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温柔似野鬼°
762次浏览
2020年09月13日 08: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猪坚强-家乡的美景

























新版部编人
1

改版
最新
教案
册语文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斜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

4
望广

网友谨慎下载
A纸直接打

出 寂L・
■F
___ >
I;
教科书名称及册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2018-2019
学年度第 二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科目 语文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i
节 节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


出入 原因
1、 古诗二首

第一单元
2、 燕子
3、 荷花
4、 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2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一
一-

3

2

2

2

2

2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第”

五 周
第二单元
7、 美丽的鹿角
8、 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话写作文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3
2
2
2
2
2
2
2

=

,



9、 古诗三首
CM CM CM CM CM CO



七 周
第三单元
10、 纸的发明
11、 赵州桥
12、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
日 语文园地三



九 周
第四单元
13、 花钟
CM CM CM CM CO

14、 蜜蜂
15、 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四

第 十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8
2018-2019
学年度第 二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科目 语文
每周 节


三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
总授课 节数
内容


计划节


时间

单元
实授
节数

出入
原因




十二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颗树




第五单元





2
2
2
2





习作例文:
习作:奇妙的想象


18、童年的水墨画
2



十二
十三



19、一直窝囊的大老虎

20、肥皂泡


第六单元
2
2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六

2
2
3
2
2
2





22、我们的奇妙世界


十四
23、海底世界


第七单元
24、火烧云



十五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家大熊猫
语文园地七

2
2
3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园地八
3

2

2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
2


第八单元
28、 枣核
2

第 十六 十
26、 方帽子店
27、 漏
2

2


第 二十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0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融、燕”等< br>7
个生字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 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 热爱的情感。
3
、 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 人对生活热爱的
情感。
教学理念
1
、 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
、 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
、 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
、 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
、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 (
1037
——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合称“宋四家”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 疾合称“苏辛” 。
2
、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
、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
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 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
、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 、“轼”二字。
2
、学生自学。
3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
① 识字“蒌蒿” 、“崇”、“轼”
② 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

”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

《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

桃花

三两枝, 春江

水暖

鸭先知。 蒌


满地

芦芽短, 正是

河豚

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
、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
、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
、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
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 生:
“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
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 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 ,“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 (河豚不是
画中的事物) 。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
②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
1

3
行是
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 鸭、 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 第
4

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
、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 背诵古诗。
2
、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
闹,来不相知去 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课堂训练
1
、辩字组词:
崇(
崇(
)
)
芦(
庐(
)
)
豚(
逐(
)
)
蒿(
咼(
)
)
2
、 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古诗赏析:
① 这是一首 _________ 诗,诗的作者是 ________ 朝诗人 ____________ 。
② 这首诗描写了 _时节 ________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 些启发?
板书设计:
厂桃花 鸭子
画中Y 芦芽
美丽的春江晚景
1
蒌蒿
画外 河豚(联想)

教学反思:
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并使古诗教学
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 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
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 读懂诗意,了解
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 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
生能读会背会说。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 教学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 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在
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
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 的视野。通过
学生对古诗的赏析、品读、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魅力四射,让师生在课堂活动
中,与诗人达成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我认为不论是古诗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只有 让学生成为课
堂的主人,那么才能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 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I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 这幅画题写的。
二、 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 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
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
)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
)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
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 的想象)。关注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
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3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 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
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
强调曾是多音字
3.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
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
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
齐读
1

2
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
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 古文的方法。】
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 游兴愈浓。指导
学生读出
1

2
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 下面两句诗。齐

3

4
句。
6.
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
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
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
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
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
绝句
唐 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
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心情变化
2
燕子
教学目标:
1
、 正确读写本课的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 杆。
2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
3

5
自然段。
3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培养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
、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谜语
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 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
关春天的词语等。 】
2.
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
的翅膀,“灬”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
3.
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 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
.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2.
检查生字识与写
(1) 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
“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
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 gan”旗杆
(
gan),它还有一个音念“ gdn”,枪杆
(
gan)
o

(2) 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 写。】
3.
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 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可要求学生课下观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 特点的方法,描
写外形。】
(3)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 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
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2) 如何理解“赶集似的”?
(3) 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
3.
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
(1) 出示自学指导: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
(2)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
(3) 指名汇报: 预设:
(1)
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
(4) 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
4.
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预设一:‘唧’的一声,已由这
”从“唧”可以体会出,
(2) 预设二:“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那小圆晕便一
“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彩色的光。
(1)
出示自学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
(2)
指导自学,指名汇报。


(3)
练习读背第五节。
【设计意图: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时,还是停歇时,都是那么美丽可爱。 这篇课文就是
抓住了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引导 学生能够当堂背诵。】
二、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小练笔:仿照《燕子》中的写作特点,运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动静结合,让你笔下的小动 物更加灵动起来
吧。
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停歇美
3
荷花
教学目标:
1.
认识蓬、胀、翩等
5
个生字

学写瓣、露、蓬等
9
个生字。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 笔顺,
“蹈”的第十五笔是“


”,“佛”的第四笔是“一”。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 写出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挨挨挤
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教学难点:
1.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等语句。
2.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
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
2.
板书课题。指导“荷”字书写。
3.
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 初读课文,巧攻字词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花。
1.
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莲蓬衣裳蜻蜓花骨朵儿挨挨挤挤
饱胀仿佛舞蹈花瓣儿翩翩起舞
(1) 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莲蓬衣裳
(2) 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

3
)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

4
)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挨挨挤挤 _______ 的荷叶上,荷花
___
仿佛
___

__
翩翩起舞 ____ 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浏览课文
1

3
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
再读课文
1

3
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写在旁边。
3.
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品读“姿态”
1.
学习“荷叶”

1
)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荷叶长


得多、茂盛。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 荷叶长得绿。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 荷叶长得大又圆。从
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2
)理解“冒” 。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 换成别的字可
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
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
3
.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 (半开、全开、未开)
4
.小组交流

1
)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过学生交流随机教 学。教师指导 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 感。】

2
)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 时也加深了对荷花
美的认识。 )
二、感悟“画”美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
1
)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
)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 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 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 觉得自 己变成
了一朵荷花。

2
) 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 (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 你刚才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
) 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
)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 陶醉,所以才忘
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 起舞的美丽姿态以
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 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
三、赏花写文
1.
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 诗句吗?指名交
流。
(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2.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相机板书:喜爱)再来
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
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 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
花。
板书设计
3
荷花
荷叶冒挨挨挤挤颜色美
荷花半开全开未开 姿态美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做一份昆虫备忘
录。
3.
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资料 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 学生观看视频
(2) 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 过程,也容易激
发学生兴趣。】
3.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 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 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懂
1.
自由读通课文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 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预设点:
(1) 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 掌握咯咯作响 黑斑 褐色琢磨瞎 款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
2
)磨
[m
6
]1 .
摩擦磨合
2.
阻碍,困难
3.
消耗,消灭
4.
拖 延,耗时间
[m
o
] 1.
粉碎粮食的工具。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
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
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
梳理课文内容
(1) 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 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 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 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
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
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
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
1
)表格式
昆虫名

瓢虫

独角牛
蚂蚱
蜻蜓


别名
花大
显著特征
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 并
且有定数




(2)
图片文字说明式
(3)
文字记录式
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 也有吃马铃薯
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 能力与动脑能力
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
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
) 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 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 有没
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
) 交流解决
2.
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 大自然》之《探
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 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 复眼
瓢虫 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 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 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
、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
、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 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 受。
教学重点:
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教学难点:
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
读一读。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2.
唱一唱。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
3.
说一说。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二、 畅所欲言,感受春天
1.
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给大家带 来了几张春天的
美图,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把看的说出来呢?(课件出示春天的美图)
2.
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


(1)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
(2) 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
(3)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春天,为后面“春天去哪玩” 铺垫材料。】
3.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如何让把话语说生动、具体(如,运用不同的修辞,调动视 觉、听觉、嗅觉
等多种感觉器官。)
【设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说清楚,还要说具体说生动。 】
三、 小组合作,描绘春天
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这么美好的季节,若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多 么美好的一件事
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

1.
学生回答
2.
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 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 耐心听别人把话说
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认真倾听也是一种美德) 。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总结把组里的意见,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 回顾小结,增强感受
春天里,有阳光,有小鸟,有花香……春天多美啊! 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 自然,共同珍惜
这美好的时光吧! 板书设计:
春天去哪儿玩
颜色形态
视觉听觉嗅觉
按一定顺序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
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
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
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
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点:
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
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 一片荒凉,所
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 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
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 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
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 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
2.
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 好奇心,再配以
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二、 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
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 样子,颜色,气
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
小组内介绍。
3.
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 做好观察记录
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
三、 写作方法指导:
1.
写好植物的形态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 间、不同季节的
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 写生动。】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 生长顺序。
【设计意图: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
3.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1
) 对比法 例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 艳欲滴的玫瑰,
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
) 比喻法 例如: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
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关注公众号:好 老师好 童
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3
) 拟人法 例如:《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 火红的石榴
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
) 衬托法 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 香四溢。但就
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
) 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
近看: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 带钩,中间金黄的
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
远看:
a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b
我家养了一盆吊兰。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 泼。】
5.
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 的性格;写白杨
的挺拔高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 无病呻吟。 另外,注重静态描写
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
【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使文章得到升华。 】
四、尝试写作
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 摸一摸 闻一闻
对比法 比喻法 拟人法 作文例文:
我的植物朋友
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加美丽,空气更 加清新。
我的奶奶非常喜欢种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茉莉花” 、“桂花”、“厚脸皮”等。星期六那 天,我吃完
早饭让奶奶来教我怎样种花。经过讨论,我决定种吊兰。
准备好后,奶奶讲解了一下种植的过程。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先要把土壤倒进花盆里,在 中间扒一个小
洞,可以把根放进去的大小就好了。把吊兰放进盆里,然后小心翼翼的扶着苗满分作 文网
http:
把根埋好,将稍许歪的苗扶正后把土按紧,将水浇至苗根四周, 等土壤将水吸收 后,


我再一次浇水,这样就能确保土壤能充分的吸收水分。然后再用干土在上面覆 盖一层。
最后我用纸巾和抹布把花盆和叶子上面的泥土擦干净,这样一盆亲手种植的爱心盆景就大功告 成了。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吊兰很普通。吊兰的不平凡之处是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它还有药用价 值,有化痰止
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 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 注重举 一反三,实
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 词再到句子,
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1.
“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 生字有着相同
偏旁的汉字。
2.
“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 小动物。
交流平台
1.
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
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尤其是把
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 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 】
识字加油站
1.
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 “贡”后鼻音发音。 “掷”、“资”的音节是 整体认读
音节。
2.
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
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理 解字义,认识形
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规律。 】 词句段运用
1.
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
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从具体
文字中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 浅入深的层次性。 】
日积月累
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
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 感受词中所描写
的江南春天的美好。 】
教学重点: 正确识记形声字。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
PPT
。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 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佳句
1.
自学预习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
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
检查自学成果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 ”,其中“骨”读为

gu)
,
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顺顺溜溜” 的“溜”读
为“
li
U”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 生自学能力的巩
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为接下
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


3.
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
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
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
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一
圈一圈地荡
漾开去。”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
)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2
)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
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 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
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
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 感受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
4.
运用方法尝试自学
(< br>1
)引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流平台”的后两段文 字。

2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 务。

3
)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
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 学生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
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
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 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 馈进行指导。这
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


二、分门别类识生字
1.
预习自学
在“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 ()”中给它们注上音节

援 (
)
掷 ()捞 (
)
缚 (
)
缭 _ () 络 (
)
资 (
)
贡 _ () 贷 (
)
2.
检杳预习

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
援扌(
yu cn
) 掷扌(
zh
1)捞扌(
I
a
o


f
u) 缭纟茴
co
) 络~(
lu
0)

资贝(
z
1) 贡贝

g0g) 贷贝
(d ci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
“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知识。但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 】
3.
归纳整理

1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 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以第一行的“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预习单,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 字有着相同的偏
旁 “扌”。
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

2
)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教师提示学生:“救援”、“投掷”、“打捞”,做这些动作都需要身体的一个部位,那就是一一手。 师生小
结:“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
学生拓展提升:“拍”、“打”、“挑”、“挖”的偏旁也是“扌”,这些字的意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 师生总
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3
)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结二三行生字的意思。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类似的还有“纺” 、“织”、
“绸”。
“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类似的还有“财” 、“购”、
“贩”。
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
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
所以当时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
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
4.
总结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 联系。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 贡(工) 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 掷(郑) 捞(劳) 缚(尃) 缭(尞) 络(各)
师生总结:这九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 的汉字系统中称
为形声字。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 合而成。
学生举例说明:
拍:“扌”是形旁表字义,
“白”是声旁表读音
纺:“纟”是形旁表字义,
“方”是声旁表读音
购:“贝”是形旁表字义,
“勾”是声旁表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形声字的定义及实际规律,还应给
学生实际体会的机会,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会对形声字这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第二课时
、精挑细选析词句
1.
布置预习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
)清香 浓香 (
2
)荡漾 飘荡 (
3
)轻巧 轻快 (
4
)灵活 灵敏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明确词语意思。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反应迅速。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词的辨析能力,因此应首先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 不过学生既然
已经掌握了查阅字典的方法,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 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
分形近词

