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萌到你眼炸
544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00: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 写
“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 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
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
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
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 己试着读
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
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
朗读感悟,我们 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
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
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 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
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
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 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
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
认真,课文朗读 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 教室
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
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 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 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 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
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 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2 花的学校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 音字。会写
“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 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
《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 》《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
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
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
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
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 走过”“吹着口笛”这两
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
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
会从什么地方 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
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 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
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
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
急忙忙赶回家的 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
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 理解“私塾、霎
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


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
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
懂?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 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
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
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 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
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
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 br>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
成得极为出色 ,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 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 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
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 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
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 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
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 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
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 br>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P 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
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 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 连点头”等词语写一
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1 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
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生活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
件新鲜事,请大家 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四、让学生复述老师的经历。
1.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2.师生共同点评。
(讲故事一要选别人感兴趣的事,二要恰当地选用图片和实物)
五、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其他同学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六、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评、梳理。
七、评比。
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习作1 猜猜他是谁

教学要求: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教具准备:三条丝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 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
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 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二、游戏环节。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
眼的同学去猜。
三、游戏结束,点评。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四、第二次游戏。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 后请
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五、游戏点评。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
物形象更生动!
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猜猜他是谁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结合本次习作给出的主题,写一写自己的同学。
2.选定内容: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 :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
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水文:
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 有神的眼睛,下面是
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 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
看到好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 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
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 上的蚂蚁。这时,
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
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
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
的东西。例如 :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
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 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
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 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
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 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
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在班里组 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


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 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 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
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 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点拨。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8.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 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
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
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 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
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 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
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 ,熟悉政治,
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
年 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
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 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
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 ,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
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 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 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
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
腰青枫峡谷 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
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 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
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 胜古迹,自西汉以
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
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
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 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
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
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 有什么不明白
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 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
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 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
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 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
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 ,
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
心情──“爱 ”。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
了枫树 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 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
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 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
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 怎样的精神
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 词句,
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
复读,直 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 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
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 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 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
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 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
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 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 了什么
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
灯片,重点指导生 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
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
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 于上海,天津市静海
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
作集童话、诗歌、 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
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 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 国人种植于上


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 叶尖,
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
是世界 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从脚下一直铺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
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 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
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部编语文
学习)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
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 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


上学路上,发现水 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
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落叶——小巴掌
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6.秋天的雨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
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
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
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
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 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
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 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
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
需引导学生 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 就读哪一句,并把那
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 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
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
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
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 颜料,她把秋天的田
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
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
怎会被香味勾住 ?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
最想做的事 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
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
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
一些好朋友关心 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
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 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
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 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
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 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
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 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
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 欢乐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
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 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
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
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
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
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 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
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 也写下来,行
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 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
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
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声音美妙
秋天美好

习作2 写日记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
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 而且
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 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
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 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
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语文园地二
教学要求: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6.教师在一旁点拨。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
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 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
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 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
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
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树与鸟儿相约
鸟儿寻找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
了什么? < br>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
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
过了一段怎样的 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 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
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


句 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 的这篇课文和《去
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 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那一定会很好
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
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
也快乐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
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
语言概括能力的 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
有何感受?(指名说) < br>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
个神秘的地方旅行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 .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 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
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
片指名让学生 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 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
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
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
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
下面我们一起合作 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 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
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 后,在牛
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 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


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 帮助,它也不
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
的 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 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
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11.一块奶酪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 ”“稍”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 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
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
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 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
什么内容?教师相 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 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
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 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 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
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习作3 我来编童话
教学设计:
1.看图编写童话故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一定的想
象力。
教学重难点: 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多媒体:(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
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 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 的故事在全班讲。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并板书课题:同 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
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

2.教师讲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
人的感情。同时童话 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
人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
三、自主审题,明确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
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片断内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3.指导写作: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
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
以蕴含在故事 里面。
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
修改。
3.学生修改作文。
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我来编童话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 出以事实
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 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
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下水文:
啄木鸟治病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 慌张张


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 br>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 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
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 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
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 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
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 br>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 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
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 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
耍 ,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
及 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
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
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
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4.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
c.全班交流
d.展示、评价。
5.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5.尝试背诵。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要求: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


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并从课文中画出相 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
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
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 你自己试
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
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
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
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 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
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
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
个晚上。从加点的字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
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
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板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饿助人为乐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要求: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


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学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 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
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环节。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 胡子
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 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
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 .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
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 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4.设疑感悟:胡 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
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 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
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 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
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
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 课乐于助人的
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 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
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 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
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板书设计: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的长
胡子帮助了小男孩→替代风筝线
鸟太太→替代绳子晾尿布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14.不会叫的狗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 重,
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
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 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 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
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儿 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 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
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 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


