指花 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又收回去”喻指花落,
“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这是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
生长环境,远观犹如草坪中亮丽的星 星点点。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
令我昏昏睡去。”是 说花的四季变化。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
者最后的祭 献。”是说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
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
四、拓展延伸:
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阅读最后三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花的形象,说说哪一个形象
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五、作业:拓展阅读《浪之歌》《雨之歌》。
习作 变形记
课题

变形记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
养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学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
重点

情来写。

教学

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第一课时
教学

1.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明确写作目标。
目标

2.学生交流合作,确定题目写作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激发想象
1.谈 话:《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的目光随着爬行的
小虫,去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
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昆虫世
界?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



< br>回顾课文内容,让
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
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
课。


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


)分钟

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1.《草虫的村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


分组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激发
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 虫的村落。在草虫的
作者的写作方法。
引入新
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 村民;看到了
学生创作兴趣,
活……)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出示课件2】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 喻等修辞手
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 零零地在草丛中
让学生讨论课文
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
课文之所以如此生动,
是因为作者不但运用


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了丰富的想 象,而且运
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
的甲 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手法。学生应该由此受
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 来的“劳动者”……丰富的到启发,把这些方法自
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 一觉运用到文章中去。

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


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

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

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

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

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

活。)

三、先想后说,练习口语

1.【出示课件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想像《草虫

的村落》的作者一样,去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

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 学生可以相互说一说,自
问学生意愿想变
己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成什么,激发学 生想象
2.【出示课件4】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你
力,把学生带入情境。
会 怎样生活?你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怎样
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生活?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自定题目,独立作文
1.可以从课本上的题目中自己选择一个,也可以自拟
题目。
2.学生作文。

六、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习作,请同学提意见。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完成作品。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完成习作,自我评价。
1.出示自评标准,自评等级。
【出示课件5】
(1)自评(一颗星)
设计意图

学生自我评价是
按照标准自我评 定的
过程,是学生自我认
识,自我分析,自我提
高的过程。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


胆想象。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


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

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

新课

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学生按照修改要
教学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求相互修改作文,既可
( )
分钟

1.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以为同学提出修改建
2.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议,帮助同学提高作文
【出示课件6】
(1)叙述是否具体生动,合情合理。
(2)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水平,又可以使自己学
到同学的长处,提高自
己的水平。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


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

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3.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
“今日之星”栏目
不准的地方,老师 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
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
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 希望星奖给
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
本组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




4.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


人小组的评改。

5.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

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

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
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刺星呢?你们的进步最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
呢,未来的小作家。
6.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
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
见和刚才 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
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 .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
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
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小结语: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
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
将自 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
改。
七、
八、



根据其他同学的
意见修改作文,可以取
长补短,长期坚持,能
促使 自己的作文水平
再上一个新台阶。


语文园地一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教学

2.了解分号的用法。
目标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重点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

难点
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目标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
准备
文章《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

一、对比阅读教学
(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1.我们刚刚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大家一

定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深刻。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

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先回忆两篇课文,
新课

(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
说一说主要内容,让学
教学

“村民们辛勤劳动”……)
生从已知开始,激发学

演奏;
)分钟

2.我们以 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
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
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 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
情,同时为学习新内容
让你记忆犹新?
做铺垫。
(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


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


发给大家。今 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
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
吗?
(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
填写的内容。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 的项目:题目、描写对
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
(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直接给学生出示
表格,让学生根据老师
设 定的项目去阅读感
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
一个范例,使学生有目
的地分析文章,在此基
学生还可以从更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
础上,
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
多的方面去分析两篇
住宅等内容,《草 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
文章。
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

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量
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 的村落》则运用
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得

充满情趣。
(4)情感表达: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
喜欢昆虫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像刚才这种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方法叫对比
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很多好处,今后我们要多用这种方
法,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板书: 对比阅读《草

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二、排比教学
(一)观察句式,了解句意。

此环节是让学生
先观察句式,在了解句











小组讨论,探究,学生读后,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子意思的基础上谈发
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
【出示课件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
现,
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 者最后的祭献。
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愿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是……”的句式 ,强调花的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作用之大。)
【出示课件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 觉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 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的句式,
强调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出示课件5】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
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 延,像
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像……那么……”的句式,
强调了野花的美丽。)
(二)认识排比,明白作用
1.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6】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 或相近、结构
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
排比。我们刚才读过的这 三段话都是排比。(板书:排比)
2.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1)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2)教师评价总结,明确:
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讨论
探究的基础上讲解排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使条理分明;用排比来抒情 ,比句的作用,使学生的
可以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 br>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性,认识更全面,更深
(板书: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刻。
写景形象生动)
(三)练习运用,互评互改。
1.教师出示练习题:
以田野景色为描写对象,写一个排比句。
2.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把自己写的排比句与同学交换,互相评价,提出合
理化的修改建议。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抽出一两份作例子,先评价,再
讲一讲修改意见。
3.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修改自己的句子,争取
写出一个通顺优美的排比句。
三、分号教学
(一)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
1.自读自悟,分号常在什么地方使用。