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
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 “清香”的程度浅, “浓香”的程度深。

2
)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 ,想一想,荷花的香味属于哪一种? 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
一句选择“清香” 。
3
)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用是需要具体的语境的,因此,要区分形近词的差别,就要将 这些 词语置于具体
语境中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步骤,即查找词义,对 比分析。然后
再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
3.
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学生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 法通过自学解决这一板块剩下的三个句子。

2
)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果。
二、由表及里悟方法
1.
布置预习

1
)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
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
)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2.
检查自学成果

1
)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
指导学生将“似的”读正确,“似”读为“
sh
1”

“甲壳”的“壳”读为“
qi 8”


2
) 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 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是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要达到
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例句的写作特点,要领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 过学生自学完成。教
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
3.
深入体会写作特点

1
)剥丝抽茧寻找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什么特点。关
注公众号:
好 老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羽毛——黑色的 尾巴——剪刀似的 翅膀——轻快有力

2
)层层推进总结方法 要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明确它由几部分构成,然后从颜色、形状、
动作等方面 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
) 巩固强化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独角牛的外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一一铁黑色,很

角——像犀牛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 入深, 由表及


里的指导,而由具体的文字到抽象的方法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 生 掌握学习方法,领会写作手
法。】
4.
尝试写作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形特点。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
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三、日积月累读经典
1.
布置预习
正确朗读《忆江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料查阅“谙、蓝”的释 义。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比如“谙”读为“Q
n
”,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
悉,“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
2.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1) 指导学生反复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 诗人提到的颜
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2)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 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
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品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
(3) 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师生合作交流: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 鲜艳奇丽,生动
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离不开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 思,感受经典
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就轻而易举了。 】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
认识折、冀等
5
个生字

学写 守、株、待等
9
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 时最后一笔
变成点。
2.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 创造美好的生
活。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 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
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
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 解过,今天咱们
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
“待”的写法。
(2) 提问



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
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 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
“颈”,应读三声。
(2) “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 身为宋国笑。出示:
[w
d
]1.
做,行,做事
2.
当做 ,认做
3.
变成
4.

[w

]1.
替,给
2.
表目的
3.
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 辨别在此处的读
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
三、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 都是左右结构的
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
再读课文
(1) 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 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
学习第一句
(1) 谁在等兔子?
(2)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
学习第二句
(1)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
学习第三句
(1) 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 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 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 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
学习第四句
(1) 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
) “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是生字,它 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 是翻土用的农
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



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
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 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
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
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

3
)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
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
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

5
)出示断句,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
学习第五句

1
)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
)课文里怎么说的?
7.
疏通课文

1
)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
)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 (补充板书)
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
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
常发生的事。
四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
背诵课文 (
1
)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而( ),冀( ) 兔( ),而( )。

2
)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
)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逐
步进行,最终达到熟 读成诵的目的。 】
2.
拓展阅读

1
)生读《南辕北辙》 ,先读通顺。

2
)根据问题再读文, 《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
往( )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 兔故事中
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 )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 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
会认陶、罐等
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 而不是
“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
2.
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3.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 的长处,正规
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 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
2-9
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
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

1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
)教师随机板书。
2.
大家见过陶罐吗?

1
)(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
)(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
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
)陶罐和铁罐。

2
)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
1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
)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
)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
2
)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
)出示和睦相处:
[ch
u
]1.
居住2.
存在
3•
跟别人一起生活
4.
决定,决断
[ch
叩.地方
2•
点、部分
3.
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
)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 加深学生的印
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
2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
)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 出来依旧( ),而铁
罐却( )。
三、 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
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
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 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
.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
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 ,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
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
(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 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1)
生自由交流
(2)
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
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
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 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 撞的。说到盛
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 这里,什么也不
怕。 ”

1
)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
)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
)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
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在
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 ;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
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
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走着瞧
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
1
)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 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
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 )地说”
“铁罐( )地说”

2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
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
)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
) 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
课件显示第
10
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
)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生快速默读课文
11-17
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
)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
)陶罐,我想对你说

2
)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
读通课本
20
页《北风和太阳》
2.
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
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 故事中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
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
的(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 ,下课多读一读,相信
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7
美丽的鹿角
教学目标:
1.
认识称、禁、撒、挣、等
9
个生字

学写鹿、赏、匀等
13
个生字。
2.
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
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在水边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
2.
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 自己是怎么说
的?
课件出示:“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
3.
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 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
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 匀称、不禁、珊瑚、皱起、 逼近、撅嘴、抱怨、
撒开、凶猛、 挣 脱。(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
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三、 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
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两束美丽的珊瑚! ”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
2.
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
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 凶猛的狮子远远
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 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
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 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
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
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 ___________ 的身段和 ________ 的鹿角,抱怨 _______ 的腿。而
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 ________ 救了他的命。
5.
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 < br>【设计意图: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抓


不住重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把各自 然段的段意
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样就给学生降低了难度,使他们很快把握住了课 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
(1) 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一一理解“精美别 致”。
(2)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 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
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
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1) 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 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 让他们有目的地展开阅读, 从而使阅读更加有效。】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
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
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
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
)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2
)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
(3)
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___
)

4.
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一一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
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对角说:“你虽然美丽,但是(
鹿对腿说:“你虽然( ),但是(
)”
)”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
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
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3.
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 对的;因为它的
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
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 抢先爬上了树,
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 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
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 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
婉地回答说: “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
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5.
教师总结:
点明寓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7
.美丽的鹿角
鹿角
鹿腿
美丽
难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差点送命
死里逃生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
认识淘、涯等
9
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 事。知道吗,寓
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
板书课题。
(1) 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 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3) 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
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池子”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平时习惯说“池塘” “水池”。为学生出示词典中
的注释,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池子的意思,有意识的促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以提高自学能
力。】
3.
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4) “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5) “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6) 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三、 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
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
学习池子说的话。
(1) 自由朗读第
1-5
小节,想一想:池
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 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3) 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
学习河流说的话。
(1) 自由朗读第
6

7
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
这条规律。 ”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
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四、 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
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8.
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
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
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准备:
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2.
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
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 畅所欲言
1.
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
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
三、 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
) 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
)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3
) 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不行,也请说出 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
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
)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会尊重 别人的意见。

5
)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

6
) 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度。
四、 总结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 希望班干部同学
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 阶,越来越辉煌! 板书设计: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该不该
? ?



「 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 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服务意识
快乐读书吧
教材解析: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这样的主题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整个主题 又分为两部分,
一是“你读过这本书吗” ,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旨在扩大学生的
阅读量,继续深化本单元的学习寓言,理解道理这一主题。二是“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向学生推荐
了《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这三部外国著名寓言集,旨在引导学生打开世界 寓言宝库的大
门。
教学目标:
1.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
读《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拉封丹寓言》 ,感受世界寓言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本课采取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教师制作相关
PPT
。学生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
言》、《克雷洛夫寓言》 、《拉封丹寓言》 。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饱览寓言悟真知
1.
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部交流。

1
) 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则寓言故事。

2
) 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
) 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2.
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
) 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
) 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形式是读书报告会,因此需要学生做好
预习工作。在汇报自学成果过程中,
与其说复述故事,不如说表演故事。这样可以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表现出来。 】
二、 放眼海外读万卷
1.
感受《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 想:
我正口渴呢。于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 两次,
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他昂 起头
,
边走边
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比喻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农夫与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以为它冻僵了,于是 就把它放在怀里。
蛇受到了惊吓,等到完全苏醒了,便本能地咬了农夫,最后杀了农夫。农夫临死 之前后悔地说: “我想要做善事,却
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啊。 ” 这
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 们的本性也是不会
改变的。
2.
品味《克雷洛夫寓言》
《狐狸和乌鸦》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 由于乌鸦在
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没有回答。“亲爱的乌
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 “您
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鸟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 来。可是刚一张嘴,
肉就掉了,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 以为是,爱炫耀的人。
《橡树和芦苇》 :有一回一棵橡树同芦苇交谈。橡树说: “老实讲,你的确有权埋怨老天,就是 一只麻雀,
你也会觉得沉重不堪。即使引起涟漪的微风,你也会摇摇摆摆,弱不禁风,你是这样孤 苦伶仃,弯腰曲背,看着你都
叫人悲哀心痛。但是我却像高加索山脉一样自豪,不但挡住强烈的太 阳光,还敢嘲笑雷电和风暴。我站得笔挺又坚
定,这牢不可破的世界仿佛就是我的屏障,对我总是 阵阵和风,对你却总是风暴,只要你生长在我的周围,我那枝叶
的浓荫就可以为你遮挡,碰到坏天 气我也可以给你当保镖。可是上天注定把你安排在暴躁的风神统治的河岸:当然,
上天根本没有把 你放在心上。 ”“你的心肠真好, ”芦苇回答道, “可是你别操心:我不会怎么倒霉,我并不为
自己对 暴风雨害怕;尽管我要弯倒,但是不会折断:暴风雨对我的损伤并不大,可是它对你的威胁却是厉 害得多!
不错,它们的凶暴至今还不能摧垮你的坚强,你也不会在暴风雨的打击下俯首贴耳;但是 咱们且来等着看结局! ”
芦苇刚刚说完这句话, 突然间呼啸的北风挟带冰雹, 又是暴雨, 从北方冲来。 橡树挺立不动,芦苇扑倒在地,狂
风暴跳如雷,它的力量增加一倍,那棵树冠高耸入云,树根深入 浓荫下土壤里的橡树,终于被咆哮的狂风连根拔了出
来。
3.
《拉封丹寓言》
《狮子和猎人》 《一个爱吹牛的猎人,他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他怀疑可能是狮子把它给吃 进了肚子。当
他看到一个牧人时就问他说: “你能否告诉我,那只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
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牧人回答说: “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要缴上一只绵羊作献礼,这 样,才能保证
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能保证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俩说着话
的时候,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它轻松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见状立刻撒腿便跑, 边跑边喊道:


“啊!朱庇特,赶紧告诉我一个藏身之地吧!快让我逃出这鬼地方吧! ”对勇敢的真正 考验,就是处在危险境况
时,有人会大谈自己正在寻找危险,但只要感觉到危险的存在,马上不吭 一声,并且溜之大吉。
《猫与两只麻雀》 :一只猫和一只小小的麻雀出生在同一天里,从幼年起它俩就是街坊。鸟笼 和猫舍都同处
一间房里,鸟时常把猫惹得发火,一个用嘴啄,另一个就用爪子挠。但猫一般对鸟朋 友总谦让几分,往往稍稍惩罚一
下就收手。它十分注意,尽量不亮出自己的利爪。而麻雀却很不懂 事,常常用嘴去回敬猫。猫是位聪慧小心的先生,
原谅了这些恶作剧,朋友之间,它想从来不应该 为开玩笑而动真格的呀。由于它俩从小在一起长大,长期以来相安无
事,那种打闹也未曾演变成真 正的格斗。附近有只麻雀过来串门子,来看望活泼的麻雀比爱洛和稳重的猫哈东。它们
在一起嬉戏 玩耍后,两只麻雀却吵起了架。猫当然偏袒比爱洛,它说: “这个 陌生的家伙居然欺负到我们的头 上
来了,它嘲弄我的朋友,和比爱洛吵得不可开交。我以猫的荣誉要狠狠地惩罚它! ”于是它就投入 了战斗,把串门
的麻雀给吃掉 了。“真的,”猫咂巴着嘴品味说, “这麻雀的味道还真不赖! ”说着话 又把与它朝夕相处的老朋
友比爱洛也一口吃了。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你读过这本书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
引导学生。
3.
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 乐于表达的欲望。 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
点:
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请体育老师配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学生学习足球比赛的专业术语。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 足球比赛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回忆。 教师分别请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场下的充当观众的同学谈感受。
2.
师:分别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擦亮我们的眼睛,比一比看谁的眼 睛亮。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从学生参加过的活动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话可说,愿 意表达。】
二、 引出课题:看图说话(板书课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看到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2.
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谁能试着用“什么
时候 谁 他们在干什么
?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让我们来比比看说的小嘴最棒。

指 名说

【设计意图:初步看图整体说内容 ,使学生对画面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这样对要写的作文有一个整体把握。 】
三、局部细致观察
1.
咱们班进行足球比赛时,哪位同学是场上运动员,请你来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活动?进球 时的心里是怎
样的?对方进球时你的队员有什么表情动作,说了什么话?
2.
采访场下啦啦队,当时看到场上的激烈角逐,观众是怎样的反应?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 情?哪个运动
员的表现最为突出?说说你看到的。
3.
由现场的球赛转到图画上, 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 说说他们的表情、 动作是怎样的? 可能说了
哪些话?(学生回答,但不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层次。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 观察图画,从整体到局
部。 )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是将文章写生动具体的关键所在, 有了这个环 节的设计,
作文才不是死板的流水账,而是鲜活的,能够再现场景的好的载体。 】
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过渡语: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
么,老师想 请小朋友认真思考, 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 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板书:想 写