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 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 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
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 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
真与假,这样 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
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 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
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 同情
小狐狸 嘲笑
杜 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口语交际4 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对名字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里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 名字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大家说一说 !
二、小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 可以是关于他人
名字的。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 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
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生共同点评
5.评比:谁讲得最好。
五、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习作4 续写故事
教学要求:
1.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习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
方法。
2.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
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 ,如何写好等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
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 写好等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习作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维训练,认识“续写”。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句子,请你们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出示扩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发生什
么?
2.引导学生想象填充。
过渡:刚才我们是进行扩句训练,大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 的想象力把
句子补充完整。今天咱们要完成的作文——续写形式跟扩句相似,不过有一定难
度。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续写?(指名读)
出示: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 着原材料的故事
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炼要点,明确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
第一幅图:
同学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学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
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图:
李晓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图:
同学A对同学B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
第四幅图:


结果会是什么呢?
以上是这幅图中提炼到的信息,即:只讲了事情的开头 ,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
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 br>楚,写具体。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出示:
(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经过,结果)。
(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
三、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
1.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
下课了, 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
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应该 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2.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时、地、人、事 、起因)
【板书: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准备生日】
结果又会怎样?【板书:庆祝生日】今天咱们一起把故事编下去。
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板书:理清线索】
3.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
(1)出示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
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 ,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过渡)在续写过程中,除了理清线索之外还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想象。
回过头来看, 在叙述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时,应该怎么对他说,又会
怎么做呢?李晓明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 说?怎么做?
(2)出示: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是靠自己还是在朋友及老师的帮
助?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学呢?
(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 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
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板书:语意连贯】
(4)出示:常用的过渡方法有:
a.用一个句子过渡;
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c.用提示语过渡。
(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过渡:刚才我们共同续编了一个故事,这只是一种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
到的情况发生, 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材料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四、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出示讨论提示:
(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
(2)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
(3)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4)结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续写指导
理清线索
语意连贯
合理想象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续写故事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看课本插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本次习作的题目定为“过生日”。
2.选定内 容:(1)写同学们课间讨论自己的生日怎样过。(2)写李晓明为自己的
生日发愁。(3)写同学们打 算为李晓明过生日。(4)同学们为李晓明举行了一场别
开生面的生日会,李晓明感动得哭了。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设疑。
5.结构顺序:先写同学 们课间讨论自己的生日怎样过,接着写李晓明伤心的原
因,然后写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过生日。最后同学 们为李晓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
面的生日会,李晓明感动得哭了。

下水文:
过生日
铃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李梅和王明的座位旁聊天。有同学 问:
“你们的生日是怎么过的?”李梅开心地说:“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
了一个很大 的蛋糕。”王明也抢着说:“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生日。”
刘东问:“李晓明的生日到了 吗?”
李晓明听了李东的话默默地回到自己座位上。他看着窗外,心里想:我
也快生日了,但是……想着想着就流出了眼泪。
李梅看见了李晓明哭了,就问“他 怎么哭了?刚才还好好的呢?我记得
过几天就是他生日了,应该高兴啊。”王明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 在外地工作,
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怎么样?”李梅立刻赞同。
到了李 晓明的生日那天,当他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教室的门关着,窗帘
也拉下来了,教室黑黑的。他一边嘀咕: “同学们在搞什么鬼?难道同学忘记上
学了?”一边推开门。这时候,他惊呆了:他看到了李梅和王明笑 眯眯地捧着点
燃了生日蜡烛的生日蛋糕向他走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唱着“祝你生日快
乐……” 。他激动得流下眼泪,说:“谢谢大家……”李晓明在同学的祝福声度过
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日。

提出问题,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心理描写,写出当时李晓明的想法。
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我也能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来续写。


语文园地四


教学要求: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 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
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
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 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15.搭船的鸟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 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
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 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
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 ,也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 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
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 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这只鸟给你留 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
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
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 br>“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
的长嘴衔着一条小 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 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
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翠鸟 美丽 嘴——红色
羽毛——翠绿
本领高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没一会儿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 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
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 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
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 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
2.读了课题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板书:金色的
草地)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自由读,检查生字:
( 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3.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
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
跟什么有密切关系?
2.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 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
位置。“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 草地就变成金色的
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认真读
一读。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样的游戏。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变色之谜”:


1.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分组讨论交流。
我的发现:
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花朵(合拢),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
中午,花朵(张开),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是(绿)色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3.为什么小作者这么厉害,能发现这个秘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
3.体会句子的作用:“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你是怎
么理解的?
四、总结全文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透过一棵
小小的蒲公英, 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板书设计:
发 现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 绿
合 张 合
喜 爱


