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成绩

温柔似野鬼°
805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8: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大学生自我评价范文



浅谈计算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课标》把小学数学分成了“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几个学段目标。从整体看,不论是那一部
分,都离不 开计算,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
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 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
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
低。计算 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
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 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
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
同 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
上述要求呢?
新课改的计算 教学,既要在具体情境中导入,体会各种运算的
含义,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在
教材编排中,计算和应用进行了合并,很多地方没有了老教材的应用
题章节,运算循 序总结性章节。教材练习安排中,基本题量太少,很
多是应用和扩展题,这样就造成学生基本计算技能下 降的现象,如何
两者兼顾,既保证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呢?在上学 期我已总结:“结论1:抓住加、减、乘、除含义,展开
计算教学,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结论2:
加强基本口算训练能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本学期既有口
算,又 有估算和笔算,在坚持上学期观点的前提下,针对本学期计算
教学内容又总结了以下观点:



结论1:加强基本口算训练必不可少,要让学生说得清楚,算得
简便。
在教学笔算乘 法和除法时,是需要在加强基本口算训练的基础
上,掌握新的计算技能,比如238÷6 19×19 ,计算时都要以原有
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作为基础。且还总结了以下经验,1、
老师 讲完,不要忙着让学生全体单独做,先指名几位上台板演示范,
其他同学评判后,再练效果会更好。2、 少讲,让学生多练。3、说明
笔算乘法和除法是一种程序化劳动,要一环扣一环,马虎不得。
在教学口算除法时,口算除法算法是否一定要用书面数学语言描
述呢?学生往往知道怎 么算?也会用自己的话来说:如600÷3先不
看600未尾的2个0,先算6÷3所以600÷3=2 00。240÷3想3×( )
=24,24÷3=8,240÷3=80,从学生的这些回答来看, 学生已经会算,
但只是不会用书面术语来说;我花了不少功夫来训练学生说:6个百
除以3等于 2个百,所以600÷3=200,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
所以240÷3=80。从效果上来看 ,学生说得还是很辛苦。应该怎样对
待这种情况呢?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拆中的方法,算的时候,就
照学生的去做,如600÷3先不看600未尾的0,先算6÷3所以600
÷3=200。再 解释,不看未尾1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十,不
看末尾2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百。不能 平白无故的少看0。
通过这样的解释,就把算和说分开了,让学生说得清楚,算得简便。
结论2:计算教学应重视运用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也应
重视相关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简单小数加减法,是在前面所学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基础< br>上进行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就先练习了2道3位数加减的笔算,问:
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 生进行小数的计算,对计算方法进行总
结,得出小数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了,数位就对齐了。由于有了对 比,
迁移,学习效果不错。
还例如在乘法教学中,从35排,每排29人,700名学生进场 ,
座位够坐吗?解决实际问题开始导入,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3种计算方法的对比 ,找到估算的最好方法,既又好算,又接近
准确性的那种就是最好的方法。由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导入,学 生有一
定的成就感,掌握计算方法也就有了更好的动力。
在笔算乘法教学中,也是从实际生 活情景中导入,比如算围棋盘
有多少个交叉点?19×19,一开始我问有哪些学生知道围棋有多少个< br>交叉点,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计算19×19,对计算方法
和算理的探讨,得出计算结 果,由于计算结果是学生特别想证实得到
的答案,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反过来也就更为深刻。
乘法教学中,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去体会乘
法的含义,对计算过程 和方法的掌握也会跟更牢固。
还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单元中,也突显了一个计算问题,两
步解答的应用题一定要列综合算式吗? “合并成综合算式的能力学
生一定要掌握吗?”,教学解决问题 重点应放在分析应用题上,确定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由于教材在例题1有合并成综合算式安排,在例1教学中我也花了些时间讲了怎样把两个相关的分步算式,合并成一
个综合算式:



5×50=250(人)
250×6=1500(人)
合并方法就是用第一个算式中的5×50代替第二个算式中的
250。在例2.练习过程中,我也注重培 训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体会列
综合算式的优越性, 但随着综合算式的增多,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
时候该用括号,什么时候不该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不清?需要
复习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教材 和教学大纲中在时间上没有安排这
一个内容,然而通过对本册以前数学教材的调查了解,也没有这一内< br>容的单独安排,由于课时的原因,我到底教还是不教?在教应用题时
为这个计算问题花费太多的时 间到底值不值呢?“合并成综合算式的
能力一定要掌握吗?”通过讨论也得到了正确处理,加了一课时总 结
复习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结论3: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
要的价值。
义务教育 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下称标准)在第
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 数学学习中有着十
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
拥有良好 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新教材中大量的估算教学,开
放的教学理念,让我倍感困惑与压力,如何培 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
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我在教学中所思考和研究的,下面我就自己几
年的 估算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做法。
一、充分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的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 br>“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低学段的教学中,教师
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 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其实,估算
作为一种能力和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点滴渗透。在平时 教
学中,要借助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 据的认知,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在低年级教学数的概念之前,我首先会让学生对出示的实物估 一
估数量,再数一数,让学生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增强估算能力。在教
学“长度单位”后,可设 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练
习。如一根跳绳长约(),操场长约( ),一支钢笔15( )等。
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
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 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如,125÷2 378÷5 你认为估算应该是 多少?当然许多学生是把
125看作120,把375看作350,350÷5=70,这符合“凑整算 得快,
与精确结果相差尽可能小”的估算策略,可仍有许多学生把125看作
124,124÷ 2=62,把378看作375,375÷5=75。于是我组织孩子
进行辩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各自的 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
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教师再适时评价,学生的估算能< br>力无形中大大增强。
二、根据教学情境需要,灵活合理运用估算策略。
“标准”在第 二学段中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
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案
例:教学情境是衬衫68元、短裤34元,妈妈带100元钱,买这两样



东西够吗?绝大多数学生依然采用是“四舍五入”法:68+34≈
100 答案是够了,只 有几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让这几个学
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说:我估算完又准确计算了 下,发现
买这两样东西要花102元钱,所以我觉得不够;还有个学生说:买东
西的时候钱多带 一点钱,带少了人家就买不到,所以我就把68估算
成70,34估算成40,加起来是110元,这样 带100元就不够。从此
案例看出,估算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不能单纯按照纯粹的求“四舍
五 入”法求结果,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采取灵活的估算策略。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桶矿泉水约58杯, 小明一天至少要喝5
杯水,大约这桶水够小明喝几天?答案是11。按照常规的估算方法,
58 更接近60,应该是12,更接近准确数,是合适的答案,但是后面
题目中有一个附加条件(小明一天至 少要喝5杯水),也就是到除数
最小是5,那么根据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要求,要采用除法估算中去尾的方法,答案就是11。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估算情境,
合理渗透估算,采取灵活多变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觉运用估算,提
高估算兴趣,形成估算意识,灵活调 整自己的估算策略。
三、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挖掘估算教学价值。
估算作为新课标重点改 革添加的内容,自然有非常广的实用价
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 己
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
这都需要估计。其实估 算为判断计算器算得是否准确,包括孩子们口
算、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 中要结合



实际生活需要,渗透在点滴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 的作用,形
成先估后算再估检验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往往也进入一个误区:
在教学中非常重 视估算方法的练习,而忽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
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对学 生估算方法的
评价比交给他们估算方法更重要,学生的估算策略就是在老师的不断
评价、分析中 形成的,新课程强调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
在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评价,应结 合生活具体情境,
判断出估算结果和精确答案的大小关系,即“估大”和“估小”的问
题。 < br>小学各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
体。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 视各个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联系。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毕业,只能靠< br>日积月累,不可能突击完成。每一节计算课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在整
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 材,实施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前有孕
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 的
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整个学校的计算教
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提高 教学质量。
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平
凡而又艰 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强练习。教师应充
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 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
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建筑工地实习周记


天津民航大学-人大代表述职报告


广东涉外经济学院-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李厚霖-初三期中考试总结


火龙果的营养成分-责任心作文


买菜作文-试题调研


泉州师范软件学院-元旦诗歌


庆五一-英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