自读自悟环节可
使学生感知分号用在
什么地方合适, 虽然理
解不一定全面合理,但
【出示课件7】(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这种粗浅的 认识对学
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生来说至关重要,能为
黑夜星 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学生正确使用分号提
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这段话是讲花儿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情况。这
些分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出示课件8】(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
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 热量少,
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这段话是讲地区之间吸 收热量多少不同而形成风
这个道理的。两个分句分别讲两种相反的情况。)
(二)想一想,认识分号作用。
1.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分号与逗号、句号有什么不
同。
2.教师指导讲解: < br>【出示课件9】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
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 转折、承接、
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板书:分
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 、因果关系)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
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三)写一写,感悟分号用法。
1.以“爱心”为话题练习写一段话,用上分号。
供最大的帮助。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四、课堂总结
课 堂小
结及拓
比阅读。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明
展延伸

确作者思路,了解文章写法,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很有
( )
帮助。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种句式——排比句和一种标
分钟
点——分号,了解了它们的用法和好处,希望同学们在习
作中学习运用。
九、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

目标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 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
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
谈话导入环节让
设计意图

这一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对

就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 文化的精华,学习古
学生清楚古代诗词在
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 br>中国文学长河中的地
导入

( )分
素质,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
位,激发学生学习和积

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
累古诗的兴趣,提高学
的方法。今 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
习效率。

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庄》。


2.(板书: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学生齐读。

二、正确朗读,初步感知
1.请学生自己揣摩,确定怎样读这首诗。
2.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1)节奏常识:
①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221。例
如:绿树村边合。
②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例如:故人
具鸡黍。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节奏划
新课

教学

( )
分钟

分,并说明理由。
【出示课件11】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强调: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 是音节兼顾意义的。
所以,懂字词,说译文是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3. 按照节奏,练习朗读。
4.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
客。)













出示朗读《过故人
庄》的正确节奏,使学
生知道古诗节奏划分
的标准是音节兼 顾意
义的。这对学生以后学
习、理解和积累古诗都
是很有意义的。








1.多媒体依次出示诗句,赏析指导

【出示课件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三、熟读诗歌,体会含义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
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出示课件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
菜园,举起酒杯畅 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
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
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借用插图创设情
境,使学生想象自己进
入到了诗歌描述的情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
境中,按照角色身 份来
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
收。)
…………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
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出示课件1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
依不舍)
与老朋友交谈,这样做
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
理解诗歌内容。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
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5)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
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 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
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出示课件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这是写景的诗句,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
边,青山在村外横卧。
(2)读好此句。
(3)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 句诗读
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对
偶)
师讲述什么是对偶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
__ _____;“合”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
读好这两句诗句。
2.再读诗歌,品诗意境
点拨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 溪水
和金灿灿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
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地劳动着;孩子们 在捉迷藏、放
牛……)
点拨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听见了什么?
我听见了:鸡在叫:“喔!”“喔!”;
鸭在叫:“嘎!” “嘎!”












了解对偶句,并练
习对对子,使学生初步
了解对偶句的特点,为
以后欣赏、创 作对偶句
打下基础。






< br>学完整首诗以后,
再透过全诗来品味诗
的意境。这对于帮助学
生赏析诗歌,培养 诗人
情怀很有好处。


诗人与朋友举杯谈农事,互相祝福……
点拨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闻到了什么?
明确: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气息、大自然的清
新空气。
点拨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感受到什么
样的情?
明确: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
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激情。
板书:朋友的热情 纯朴的友情 热爱大自然激

强调:透过诗,你仿佛看、听 、闻、感到了什么,
用自己的经验去想象诗人的经验,就会品味出诗的意
境。
四、练习背诵。


对比阅读《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板书
内容
排比 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朋友的热情 纯朴的友情 热爱大自然激情


5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 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
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
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了解每一句诗描绘的情景。
(三)能按诗句的停顿读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初步按照诗句的停顿读诗。
三、学程导引:
(一)解题。
国民 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


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 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
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 领导,造成
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
命力量,红军不 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根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
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 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
广西、贵 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
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
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
千 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
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 第一方面军会合。毛泽东同志写了《长
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 种
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 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
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 ,而是说无数的山、无
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
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 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
崖。铁索:指大渡河上 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
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 害怕在长
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
常的事。“五岭逶 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


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 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
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
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
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 br>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
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
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
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读懂全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全文,体会中 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战胜种
种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
三、学程导引:


(一)逐 句讲解,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读一句讲一句,
先说说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反复读全诗,讨论、交流。
1.说出你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 的理
解?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品质?
(这两句诗是说,五岭山脉是那样高低起伏 ,绵延不绝,在红军
战士的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
磅礴, 在红军战士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逶迤”、
“磅礴”形容山的大,这是实际上的山;“ 细浪”、“泥丸”形容山
的小,这是红军战士眼里的山。这样对比来写,写山的大,表现出红
军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的艰难困境;写山的小,表现出红军把这
些艰难困苦当作平常的事,反映出红军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
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暖”一“寒”,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br>(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激流拍打着两岸,给人一
种暖的感觉。当红军来到大渡河时 ,河上的泸定桥上只有十三根铁索。
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暖”字表
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沪定桥横空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
桥上的木板已被敌军抽掉, 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守敌密
集的弹雨前进,不惜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字表 现了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三)读全诗,展开想象,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意境和自己读
后的感受。 < br>(四)用自己的话练习说说这首诗的大意。(请注意不要把“大
意”说成“译文”也不要和“概括 全文内容”相混淆。“大意”应该
是:①以诗句所述及的内容为主,但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际存在而诗< br>句没有提到的内容。②能够反映诗句所描述的人、地、事的基本面貌,
比较直接具体。③叙述次序 不必和诗序一样。这首诗的大意可以这样
概括:红军不怕长征途中遇到的千难万险,把跨越万水千山只当 作平
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绵延四省;乌蒙山气势雄伟,然而红军战士却
把它们看成是微波细浪 和小小的泥丸。红军战士以喜悦的心情和旺盛
的战斗热情巧渡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以大无畏的精神飞夺 天险泸定
桥。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小的战斗。当翻过岷山,长征即
将结束,回顾长征 途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展望无限美好的革命前景,
红军战士怎能不喜笑颜开呢?)
(五)试给全诗分段写段意。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联。第一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山只等闲”统领全篇。第二联、第三联的诗句承接上联展开,使“难”、
“万水千山”和“不怕 ”、“只等闲”有了具体事例。第二联写山,
第三联写水。第四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结全
诗。)
(六)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这首诗描 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


难险阻。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 困难,一往无前的革
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八)背诵这首诗。
(九)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填空,再说一说。
1.《长征》诗写于()年( )月。你知道这个时间是在长征的
开始、中间还是将胜利结束时?找资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2.《长征》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 ( )、( )、()、( )、
( )。你知道红军经过这些地方时发生的故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长征》诗中最重要的一句是( )。有哪些词语表达了“不怕”、
“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找出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把 你喜欢的《长征》中的诗句抄在下面(也可以是全诗),然
后在课余写成书法作品,在班上展览。几位同 学各写一句,组成全诗。
你选的诗句是:
三、学唱歌曲《长征》,编排配诗舞蹈《长征》。
资料提供者:


6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
尸体、 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
死的搏斗 ,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
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


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
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
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


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 狼牙山五战士”让学
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
壮士 ”?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
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 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
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
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 br>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 据小


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
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
位战士为 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
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 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
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 态,体会五壮士的豪
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
士勇敢 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 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
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 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
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 安全,义无
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
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 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
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
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
读。
指导朗读两个 “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
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 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 ,“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
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 br>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
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
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 的
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
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 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
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
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7 开国大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br>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
想感情。
2、进 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
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 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
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 br>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
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
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 们
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
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 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
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
二、初读课文,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
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
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 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
说明了什么?)

< p>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
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政府
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 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
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br>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 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
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
此站 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
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 )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
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
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
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
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
文”)
2、作者为 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
“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
不同 。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
去。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
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 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
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8* 灯光
【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的教学手段应该以读为本,这是对 小学生的
语文学习定位具备场景描写、气氛渲染、情节展示、对话描摹、心理
活动、情感表现的 感性文章,更要以读为本。
从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言行中,感受英雄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
的 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验
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理解反复出 现的“多好啊!”为线索,促
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在语言留白处想像、朗读,走进英雄,感受
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2.语言为本


学习语文,要紧紧抓住语言 这条中心线,如果学生学习每一篇课
文,都能学到作者独特的文章视角,精妙的表达技巧,丰富的文章命
意,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才会有实质的发展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这
些方面多做些强化的工作
【学情简介】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
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 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和现代
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 ,
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
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 当讲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词,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文眼,体会文
中写灯光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 未来美好的
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加倍珍惜。
教学重难点: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 ,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
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生) 读
本文作者王愿坚简介。
二、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憧憬 ( ) 璀璨 ( ) 围歼 ( ) 千钧一发 ( )
黑魆魆 ( ) 阻击 ( ) 暴露 ( )
三、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哪些段
落是写往事的?
(全 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
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 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
写作顺序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板书倒叙)
2.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
(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这三个字
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
好啊!” )
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在哪里,各是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 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当时看到
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完成表格)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 ,“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
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
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