出 示写话要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用准词语,写通句子。 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学生作文。
了解学生作文情况的基础上,抽典型的在班上交流。
二、指导修改。
1.
让学生明白哪些描写是活动中必须抓住的?
2.
文章是否空洞?内容是否具体?
3.
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
4.
老师指导几篇后,学生自己讨论修改。
三、抄写作文 学生誊写作文。
语文园地二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
4
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 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
活联系起 来。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 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
一是积累“
AABC
和“
ABAC
式的词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 应用文。这一
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
4
个 上下结构的字和
4
个左右
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 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
9

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 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 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 词再到句子,段
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
实践运用:
1.
“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可以
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
“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
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交流平台
1.
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
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
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 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
1.
能正确掌握“
AABC
和“
ABAC
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
津有味”、“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
2.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依依不舍”、“津
3.
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
1.
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 左窄右宽,如
“艳、植、睛” 。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 最”。
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3.
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
1.
能正确认读这
9
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2.
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3.
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会读会写这
9
个成语,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它们所指向的的寓言 故事及其道


理,这样学生知识的宽度无形中被拓展了。 】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
PPT
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日积月累”中
言故事。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9
个成语所包含的寓
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
布置预习,自主回顾 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
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
事。
2.
复述寓言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

1
) 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 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
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
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 糟。

2
)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关注公 众号:好 老
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教师点拨:
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 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
而把事情弄糟。——蕴含的道理。 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
理。
3.
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
例;《叶公好龙》 :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 看是真龙,吓
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 离楚国越来越
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 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
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
.
他用名贵的木材
,
雕了一只盒子
.
又用各种方 法
,
把盒子
装饰得很美观
,
使盒子散发出香味
,
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有个郑国人
,
看到这个装宝珠的 盒子那么精美
,

出高价买了去
.
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 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
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 定有深刻的感
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进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对复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学生从中提取复述寓言所 需要的五大要
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 本方法,也能实现本版块的教学
目标。 】
3.
联系实际 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 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
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 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
预习自学 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 (
1
)类似词语举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无法无天 无影
无踪 无缘无故
(2) 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 诸如“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后面
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 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
AABC
类成语。
像“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 的成语叫做


ABAC
式成语。
【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
AABC

ABAC
式的成语并不困难,所以学
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总结这类成语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 导点拨了。】
3.
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
1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 注意“噘”读为“
ju
e

“皱”读为“
zh *”
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 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
语,寻找特点。
嘴,眉头——身体的部位
噘,皱——动作 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 学生根
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真是急死我了! ”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气。 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
头: “你真是急死我了! ” 【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
点,从而 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 】
(
2
)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
“真的,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
兴的心情。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 兴地叫起来”作对比。
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词语。 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
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 能够将要求补充
的句子填写完整。然后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 能力。】
4.
学写通知 (
1
)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 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 标题,
正文,落款,时间 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2
)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 星期四上午
9
点——表示时间 全体同学——
被通知者 教学楼门前——地点 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 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
4

7
日——写通知的时间 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初
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 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
生理解。 】

3
)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知
3

3
日(星期五)上午
10
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
2017

3

1


2
: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
通知
4

10
日(星期一)上午
8
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解放北路小学
2017

4

7

第二课时
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
预习自学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
9
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
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
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
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
1
)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
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 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 比如“霜、最”
这两个字。



2
)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
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
)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
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 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
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 目标。】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
1.
自学预习

1
)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
9
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
2
)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
9
个成语
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
检验自学成果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
h
印)郸(
d 6)
学步 滥(
I
*)竽(
y
0)充数
自相矛(
018
)盾(
d Cn
) 杞(
q
丫)人忧天
3.
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 亮,便来到邯
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 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
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 郭处士请求给
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 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
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 了,背不动;
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 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
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 《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 说:“无论
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 “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
其破坏! ”,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那个人无法回答。
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 边上刻了个记
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 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
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 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
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 给门人们喝。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 “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
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
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 “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
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
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 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 天体构成对他
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所以孤陋寡
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 中有蛇,疑心
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 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
疑鬼,妄自惊扰。
学生明确这
9
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
【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 这一环节要充分
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 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9
古诗三首
元日
教学目标:
1.
会认
2
个字,会写
5
个字,其 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 、“符”字,并注意
“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瞳瞳”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2.
背诵课文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 词:元宵、元日。拓展
“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朗读、深思……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理解、体会这首诗。只 有这样的多样性
才会使课堂更精彩,让中年级感受领悟到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 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
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
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
2.
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 范读古诗——齐
读)
3.
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并总
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在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古诗,完成理 解、积累语言,并
适时地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三、 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 的每一句话都描绘
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 人不同”的诗
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3
.交流、评议、完善。
师:如果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
4
.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
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 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 ,五彩


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 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
的心情会 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 读后两
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 这里的“新桃”和
“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 符”。
【设计意图:走近历史,才能走进诗句,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一环节适时 适量地引导学生
了解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
.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
.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 庆景象。时至今
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
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 民造福。 在
49

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 这一 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
不朽诗篇《元日》。关注公众号:好 老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
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4.
指导朗读。
五、补充诗句,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板书设计:

元 日
燃 放 爆 竹









清 明
教学目标:
1.
会认
3
个字,会写
5
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
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
2.
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
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
+
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
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 大
纷纷之雨一一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
着柳树。

纷纷

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

纷纷

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
了诗歌所描绘的



: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

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 纷乱的心情,由何而 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



: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
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艺术境界。


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
5
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 “酒”
和“洒”区别来记。
三、 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教师:做适当 的优劣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古诗内容,画出自己体会的诗句的内容,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古 诗的理解。】
四、 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 而这两点也是
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板书设计: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
会认
1
个字,会写
3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 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 正确读写“茱
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
2.
背诵课文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
板书“佳节”(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为什么呢?
2.
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课件展示))知道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 (九月九日(课件出示))
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头像)在重阳佳节这天,却 道出了这样的感
叹:(课件展示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 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请打开课本。
二、 初读古诗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
指名读,正音。
3.
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
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课件出示:说起重阳节, 它最早可以推
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日,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
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
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课件出示茱萸:是一 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
萸,可以避邪、消灾。 )像在端午节 这天,大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见过吗?
【设计意图:重阳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但是通过课件提示这个环节,学生们就很容易了 解重阳节的习俗文
化。 】
5.
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想想,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想念、思念…)
简述“山东”的意思。 (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山东省不同。 ) 现在谁能用自己
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
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
6.
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同学们又知道多少,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简介王维
:
唐代著名诗人、
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
7.
老师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 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 情。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
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8.
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 同学们有什么感
受?
9.
恩,真不错!现在我们来欣赏朗读。课件出示 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
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
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 读文悟情
1.
生读诗,师巡视。
2.
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 (师板书课件出示:倍思亲) 。
3.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 受读出来。(课
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字义,自己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课件出
示: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地生活的人。逢:遇到。倍:加倍。整句诗意:我独 自一个人在他乡作
为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
4.
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
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
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安)它的家乡 在华山以东的
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两个“异”字,更突出了诗人的“独” 想想实际生活中,你离开过你
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 人相见啊!他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亲人啊!你还
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 感受来。(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说出自己离开爸爸妈妈一段时间后的思念亲人的情感,使学 生更能体会诗人的
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
四、 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1.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 下。
2.
学生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3.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想兄弟


们正在登高望远” )
五、 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
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 了在家乡时和兄
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 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
师范读整首诗)
2.
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师相 信你们也一定也
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
3.
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
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指名读)
六、 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 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 己心中的情
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给大家赏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 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
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
2.
学生自由练读《静夜思》。
七、 情感升华,再次吟诵。
1.
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 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 《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2.
配乐齐诵诗文。
八、 课外作业
请采访一下你的家人或亲友,他们外出学习、务工的时候,过节是否思念故乡 和亲人,请亲
身体会一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 登咼 插茱萸
10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
认识“创、携、蔡、伦”等
10
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
13

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 。能正确读写“创
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
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
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
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
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
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
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 (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 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
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
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 “欧”的第二笔是撇。 。
3.
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
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
,
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
2.
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
3.
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
?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

,
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
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
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
,
可以促 进学生养成不
动笔墨不读书
,
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
2.
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
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 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
3.
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
,
想一想:

1
)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
)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 意思写清楚的。 】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 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蔡伦T总结前人经验T自己专研T造纸术
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
会认
11
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
11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
3
个字。正确读
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
3
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1. PPT
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 (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 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乡下村头, 潺潺流水的小石桥; 街头闹
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
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 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
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
多年前, 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 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们 想知道吧,
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 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
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 姿。 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
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 济 匠 砌 横 坚 雕 抵 智 慧
设 参 部 跨 举 击 固 栏 案 爪 贵
2.
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
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
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 m (
参加

h eng
(横跨)
zhu
0(鸡爪)
g cn
(干部)


横{ 爪{ 干{
sh m(
人参)
h
6
g
(蛮横)
zh do
(爪牙)
g m
(干净)
5.
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 ... 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真棒)
生:精美 ... 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 (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 ...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 ... 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说的多好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 美感,并为揭示
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
6.
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
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
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 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
引导感悟: (
1
)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 面知识?

2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
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

4
)写作有什 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 ”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
写赵州桥的雄 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
50
多米、宽
9
米多, 横跨在
37
米多宽的河面上” ,运用了列数字的 说明那个方
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 桥洞顶上左右两
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 “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 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
的一个创举” 。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 “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
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 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
六、指导书写
1.
教师提示
;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
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
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
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

.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
,
只有一个
,
大桥洞顶上
,
还各有
,
这种设计,在建桥 史上是
,
既减轻了
,
使桥不易 , 又减轻了
,
节省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请大家朗读第
3
自然段
2.
思考问题
:

1
)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
2
)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

?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
3
)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 (
4
)写话:有
的 ................. 有的 还有的 .............
3.
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 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 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 “雄伟坚固” ,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 “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 不但 而
且 .........................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 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 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 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 .................................. 有的
还有的 ............................ ,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
词语形容是
: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
生:
.
练习写话
有的 ....... ,有的 .. ,还有的 .............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
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 ....... ,有的 .... ,还有的 ........... 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
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 ...... ,有的 ... ,还有的 ............... 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
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关注公众号:
好 老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4.
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 ------- 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
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
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
4
自然段
呢?
2.
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 产”
?
3.
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 美
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 祖国,立志把她建设
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
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
581-
618
),它是我国 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
省了石料, 既美观, 又大方, 这种 “敞肩拱” 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比欧洲的设计早了
1100
多年。
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 “驾石飞梁尽一红, 苍龙惊蛰背磨空” 。
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
1991
年被列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板书设计:
厂总起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 长 宽, 设计特点
1
1 赵州桥
1

分述
美丽壮观



L
总结全文
不但 .. 而且 .
.. 有
有的
...