习作5: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
时指导) < br>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
在小组里,说说自 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


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 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 员……”
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 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
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 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
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 br>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
发现最感兴趣?( 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
什么。(小组交流。 )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
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
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
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 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 习作的范围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缤纷的世界可以是
写一种事物,也可以写一处景物。
2.选定内容:(1)描写一种植物——仙人球。(2)抓住仙人球颜色和形状进行描
写。(3)描写仙 人球的生活习性。
3.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4.表现手法:对比手法,首尾呼应,借物喻人。
5.结构顺序:先直接点题,告诉读者我最 喜欢的是仙人掌,并用对比的手法突
出仙人掌的特点——坚强;接着写仙人掌的样子;然后写仙人掌的生 活习性,再
借物喻人,赞美解放军叔叔;最后在结尾赞美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下水文:
仙人掌
我家养了许多花,它们争奇斗艳,可是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 ,虽然它没有
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娇贵,也没有九里香的香味,它总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那
里 ,不会去引人注目,但我喜欢它的顽强。
仙人掌的颜色是墨绿色的,绿得健康,绿得倔强。一眼 望去仙人掌像一个
个绿色的手掌。它的叶子就是那一根根刺,你可别小瞧那一根根小刺,它可以不
浇水,而且在沙漠地带有特别多仙人掌,听说它那一根根刺,可以给它留住水分
和养分,让它更加滋润 。只需一点点水,它就可以顽强地生活。所以我非常喜欢


仙人掌的坚强。虽然它外表不好 看,而且看上去有点可怕,但它身上有许多东西
值得我学习。仙人掌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具有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健脾止
泻,安神利尿等功效。
仙人掌对人无所求,但有顽强的生命力, 就像保卫国家的解放军叔叔,他
们在严寒的风雪中站岗;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放哨。不正是仙人掌顽强的精 神的体
现吗?
我爱那墨绿色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仙人掌!

我以对比的方式开头,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和让我喜欢的原因。
接下来我描写仙人掌的样子和生活习性,突出它的顽强,为下文打下铺垫。
接下来我借物喻人,通过写仙人掌来赞美解放军叔叔,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结尾再次强调我爱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我能写一种我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还能写得很有条理。


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
山图片) < br>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 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
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
了天门山,看到 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 :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
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 :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
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 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
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 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
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 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
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 江两岸的青山
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
国 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
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 .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
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 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
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
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 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
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 择适合自己的
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 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
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 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
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 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
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但如果我们想
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 美。教师要适时引导
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 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
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 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
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 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
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 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 时
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
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 身其中,你能体
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
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 对西湖有着特殊
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第三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
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 br>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
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 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
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
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 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
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
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
和谐;湖上无风 ,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
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 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 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
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 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
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 的同
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
君山。君山 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要求:
1.认识“饶”等11个生字。会写“富”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一张中国地图。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挂图。
3.小黑板三块,或投影片四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 是
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
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a.指名读,注意正音。
b.开火车练读,齐读。
c.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 威武 拣 辈
d.学生练写生字。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a.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b.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
爱的地方。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4.重点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
头上长着一簇红 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
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 球一样圆。
b.朗读体验。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c.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四、课后拓展。


1.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3.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二、积累语言。
1.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3.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拓展延伸。
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来,办一期《可爱的西沙群岛》
画展。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鱼类
海岛:海鸟、鸟蛋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19.海滨小城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
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
20海滨小城) < br>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同学们,思考一 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 滨的,哪几自
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
大海 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 )”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 棕 银白 白 灰 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
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 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
-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 ”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
“( )”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 花园——树茂 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 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
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 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
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 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 海滨(1-3)大海沙滩
小城(4-6)庭院花园
街道美丽整洁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 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情况,适时地出
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
位置。
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
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
(1)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 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
划出有关的词句。
(2)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
词句读出来的?(学 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
你从这句 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
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指名读。
②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视频。提问:看了视频,你想什么了?


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
①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写小鹿的句子
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你能 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
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②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 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
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指名配乐读该段。学生齐读,能背的站起来背。
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③抓住划“________”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④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 见最好;
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①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
站起来读有关的 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述:树多、景美
分述春夏秋冬
总结:花园宝库景色美丽
物产丰富


