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吉利大学-寒假生活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
课文是一则
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
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
着写到狮子扑来了,
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
节紧奏
,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
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
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态度是
学习的重点,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
文,那么略读课文只要求初知课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师
只要
抓住重点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运用他们在精读课文
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理
解课文,那么有了对课型特点的分析和对课文
重难点的把握,我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以下目标: 
第一、通过阅读来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边读边想来
读懂课文。 
 1  13
 
第三、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带着自己
独特的感受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
  第四、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
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适用在不同的条件
和不同的环境下,它却有存在的价值,从而学习全面客观地看问
题和
想问题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说教学流程 
  在
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指出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具有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
的主体,阅读是他个性化
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他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生
活
经验来走入文本开始阅读的,在阅读当中他会利用他已有的学习和
生活的经验来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
交流中来欣赏文本,进而来评
价文本与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终他会带着新的感悟走
出文本,走进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当中来
感悟文本,在悟中来明理,具体的教
学思路有三点: 
  第一、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
物朋友狮
子和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
想狮子和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又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
的道理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 
第二、多层次阅读,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
 2  13 
 
知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层次的阅读的基础之上,在
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
孩子们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四
个层次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来生成并建
构新的
知识,具体说: 
  第一读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地读,让他们扫清字词障碍; 
第二读就是引读,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老师通过语调来渲
染气氛,让学生整体感知这个故事,了解
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三读就是细读,主要运用图画而与音乐,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
景
,让他们运用自己在精读课文当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边读边想,带
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当中
的有关段落,然后将印象最深
的段落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来理解故事
所蕴含的道理;第四读就是品读,赏析文中的佳句,并把它积累下来。 
  第三、注重积累,走进生
活,学用结合。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它
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
有
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把寓言故
事当中优美的语句积累下
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用结合,积累这一
课当中所学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
人,我
想这样,让孩子的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在生活当中
真正的意义。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主要来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
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3  13 
(*) 
 
 
  单元背景及设计意图: 
  本单
元是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借
世界各地儿童共同拥有一
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
的少年》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新闻报道《中国
国际救援队,真棒!》内容是中国人
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
的事情。教学本组教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
念,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每一篇课
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
学生
,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
“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
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
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由此,
的思想内涵定位为“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
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
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文本的思想内涵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自然流露,细细品读本组教材,<
br>其中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都是通过人物的
语言行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因此,在《一面五星红旗》教学中,我
们要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
人物
 4  13 
 
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为下篇课文的学习
渗透研读课文、体悟
思想内涵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
摊、奈、凝、竖、拇”5个生字,会写“窄、
脖、段……”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
子、漆黑……”
等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
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感受到面包店
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搜集关于国
旗的资料。
  一、了解“国旗”,导入揭题 
  1、播放奥运会中中国国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孩子们
说说这意
味着什么?引入课后资料袋,了解“国旗”,明白国旗代表的是自己
的国家。
  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 
*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
 5  13 
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设计意图:虽然
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但并不理解“五星
红旗”真正意义,就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语言和背景资料,是
孩子们肃
然起劲,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想一想:文章主要
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文章大意。 
  3、课题是“五星红旗”,文章从头到尾,都紧紧围绕
“五星红
旗”展开。请你再整体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看
看课文有几处写到
“五星红旗”? 
(1)、将学生找到的关于红旗的句子在课件(word)上显现。随
机正音。 
(2)、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旗 
  (3)、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三、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愫 
  在四处描写国旗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拒换”这一环节中,以此带
 6  13 
 
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
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
  1、自由地朗读4-11小节。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爱国
旗、爱祖国的情意。
  2、交流,让自己的想法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
精致
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 
1)、老板看到我脖子上的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时,我
犹豫了一下。我在犹豫些什么?
  2)、关注“慢慢解下来”、“展开”细微的动作——动作小心,
爱护国旗。 
3)、“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
艳。”在我眼中,红旗依然那么鲜艳。
红旗陪着我,经历危险和困境,
却依然那么鲜艳,国旗依然保持她的神圣和庄严,表达我热爱国旗的赤子之心。 
  4)、朗读指导。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国旗。
  1)、当老板告诉我可以用这面国旗换面包时,我愣了一下,久久
凝视着手中的旗帜。当时
,我在想些什么呢? 
  2)、充分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 
A、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样的?——又累又饿、随时会
倒下,急需帮助。 
 7
13 
 
  “头和身子被撞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在<
br>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近三天。(读得低沉)。在这样的情况下,面
包是我的救命粮食。但我不
能拿国旗去交换,因为她是祖国的象征。
她的价值高于救命的面包,高于我的生命! 
  B、
我在漂流时带上国旗,说明我是中国人,希望祖国陪伴我,
希望国旗能陪伴我渡过漂流中的困难;在遇到
危险时,我先想到把国
旗系在脖子上,她不能丢。在历经困难后,国旗仍然那么鲜艳,她那
么神
圣、庄严不可侵犯。我不能拿她换面包。 
  ……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以“拒换”
链接到前文的“手举”、“脖
系”。让学生去感受“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3)、朗读指导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
外走。 
1)、摇头:断然拒绝! 
2)、吃力、趔趔趄趄、摔倒:无法支撑却还不愿意交换国旗。维
护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
  3)、读得干脆,坚决。 
  ●……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后文,加深
体验,在揣摩人物的神情、
动作中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四、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8  13 
 
1、文中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
板。 
面包店的老板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
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
“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
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
耸鼻子,还给了我。” 
●“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
我来付。”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品读老板的语言、神情、动作,去体会
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由“公平交易的生意人
”到最后的
“乐于助人” 
  2、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他被感动了。)
  被什么感动了?被“我”感动。被“我”不用国旗换面包所感动,
被“我”热爱国旗、热爱
祖国的精神所打动。 
  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链接“我”的行为
动作,加深体会“我”
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提炼文本的主题就水到渠成:)—— 
  在无
法支撑的情况下,“我”如此维护国旗的行为,赢得老板的
敬重和理解。是呀,只有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
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
最值得尊重的,也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9
13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和特色,教学设计精当巧妙。本篇课文<
br>以“一面五星红旗”线索,紧紧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为变化进行
探究互动,整堂课流畅有序,
层层深入,学生的感情也随着理解的深
入而不断深化。 
  2、学习阅读,我们不仅要引导学
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
还要让学生体悟到为什么要这样写。这节课的设计,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对文本中“犹豫”“慢慢地解下来”“展
开”“久久地凝视”等词语、句
子的推敲直视“我”当时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去触摸“以人物外在的表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写作方
法,在语言的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教材简析】 
  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
利亚发生地
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
从另
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
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
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
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 
 10  13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
情朗读、想象体验、读
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
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
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
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
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
臭气。 
 11  13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
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学生品析。
  ⑵感情朗读。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学生口述。 
  ⑵理解分析。 
  ⑶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⑷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⑸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畅所欲言) 
  ⑹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学生理解分析。 
  ⑵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
 12  13 
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
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情写话。 
  3、交流。 
 
 13  13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