宝贵的历史遗产
还有的 栩栩如生
写作结构 总起 ---------- 分述 -------- 总结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
会认
13
个字,正确读写“摊贩、形态各异、悠闲、溜达、一乘轿子”等词语。并注意“作、 乘、笼”字
是多音字
2.
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3.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 解和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 节
课我们还将撷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那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 书课题“一幅名
扬中外的画” )
(生齐读课题)
理解“名扬中外”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界闻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本课新词
bi
d
n
汴梁 保存
c tn ch
宙 g
t m f cn
撑船 摊贩


l
i
y m zhu
c
i r co
官吏 悠闲 拽住 惊扰
男女同学分读
理解:摊贩、官吏 都城 作坊 溜达 一乘轿子
师:这一组词既有多音字,又有轻声的。谁能读准它们?(指名读、齐读) 理解:
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2.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出《清
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画名、作者、尺寸、内容、画的历史、保存情况。 )
三、赏读结合 师:《清明上河图》究竟是怎样一幅画,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
(师生共同欣赏) 交流:师: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幅画能名扬中外?
1.
预设一:欣赏众多人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铺垫。 】 师:张择端在这幅
画里,都画了哪些人呢?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节) 师: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什么
是“行”?(就是行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 说就是职业)文章里说画了哪几行的人呢?我们动笔画一下。
师:只有七八种人,倒也不是很多哇,是吗?(还有许多没写出来 ,但都画出来了,课文里说: “三百六十
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
师:那么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 (生想象说话)
师:所以文中说:光是这些人物,就有五百多个。真是“人物众多”哇。 (板书“人物众多” ) 这么多各行
各业的人全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上河图,他可真 .................... (了不起,画技高超)难怪《清
明上河图》会 ... (名扬中外了)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过渡:《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不可能仅仅因为人物众多啊!你们还有什么看法?
2.
预设二:感受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
铺垫。 】

1
)生: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

2
)生: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有的 ........ 有的 把他们干什么都画出来。所以
能名扬中外。
师:张择端不仅画出那么多的人, 还画出了这些人的各种形态,来, 我们一起读读。 (生读句子)

3
)师:我们也来看看,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出示图片,欣赏,说话) 师:你看得真仔细,画面这
么小,你都看出来了,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 有的不到一寸, 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
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 一起读。(生齐读)
师:是多么的细致、精致啊。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读吗?(生读。 ) 师: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一个外国朋友,
你会怎么自豪地告诉他?(生自豪地读。 ) 师:哦,清清楚楚,多了不起,谁愿意再读一读。 (生更自豪地
读。 ) 师:哦,大声地告诉大家。黄豆那么大是多大? (生做动作。 )
师:这么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来,我们一起来自豪地读一读。 (生齐读。) 师小结过渡:那么多形态各异的
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能名扬中外。张择端的画技真是精湛。
不但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个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请你一边看插图,一边读 第四自然段,看看
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
预设三:品读传神的细节

(生结合插图读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铺垫。 】 师: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
么事?(指名一生读) 师:自由地读读,你对文中谁的动作描写印象特别深刻?(学生自由读,抓住动作,交
流。指
导朗读)
师:这个场景,真有点像我们生活中的差点儿的发生的交通事故呢!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啊。 画家也把它搬进了
画里,而且画得 ....................... ?(那么逼真,那么传神) (板书“细节传神” )所以,人
们这样赞叹(出示: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生齐读)
师: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师: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
量的艺术价值。 (板书:“艺 术价值”)
师: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呢,你抓 住一个瞬间的精
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四、拓展欣赏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也一起去捕捉画中其它精彩的生活小场景吧。请你细细观察,你还觉得 哪
一处的情景特别有意思?
(生赏图交流)
五、结课延伸、升华情感 师:《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似于这样的生活小场景,比比皆是,生动地再现了北
宋时期,都 城汴梁热闹繁华的场面,难怪课文最后说: (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甚至后来,有许多专家就是 通
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 这可是《清明上河
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因着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成了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
住这幅画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图。 (生齐说)
板书设计:

12
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

物— —丰富
市— —热闹
景— —传神

清明上河图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
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
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
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
教学难点: 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
1.
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
如课文第
11
课《赵州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
有的刻着
两条相互缠 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
样。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 ,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 活现。
三、识字加油站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 税务局、防疫站、咖啡馆、学生公寓、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电脑屏 幕上出现:新湖南路小学、人民医院、锦绣川风景区、电影院、超市等标


牌,提醒和巩 固学生要从日产生活中学习识字。
四、词句段运用 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
具、 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T浸T铺T晒T揭 电脑屏幕上出现剪纸一段话,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首先,老
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 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
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 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
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T折T剪T展开
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艺: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通过讲解和
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 内涵,这也是本
活动的重点。
2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 神,激发爱国热
情。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 发爱国热
情。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
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
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
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 (引说)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 联、放鞭炮、观看
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
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
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

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 一些非传统
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 “中国的”、“传统的”,引导
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 中国特有的,带
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
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
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
知,在练 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
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
一起来 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 端午 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 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 传统节日习俗的
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 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
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
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
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其滋味是可想而知
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 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
了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
3.
小组讨论。
4.
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5.
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6.
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设计理念:表演写春联、做月饼和搜集古诗既锻炼了学生手
脑,又巩固了有关传统节日的相
关知识,还是学生切实开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五
:
师小结: 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们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
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演示课件)相信大家
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 发芽,开出绚丽
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设计理念:在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被充分激起时,让学生 看那段视频资
料,听老师无比惋惜的叙述,使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更加 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保护弘
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相信从这次活动开始,会有更多的人加 入到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
13
花钟
教学目标:
1.
会认
10
个字,会写
13
个字,正确读写“芬芳、凌晨、苏醒、干燥 、灼伤、适 宜、淡雅、吻合、组成、修
建、昆虫、展示”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3.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
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 着许多奥秘
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 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 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
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 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至
U
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自读课文。】


二、 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
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
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
1.
合拢。
2.
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
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 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 相吻合。
(4)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至打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
交流“什么是花钟?” “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 钟',你只要看看
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 们时间,这就是花
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设计意图: 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为后面的概括段意铺垫。 】
四、默读课文 练习概括
1.
顺着学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钟、神奇的花钟、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钟,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 文,课文每段介
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2.
指生答 关注公 众号:好 老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3.
有什么发现吗?
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叫做给“关键句” ,也叫“中心句”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齐读生词。同学们上节课学了花钟的生字词,读熟了课文,老师现在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 全都记住了。 (出
示幻灯片
1
)轻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2.
听写生词。
3.
对照改正。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标。 】
二、精读感悟 学习表达
1.
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 神奇的花钟
的?
2
、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
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 贴钟的演示图,
学生边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 特点相符。)
4.
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
)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
右,午时花 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 点左
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
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想想,你更喜欢


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把欣赏花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花朵进行品读,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朗读兴趣,更利于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花开放的美丽。 】
6.
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 请你读给同学们
听吧。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品读各种美丽的花的开放之后,学以致用, 把其它两种花的
开放描述得更美。 】
7.
结合课后小练笔练习表达,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在书写中,深入了解不同表达的效果。 】
三、继续追问 了解原因
1.
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 边想。
2.
哦,原来原因是这样,我不相信,你能举个例子吗?
3.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
四、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花的奇妙应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 认真思考,才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五、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还有很多花正在开放呢!只要我们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脑袋去 思想,我相信大
家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些花会开得更灿烂。
六、作业。
1
、完成随堂辅导。
2
、背诵第
1
段。
板书设计:
13
花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
应用:花钟(留心观察 用心思考)
14
蜜蜂
教学目标:
1.
认识“概、减、阻”等
9
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
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纸袋、大
3.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
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
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 虫世界的奥秘
吗?
2.
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
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 想读得正确、流
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 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
字。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
2.
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 、推测、沿途 、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
读,男、女生接读等。
3.
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
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
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这时候起凤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
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无论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不要写成“密”
“辨”和“辩”: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语辩论就是“辩”。
“检”和“捡”:用木尺比着检查就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

2.
笔顺讲解
“试”的第四笔是横;“阻”和“陌”的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
3.
小组合作给字组词
4.
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 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
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听说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
3.
同学们

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

它的花瓣与众不同

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 件事后

你想说什么


或做什
么呢

4.
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
讲究事实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说明他不盲

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


点。为了降低难度

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
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
三、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

让学生在联
“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1.
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
2-5
自然段

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 br>【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 边画
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
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

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再给你的
同桌说一说吧
!(
板书
:
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

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

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
能力

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

让每个孩子
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
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

1
) 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2
) “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
逐步学会阅读。】
4.
放飞了蜜蜂后

“我”想了些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5.
假如你是作者

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
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指生读

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

抓住朗读训练点

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语感

在 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激动

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7.
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
,
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
?
为什么
?
8.
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
?
请大家默读第
5
自然段
,
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

这样
,

十只左右的蜜蜂
,
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
,
沿途都是 一些陌生的景物
,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法布尔的严谨)
四、联系前文 拓展延伸
1.
出示第一段
:
同学们
,
读到这里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


生读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无论飞到哪里
,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
,
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 (
生读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无论飞到哪里
,
它总是可
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
生读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无论飞到哪里
,
它总是可以回到 原处。

【设计意图: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
,
此时
,
通过对第一自然 段的改读
,

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
,
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
,
情的激发
,
智的启迪。从而体察 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
情。 】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
100
多年前
,
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
,
他不能解释这种本 能。在几十
年后
,
有一种研究结论
,
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 果

如果同学们对蜜蜂
的知识感兴趣
,
可以去查查资料
,
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
,
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
,
从而更好地感 悟法布尔求实


严谨的科学作风。 】
五、作业布置
:
1.
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
课外阅读
:
《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听说 善于思考 做试验 认真严谨 得出结论
15
小虾 钳子:一张一张
自在 胡须:一翘一翘 细致生动 眼珠:一突一突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
借助图表回忆做实验的情景,将图表填写完整。
2.
能够流畅地介绍自己做实验的情景。
3.
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4.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重点:
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教学难点: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准备:
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只生鸡蛋、一盘盐、一把汤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世界上什么最神奇?科学的力量最神奇。科学,能让太阳为人类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 潜水员到
海底探险。科学,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地对话……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科学能够创
造未来。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设计意图:虽然是小实验,但开头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因为此次实验学生热爱了 科学。】
一、培育思维
1.
实验开始前,你想说什么?
2.
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谁能说一说,请用上数量词。 【设计意图:练习了数量词的用法,让学生
养成规范用词的好习惯。 】
3.
首先先看老师做,然后再分组做。你做的时候注意观察、思考。因为做完实验后还要进行小 组间的比赛。比赛
内容是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实验的?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做、看、想)
【设计意图:先明确要求,就是明确了目的,再进行实验,有的放矢。 】 实验
1
: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清水
中。学生接着做此项实验。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练说约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选择运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子 再次进行练说,最
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仍然在表格内评分。
提供的词语: 描写观众的词语: 目不转睛 欢呼雀跃 议论纷纷 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描写鸡蛋鸡蛋变
化的词语:
晃晃悠悠 摇摇摆摆 慢吞吞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沉入水底。 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
晃晃悠悠地往下坠,不一会儿就沉到杯底“睡大觉” ,一动不动了 鸡蛋晃了晃身子,又懒洋洋地倒了下去。
(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词语、句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限制学生 的思维。集中了大
家的智慧之后,语言丰富了,心中也有了自信,这样进行比赛也是对学生小组学 习结果的展示,同时老师要提升。
另外,分开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实验过程放大,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只要认真观 察就有发现。 )
实验
2
:在水中放入盐慢慢搅动,观察发生的情况。 (过程同上) 描写观众的词语:
疑惑不解 手舞足蹈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拍手欢呼 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
出了脑袋。 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
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又浮起来了。 为什么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到杯底, 而放进有相当
浓度的盐水里, 却会神奇地浮上来呢? 水的浮力小,盐水的浮力大。 )
二、命题(
2
分钟)


三、习作(
25
分钟)
要求:
1.
不会写的字先写拼音,等全部写完作文后再查字典写上字。
2.
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四、讨论修改: 写清楚实验过程中自己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同时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了吗?
五、评议
六、批改(结合语文园地的修改符号)
内容 :
1.
格式、卷面、错别字、标点、语病
2.
实验过程是否具体
方法:
把好词好句用曲线画出来,
步骤:
并在旁边写上理由。 不明白或好建议当面和作者交流, 作者修改。
1.
2.
3.
边读边改自己写的作文。
和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
找组外的同学修改。
七、 反馈(
2
分钟)
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 小结(
1
分钟)
师:我们刚才是把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写了下来,这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经过,这是记叙文。不 但要讲清楚,还
应把语句说得生动优美。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
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
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
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教学难点:
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 意了鲜花的开
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 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 交流平台
1.
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 直接写出了第
3
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 《花钟》第
2
自然段的第
1

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 《花钟》第
1
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
2
句。
2.
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石头砌成,下面
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 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
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 个小 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 易被 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
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
样。
三、 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
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
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 修改符号
1.
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2.
移动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在想移动到的位置。
3.
删除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要删除的内容。
4•
将习作时写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同桌互相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五、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写景诗,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 诗情浓郁的小
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①西涧② 唐•韦应物 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④深树
⑤鸣。 春潮⑥带雨晚来急,野渡⑦无人舟自横⑧。
① 滁(
ch
u )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 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 黄鹂:黄莺。
⑤ 深树:树荫深处。
⑥ 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 横:指随意漂浮。
[1]
译文: 关注公众 号:好 老师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 是那样婉转动
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 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
河边上。
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达到背诵默写。
16
小真的长头发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认识
9
个生字,重点指导“栅”和多音字“卷”
左右结构的字。
。学写
13
个生字,重点指导“棒”,学会写
3.
抓“嗖”、“像紫菜卷那样”、“暄腾腾”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语言文字 训练。
4.
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抓“嗖” “像紫菜卷那样” “暄腾腾”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教学难点:
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
1
.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想像丰富。今天我们就比比看,谁最有想象力?
【设计意图:用比一比的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又契合本单
元“想象” 主题。】
2.
(课件出示谜语)生猜。没错,就是头发。 (板书:头发)
3
.今天我们要读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小真的长头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两 种读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60
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预设:

1
) “卷”为多音字,出示
[ju cn]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2
裹侠带动。
3
弯转裹成圆筒形的 东西。
[ju
cn]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3
考试用的纸 在文中应读 哪
个音?什么意思
?
(2)
学生识记困难的字有栅、碍。栅与册对比,了解象形文字的有关知识。碍与得进行对比, 学习用偏旁区
分字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字义偏旁和汉字演变来识记汉字
,
拓宽学生知识面。 】
3.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
,
认读组词。
(2)
指导书写
“棒”:提示木字旁变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
腰、晾、烦、椅、沫、唯、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到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一、 朗读课文,学会质疑
,

1.
又到了大家最喜欢的接读课文环节了, 谁来当火车头?其他同学把书放平, 做到耳到、 眼到、 心到。
2.
读完故事,再看故事的名字,你有什么疑问吗?(小真明明是妹妹头,可为什么叫小真的长 头发?)
3.
故事里谁有长头发?拥有长头发的小叶和小美心情怎样?(板书:美得不行)
4.
什么叫美得不行?美得不行的小叶和小美会带着什么表情和动作说话呢?(课件出示加上横 线的小叶小美
说的三句话,学生加提示语朗读)
5.
当你们的好朋友在你面前炫耀自己漂亮的长头发时,小真呀小真,你会是什么心情?
6.
(出示小真说的话)大家看看小真是怎么想的?你读懂小真的心了吗?——再读
7.
故事的最后, 美得不行的小叶小美有了什么变化? (出示句子)(板书: 听得入了迷 羡慕)
8.
是什么让他们发生的这样的变化?别着急,读完故事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
读完课文后
,
引导学生质疑
,
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读故事——解决疑惑 的过程中体验
到自己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 】
二、 研读故事,理解想象
1.
默读故事,小真的长头发都有什么用?(课件,板书)
2.
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 (生自由练习)
3.
交流。(随机出示)
① 钓鱼 你们钓过鱼吗?容易吗?小真钓鱼容易吗?从哪看出来的?再读。
② 拉牛
O老师听到他把“嗖”这个字读得绘声绘色。一个“嗖”字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O可别小看这个“嗖”字,(板书)这样的词语叫象声词,他能帮我们清晰地看到画面,甚至可 以感受人物的
心情。你能不能也试着用上这样的词,改改这两句话?(出示句子)你看到了什么
?