习作6 这儿真美
教学要求:
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
是什么样子的,能够详细的描写出来。
难点:写作的时候,尽量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本插图,风景画为主要素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板书:这儿真
美。
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
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出示PPT2,引导。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三、学生练习说话。
1.出示PPT3,添加Gif图片格式的风景画。
说话要求:选一种景物,用“多么……多么……”句式练习说话。
2.欣赏PPT4,美丽的学校操场画面,感知整幅画面。(热闹非凡)
3.词语欣赏。
五彩斑斓 咯吱咯吱 清澈见底 绿绒大伞
五颜六色 浩瀚 自由自在 葱葱茏茏
热热闹闹 淙淙流水 嫩绿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成群结队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四、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习作6 这儿真美
按顺序 当成人
美丽 热闹
有的……有的……还有的……
多么……多么……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写作思路:
1.审 阅题目: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花香四溢的花园、硕果累累的果
园,辽阔无垠的田野,波光粼粼 的小河……让我们心驰神往,让我们流连忘返。
请同学们从这些美景中选择一处介绍给大家吧!
2.选定内容:
例如选取“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这个内容。也可以选取一些你认为你
想写的地方的美景。
3.表达方式:
“这儿真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所以在选定“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这
个内容时,选择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并在描写的基础上适当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
情。
4.表现手法:
(1)抓住特点,大胆想象,景中有物,物有生情;
(2)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
(3)采取首尾呼应的手法。
5.结构顺序:
本文按照季节的顺序进行描写。首先在文章开头写出“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 美”
这一总起段,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花园四季特点,最后再与开头
相呼应,总 结花园美丽。
下水文: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①我们学校操场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这个小花园可真美!
春天来了,②沉睡了很久的小花园睁开 了朦胧的睡眼,花儿的枝条抽出嫩绿
的芽儿。迎春花不愧为报春的使者,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在枝头绽放, ③像一只只
黄色的小哨子,吹来了春天,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夏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 节,小花园里葱葱茏茏。④月季花开了。红的像火,
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 中飞来飞去,嘤嘤地呼朋唤
友般唱着歌。我们在花园边赏花,边玩耍,真是其乐无穷啊!
秋天是个万物凋零的季节,可是小花园里却依然充满了花的芬芳。园丁爷爷
亲手培植的各种各样的菊花竞 相开放。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
我们从这些怒放的菊花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冬天,小花园也安静下来了。花儿都被皑皑的大雪盖住了,准备在来年绽放
得更加美丽。
我爱我们学校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丽。
①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小花园的赞美之情。
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花园当作人来写,表现了对花园的喜爱和期许。
③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迎春花的样子。
④既是排比句,又是拟人句,表现月季花的种类和颜色多。
⑤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处景物。

语文园地六
教学要求:
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教学重难点:
本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放 出
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都有哪些动物,同桌间互相交流,这样
做可以帮助学 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要求:
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朗读课 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
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 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有些什么新
的发现。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 小鸟等动植物,
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
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
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 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 他们
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 温柔 雄伟 充满 威力 汇聚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2)先看第一行 ,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
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 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
很准 。)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 话才是呢
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
是“ 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师:再来看这“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 去看看。
(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
全 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评: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 来,请这一大


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 做——
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
体女生 带着男生读。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 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
2.大家真 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
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 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美
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 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
你们看,作 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
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
4.出示: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请你把这句话再读
一遍。
(2)还有谁来读?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3)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
5.出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么?
(2)好,同学们,老师来举个例子让 大家好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柳树叶会发出
“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
(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
的声音,女生齐读这句 。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那第一大组来读
一下。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那样依然挺拔 ,树叶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
读。
(4)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在课件里将“不一样” 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
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真是——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 一
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6.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
出示:“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 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
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2)学生模仿“沙沙沙 ”的声音。(评: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还有谁
来试试?再轻一点?全班来试试!
(3)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
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 ?指一人读,(评: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
(4)还有谁愿意来演奏?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多么美妙的声音呀!让我们仿佛看到微风拂过的情景。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来读,
举手的同学一起来读。
(5)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板书: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
呢?谁来学 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
(6)学生模仿“呜呜呜”的声音。评价:你瞧,狂风吹起来了,你这棵小树怎 么
就没激动起来呢?小树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
(7)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 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
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谁能带着 这种感受读读狂风部分?
狂风吹得更猛了,你们这一大组读。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了,全班一起读。
(8)多么有力量的声音啊,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板书:雄壮】
(9)大自 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伟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
来把这一句完整地读一读,女生读 “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准备好
了吗?
7.小结:
(1)风真是一位 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
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 声原来如此美妙。
(2)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 br>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在围绕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写,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做总
起句(课件显示“ 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都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的描写风这
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 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课件
显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 的构段方式,
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
8.请同学们也像老 师这样在书上画出总起句,写上总起句和分述句,还在第二
自然段的下面写上总分的构段方式。
9.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
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 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
孩子们,在作者的描写下,我们感到风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
五、感知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1.除了风以外,水的声音又如何美妙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 然段,找出
这一段的总起句,画上横线。
2.你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学的新知识,全 班一起把总起句读一遍。那
么这段话同样是——总分的构段方式。
3.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这一个总起句具体描写水的美妙声音呢?我们下节课再去
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 ——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
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 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齐读课题)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 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
示词卡)。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二、入境想像,美读感悟。
1.教师过渡: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 4自然段,看看你


