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丢手绢作文-儿童节活动
2015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
共有学生49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
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
、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
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
的面还是大,针对这
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
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
册教材的重点教学
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
学综合应用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识解
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
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
容进行一次系统的、
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
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
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
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
中的数学
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
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
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
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
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
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通过
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
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初
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
原来”,会用“鸽
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
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
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
算公式,会运用公式
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意义,能
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
方格纸上画出图像,
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
离。 
⑦经历
“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五、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
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
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
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
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
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
所学的数学知识。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
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
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
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
br>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
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
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
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
学习中展开竞争,使
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
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
教学进度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时间 
0302-0306 
0309-0313
0316-0320 
0323-0327 
0330-0403
0406-0410 
0413-0417 
0420-0424
0427-0430 
0504-0508 
0511-0515
0518-0522 
0517-0529 
0601-0605
0608-0612 
0615-0619 
0622-0626
0629-0703 
内       容 
预备周 
课时 
3 
4 
4 
5 
4 
5 
5 
4
4 
5 
5 
5 
4 
4 
4 
5
5 
机动 
 
2 
1 
1 
 
1
 
 
1 
1 
 
 
 
1 
1
1 
 
 
负数
 
百分数(二)
百分数(二)
 
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
比例
 
比例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数学广角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
整理和复习空间与图形
 
整理和复习空间与图形
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
 
整理和复习综合应用
 
期末复习备考
期末复习备考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