的心情怎样?
【设计意图
:
拟声词的运用让画面动了起来。这一环节适时地强化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让 学生在实践中
学习、运用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
③ 当被子


(出示去掉 “像紫菜卷那样” 和“暄腾腾” 的句子) 你发现了什么
?(
板书

去掉这两个词语行吗? 为
什么?奥,难怪故事的名字要叫《小真的长头发》?
④ 当晾衣绳 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小真的头发很长?(所有 一次)
4.
小真在介绍自己的长头发时,每段后面都有——。有时标点符号也能帮助我们传达信息,它
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5.
发挥想象,创意无限,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
6•
小真在介绍自己的长头发时,都用上了“要是” “就能”……这样的词,这叫?你能不能也
用上这样的关联词把你想到的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写下来?如果能用上“嗖” “像紫菜卷那样”
“暄腾腾”这样的词就更好了。
7.
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
这篇课文,包括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 象思维。课堂上
应该为学生营造思维、想象、表达的氛围。 】
8.
长头发可以做这么多事,真是太有意思了。可是这么长的头发给小真带来了不少麻烦胆小真 都一一轻松地解
决了。哪些描述让你觉得有意思
?
9.
听完小真的话你知道是什么让小真和小美从美得不行到听得入了迷和羡慕了吗?
10.
故事读到这,你是不是也和小叶小美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
四、了解作者,拓展阅读
1.
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你们知道是谁创作的吗?(介绍作家和其他作品)
2.
最后,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自己读读,你觉得那里写的有意思?配乐读。
3.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像小真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属于自己的
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板书设计
:
小真的长头发
嗖 钓鱼 像紫菜卷那样 美得不行 拉牛 听得入了神
暄腾腾 当被子 羡慕
当晾衣绳……
想得…… 说得……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
抓“痒痒的“冒” “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 练。
4
.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
.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抓“痒痒的“冒” “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
1.
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
2.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63
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 椭圆形 菱形 鳄鱼香肠 糖醋排骨 丁零丁零 秘密
3.
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

:
认识爿字旁
,
了解爿字旁的含义。与“壮”字进行对比。


2.
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
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
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
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
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 加深学生印象。 】
5.
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
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
2.
师范读课文。
3.
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

1
)第四段
① 指名读。
② 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
是啊,“痒痒的” 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 再读,读出有意思。

2
)第五段
① 生读。
② 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

3
)第六段
① 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② 还会有什么形状?
③ 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④ 出示句子练习: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 _____________
!
我变成了一

__________
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孩子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我还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问题一抛出,孩子的思 维立刻活跃起
来。仿照课文说一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

4
)第七段
树上都住了谁?

5
)第八段
① 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
② 指导读。

6
)十三
---
十四段
一棵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的树

7
)十五
---
二十段
① 分角色加动作扮演读。
② 这水珠是什么?
4.
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总结写法,拓展想象
1.
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2.
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3.
把你想到的以《我变成了 _______ 》为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头脑中一定有许多遐想不吐不快,适时进行拓展练笔,给学生创 造表达的机
会。 】 板书设计
:
17
我变成了一颗树


痒冒
各种形状

咕噜噜”

变树
趣事
口水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
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
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
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 晾衣绳在想象的
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2
、 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
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 ,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闯关大比拼,你们想参加吗?(分组
,
规则)要 想闯关成功,
不但要想得……,还要说得……

那我们就出发吧!
【设计意图
:
用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进行教学环节
,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二、闯关游戏,大显身手
第一关:指印变变变
1
.指印也能做画
,
不信你来看。(出示图片) 你们发现这些有趣的图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是啊, 看似普通
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关注公 众号:好 老师好 童
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2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
.
出示游戏规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
为指印来个大变身
.
看看哪位同学 想得奇
,

得有趣
,
将为你们组赢得一颗奇思妙想星,时间三分钟。
3
.学生想象创作。
4< br>.学生展示,(不但想象奇特,画得也挺有趣有趣)老师想送给大家一组表示顺序的关联
词语。 用上这组关联词,能帮助你清晰地说出给指印变身的过程。评出奇思妙想星。
【设计意图
:
借助关联词语,能帮助学生语言表达更清楚,更明白。 】
第二关:接龙编故事
1
.夏天,尤其是到了午后,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啊,正是小瞌睡虫找到了你们,才让你们
昏昏 欲睡。瞌睡虫的朋友可多了,如果瞌睡虫找到他的朋友会闹出不少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 一天瞌睡
虫找到了他的朋友“红绿灯” ,会闹出笑话或者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意图
:
教师举了一个“红绿灯”的例子,迅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空间,为下面的环节作好 铺垫。】
2
.瞌睡虫还会去找大自然中的哪些朋友?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关叫接 龙编故
事。(出示故事开头)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
友 ... 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看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就为小组加一枚奇思妙
想星。
3
.小组交流。
4
.哪组来当龙头?(教师适时评价,颁发“奇思妙想星” )
第三关:读故事写故事
1
.过渡:哎呀,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想象真丰富。下面进入第三关,难度可越来越大啦。 准备好了吗?
2
.第三关:。铅笔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可是整天憋在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好多好多的梦 想呢。(出示例


文)读读故事,铅笔都有哪些梦想?你们发现铅笔的所有梦想有什么相似 之处?
3
.不但它的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再读介绍铅笔的梦想的这部 分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
4
.总结写法: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 故事就显得条理
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 有什么梦想?把它写下来。时间是
六分钟。
5
.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6
.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和在一起, 《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三、总结闯关,提示写作
1
.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
总结获胜法宝:想得……, 说得……。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像小真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3
.出示《最好玩的王国》 《一本有魔法的书》 《小树的心思》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 象空间的
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下节课,我们就来自己创作一篇富有 想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 谈话激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牛刀小试,同学们奇妙的创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想象的世界里,
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会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二、 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
.出示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2
.简单交流。
3
.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4
.学生创作故事。
第三课时
一、 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 自己评价
:
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 同学互评: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 总结点评
1
.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2
.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3
.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4
.寻找亮点。
五、 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板书设计: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想得 …… 说得……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认识染、笠等
13
个生字

学写染、碎等
10
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 的笔顺。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 溪水的绿;从
“蹦跳” 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 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 的绿;从“蹦
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
面。


教学难点: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
《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 积极性。】

1
)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

2
)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

3
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
) 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 中识字,组
词:染绿、耳濡目染。

2
) 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 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
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
盖住下面部分。
第二课时
一、 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 一读著名儿童文
学家张继楼的诗歌一《童年的水墨画》 。
二、 整体感知:
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
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
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
三、学习《溪边》
1.
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
个别读。
3.
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
4.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
预设
1
: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 老师点拨:我们如果
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 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一 声人影碎了”知
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一句话。


预设
2
:生:老师,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 么这里溪水给
人影染绿了呢?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 懂了最后一句
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默读、思考 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
色的了。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
用词的精妙。 】 生:“染”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
生: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个别 生读。
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知道
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 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
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
6.
师范读: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
么还要写景呢? 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 ,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 《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
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
四、学习《江上》
1.
如果说《溪边》是写儿童溪边钓鱼,那么《江上》是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 法:联系上下
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
2.
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思考《江上》是写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巩固诗歌的学习方法,发现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3.
交流:
师:《江上》是写什么?
生:游泳
生:戏水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生(异口同声) :戏水!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儿童的。
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
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读 过之后

你仿佛
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

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引导学 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
戏水的快乐。
4.
感情朗读。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五、学习《林中》
5.
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前两小节?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联系上 下文、联系生活
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
6.
请大家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
7.
交流: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
样。”,意思一样吗?
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8.
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卡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 的欢乐。在哪里
能读出来?
9.
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五、 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
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说说童 年生活的还可能
发生在哪些地方?
2.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设计意图: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
3.
共同交流,师当堂点播。
六、 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 阅读了许多描写
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板书设计:
溪边
.
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
林中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重点 指导写好“级、戈
I]
、尝、改、亏“这几个字。
2.
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
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
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稿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
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 虎会
什么本领? (板书题目一只 _________ 的大老虎) (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2.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
一定觉得很奇怪, “窝囊


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师小结:
结果演砸锅了 。
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
的关键词。
2.
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
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


♦♦

♦♦♦

♦♦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
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轻声词) 成语) 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
个这样的词吗?
踱来踱去通情达理
3.
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
4.
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 意思相同的词试
试。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
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 结学习方法。】
三、 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
(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
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3.
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4.
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 ,
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 过这种经验吗?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子们可 能看不明白什么
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 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
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 难。】
四、 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
.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 得丰富而生动。
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 说得多?(难过 后悔快乐激动兴
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米烈 )
2.
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
86
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
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 妈看了我一眼,并
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才能有感而
发。】


五、 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
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
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
来了快乐。)
2.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 傻事,无论是成
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 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可爱 期待 上台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不明白 哄堂大笑
第二课时
一、 认读生字
1.
出示“我会认”和“我会”的字在文中的词语,指名领读。
2.
出示注音生字,开火车认读。
3.
观察字形、结构、部首。说说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

二、 指导写字
1
.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 (级、戈
U
、尝、段、改、亏、强、枪、达、挖)
2.
动画演示“级”、“划”
“尝” “段” “强“的笔顺。注意“及”和“戈” “弓”字笔顺。“段” 的
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
3.
“尝”上面要和“学”上边区分。 “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亏”字下面是竖折钩,不要和
“专”字下面混淆。“达”第三笔是点。“枪”右边不要写成“仑”。“挖”最后一笔折要向左斜。
4.
形近字比较:级极 枪抢 亏专 技枝
5.
多音字组词:划角
6.
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特点各不相 同,有的字笔顺
和重要笔画都要强调,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 】
20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
、 认识
9
个字,会写
12
个字。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廊、仰、越、若”等生字。
2
、 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3
、 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
4
、 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展开 丰富的想象,泡
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肥皂水等吹泡泡的工具。学
生:预习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
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 也喜欢吹肥皂
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 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
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下如诗如画的肥皂 泡。(师板画泡泡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
观察“皂”字是怎样组成的,什么结构?并用眼睛记
住它)
2.
出示生字。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吗?(出示课文词语,生字变色,加 点词是易读错
字和多音字)
廊子若是娇软薄球颤巍巍山巅婴儿希望
木碗透明扯成仰望越过和弄和弄蘸上黏稠散裂
3.
开火车认读。易读错的词的多读几遍。•
4.
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指名分段读课文,让每个孩子读完后概括自己所读段 落的内容)教师
相机板书:做吹想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 词,扫除阅读障
碍,用小标题方式概括课文每段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 】
二、学习第三段 做泡泡 学用连续动词
1•
默读第
3
自然段 (按课文填空)
先把( )放在( )里,再()上点(),( ),然后用一支( ),
()上肥皂水,慢慢地( )成泡,最后•轻轻地一( ),那球儿便从管上
C
) 了下来,在
空中( )。若用( )轻轻地( ),有时能飞得很高。
2.
根据所填的字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副板书:先……然后……再…… 连续动词
3.
(只出示连接词和所有动词)谁能根据这些动词把做泡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先用……放……接着加……然后用……蘸……吹……再……提……落……
4.
作者用词多么准确丰富呀?•我们仿照着写一写吧。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做做擦黑板的过程, 同学们仔细观
察,用上连接词和动词把他劳动的过程说具体。
5.
一生表演,其它生接龙发言。师副板书用到的动词:洗 拧擦踩 晾 (提示学生在动
词前面用上修饰词,如怎样地洗、怎样地拧、怎样地踩……)
【设计意图:让一个学生当场即兴表演,其它学生边观察边说出表演的每一个动作,并用上连 续的动词,趁热
打铁,活学活用。接龙说句子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
四、 学习第四段 吹泡泡 体会泡泡之美。
1
.朗读第
4
段,哪些句子你觉得难懂,画下来?
2.
下面老师吹几个泡泡,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泡泡, 发现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泡泡的样子了吗? (师
吹几个泡泡,生观察,再齐读这些难懂的句子。 )
3.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形容泡泡样子的
词语?(师板书: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4.
我们抓住这些词语,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泡泡的美丽可爱! (生齐读课文)
5.
你还能
想起哪些词来形容你眼中的泡泡? (生自由答:五光十色、又大又圆……)
6
.你们觉得泡泡们像什么?(用比喻句来说泡泡)
7.
如果把这些美丽的泡泡看成一群孩子,它们会在空中干什么?(用拟人句说泡泡) 【设计意图:当场观察泡
泡的样子,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们对难懂的句子有了直观的认 识。既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也分享自己观
察后联想到的词语及句子,使观察的感受更加丰富 生动。】
五、 展开想象 泡泡去哪儿
1
.师导读: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 是 ……生接读:
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生
接读:快乐、骄傲与希望)
2.
这脆弱又美丽的泡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她们满怀期待,希望它们多停留一会儿,祝福这美