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 在书上用
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
板书)
3.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 ?出示相关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
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 ,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
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 象声词”。想像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
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劈劈啪啪……)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
敲敲打打的音乐 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
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出示相关句子:
当小 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
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
大合唱。
①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 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
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 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
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③出示填空: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________, 河流________,大海________。从________,唱到________。
指名学生填空。
④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读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 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
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4.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
喉。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
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 。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
师:小鸟( 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 歌唱,我很快乐!’”教师范读句子。真是太快
乐了,你们自己也读读吧。
(4)指名读,同座轮读,小组赛读。
(5)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 在。全班一起齐读第4自然


段。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 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
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 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
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四、想像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 相信
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 风

动物 美妙

22.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
“一瞬间”、“舒畅”造句。
3.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
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本课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情。
1.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 儿的家,草丛是蟋蟀的家,朝阳小学是孩子们的
家,那孩子们,小鸟的家在哪里呢?(课件展示:小河、 蓝天、草丛、校园等图
片)
2.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
请你用“我喜欢鸟儿,因为——”说话。(板书课题)
3.和你们一样,我们今天也将在课文中接触两 个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十分喜
爱鸟儿。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 吗?出
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黎、喃、腾、喙、翎、瞬。齐
读;开火 车读。


②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 br>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抽生指明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老师相机进行字音指导,然后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课 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看还
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朗读、勾画、标 注。读通顺、正确。
4.交流朗读,评议。
5.结合同学老师的发言,纠正读音。齐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要求会写字的识记。
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 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
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课文生词。
2.孩子们,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这样的句子是总写,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总的内容分别告
诉我们的。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生自己读。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 自己认为最能够说明父亲喜欢
林子和鸟的语句。批注: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看到叶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个可以说明什么?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
吧。
(2)“还有鸟味”。
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图片:鸟儿群居睡觉的图片。
③请孩子们注意,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引号的使用方法,知 道引用别人的发言需要
用引号,今天,你看这几个自然段,发现什么没有?
④听老师朗读父亲的话,看又能够体会到什么。
⑤我们自己也来读读吧。
(3)“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快活”这个词语,用换词语的方法,可以怎样换? 为什么父亲能够说出这样的
话?对之后的一句话的理解是怎样?
(4)“鸟最快活的时候——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你怎样理解“一瞬间”,生活中什么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来练习说话。你又
读懂了什么?


(二)讨论升华。
你对课文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怎样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讨
论吧!
提示:如果父亲是猎人,又可能怎样呢?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课后的第三题处。
三、拓展延伸。 < br>1.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在此之后补充几个字,
就可以总结出我 们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你体会到的是什么?
2.你还搜集到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父亲对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对树林和鸟的谈话,是人和大自然的真
情告白,是父亲 对大自然深深的爱。
四、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父亲深爱大自然

23.带刺的朋友
教学要求: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 ,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
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
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3.它是谁呀?出示“——刺猬”,再读。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
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
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怎样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拢”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 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
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 作,用“---”划
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 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
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 啦,所以把它称为——(生
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出示
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板书设计:
带刺的朋友
(第一段)写秋天的枣树
(第二到十段)写刺猬偷枣
(第十一段到十二段)写我对刺猬偷枣的感受。

口语交际7 身边的“小事”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 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
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 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
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 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那么,这节课,我们 继
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
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 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那么,老
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
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
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 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
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习作7 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要求:
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
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
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第七单元习作指导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 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
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 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
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
我有一个想法
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 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
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 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 快递员只好把
快递送到物业保管。有的时候回家晚了,物业也就关门了,我们只有等到第二天

< p>
的时候才能去拿。
有的时候,妈妈给快递师傅说,将快递放在我们家的门口就好 ,可是师傅为
难的说,按照规定这样子做是不被允许的,还是要放在物业。
③所以我 想,要是家门口有一个带锁的能够放快递的箱子,师傅就可以直接
把快递放进去,然后我们回到家就可以 拿,这是一件多么方便的事情啊。
④我希望在房子建设的时候,能够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设计一个快递箱。

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②指出以前房子建设的问题。
③根据妈妈和快递师傅的谈话以及房子建设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奇特的想法。
④根据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看完上面小作者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呢?请写一写吧!


