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张飞庙-艾尔顿
上下和前后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
与后它们具有
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
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
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
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
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
下)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
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
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
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
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   )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   )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
本第9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自由操作,
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
下面,懂得区分
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
位,出
示教科书P9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李林在王英的(  )面,王英在李林的(  )面。 
    ②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王英的位置关系(对李林来说,王英在
李林
的后面;对张宁来说,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
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三、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
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看图想一想,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