丽的泡泡飞得又高又远, 作者希望这些泡泡飞到哪里去了呢?
巅)
(指名读,师板书:天空 大海 夕阳 山
3.
看着泡泡们飞到墙外,你还希望泡泡们能飞到哪里去,又落到哪里去?(生想象说,教师提 示:森林星星田
野草原妈妈的手,妹妹的鼻子 ……)
六、 总结全文推荐作者
小小的泡泡的美丽虽然是脆弱的,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永远留在我们成长岁月的梦里。 (出示
冰心照片及简介)冰心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如《繁星》《春 水》《寄小
读者》等,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简笔画)



肥皂泡吹


一、 复习课文和词语
和弄和弄吹、提、扇 美
丽轻清透明 天空大海夕阳玲珑娇软
山巅
第二课时
1.
齐读一遍课文。
2.
出示含有生字的课文词语,指名领读,
师挑选生齐读。
3.
认读注音生字,开火车读并口头给每一个字组一个词。
二、 学习写字
1
.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
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
(廊、仰、越、透、若)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部首。说说
字的笔顺。
动画演示“廊”、“透”
“越”笔顺是先外
“走”
2.
“越”的笔顺。注意“双耳”和“乃”
“廊”和“越” “透”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透”笔顺是先里后外。
。“越”里面不要写“成”
。“仰”不要多加一笔撇。
里。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易错笔 顺要经常复习巩
固,并注意归纳相同结构字的笔顺规律,并时刻提醒低年级学生注意良好的写字习 惯。】
4.
每个生字在田格本上写三个,注意写字姿势,写完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三、拓展小练笔(选做)
1.
那一个个 ___________ 的泡泡,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些泡泡是那么 _______ ,那么 __________ ,那么 __________ ,那么 __________ 。
3.
送上天去,
___
过海去, _______ 过高山, _____ 在草地……
4.
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 _______ 着头, _____ 着脸, ____ 着手, ___ 着眼, ____ 着耳朵





21
*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 做人做事上获得
启示。
3.
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
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 这个题目还可以
怎样说?(我要守信)
2.
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
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一一《我不能失信》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 初读课文,感知“信”。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
① 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 耀、早餐、叠花
篮、解释、歉意、道歉。
3.
小组探讨交流,
方法)(出示课件)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
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
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c
.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4.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很想去,可是她 突然想起上午要
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不失信决定留下来,兼终, 小珍没有来,妈妈心疼庆龄一个人
在家没意思,庆龄却说一个人
因为她没有失信。(人物、事情经过、结果)
___________
告诉我们 ...
【设计意图: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
三、 读悟结合,品味“信”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 受。 (根据汇报交流,弓
I
导学生认识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并相机板书:语 言、 动作。
学法指导:读文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感受体会或者疑问在相关语句旁边做简单的标注记录, 这就是作批
注,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交流:

1
)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说。

2
)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3
)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 信。
面对妈妈的提议,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4
)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回家后,妈妈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没来,庆龄白等了非常心疼。而庆龄却仰起脸回答到:生接 读 一个人在家,
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5
) 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学生默读思考,作批
注。交流
教师指导朗读。(揣摩人物当是心理,读出相应语气。)

6
) 三人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父亲、母亲,宋庆龄。
4.
除了对话,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A.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的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 又坐到琴凳上弹
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第一自然段)二女
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 睛,漂亮极了!
指导朗读。
体会:此处通过联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说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 做出牺牲是多么
的难能可贵!
B.
师生接读宋庆龄守信用的语句。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 就是写一个你熟
悉的人,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 物的语言、动作。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使 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 理解。深化学生
透过语言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
四、讨论交流
,
深化“信”。
1.
最后小庆龄说: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你能谈谈 对这句话
的理解吗?
2.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关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 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免费领取教学教辅资料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 到行,规范自身
行为的目的。 】
五、总结
“一诺值千金” ,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 重诺言。
六、布置作业,延伸“信” 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21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遵约定 守信用
(语言、动作)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
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 顺序写下来。
3.
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
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看谁的反应 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
1
.火眼金睛 尖嘴猴腮 头戴紧箍咒
——孙悟空
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 (板书:
外貌)
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
2
.好吃懒做 好色 ——猪八戒
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也就是爱好、兴趣。所以咱们还可以通 过性格爱好来猜出
人物。 (板书:性格 爱好 兴趣)
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
1
.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 嘴巴。
师:这是谁? 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
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所以猜不出 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
.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
格爱 好兴趣等。这都是特点。
(举例:)比如说:小红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小明特别爱看 书,连上厕所
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再比如说我们班的郭辰嘉同学, 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一副


热心肠,这也是他的特点。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点呢?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 :
“世界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
必须 抓住最鲜明的特点。 (板书:抓特点)
三、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
1
.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
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 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
感觉很亲切。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 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我特别喜
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 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 (外貌) 生:爱笑,嘴角上扬。 (性格乐观) 生:喜欢读书。 (兴
趣爱好)
2
.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 己独特的特点,
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 深刻。
四、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
.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
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 ,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 ,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 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
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 有哪些特点呢?
2
.出示例文。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大
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 物什么特点来写的?(生自读)
例文: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 ,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得 有一次做课间
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 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
动着。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 一扭,来了个
360
度大转弯。此刻,这似乎是属
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 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
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 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师:这是神态。
(板书:神态) 生:浑然不觉。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 这
是心理描写。 (板书:心理)
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一连串的动作。 (板书:动作)
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 心理描写,把人
物写活了。
五、妙笔生花
1
.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 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 性格,
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
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 《戏迷爷爷》、《我的同学
“小问号”》……
3.
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写人物
外貌
抓特点
性格兴趣爱好 神态动作 心理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复习识字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识记“旭、屿、瞭、巡、逻、缆、
锚”等字,重点讲解“瞭望” 一词,理解“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 。
2.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小组合作,寻找“理解句子”与“理解词语”方 法的异同之
处。
3.
引导学生品味“像的样子
+
自己的感受”的初步写作技巧,仿写句子成段。
教学重点:
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本单元文本篇目,诵读“诚信”名言
1.
老师范读四句名言。
2.
指名读一读、齐读。
3.
过渡语:回顾了这一单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语文园地的王国里,认一 认、读一读、写
一写。来完成一段美好的语文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过渡园地的“诚信”诵读,进入本单元的园地学习。此设计实现“温 故知新”的过
程。】
二、 生字认读。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
不认识的。你先看,你认识几个?
出示:旭、屿、瞭、巡、逻、缆、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出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能认识它?
学生复习回顾查字典,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加一加,减一减;借助拼音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第一次自主识字,回顾自己曾经积累的识字方法。】
2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本
83
页的生字。一分钟时间检测学生能认识几个
生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第二次自主识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知新。】
3.

1
)卡片识记法 老师拿出卡片,要求学生自己默看,自我检测,巩固生字记忆。

2
) 同桌合作学习。两分钟检测同桌都认识了么? 学生自由合作巩固识记。

3
) 老师带领学生做识字游戏。
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谁认识,谁就马上站起来大声读出来,老师要看谁的反应快。(老师 出示卡片,学生
抢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自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相信以后用你自己的本领,会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
过卡片认读、同桌指认、做游戏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识字兴趣,丰 富学生的第三次自主识字的深入。)
二、 交流汇总 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方法
1.
老师出示其中一个最难认最难写的字,出示“瞭” ,组词“瞭望”。
请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猜词”的方式, (教师板书:猜词)
总结出了 “瞭望”的意思:登高望远,远远地看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里的“瞭望”一词,让学生自主“猜词” ,引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
带领学生找出“瞭望”的近义词,出示“眺望” 。
老师总结: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
不同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多词一义”引出“一词多义”
其实,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也能表达
,引导学生品味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3.

1
)出示 ①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②我想尝尝在台上表演的味道
指引学生默读句子,分别指名交流两个“味道”的意思。
学生交流并提出“词语替换”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师板书:词语替换)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词语替换法”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理解这两个“味道”?
学生自由回答(查字典、上网查等)。
(教师板书:查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词语解释词语” 、查阅资料的方法,在思考中总结了理解词
语的几种方法。】

2
) 出示: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教师引领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看这两个句子中的“熟”
指名回答。
师:你通过什么办法理解的?
生:自由回答。
巧。】

3
) 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所有的句子
师:如果,现在有个不熟悉的词语,摆在我们面前,猜不到意思,想不到什么词语替换,周围 也没有可查阅到
的资料。此刻,你能想到有什么办法理解这词语?
生:可以请教周围人,同学,老师或家长。
师:请教他人,也是种办法。 (教师板书:请教他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学会学习。 】
三、 体会“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与不同
,你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交流汇总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熟”的一词多义。夯实理 解词语的方法技
1.
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句子,最后句子消失,屏幕上只留下“味道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寻找发现。
味道 热 热”
教师总结:
词语,离开句子是不行的。只有放在句子里,才能让我们理解它最准确的意思。同样的,一个 句子单独地拿出
来,我们也不会知道它的完整意思。
大家都知道“词不离句”,词语和句子是相连的。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一
些是一样的。(指一下黑板的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老师语言的点拨中,体会“词语”和“句子”的相关
性。引导理解 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两者理解方法的相似之处 预设
小组讨论相似之处:请教他人,查查资料。 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同样能运用到理解句子上面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总结归纳出“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之 处。学会了“知
识的迁移” 。)
3.
引出“理解句子”的其他方法。联系上下文走进句子理解 出示:“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

18
课《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江上》 )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此句单独地出现,你知道什么意思么?通过
怎样的途径才能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寻找文章的词句: “笑哈哈,一双双小手,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原来,联系上下文,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和难懂的句子。
(教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让学生逐步地开始呈现从“理解词
语”延伸到 “理解句子”的阶梯性学习过程。 】
4.
出示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选自
19
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 教师引导学生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里,你有没有和小作者这样,经历过特别紧张的事 情?谁来聊一聊
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能用自己的心情理解作者表达的心情,或者把自己就当
做作者,在经历着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理解句子的方法,叫“感同身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作者写这段文字的内 心世界,才能够
让学生和文字走得更亲近。初步教授“感同身受”这个词语,让孩子们领悟“用心 领悟”的重要性。 】
四、品味句子
1.
师:如果我们不仅能理解句子,更能很巧妙地运用句子,就更好了。

1
) 出示: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 那么美丽。
学生默读,指名交流这句描写“小球”的精彩之处。 老师总结:像的样子
+
自己对小球的感觉, (适当板书)
就有了一段美妙的语言。

2
) 渲染引雨 师:学了这么久,相信同学们都有点累了,老师现在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
眼 睛,仔细地聆听,美美地享受一下。
学生静静聆听。 师生交流:在刚才的享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出示“夏雨”的图片 继续交流雨的样子和自我感受。 (老师适当板书)

3
)仿写 出示妈妈的手 引导学生根据“小球”和“夏雨”的描写手法,适当加入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仿
写一段“妈 妈的手”。教师巡视。
指名读一读。 教师鼓励语:你一定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回去一定念给妈妈听,她一定会从你的语言中感觉到 温
暖。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呀,让老师也感动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怎样去写事物的特点,都离不开
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说, 咱们自己心里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把感受表达出来,你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最精
彩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三段句子的“品味”——“仿写”——“创作” ,循序渐进地体会两种 修辞手法,并针对三
年级的小朋友初写作文的特点,降低难度,让孩子体会修辞手法不难,凭借自 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
以了。如此浅入浅出,为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基础。
教师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品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妙的语言魅力。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认识藏、呈等
1 1
个生字