语文园地七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
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4.司马光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 来看
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
诀窍,就是 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
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
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 的
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
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 语句记
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 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
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 能说说在课文里
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 br>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
要对准了,要用 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
说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 ”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 br>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 人,
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
些有关司马 光的故事读读吧。
板书设计:
司马光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
遇事沉着 有主张



25.掌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 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
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 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
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
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
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
么大的变化?你认为 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 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
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
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
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 、“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
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
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
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
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
的同学你想 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
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 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
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 、友情……)是呀,当
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 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
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 出来看
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 游戏 跳舞(开朗)


26.灰雀
教学要求: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 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
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 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
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


子的 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 收集
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 ,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
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 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
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
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
到哪里去了?列 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 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


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 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
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
说的,找一找 、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
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
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
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
4 、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
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 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
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
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 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
要问鸟?鸟怎 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
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
孩子的爱! < br>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
书来,读读课文最 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 天三夜冒着
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
作极 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
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
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 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
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 结: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
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 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
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三段:(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 句子,用“----”划出
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
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敏捷 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但他心中只
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敌机不断吼叫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 与白求恩的话。理解: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
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 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
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对工作极端负责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对工作极端负责


口语交际8 请教


教学要求: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并且要有礼貌。
2.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3.让学生懂得当自己 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
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 请教别人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
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 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案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时,
我们不妨请教 一下别人,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
事的建议。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口语 交际——请教。
二、交流注意的问题。
要向别人请教问题,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a.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b.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c.别人向你请教,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d.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
人解决困难。
三、互相请教。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向别人请教一下吧,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把你的
问题说清楚哦!
1.全班交流,师聆听指导。
2.汇报。
四、全班交流、评价。
1.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
2.全班进行评价。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 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
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 识到自己教
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
去 提高自己。
第八单元习作指导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2.选定内容:确定好习作内容,是写帮助别人,还是写一起玩滑梯,还是写一
次郊游……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5.结构顺序: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始
末,最后点题。

下水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①童年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在每个人的童年中,一定会发生不计其数
开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小鸟站在枝头歌唱。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沙
包和一只粉笔便 出了门。我们用粉笔在地上划了几个方块,准备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然后 身轻如燕地接连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
大方块,又跳进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返回时,跳过第二个 方块时,我
先稳住身子,慢慢地弯下腰,捡起沙包来,再跳回起点。这样跳了几个来回,我
真的 很累。由于我心里着急,结果没有瞄准,扔出了方块,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
我“悲喜交集”,高兴的是 我可以休息一会儿,不高兴的是,只要妈妈一上,我
胜利的机会几乎就要消失。我心里默默的祈祷:老天 爷,赶快让妈妈扔不准吧!
老天爷好像听到了我的“祷告”。这一轮,妈妈果然没扔着。我站在起点,静 下
心来,瞄准方块,一扔。后面几次,我全部都扔进了方块。
⑤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这就是
我玩得最开心的事。
①开门见山,交代童年让我开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当时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务:“我”和妈妈。
④详细记叙了“我”玩跳房子游戏的过程。
⑤前后照应,紧扣主题。
你平时最爱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戏过程中最开心的片段写一写吧!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识字加油站。
1.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
2.(课件出示字词)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读词语,说发现。
4.从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第一组句子)
1.读句子,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2.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c.小组交流发现。
d.全班汇报。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a.小组合作交流分类。
b.汇报分类结果。
3.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句子。
2.读句子,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3.尝试背诵。
五、总结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54分)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jiǎ jià] 放假( ) 假山( )
..
[tiāo tiǎo] 挑战( ) 挑水( )
..
[dā dá] 答应( ) 答案( )
..
[qū qǔ] 歌曲( ) 弯曲( )
..
[jǐn jìn] 尽管( ) 尽力( )
..
[chǔ chù] 到处( ) 处置( )
..


二、读拼音,写词语。(12分)
nénɡ ɡòu zènɡ sònɡ kǎn chái róu ruǎn jī liè tín
ɡ yuàn
( ) ( ) ( ) ( ) ( ) ( )
三、照样子,写字组词。(6分)
例:摇(摇头)遥(遥远)
飘( ) 偷( ) 扬( ) 脑( )
( )( ) ( )( ) ( )( ) ( )
( )
四、按要求写四字词语。(8分)
1.含数字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含人体器官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秋天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声音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9分)
一本( )( ) ( )澜( )阔
( )( )不漏 鸦雀( )( )
争( )恐( ) 恍( )( )悟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2.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
3.一个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王老师急得直跺脚。(把句子补充完整)
弟弟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大衣,一顶黑色的帽子就出去了。