“多好啊! ”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
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
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 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
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 br>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 ”是他对
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
们都在那样亮的灯 光
下学习。”)
五、合作交流,质疑并解答。
1.围绕标题灯光,作者在文中 多次进行了描写,找出文中写“灯
光”的句子,在小组内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解答,想想从这些句< br>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 广场周围的宏伟
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 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
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
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 子们都在那样亮的
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
完全陷入 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
电灯底下 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来。
3.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天安门前的灯光,有什么深意?
(灯光象征幸福安乐的生活,课文以《 灯光》为题,突出了革命
烈士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赞扬了他们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六、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诗句填空)
还能见到谁的脸?(如李大钊平静而慈祥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
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
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 么?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
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口语交际 演讲
课题

演讲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1.学习并初步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目标

2.学习写好演讲稿。

教学

重点

编写演讲稿。

教学

难点
登台演讲,掌握演讲技巧。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学校里或班级里,有时要举行演讲比赛,如“祖
设计意图

谈话引 出“演讲”
国在我心中”“绿色伴我同行”等演讲活动。你参加过这话题,把学生带入演讲
导入

种活动吗?你做过演讲吗?谁来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的情境,为新授做铺
)分钟
2.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 垫。
3.教师总结:同学 们都讲出了自己的感受,很真实,很形
象。要想做到上台不紧张,就得多次上台练习。
二、欣赏经典,初步感知
1.播放演讲视频。
【课件2】北京大学刘媛媛《寒门贵子》。
2.学生评价,谈观后的收获。

观看精彩视频,让
学生感受演讲的巨大
作用与演讲者的魅力,

(感 受了演讲者的魅力,理解了寒门也能出贵子的道理,
激发学生登台演讲的
受到鼓舞和启发。)
3. 评价,并讲明要作好演讲的要求:①写好演讲稿;②掌
握演讲技巧。
三、出示话题,做好准备
1.班上要搞一次演讲活动,要求全体同学都参加。
新课

2.出示演讲的话题,自己根据内容拟定题目。
教学


【课件3】演讲的话题范围:
)分钟

科学 读书 锻炼身体 健康饮食
欲望。











3.引导学生思考:我要写哪个话题?怎样才能写好演讲

稿?怎样才能作好演讲?


四、明确写法,编写讲稿

1.讲解演讲稿的写法,出示要点。


【课件4】怎样写好演讲稿?

 观点要鲜明。

 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


引用名言警句。

 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2. 出示演讲稿事例,学生感悟。
出示演讲稿,为学


3. 教师总结并板书:
(编写讲稿:观点鲜明 选材合适 感染力强)
【课件5-7】
孝敬父母
生提供一个范例,让学
生将范例与写好演讲
稿的要点结合起来,为
自己写好演讲稿明确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金色的彼思路。
岸……”我非常喜欢这首童谣,因为父母给了我无尽的爱。


父爱如山!爸爸是一名驾校的教练,工作压力非常大。


但是为了让我能够幸福地生活,他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

还要不断地“充电”,不仅要开车很好,还要学会入库倒

车。我心疼爸爸,劝爸爸不要熬夜,爸爸却轻轻地抚摸着
我的头说:“不要紧,我的身体棒着呢!”爸爸生活很节俭,
但每次送给我的礼物都很昂贵。
夜深了,人静了,窗外漆黑,别人早已进入梦乡,可
妈妈仍在操劳。一觉醒来,看见灯光下工作 的妈妈,我仿
佛看见妈妈所经历的风霜和艰辛;仿佛看见我生病时,妈
妈日夜守护着我的情景; 仿佛看见无论刮风下雨,妈妈都
在放学路上翘首等待我的情形……
我一阵心酸,泪水情不自禁 地流了下来,而泪光中妈
妈的白发是那样的耀眼!妈妈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第二天
还要早起为我 做饭。妈妈的精力是有限的,她是一个平凡
的人,她也知道累,但决不停下来。“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是我催白了妈妈的黑发……
如今我长大了,懂得了孝敬父母。在爸爸四十岁生 日
那天,我冒着倾盆大雨,用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
个松软甜美的大蛋糕送给爸爸。爸爸 收到这份意外的惊
喜,不禁心潮澎湃,激动地说:“女儿懂事了,知道孝敬
父母了,这是我平生 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三八”节那天,我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妈妈,
并对她深情地 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礼轻情意重,
妈妈瞬间留下了热泪。我知道,这是妈妈幸福的眼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父母,我会在漫





















漫求学路上去迎接挑战。我一定会报答他们,让他们永远
健康、幸福!
4. 学生评价这篇演讲稿,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这篇演讲稿围绕“孝敬父母”这个 主题,列
举了父母培育孩子的种种艰辛,说明了孩子要孝敬父母的
道理,并且讲了自己的想法。
五、学习技巧,登台演讲
1.讲解演讲技巧,出示要点。
【课件8】演讲技巧
 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教学生一些演讲
的技巧,并再一次观看
演讲视频,理论与实际
 演讲时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
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指
表现力。
2. 根据自己的演讲内容,想一想场上应该怎样发挥。
3. 教师指导并板书:
(登台演讲:停顿 重复 手势动作)
4.
班级内组织演讲比赛,每位同学都上台演讲。(合理安
导和帮助会更大。
排演讲的时间,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十分钟。)