学写寸、呈、幻等
13
个生字。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 右结构的 字,幻书写时
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
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
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图片导入

引起兴趣
1.
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

日出日落

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
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
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 状,有无数的宝
藏和财富。
2.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 情绪。】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9
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
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
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预设:学生答案会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
把学生的答案引导分析总结,得出是从“天空” “地球”两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对于课文所描述的事物的从属 关系不太明确,
在孩子们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来天空和地球两方面。
三、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4.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5.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6.
指导书写“烛”。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书写时左窄右宽;提示“幻、蜡、 诱、润、模”都
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剑”书写时左宽右窄。指导书写“乘”要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
听写生词。
2.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天空地球)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
)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
)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
)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
2.
自由读课文第
2

8
自然段,思考:

1

2

8
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

2
)天空展示的哪些宝藏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这些宝藏?(颜色形状)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5
)说话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个只能够奇妙的形状,告诉
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它们会有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学生的批注阅读为主,反复朗读,读出世界 的奇妙之美。说
话练习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更能体会出天空的奇妙。 】
3.
自由读课文第
9

16
自然段,思考:

1
) 找出这部分围绕那个自然段来写的?(第
9
自然段)

2
) 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划出相关语句并简单写一写你的感受。

3
) 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
)练习。
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雪融化时,房檐 上落下的每一滴
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预设: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3.
学习
17

18
自然段。

1
)指导朗读

2
)读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生活处处都有美,我们要善于发现)
三、小练笔 作者写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一个片
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具体吗?试着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书设计:
22
这个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 总—分—总
地球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 受“窃窃私语”
“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知识目标:会写本课
12
个生字,两条横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 用“窃窃私
语” “景色奇异”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探索海底世界的
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
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
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 那大海深处又
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 (板书:海底世界)提醒 “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
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 带着探究的欲望
去学文。 】
3.
(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标出自然段。
2.
(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多种多
样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海藻 嗡嗡 啾啾 宁静 闪烁 肌肉 峡谷 细胞 蕴藏 储藏 打鼾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设计意
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
3.
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提醒“异”的
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
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 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三段:动物的活动方法多; 第四段:植物
差异大;第五段:矿产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借助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是从哪及各方面描写海底世 界的。这也符合
本科教学目标要求。 】
四、总结:大家要学会利用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来梳理文章脉络。下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 读文章,感受海
底世界的奇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海底世界这么丰富,你想去看看,去听听吗?那
么就请同 学们再一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全班交流。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1.
黑中有光

1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 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
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 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
)海底有光吗?你来读读相关句子。同学们,看,这就 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 夜空啊。出示发
光器官的鱼。播放发光水母。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 我们不由的发出
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
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
,

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 在打鼾。”

1
)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
)师顺势引导: “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建议和批评?”感受“窃窃私语” 。
预设: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
① 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 “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 声音。)
② 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
③ 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
④ 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3
)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
一说吗?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 这多么
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3.
动物活动方法

1
)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
) 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
) 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小海参:慢,哪里看出来的?只能,
4
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你再
来读读。 梭子鱼:快,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你来读读,把他速度快的特点表达出来。 章鱼与乌贼:利用
反推力
贝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地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抓住这句话,谈谈自己 的体会。一
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
“ 免费”字,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
) 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说的真好,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 不由得发出赞
叹,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
植物差异
请学生说一说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 从颜色;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
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
矿产资源
出示段落。有哪些资源。
师总结: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 部分,我们不得
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顺学而教,体会语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 (出示
图片)
四、美读小诗,拓展提升 学了这篇课文,想不想去去海底世界看看?虽然我们现在去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把
自己的愿 望化作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我多想去看看 看看海底闪亮的星星 如同童话一般,感受它的神奇、静谧
我多想去听听 偷听他们的窃窃私语 嗡嗡,啾啾,汪汪,呼呼。 。。。。。


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悲喜
我多想去亲亲 亲亲海底的小海参 和他们一起慵懒的蠕动
我多想去摸摸
摸摸那长长的海藻 从根摸到头,和它一起随海水轻摇自己柔软的腰肢 我多想去
啊,美丽的海底世界,
我爱你的奇异,
爱你的富饶!
师总结
:
是啊,“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特,物产丰富的世界! ”
【设计意图
:
小诗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续写诗歌,说一说,你想去做什么
,
为学生抒发自
己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平台,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
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静中有声
物产丰富 动物活动方式多样
植物差异大
矿产资源丰富
24
地平线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书写
9
个生字,正确认读“秦岭、无拘无束、飞驰、空旷、低矮、起伏、胸前、谜语” 等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感悟并想象作者所描写有关地平线的的画面。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初步感知 “地平线”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谈谈自己对地平线的了解。
2.
出示课件(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图片)
教师解说:清晨
,
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
,
傍晚
,
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
,
广阔的大漠
,
辽阔的 草原
,
浩瀚
的海洋……都能看到美丽的地平线,这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揭示课题。这节课
,
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关中大平原
,
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板书课 题

【设计意图
:
三年级学生对地平线的认知比较模糊,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地平线的放映
,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
,
从而感受它的美。 】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读出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
交流所得、所获。
三、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1.
课件出示词语,多形式认读。


秦岭 无拘无束 飞驰 空旷 低矮 起伏胸前
谜语 庄稼 收割 稀稀落落 隐隐约约
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无拘无束 稀稀落落 隐隐约约
四、巩固识记,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
指导书写““秦”、稼”、“稀”,提示禾字旁做部首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4.
提示“矮、伏、骗、折、胡”,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5.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初识“地平线”。
1
.朗读第
1
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读一读并画出描写地平线的语句,看一看课本上的彩图,伸出手指画一画地平 线。这道地平线
在你脑海中留下是什么印象?
2.
汇报交流,以读代讲,想象画面。
(1) 出示句子。
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隐隐约约看见一些树丛在那里伏着。
(2) 师生减字对比读。
师: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线,
生: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师:看见树丛在那里伏着。
生:隐隐约约看见一些树丛在那里伏着。
(3) 通过对比读,你脑海中浮想出什么画面?
3.
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线,为什么作者能看到?在书上找找答案。
(1)
出示句子: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低矮的树丛和房屋稀稀落落的。
(2)
读句子,想象画面。
总结:正因为空旷的原野,低矮的树丛,稀稀落落的房屋,童年的作者才视野开阔,一抬头看 见远远的地
方,天和地也不再平行,能清楚地看到那道很亮的灰白的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象想象,语言文字似乎变成多彩的画面,变得趣味无穷。 】
二、 感悟第一次追寻。
1.
朗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道线,作者会想些什么?会怎么做呢? 出示句子:“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
命向那树丛骑去。
2.
总结:是啊,作者该多么激动、兴奋呀!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3.
出示自学提示: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作者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画
出作者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并想象画面。
4.
交流汇报。读着作者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三、 感悟第二次追寻。
1.
就在作者呆呆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作者的视野中。分角色 朗读
3

10
自然
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 解?
2.
全班交流。
(1) 分角色朗读。思考:从作者与老人的对话中,想象他们各自的神态和动作。
(2) 试着给对话填上表示心情的提示语。
出示句子: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我 -------- 地问。
“天边? ”老人 ---- 地说。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地方。去哪儿还远吗? ”我
------
问。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老人
------
地说。
“地平线是什么?” 我 ------ 地问。


“是个谜吧。”老人 ----- 地说。
(3)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3-10
自然段。
3.
作者带着几分疑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作者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
四、 想象地平线之谜。
1.
自学提示:两次追寻失败了,作者想这地平线,还真是个谜了。它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 远去追寻,去解
这个谜。想象这个谜到底是什么?
2.
交流之谜
3.
总结: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 知事物的一种执
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
4.
多形式朗读
11
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的最后作者升华了“地平线”的内涵,赋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启示。教学中以 读代讲,想象之
谜,模糊感悟会更适合三年级学生。 】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三题,想象画面并画下来。
板书设计:
24
地平线 初识 亮 灰白色 追寻 两次失败 谜 启


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
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
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1.
情境创设:我校三年级学生李大刚同学特别活泼好动,一下课就在楼道里跑来跑去,不是撞倒 了这个同学,
就是自己摔破了腿。同学们,你看到了会对他说些什么?
2.
劝说导课。大家都想劝劝她,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
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 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
二、讨论劝说的艺术
1.
小组讨论。 还有一个同学叫王大明,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别的同学都能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唯独他
喜欢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同学们,你看到了会怎么办?是啊,王小明的行为太危险了,老师 和同学看见了,都
对他进行了劝说,他会听谁的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
小红: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小明: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老师: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
汇报交流,明确劝说的艺术。

1
)小红的劝说: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
2
)小明的劝说: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
说。

3
)老师的劝说: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他自己的角度劝说, 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
更能打动人!看来劝说还真是一门学问,总结:那么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课件:
1.
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友好
和善,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
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3.
角色扮演,体验劝说的艺术。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劝说的艺术,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劝告
语言的特点和技
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


三、小组合作练劝说
1.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劝慰,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 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我
想对她说 情景二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爸爸特别爱抽烟,每天家里烟雾弥漫,他自己的身体抽坏了,我和妈妈
也跟着“吸毒”
他说……
我想对
2.
分组练习,每组练习一个。
3.
全班展示
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要做文明听众。
四、总结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劝说、练劝说最后会劝说,大家的表现都很精彩,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 成为小小劝说
家。
板书设计:
劝说
注意说话语气
学会换位思考
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
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
语句要通顺
,
调理要清晰
,
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 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1.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
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
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
2.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
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
出示交流的问题

1
) 大熊猫是猫吗?

2
) 大熊猫吃什么?

3
)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
) 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
)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4.
组内交流
,
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
样子 门类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
5.
明确写作要求
(1)
整合信息
,
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
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
6.
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
,
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
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 了学生的欣
赏水平。 】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相互提升。 】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
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
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
积累本,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学
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 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 还可以扩展知
识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俗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积累语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对好词佳句有 所了解,有助于
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时做好筛选。 】
2.
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 点评运用是否恰
当,再全班交流。
3.
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
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
5.
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
)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
)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从二年级就开始讲解,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随时随地练习拟人等
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打下基础。 】
整合资料
,
自主写作。


二、词句段运用:
1.
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
老师适当点拨。 (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 种组句成段
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
3.
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
学生动笔练习。
5.
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仿写进而有所
感悟并逐 渐有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明确仿写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样仿写。 】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第二课时
一、寻物启事
1.
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
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 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
要用到“寻物启事” 。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 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
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
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
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
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作为应用文体,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日常学校广 播为引领让学生思
考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运用。 】
二、书写提示
1.
看看你的寻物启事,对自己的字满意吗?想不想把字写得更好一些。咱们接下来就进入书写 提示,再多学几个
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
2.
根据泡泡提示观察课本上的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3.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就把你的发现实践一下。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4.
书写展示,同学点评。
三、日积月累:
1.
导语 大家对成语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个字的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八字成语。
2.
小组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可借助工具书。
3.
全班讨论交流,师适时点拨。
4.
成语意思大概明白了,咱们来看看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个成语吧。

1
)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子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 )。

2
)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 ( )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

3
)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 )的决心,深入犯罪组织内部探查。

4
)任何事情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多积累成语,了解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丰富自己的 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本环节关键在理解之后的运用。成语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并且三年级学生理 解能力有限,成
语意思了解后未必能准确运用,把成语放在相应的语境中,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积累词句 学写寻物启事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
认识会意字“承””泄”等
9
个生字,会写“夹、衬”等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衬衫、负 责、手艺”等
词语,积累“衣“字旁的字。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4.
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会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
同学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名字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 客”,板书课题并齐
读课题。
2.
知道“裁缝”是做什么的吗?顾客呢?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和想说的吗?
3.
指导两读课题: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性格;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身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语感,也是提升学生对题目的多元理解。 】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1.
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
思考:故事按什么顺序讲述了一件关于什么的事情?
三、交流反馈
1.
检查词语认读。
手艺 交货 负责 短袖 服务 一卷 夹起 (注意两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凭着 衬衫 承认 恼怒 夸奖 歪头 泄气
2.
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卷”和“衫” ,“卷”强调两横, “衫”强调衣字旁的正确写法,规范写 好三撇。
3.
交流问题
2
,相机板书(生成课后的表格) 。 【设计意图:降低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难度,同时梳理出
故事的内容结构,为后面的复述做 好铺垫准备。】
你觉得故事有趣吗?趣在哪里?(从“变”——与“不变”感受体会。 )
四、熟读对话,抓住关键词句做阅读批注,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后面的品读交流做好铺垫。 】 第二课

一、回顾导入 回顾故事内容:谁能按衣服的变换或时间的变化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对话,感受故事的趣味



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根 据关键词及标点的提示,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
(二)指导朗读,通过神态、动作及标点符号的提示,体会人物性格。
1.
交流急性子顾客的急: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顾客的急? 预设:

1
) 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一一秋天?夏天?春天?……
(三个问号,三个季节读出一次比一次急切;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想象省略的时间,再次感受 急性子的急。)

2
)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创设对比句加以体会“顾客站起来”哪种写法好, 为什
么?)