4.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等等 老屋 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 不注意根本听不到
请再站
一会儿吧 我肚子好饿好饿 外面的树被砍光了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
网抓虫的
地方
七、日积月累。(5分)
1._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 林樾。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3.一个篱笆___________,一个好汉___________。
4.有理______________,无理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16分)
八、课外阅读。(16分)
赶 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
不由自主
地想起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
我爽快地
答应了。我们赶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地往回流,只有浪花还不
时回过头
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 愤)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还有的
捡贝壳……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
一个小伙
伴儿,正埋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
作声,原
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 串)哩。突然,小伙伴“哎
哟”一声
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áo)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我(底
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
上的一员
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 在)也神
气不起来
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 裁)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
爸爸往回
走。
海风吹(拂 佛)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
的歌:“小
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3分)
2.短文第3、4自然段中的“武将”指_________________;“战利品”指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本文记叙了“我”和爸爸去赶海的事,重点写了“我们”在海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事,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的修辞手法
进行描写。(5分)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天地(30分)
九、快乐习作。(30分)
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发生过许多触动心灵的事,或使你受到感动,或使
你得到教
训,或让你感受到人间真情……回想一下,选取其中一件写一写,题目自拟,
不少于
300字。


期末综合检测
二、能够 赠送 砍柴 柔软 激烈 庭院
三、飘扬 漂 漂亮 小偷 愉 愉快
发扬 场 广场 大脑 恼 恼火
四、1.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2.摇头晃脑 提心吊胆
3.秋高气爽 枫叶似火
4.叽叽喳喳 吱吱呀呀
五、正 经 波 壮 一 字 无 声 先 后 然 大
1.恍然大悟 2.鸦雀无声 3.一字不漏
六、1.比兔子还要快
2.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3.在“一顶”前加“戴着”。
4.“ , ! ” , , “ , , , 。 ”
七、1.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荷叶罗裙一色裁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3.三个桩 三个帮
4.走遍天下 寸步难行
八、2.大虾 捉到的螃蟹大虾等
3.捉螃蟹 捉大虾 拟人 排比 比喻
4.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cuì niǎo( ) wán shuǎ( ) ɡuān chá( )
piāo yánɡ( ) qiāo jī( ) fēnɡ qín( )
ɡǎn shòu( ) dēnɡ shān( )
2.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树梢(shāo) 红枣(zǎo) 拼命(pīng)
...
B.材料(chái) 乳白(lǔ) 监测(chè)
...
C.合拢(lǒng) 惊讶(yà) 讲述(sù)
...
D.瞬间(shùn) 鲜血(xuè) 鲫鱼(jì)
...
3.选择能组成词语的字,打“√”。
(优 忧)秀 小(愉 偷) 海(滨 缤)
(遥 摇)远 演(奏 凑) 排(列 烈)
4.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ě shè
(1)大家都舍( )不得离开住了多年的宿舍( )。
..
chǔ chù
(2)妈妈的长处( )是能设身处( )地地为别人着想。
..
5.照样子,写词语。
(1)静悄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轻轻柔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五光十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物产 ( )的小城
( )的掌声 ( )地划船
( )地唱歌 ( )地逃走
7.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缩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水把鸟的翅膀打湿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
(1)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3)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迁怒,________________。
(5)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 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
眼 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
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 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是按照( )的结构来写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选段中表现鱼的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是“__________”,表现鱼的种类多的
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一场很严重的病让她必 须接受三个月的化学
治疗。出院后,苏珊显得更加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 br>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快掉光了。每天要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
上课,对于她这样 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真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来上课的消息,她的班主任老师找来几位同学一起商量起
来……
苏珊回 来的前一天,老师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
帽子。大家都要戴着帽子来学校,越 新奇越好。”
第二天,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又回到了她熟悉的校园。但是站在教室门外,
她 却迟迟没敢走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教室后却发 现:班里的每个同学头上都戴着一
顶帽子!和那些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帽子显得毫不起眼 ,几乎没
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她轻松地笑了。
日 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经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
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画“____”的句子中,“非常残酷的事情”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让大家戴帽子来上学是为了( )。
A.让大家认识各种帽子。
B.欢迎苏珊回来上课。
C.让苏珊不因为自己戴着帽子上学而难过。
(3)苏珊站在教室门口和走进教室后的心情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站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教室: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苏珊的老师和同学们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
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家中养的小动物,生 活中常用的物品……我们经常会给
自己喜欢的事物取一个或动听,或有趣的名字。你给什么取过名字?为 什么要取
这个名字?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我给__________________取了个 名字,叫“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
草地上,小松鼠和小老鼠在玩跷跷板。河马心里痒痒的,也想试一 试。可是,
河马刚一坐上跷跷板,小松鼠就被跷上了天……小松鼠到了天上会发生什么事?
展开 想象,以“小松鼠在天上”为题目,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参考答案:
一、1.翠鸟 玩耍 观察 飘扬 敲击 风琴 感受 登山
2.D
3.优 偷 滨 遥 奏 列
4.(1)shě shè (2)chù chǔ
5.(1)亮晶晶 绿油油 (2)安安静静 认认真真(3)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6.丰富 美丽 热烈 用力 大声 飞快
7.(1)水面上的树叶像绿色的小船。
(2)鱼穿来穿去。
(3)鸟的翅膀被露水打湿了。
8.(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欲把西湖比西子 (3)千里江陵一日还
(4)不贰过 (5)有礼者敬人
二、1.(1)C (2)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3)夸张 鱼很多
2.(1)每天要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 (2)C (3)担心、犹豫
轻松 (4)【示例】喜欢。因为苏珊的老师和同学们很有爱心,能够为苏珊着想,
帮助苏珊找回自信。
三、【示例】家里养的小狗 球球 它长得毛茸茸、胖乎乎的,像一个白色的小
圆球
四、【写作指导】结合小松鼠自身和天空的特点展开想象,写出小松鼠在天上会
遇到什么,发生些什么事 。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读读写写,我会用!