演讲
板书
编写讲稿:观点鲜明 选材合适 感染力强
设计
登台演讲:停顿 重复 手势动作




习作 多彩的活动
课题

多彩的活动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2.关注整个活动场景,写一写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
3.把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教学

重点

怎样把事例写具体,通过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

难点
关注整个活动场景,写一写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就自己现实
1.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集体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 、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
中的活动来说话、对
演出、植树、端午节看龙舟、看望孤寡老人…… 这些校内
比、议论,激发兴趣,
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刺激大脑的活跃程度,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板书课题。
为下一步的习作做准
(板书:多彩的 活动)
二、拓展思路
新课

教学


)分钟

回忆一下,校园生活我们经历了哪些活动?
1.让学生说说进入印象最深的活动。
2.总结学生发言。【课件出示2】
备。



学生就自己喜欢
的活动来谈一谈参加
体育竞技类:拔 河、跳绳、接力赛、游泳,骑马、攀岩、
活动的好处,为习作搭
固棋……
桥。

文艺演出类:合唱、课本剧表演、啦啦队表演、集体
舞……


公益慈善类:看望老人、植树、与参加儿童联谊、广

场清洁、爱心助学……


民俗活动类:赛龙舟、包粽子比赛、写春联、踏青、




校园生活类:开学典礼、课间操、校运会。

3.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根据教材的提


示,这里的“活动”主要指校内外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

活动有各种内容和形式,自然也有多样的意义。参与一次
元宵灯会…
活动,以帮助我 们增加一种新的生命体验,或许是锻炼能
力展示自我风采,或许是走近他人陌生世界,或许是开阔
眼界汲取文化养料,或许是放飞心灵体会快意人生。活动
往往是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有所领悟的。是否领 悟到活动的
意义,对意义的领悟程度有多深,只有那些让我们印象深
刻、真正有所感悟的活动, 才能进入选材的视野。我们可
以充分挖掘记忆宝库里的相关资源,以“集体活动”为关
键词搜索 能够唤醒体验的各种材料,然后筛选、确定写作
的材料,继而思考、提炼材料的意义。
三、明确观察角度
首先,要明确观察角度。“我”可能是活动的组织者、
参与者或者 旁观者。如果是参与者,则对自己在活动中的
具体表自己与周围其他人的互动更为关注;如果是旁观者,观察的对象更多元化,能从流程面、细节等各个方面记
录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从特定 角度对活动进行
细致的观察和真切的体验,才能产生对活动意义的独特感
悟。接着回顾活动的全 过程,分解出过程中的具体阶段。
我们可以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用流程图整体呈现
活动 的概貌。
然后从特定角度回顾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情景,把印象
最深刻的、感受最强烈、观察到 的信息最丰富的阶段确定
为写作的重点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也是活动的高潮阶段,
比如气氛最紧 张时、感情最热烈时、场面最宏大时等。
最后,围绕中心确定记叙的顺序。可以顺叙,按照时间
顺序依次叙述活动的先后过程;也可以倒叙,把活动的结
果或者活动中某一个阶段提到开头去写,再来 回顾活动的

























起因和经过。
四、回顾活动,确定中心与材料
1.通过对话交流唤醒学生【课件出示3】
(1)这是哪一次活动
(2)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3)是活动哪一个阶段的场面?
(4)这个场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吗?为什么?
(5)你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6)如今再看到这个场面,有何感受?
(7)哪一点让你产生了这个感受?
(6)如今再看到这个场面,有何感受?
(7)哪一点让你产生了这个感受?
2.整合师生对话的内容,明确题意:选择亲身经历的< br>一次活动,写出在活动中见所闻所感,突出“难忘”这个特
点;“难忘”的原因在记录见闻感受的 基础上,提炼即为文
章的中心。
完成了以上任务,基本可以做到写作有中心、材料具
体、思路有序了。如何达成重点地记叙一次集体活动”的
要求呢?
详写活动的重点阶段,是必 要的。我们可以在叙述之
中穿插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以具体、生动地再现重点阶
段的情景。
想一想:这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是什么?从整体上看同
一时间同一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共性特 点?这个场面
让人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
场面的核心人物是谁?核心人物在活动中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如果核心人物是“我“我”想了些什么?其他人
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他(们)的神 态、动作、语言有什么?
场面描写是展开详写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对整体概
况进行描写,另 一方面要关注细节,把人们共同活动的场
面和特定人物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描写,这样就能使




























< p>
阶段的写作内容显得具体、充实,同时也能呼应文中交代
的相关活动背景。至于活动其他阶 段,则可以略写,或者不
写。
五、写作实践
1. 明确写作要求【课件出示4】



