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4
农业谚语-贷款收入证明范本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42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 (5分) 
jǔ  jué     huò  huàn
wǔ   rǔ        e  hao      páo  xiào 
(       )
(         )  (        )  (        )  (         )
xuàn   rǎn      qing   xi    f`àng    si
ji   dian       gan   ju  
(        )     (
)    (        )       (        )     (
)
 
 
 
二、组词。(4分) 
疆(       )
淮(     )    陷(        )     侮(       ) 剥bao(
) 
僵(       )     准 (     )     滔(        )
悔(       ) 剥bo(       ) 
喧(     )     漠(    )
蹄(     )   蓑(     )崖(     ) 
渲(     )     莫(
)     啼(     )   衰(     )涯(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废(     )忘食  杯水车(     )
完好无(      )  文质(    )(    ) 
百折不(     )
了如(       )掌    (   )(   )尽瘁  得意(    )(    )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才„„
1、(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牺牲自己,(    )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    )没有科学根据,(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
严格        严厉        严肃 
1、老师(    )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
)要求自己。 
2、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    )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
)
的批评。  
五、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欲:① 欲望 ② 想要,希望 ③ 需要 ④ 将要 
翠色欲流(      )
随心所欲(      )   
..
拥:①抱 ② 围着③ 群众拥护 ④ 聚到一块
一拥而上(      )           拥戴(      )
..
六、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8分)
1.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难道你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扑通一声,孩子扎进了海里.(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修改病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少先队员李红手里拿着刚刚采来的野花,跑进了校门。(缩成最简)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尊重晏子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七、补充完整。6分 
1
一夜五更,___
________________;三秋九月,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      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
,无以成江河。 ○
4
当一个同学整天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你会用
这句名言来劝诫他。 ○
八、根据信封的格式要求填空。(2分)
写信封的正确格式应是在信封的左上角写上收信人所在地的
,信封中
间写上收信人的          和           ,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的
和邮政编
码,还要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邮票。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10) 
1、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山
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
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
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在文中用“      ”画出来。 
(2)
这段话中“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着
。 
2、楚王问晏子:“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
人。大
伙儿八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
碰着
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画“    ”句子是
说的话,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
,给楚王的话以有利的回击,表现了他                         。
(2)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可改为肯定句:
                                   。
二、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
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
,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
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
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
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
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
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
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
代价?(1分) 
..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
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2
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童年有太多太多值得自己回忆的事。想起这些事,你就感到高兴、幸福,还是后悔、难
 2
 
过呢?请你选择一件生动具体的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
的真情实感,
语句通顺,标点准确,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3 
 
 
 
 
 
 
 
 
 
 
 
 
 
 
 
 
 
 
 
 
 
 
 
 
 
 
 
 
 
 
 
 
 
 
 
 
 
 
 
 
 
 
 
 
 
 
 
 
 
 
 
 
 
 
 
 
 
 
 
 
 
 
 
 
 
 
 
 
 
 
 
 
 
 
 
 
 
 
 
 
 
 
 
 
 
 
 
 
 
 
 
 
 
 
 
 
 
 
 
 
 
 
 
 
 
 
 
 
 
 
 
 
 
 
 
 
 
 
 
 
 
 
 
 
 
 
 
 
 
 
 
 
 
 
 
 
 
 
 
 
 
 
 
 
 
 
 
 
 
 
 
 
 
 
 
 
 
 
 
 
 
 
 
 
 
 
 
 
 
 
 
 
 
 
 
 
 
 
 
 
 
 
 
 
 
 
 
 
 
 
 
 
 
 
 
 
 
 
 
 
 
 
 
 
 
 
 
 
 
 
 
 
 
 
 
 
 
 
 
 
 
 
 
 
 
 
 
 
 
 
 
 
 
 
 
 
 
 
 
 
 
 
 
 
 
 
 
 
 
 
二、阅读《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2分) 
。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2分)。 
。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为什么?(3分) 
。 
。 
6、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 
。 
 
 4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
争,村民们
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
个士兵。他们哀叹缺
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
,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
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
.
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
过,
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
好想起
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
奶酪纷纷添到了
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
、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
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
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
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ɡ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
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
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2分)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2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