一、基础知识(54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é lǒng zhǔn bèi liáng shi wán jù wēi wǔ

shì xiàn máo dùn tián mì fēn fāng mí rén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险( ) 慌( ) 富( ) 辫( )

脸( ) 荒( ) 福( ) 瓣( )

3、多音字组词。(3分)


4、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远近( )( ) ( )少( )多
( )( )而归 如愿( )( )
( )( )打采 沉( )不( )
目( )转( ) ( )然大( )

5、仿写词语。(9分)

仪表堂堂(AABC式) 、

慢吞吞(ABB式) 、

一大一小(一A一B式) 、

6、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调皮的查理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男孩。(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石头形态万千。(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尔基把扔进来的纸团打开了。(改为“被”字句)



(5)浅水洼 小男孩 一条一条 把 大海 捡起来 的 扔进 小鱼 里(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当你非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时,就会想到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山花对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

(4)任何成就 ________________ 。 (宋庆龄)

8、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但……而且…… ……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1)小红今天生病了,( )才来迟到了。

(2)( )你要一个懂事的孩子,首先( )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3)这条街( )很美,( )很宽阔。

(4)( )爸爸今天觉得不太舒服,( )也还坚持去上班。

(5)( )辛勤劳动,( )能创造幸福生活。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
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美丽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2分)

(近义词)五彩缤纷—( )
(反义词)凉爽—( )

(2)这段话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 。(2分)

(3)给短文的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2.5分)

(4)短文中分别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事物。

(2.5分)

(5)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1分)

(二) 课外阅读。(11分)
__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 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 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
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 br>黄了。它的外形。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
银梨 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 梨送给你品
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梨花
( )的阳光 ( )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填空。(4分)

(1)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br>________。(2分)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__”上。(2分)



三、习作。(25分)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总会 遇到很多的事情,有开心的、难忘的、后悔的的、难过的......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生活中发生的 事,题目自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真实的感
受。



附:部分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合拢 准备 粮食 玩具 威武 视线 矛盾 甜蜜 芬芳迷人

4、远近闻名 积少成多 满载而归 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 沉默不语

目不转睛 庞然大物

6、

(1)查理是一个男孩。

(2)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3)黄山的石头,像老人、像巨象,形态万千。(答案可以有多钟)

(4)扔进来的纸团被高尔基打开了。

(5)小男孩把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捡起来扔进大海。

7、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赤日对苍穹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8、(1)……所以……

(2)如果……就……

(3)不但……而且……

(4)虽然……但是……

(5)只有……才……

二、短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1)五颜六色 炎热

(2)比喻 拟人

(3), 、 、 ...... 。

(4)银杏叶 枫叶 田野 果树 菊花

(5)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二)课外阅读

1、蒙蒙的细雨 甜润的露珠 柔嫩的绿叶

洁白的梨花 明媚的阳光 银色的海洋

2、

(1)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2)清香

(3)淡绿色 变深变黄

3、五月 中秋时节

4、家乡的银梨(答案可以不同,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
圣诞老爷爷来 家里送礼物的时候,是不会敲门的,他都是趁着小朋友睡着的时候,悄悄地把
礼物送进来。所以小朋友千 万记住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哦。



音乐家名言-体育课说课稿


哈特福德大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中秋作文400字-见义勇为事迹


2018年工作计划-节约粮食手抄报


车险政策-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


华北电力大学地址-读三国演义有感


有价证券的分类-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英语等级考试查询-六年级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