布置习作题目后,给
出习作要求和例文,旨
(1)写 清楚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
在使学生明确思路,学
点来写。
会这类作 文一般从什
(2)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
么地方选材,叙述过程
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中如何融入感情,写好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验。
作文。
2.具体指导:

选材并在组内、班内交流素材和独特的感受或体验。

3. 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互相


批改,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1)习作前,学生读一读一篇优秀的例文《多彩的活


动》(课前已经发到学生手中)

【课件出示5-7】


多彩的活动

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优秀诗文诵读比赛,老


师选派王一、苏明觉、李国栋和我代表班级参赛。

当我们步入操场时,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欢声如潮。

同学们也个个眉开眼笑、神采飞扬。而我们四个人深知这


次比赛的重要性,心中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

下,一股无以名状的紧张情绪油然而生,大伙儿都生怕比

砸了。

比赛开始了。随着那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苏钰款

款地走向了舞台中央,那专注的神情、那轻柔的动作和我

们赛前彩排的丝毫没有两样。顿时,我们心中都升腾起一

丝信心,也增添了几分勇气。该我上场了,“记得有多少

晴朗的白天,我们和老师漫步在校园,我们谈理想,谈生

活,也谈那无限美好的明天……”我手持话筒,一边和着


音乐的节拍 ,小心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一边用心地读好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就在这时,我和老师的目光不期而< br>遇,他正朝我点头微笑呢!顿时,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想:
我刚才的表现一定没有让老师失望。诵 读完毕,我们心里
的那块石头总算可以放一放了。可我们还是担心我们班的
分数会不会让老师满 意。开始报分数了,我们屏息凝视,
侧耳倾听。“刚才六(1)班的得分是98.2分。”一听得分,< br>我们都乐开了花,因为我们是之前得分最高的班级。尽管
如此,我们还是很担心,六(4)班会不 会超越我们,果
然不出所料,六(4)班的声势比我们大,得分是98.62
分,区区0.42 分就让我们与一等奖失之交臂,我们很失
望,也特别感到对不起老师,让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但
老师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事,和蔼可亲地说:“今天,我
们班虽然只得个二等奖,但我们的四位选手都 发挥出了最
好水平,凡事尽力就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有集体,懂
得上进,胜利的桂冠便指日 可待!”“谢谢老师对我们的鼓
励,我们一定会努力,不会再让您失望!”我在心里暗暗
发誓。
这次比赛虽然没拿第一,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但得
到了锻炼,而且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山 外青山楼外楼,
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到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
(2)读完后,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开始习作
六、分享伙伴的作品。
1.写完后,和附近的同学交换看一看。
2.互相批阅,提出自己的建议。
3.听同学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目的是让学 生学会选材,即根据自己确定的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就本次
自作来言,要同学们写的作文题目是“多彩 的活动”,如何选材呢?当然我们可以从教材上


提供的多种活动中选择一个,应该注意的 是要选自己真正喜欢的,自己有深刻体会的活动。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按照要求把作文写好, 我做了多方面的铺垫:学生谈论
自己的生活,交流自己的体会,先说后写,范文引路,温馨提示。这样, 学生动起笔来就
容易多了。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是多方铺垫,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不足之处 是对学生把事情写
具体,让文章详略得当方面指导太少。



语文园地二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

2.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目标

3.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
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



重点

词句段运用(相同句式 “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

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目标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交流平台
设计意图

1.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出
示:【课件2、3】
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
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
新课

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
教学


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
)分钟

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
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
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出示两段文字让
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学生感知点 面结合的
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写法,让学生头脑中有
许多敌 人的尸体。 场面描写的初步认识,


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 为今后学习和运用这
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种写法打下基础。
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


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


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


马连”一色 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
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
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 手。群众看见
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 声。
2. 学生交流。
3.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板书:场面描写)
(2)文段1和文段2既有详细叙述又 有概括叙述描写,
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
细致刻画;面,指的 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面)。
(板书:点面结合)
4.练习,认识“点”与“面”。














练习画出“点”与
“面”的部分,就会使
(1)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 ”
学生真正清楚这种写
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
法的关键点,看出运用
(2)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这种写法的好处,为实
4. 小练笔《拔河比赛片段》。
际运用铺路搭桥。
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河比赛的片

段,注意细节的刻画。

二、词句段运用

(一)相同句式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课件4】


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
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
......
帜飘拂的声音。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
....
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2.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3. 教师小结,指导: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相同的句式。(板书:相同句式)
第一个句子中的两 个“只听见”说明了会场的肃静,
除了“炮声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精到的讲解使学
第二个句子中的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生深刻体会到“相同句
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 不上。
4. 练习用相同的句式写句子。
(二)“说”的多种表达方式
1. 读句子,注意“说”的表达方式。
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
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
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
我就后悔了。
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
么肿了?”
2.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句子里“说”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 教师总结:如果对话都用“说”来表示 ,那就显得单调、
枯燥。这几个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还有的时候, 先把语言写出来,然后再交代说话者。还可
以直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也能表示。
(板书:“说”的表达方式)
写几个人物说话的句子,分别用上四种不同的对话表
达方式。