3
)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 “我不做棉袄了! ”(“跑”用得好吗?)
4.
迁移上面的学法,小组自主交流学习慢性子裁缝的。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学些方法的迁移运用,提升了语文的素养,更好地体现 了“教是为了不
教”的升本理念。】
自学提示:
标点符号的提示语气、动作、每次的表现等
3.
小组分角色朗读展示,评选优秀小组
4.
面对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那位顾客,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 学习复述
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呀,你能回家后给家长讲讲吗?只有会复述了,才能讲给家长听。借助板书 练习复述。

提示: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 现。

组内练习复述
.
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复述,评选优胜小组。


四、 课堂小结
借助板书,课堂小结。
四天的时间,顾客的服装要求接连发生四次变化,多么有意思的创编啊。同学们,大胆发挥你 的想象,你也能
创编出有趣的故事。
五、 拓展阅读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1.
先让学生看题目展开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小动物,加上颠覆的形象,更能激起学生想象表达的欲望。为单元 的写作教学做好
铺垫。】
2.
板书设计: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推荐阅读周锐的童书《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
做上能穿
没说的
没问题
没裁料
冬棉袄
秋夹袄
夏短袖
春长袖

26
*
方帽子店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认识“蕉、叩”等
4
个生字。
2.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3.
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
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圆帽子。
非常奇怪的是,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习
26
课《方帽子店》。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
香蕉形、扣子、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溜烟、圆筒形、橱窗、古董
3.
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 ),从来没有做过
(),方帽子戴着又( )又()。小孩子们不喜欢( ),他们喜欢( ),戴着又( )
又()。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 )的帽子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 )。
那些不舒服的( ),慢慢地成为( )。
【设计意图: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 容的难度,让孩
子们有法可循,降低学习的难度。 】
三、 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课文
1

6
自然段,想一想:

1
) 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
) 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还要戴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
汇报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

1
) 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2
) 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 着却热得满头
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从来”“真不舒服”“一
直”等词进行理解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 改变。
【设计意图: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

抓住了反映课文内
容的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
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思维

理解课文内容的目 的。】
四、 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
出示自学提示二:
小组合作学习
7

10
自然段,想一想

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

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
汇报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 又舒服又漂亮。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
(1)
学生读相关句子,通过重点读“可不喜欢”、“喜欢”“又舒服又漂亮”“假如”等词语来 理解孩子们
不愿默守陈规,喜欢创新。
(2)
说一说,除了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帽子,你还能想出什么式样的帽子?
3.
出示自学提示三:
自由读课文
17

20
自然段,想一想

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设计意图:复述,是在积累词语,也是在练习运用词语,是提咼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5.
读了这一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跟着
转变。
五、课后作业:
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
板书设计: 方帽子店 方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
圆帽子 (其他式样) 又漂亮又舒服
27

教学目标:
1.
认识脊、颠、旋等
9
个生字

学写漏、喂、胖等
13
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 都加一撇,
贼不要漏掉一撇。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
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故事。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 里的动物会说
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
出示课题。(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一一《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 别,只有一个
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
(1) 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一一;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一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脊背 胸脯 窟窿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旋风
预设点:
(1) “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 “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 “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
di 6,
不要读错。
3.
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训练
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7.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8.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9.
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要多加 笔画。提示
“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 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
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
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而不是“力”。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内容,再读故事
1.
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
2.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3.
师提问:同是漏,因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那回忆一下,
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老婆婆、老虎、贼、还有谁?(小胖驴)谁能看着黑板,给大家讲 讲这个有趣的故
事。
老爷爷、老婆婆养了一头( ),老虎、贼啊都惦记。
老虎和贼正在(),却听老婆婆说怕()。
它们听见赶紧(),一直到了()。
贼下树,虎回走,它俩树下( ),吓得大喊()啊!
驴圈里,()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顶()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尝试回忆文章,将主要内容补全,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 准备。】
二、 理清层次,梳理文意
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真 是太会读书啦!
1.
学习
1-2
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
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老师讲讲?(生讲)
文: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
师:除了这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这小毛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肚子圆圆的) 师:看看这胖胖的小毛
驴,这么诱人,老虎想肉很好吃……;贼想卖个好价钱……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 】


2.
学习
3-5
段,“偷”
所以他们都要去偷,终于有一天,他们要行动了,谁接着讲?(
2
生讲)
它们好厉害,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小毛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 钱树了,关键时
刻,谁接着讲?(两生讲)
就这样,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
文: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 “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
怕,就怕漏!”(师范读)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范
读)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
范读)
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谁来当老爷爷?谁来当老婆婆?老虎呢?贼呢?老师来当旁白。
你看看,贼和老虎本事好大,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老虎翻山越岭,什么都见过,他们却不 知道漏是什么,
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 齿
【设计意图: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 带学生更深层次
的走入情景。】
3.
学习
6-12
段,“逃”
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两生讲) 文:老虎驮着贼,
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而且,贼觉得这个漏跑 得真快,跟旋风
一样,一刻也不停;老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就像粘胶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 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们跑
过……跳过……穿过……
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谁来讲讲这幅图( “砰”一声,老虎撞到树上; “嗵” 一声,贼
跳上树,还掉了一只鞋子。)这一幅呢?(好险呐)
文: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设计意
图:图片欣赏,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解脱时的如释重负,用恰当的语言 描述图片,锻炼口语表达。】
4.
学习
13-18
段,“遇”
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
说的真好,老虎还想吃小胖驴,就往回走,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就要下树,结果他们又在 树下相遇了,(图
片,小偷一回头,老虎一抬头,都吓得大喊“哎呀,漏又来啦! ”小偷手一松,老
虎腿一软,咕噜咕噜滚下山)
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跑过山,跑过河,还撞过树,贼成什么样了?老虎 呢?(描述图片)
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大喊一声“漏啊! ”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设计意图:经过一晚上的折腾,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贼衣衫破烂,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 如此这般都
是因为“漏”。】
5.
学习
19-20
段,小胖驴
文: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师范读)
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一他们抬头看看屋顶一唉,说怕漏,偏又漏雨 了!
总结:同学们,看看黑板,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 叫做“歪打正
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作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毛驴都 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
这样“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可怕的“漏”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 感受老虎和贼
的可笑。】
三、整理思路,复述文章
1.
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可以加上自己的
语言、动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2.
续写: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老虎和贼、小胖驴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发挥故事的教育作 用。】


板书设计:
27

老爷爷老婆婆
小胖驴
老虎 贼
漏 歪打正着
安然无恙
“漏”作贼心虚
28
*
枣核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认识爹、勤等
7
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
2.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
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枣核就是枣的核。)
2.
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 起来学习
28
课《枣核》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
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

1
) 指名读,齐读。

2
) 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
y
a旧时官署的称呼。
3.
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枣核是一个像()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还()。但有一次,他
帮乡亲们将县官()夺了回来,可闯下()了,被官府()。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和()
成功地离开官府。
【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的难度,降低
学习的难度。】
三、 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
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 句。
2.
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时,每个学 生都有机会参
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 力。】
3.
汇报交流:

1
) 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

出示相关句子: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 上不去的地方
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2
) 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


(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3
) 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
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 驴。
b.
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
c.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 怪,咱们睡咱们
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4
) 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
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b.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c.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 快打! ”衙役
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 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
县官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四、 深入体验

深入理解
1.
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
2.
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 梳理内容,复述故事
1.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板书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2.
学生复述故事。
六、 回顾课文,续编故事
1.
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
2.
学生练习,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28
枣核
名字来历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顺利脱险
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通过举办“趣味故事会” ,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
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时数 :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谁讲的故事最好,将被评选为“故事大王” 。
二、 小组故事选拔赛
1.
明确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 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
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如: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
2
.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
.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赛,注意:有趣


4
.自主探究评说。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 间相互启发,相
互交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
.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
.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板书设计: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加上手势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目标:
1
.选取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
.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生活产生的变化,构思创作有趣
的童话。
教学重点: 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 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特点。
1.
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动物,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编一个奇异的故事。



2.
出示动物图片: 母鸡 蚂蚁 老鹰 蜗牛。
归纳板书: 母鸡
下蛋 不会飞
蚂蚁 弱小 团结勤奋
老鹰 高飞 勇敢
蜗牛 爬得慢


3.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特点?
公鸡 小猫

打鸣
捉老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在现学生熟悉的动物并回顾它们各自的特点,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 为本节课学生
的奇思妙想做好铺垫。 】
二、奇思妙想,大胆想象
1.
看到这些小动物,它们的特点或本性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假如这些小动物失去了它们 各自的本性,或
是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这些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呢:
2.
课件出示:
母鸡:展翅高飞
蚂蚁:个头赛树
老鹰:胆小如鼠
蜗牛:健步如飞
3.
那么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
4.
小组讨论。每个小队选取一个动物展开讨论。
5.
汇报交流,述说“奇异” 。
三、习作指导写“奇异” 。
1
.请从以上四个动物中任选一个,假如它失去了本性 ,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
把你的奇思妙想 写下来。
(如果认为一定的困难,也可以自己任选其他的动物,公鸡下蛋。 )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三年级习作起始
年级尤其重视段的训练,因此要求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 重点首先训练写一段语句通顺、想象合理的一段话。 】
2
.交流汇报,指导写法。 归纳板书:大胆合理想象
3.
自我修改,突出“奇异” 。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丰满故事。 上节课大家写了故事的“奇异”这一片段,这个奇异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什
么地方, 怎样的环境呢?请大家继续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编成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
二、指导写法,学生习作。
1.
突出故事的完整性。 梳理归纳:时间地点环境起因经过结果
2.
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
梳理归纳: 按一定的顺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
3.
把故事的经过写生动。
梳理归纳: 巧用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 【设计意图:当今作文缺乏教师的细致指导,尤其是习作过程的指
导,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 的起始阶段,更需要教师对习作过程有层次有梯度的分部指导。 】
三、交流展示,教师评价。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这样想象真有趣 写完整 写具体 写生动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
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
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
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
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1.
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 我们也学会了
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2.
学生交流:
(1)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 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 课文那部分得到
这样的收获。
二、 识字加油站
1.
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
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
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
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点:
(1) 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 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
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 学生自主识字
的兴趣。】
三、 日积月累
1.
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 刚刚盛开。今
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感受春的天真可爱。
2.
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3.
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诗人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你能读出其中的韵 味吗?
10.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交流。
5.
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第二课时
一、运用象声词
1.
对比句子,谈体会
出示两组句子
(1) 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2) 石头落在地上。
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 对比读两组句子,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
预设点: 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时老 师可以
这样引导学生: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2.
体会情景,做总结
大家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情景。 (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是的,加上像“噌的一下子” “梆的一声” 这样的词汇,
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一个句子加上象声词就 会让人觉得事物动了起来。


3.
根据总结,写句子 (
1
)创设情境:一只猫跑出了屋子。
请学生们体会当时的情景,加上一个象声词让句子更形象。 (
2
)你能自己说一句带有象声词的句子来吗? 学生说
出自己的句子,老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们知道加上象声词的句子比没有象声词的句子更形象,通过想象画面, 学生可以体会象
声词所表现的情景。并学会自己写带有象声词的句子。 】
二、编写有趣题目
1.
对比题目,找不同

1
)裁缝和顾客

2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出示这样一组题目,请学生说说哪个好,为什么? 预设点:学生们会说第二个题目
好,为主人公加上一个形容词,而且是一对相反的词,人们看到题 目就会觉得很有趣,想继续去读文章。
2.
小组合作,说规律
组内交流其他三个题目的有趣性, 并思考写出这样有趣题目要怎么做, 试着总结有趣题目的特点。 (可 以采用减
字对比的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题目要写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对相反的形容词,让题目形成一 对看上去就是充
满矛盾的对立体。这样人们才会被吸引到文本中去。
3.
小试牛刀,编题目 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几个这样的题目,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
三、转述别人的话
1.
引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如何转述呢?今天老师就教给大 家转述别人话的
技巧。出示例子: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
裁缝。
对比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点: (
1
)这两句意思没变,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2
)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第一句有冒号引号,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

3
)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第一句用的是“我” ,第二句用的是“他” 。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生找到句式上的变化;在表演中,学生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练习中, 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 】
2.
表演: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甲是裁缝,乙是“我” ,丙是另外一个人。甲对乙 直接说第一
句话,丙没有听见,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说的是第二句话。
3.
练习:小组内练习改一改,下面这两句话,注意意思不变,标点和人称要变。

1
)裁缝又补充一句: “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 裁缝又补充一句,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
)老婆婆说: “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
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
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复述故事 人称转述
浩瀚北京市延庆
2018
精品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世界十大悍匪-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官网-最低工资制度


校园影院-我的财富


中正纪念堂-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


离骚译文-画展策划书


农历新年-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


说说心里话作文-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