式”和“说”的多种方
式在写作中的运用,激
发学生自主运用的兴
趣。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2.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课件

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我们要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览,把你优

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愿意参加吗?(板

一、书写提示
书:创作书法作品)
2.优秀作品欣赏。出示
【课件5】优秀书法作品图片
3. 学生评价,说一说从作品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或
收获。
(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
品从上往下,署名在右下)
4.教师温馨提示:
新课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教学

( )
(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分钟

(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4.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唐诗。可
以先在草纸上练习几遍,然后在书法纸上书写。
5.班内作品展示。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

【课件6-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

出示优秀的书法
作品图 片让学生欣赏,
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
创作的要求与规则,又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


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教师讲解:
(板书:积累爱国名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






讲解名言警句的
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br>出处、背景和大意,为
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
三国时期, 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
提供直接的帮助。理解
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 亮一面联吴伐
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
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
名言名句,同时也为学
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
生正确运用打下了基
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
期曹植的《白马篇》, 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
死亡看作回家一样。突出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感。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这句话出自《宋史 李纲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
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
给别人。
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
只好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 对南
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
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听取了 他的建议,把李
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 br>书怀》。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
国忧民的责任。
4. 再来读一读这些名句,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 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础。







一、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板书
设计
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书法作品
四、积累爱国名言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介绍了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开国大典》和
《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中场面描写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感受场面的壮观,
懂得描 写场面时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
相同句式的连用,其二 是“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我都是让学生先感知,再讲解,最后学
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切实感受到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好处。“书写
提示”栏目的教学,我注意用网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 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懂得行
款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 言,再听老师的详
细讲解,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科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自我感知阶段进度
不一,我只 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结果少数同学因时间太短而
没有什么感知,今后我一定 注意到这一点。




9 竹节人
一、教材分析
《竹节人》所在单元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
策略单 元:有目的地阅读。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
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 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导
语是著名作家杨绛的一则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强 调了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由浅入深,慢慢琢磨,必能达到一定的造
诣。
《竹节人》是一篇散 文,共29个自然段,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
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对童年 生活的
回忆与眷恋。特别是通过孩童眼睛描述了老师也加入斗竹节人这一童
年趣事,将斗竹节人 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欲罢不能,进而产
生强烈的继承情感与动手制作的冲动,有效体现出“通过 事物表达自
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第一课,
《竹节人》在 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
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 人们带来的乐
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
注内容,选用 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故事情节层层深入
首先亮明是小时候的事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 生产生一探究竟
的阅读欲望,接下来给出主题:“有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童年的 一段小事就这样呈出在学生面前。此时的文字犹如一条涓涓细


流,汩汩而来。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层层递进,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
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竹节人的乐 趣,
自然而然产生创新、实践的冲动与想法。
(二)阅读任务层层递进
课前导读中 直接根据课文内容呈现了三个阅读任务。这三个阅读
任务由物到情,情中见人,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无时 无刻不体现着“试
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这一语文要素。轻而易举的体
现了“根 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又一个语文要素。
(三)阅读策略层层整合
本单 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中的最后一个,
它承担着对前三个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与提升 的作用,也承担着推陈
出新的作用。可通过单元导语,课前任务,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整体
组合 ,前后联系,逐步呈现“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在不知不觉
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阅读和表 达双线并进。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
个阅读任务。
3.体现“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语文学习
要素。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分学习小组、共读一本课外书、猜想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材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形成任务
活动1:读书交流
1.读书交流:最近班级都在读什么书?对书中什么内容感兴趣?
是怎么读的?
2. 认识策略:围绕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去阅读,
是一种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
活动2:初读课文
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用这个阅读策略来读《竹节人》这篇课
文。
2.猜读课文: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3.初读课文:借助学习单第一版块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把容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和同学们交流。
活动3:形成任务
1.把握内容:联系猜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讲黑板上写的词
语。
2.学习字词:汇报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
3.形成任务:同学们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感兴趣 ?读一读课文导语
的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三个任务。


板块二:选读课文,完成任务
活动1:自主阅读
1.交流方法:要完成第二个任务,我们该怎么读?
出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的句子,读
一读,把体会到的乐趣简要地写一写。
2.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完成第二个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要求:
(1)我关注的内容是( )竹节人,最感兴趣的是第( )
自然段(读有关句子),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2)对这个内容,我要补充!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活动2:汇报交流
预设一:做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做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
2.相互补充交流。
预设二:玩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玩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 的乐趣。(玩竹节人虽然简单,
但让人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2.相互补充交流。
3.欣赏玩竹节人的视频,体会朗读。
预设三:创新玩竹节人乐趣


1.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说说自己体会到的乐趣。
2.相互补充,体会朗读。
板块三:自主选择,完成任务
活动1:交流方法
1.选择任务:刚才我们完成了任 务二,还有两个任务需要我们去
完成。那么,怎样完成这两个任务呢?我们来看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样交流的,读一读。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
先 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可以关注老师没收 玩
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交流方法:你想完成哪个任务?打算怎么读?
3.自主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任务,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表
格,填一填,做一做。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 料:毛笔杆1-2支,
准备工作
工 具: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制作过程
第二步:


第三步:
基本玩法
讲讲老师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没收。


活动2:交流分享
1.谁愿意做竹节人的传承人,向大家来介绍竹节人制作指南?是
怎么完成的?
2. 观看视频,随着时代的发展,竹节人在材料和做法上也有了改
进,到竹节人制作现场看一看。
3.我们都可以做竹节人传承人,课后试着做一个竹节人,下节课
我们接着讲讲老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有目的地阅读 竹节人



10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
讲的?最后得出的结论
是什么?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 好奇心。
2.激发学生质疑、释疑的兴趣。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精彩两分钟:
一、正确认读音下面的词语,注意带横线的字的读音。
磁场抵御猜测观测陨石枯萎稀薄银河系冥王星厌氧菌摄氏度二
氧化碳嫦娥奔月酶
二、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三、有感情地把下面的句子读两遍。
1.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一种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种坏的习惯,一辈
子偿还不了它的债务。
新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宇宙 除
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抓住“谜”让生解释,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三、明确学 习目标,请生读阅读提示,让生明白学习本课要完成
的知识目标。(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
四、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和批注。为小组交流做准备。


五、小组交 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为
集体交流做准备。
六、班上交流。
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生述后(展示课件)
(1)天体上生命存在具备的四个条件;
(2)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
星神秘的面纱
(5)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
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七、重点研读。
1.重点研读4、5、6自然段,分析哪些星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1)生命存在至少具备哪四个条件?
(2)反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太阳系中为一有可能存 在生命的
星球是火星?画出来,然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2.重点研读7、8、9自然段,说说能否确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
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八、交流,课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小结。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从有时候就 有思考,发展
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


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
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 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性,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二、新课。
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提出问 题(地球之外的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进行分析(生命
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 唯一有可能存在生
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
以外的太 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
三、作者在讲这些内容时,用上了哪些方法?
四、交流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五、拓展训练。
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结合“神州九 号”的发射成功,展开想象,
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题目自拟。
11*故宫博物院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中的第三篇
课文。本文主要说明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
一的特征。主体 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并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的顺序进行解说。文章着重介绍了前 殿的太和殿,详细介绍了它的方
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目的是为了表现故宫建筑群本身的特征。这是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文章语言简
洁凝练,又不乏意趣情韵,非常 适合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
筑特点。
4.学习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
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前自学,课中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后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故宫体现出来的封建皇权本质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
人民勤劳智慧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详细解读太和殿部分,学习本文运用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群)
的操作方法。
2.认识找准某个观察立足点并运用方位词对说明建筑物的重要


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封建皇权是如何具体体现在故宫建筑的各个方面的;
2.体会本文有条不紊地组织说明内容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
师: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
─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 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
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
着的 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
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 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惊叹不已。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 ,(板书课题:
11、故宫博物院)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
游览路线 ,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 大最完
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
工,迄今已有 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
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


人类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通 过播放故宫图片,让学生欣赏
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故宫的美,而且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故宫,从而
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故宫的布局结构和建筑风格,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
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攒 宏大 精美 布局 边缘 湛蓝 矫健 肃穆 玲珑奇巧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宏大:巨大;宏伟。
矫健:强壮有力;英勇威武。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4、梳理全文结构。
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试着概括段意。
根据学生的汇报,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总述故宫概况。(位置、历史、规模、总特征)


第二段(3—15):分述故宫宫殿建筑。
第三段(16):纵览故宫,照应前文。
5、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师:本文从整体 体现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空
间顺序,要理清这一点,关键是要抓住文中的一些方位词 。
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 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也符合六年级语
文的学段特点。在熟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抓方位
词,理清游览路线,使学生 对文本的结构有了清晰地感知。
三、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
关语句证明。
A、规模宏大壮丽: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 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
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3)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4)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
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 br>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
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 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
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1)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2)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 ,上面刻
着龙风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深处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
一个小圆洞,是台 基的排水管道。
(3)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
的金龙。仰望 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
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 降龙.多态多姿,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
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1)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2)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3)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4)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八股文-国庆假期日记


关于日月潭的资料-酒会策划方案


日常生活常识-卖房协议书


上海民生银行-写信范文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汶川地震英雄事迹


节日短信-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南京炮兵学院-审计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