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下《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
健康成长-闯祸了
 
24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7个生字,读准
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正确读写“火烧
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
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来^@源zzstep.&com#%]
▶教学重难点
背诵第3~6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说清楚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识字:“檀、喂、盈、彤”出现在文
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识记。结合偏旁识记“檀、喂、
庙”,这3个字分别为木字旁、口字旁、广字
头,结合字义,联系生活经验,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识
记“盈、彤”,这两个字在文中都以词组(“笑
盈盈”“红彤彤”)出现,可出示图片,再联系上下
文,识记生字。动作识记“跪、揉”,可结合动作,
识记生字。对比识记“模”,这是个多音字,可结
合“模型”,联系学过的知识,识记生字。随文识记“
接”。 
写字:“凶、庙、威、武”是半包围结构,要特别注意提示笔顺。“必”是独体字,点的笔画较
多,引导学生注意点的不同位置,总结书写要点。“胡、灿、骑、秒、猛、接、镇”等字都是左窄右宽,偏旁大多由熟识的部件组成,书写时应引导学生观察“火、马、禾”成为偏旁后形体的变化。
2.朗读教学 
中国教育出~%版网
本文言辞优美,想象合理有趣,适合学生反复阅读
。教学时,先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火烧云的
特点,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细致引导学生朗读第
3~6自然段。如第3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到表
示颜色的词语,从这些词语入手,体会颜色的丰富多样,
进行朗读指导。 
3.积累表达 
课后有两个积累任务,一个是课后第一小题,要求背诵第3~
6自然段;另一个是积累三类表示颜色
的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其中背诵第3~6自然段是教学
重点,可以在重点品读之后借助课文中
 
第 1 页 共 13 页 
的一些词语、句子辅助记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有8个,比较特别的是“金灿灿”,这是ABB式的叠
词,凸显了云霞金光耀眼的样子,可结合多媒体体会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这些词语说出火烧云是如何变<
br>化颜色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来%^~&源中教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来源:z%^zst&ep.c@om]
▶课时目标
1.认识“檀、喂、盈、彤”这4个生字,会写“必、胡、凶、猛、接、威、武、镇”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云。 
3.能说出火烧云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理清题意
1.课堂导入,引出课文题目。 
(1)师:大自然千变万化,就连天上的云朵也有千百种姿态
。你见过这样的云吗?(课件出示火烧
云的图片)
(2)师: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云?(学生描述所见情景)
(3)介绍作者萧红,引出课文题目。(课件出示萧红简介) 
2.抓住疑问,走进课文。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
(2)根据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师:读完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题目。
来~&源
中国教育%*出版网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什么是“火烧云”,通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画上横线。
3.理解“烧”字,感受异景。 
 
第 2 页 共 13 页
 
(1)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指名朗读,师正音。
(3)认识“彤”字。 
①教师范读,出示“彤”字的读音。
②解释“彤”的字义,“丹”指红色,右边“彡”表示装饰。
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理解“红彤彤”。 
(4)体会“烧”字,感受火烧云的瑰丽景色。
①找出文中用得特别好的动词“烧”。 
②播放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说说“烧”字好在哪里。
③教师总结:“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如火一样红,也使人感受到火烧云如烈火熊
熊燃烧那样的震撼景象。 
(5)学生齐读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以火烧云的
图片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主题鲜明。对于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的“火烧
云”,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
,让学生初步理解。抓住关键字“烧”,让学生在理解“烧”的过程
中,明白火烧云名字的由来,也感受
到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绮丽壮美。 
板块二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结构。
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火烧云”的?
(3)学生答,教师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来源&:^中教网~@#]
2.图文结合,感受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火烧云上来时的美景。
(2)围绕“变”字,感受美景。 
师: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把它找出来。
 
第 3 页 共 13 页 
(3)细读第1自然段,体会变化。
师:火烧云出现时,都有哪些事物在变化?用横线画出来。进一步思考:它们是怎么变的?
[*~st^&ep.@com]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喂猪的老头儿的胡子。
(5)认读生字“檀、喂”。 
①结合偏旁,理解字义。
②课件出示紫檀木的图片,加深对“檀”的记忆。
(6)结合“笑盈盈”,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心情。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们见到火烧云时很高兴?
中国教育%&出版网
(7)课件出示“盈”字的演变。 
课件出示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盈”是“充满”的意思。“笑盈盈”即笑容满面的意思。
来源中&~#教网
(8)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再读第1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梳理
出文章结构,找到作者行文的规律。在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火烧云的出现时,先抓住“变”字,发现
火烧云的美;再由“笑盈盈”体会人们见到火烧云时的喜
悦。最后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对照具体画面朗
读,感受火烧云的特点。 
板块三  书写指导,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指导书写。 
[ww%w*.zz#s&~m]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必、胡、凶、猛、接、威、
武、镇”,学生观察异同点。 
(2)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教师强调:“必、威、武”这3个字的主笔分别是卧钩、斜钩、斜钩。
中国教育出版网
(3)教师范写,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笔画重点指导。 
 
第
4 页 共 13 页 
①“必”:第二笔卧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方,不宜过长,笔顺是点、卧钩、点、撇、点。
②“胡”:左右结构,注意“月”字撇画的穿插。
③“凶”:先内后外,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点。
④“猛”:左窄右宽,右部底横宜长,托住上方。
⑤“威”:半包围,被包围部分小且靠左,斜钩是主笔,要写舒展。
⑥“武”:第二横从横中线起笔,写得斜长,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小,斜钩要写舒展。
⑦“镇”:左窄右宽,右边“真”字里面有三横。 
(4)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特点,将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识记、辨析,重点笔画、特殊
笔顺重点
指导,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这样先观察后书写,写后进行评价反馈,让
学生在实践
中把字写美观,从而提高其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跪、庙、揉”这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灿、骑、秒、庙、接”这5个字。
2.指导朗读,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句,说出火烧云的变化特点。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4.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发现规律,说出几个类似的词。 
▶教学过程
来^&源中教网@~%]
板块一  深入朗读,感悟变化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火烧云    晚饭    胡子
2.师: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出现会觉得很欣喜,火烧云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
师: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交流反馈。(课件出示句子) 
 
第 5 页 共 13 页
 
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
百合色。
来源:zzs~t#&ep.@com^]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颜色变化、形状变化。 
5.在读中感受。 
师:自由读一
读,和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作者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什么特点?
6.引导学生从“一会儿、忽然”等
词中总结出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 
(1)从数量上体会“一会儿”。
[ww@w.#zzstep~.^com*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这几个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哪个词?数数有几个“一会儿”?
来源:*%zzst@ep.c&^om]
(2)从词义上体会“一会儿”。
师:你能找找“一会儿”的近义词吗?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小结:火烧云不仅变化多,而且变化快。
7.适时板书:多且快。 
8.积累词语:金灿灿、凶猛、接着、威武、镇静。 
(1
)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中的红色词语。(出示课件,将词语“金灿灿、凶猛、接着、威武、镇
定”标红)
(2)你能选择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3)在课堂作业本上抄写这几个词语。 
【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的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易到难
逐次解答
问题,体会学习的快乐。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w&ww.z*zste%^~
板块二 细致朗读,落实积累
1.问题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
来源&:@z*zstep.%co^m]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颜色变化很多的? 
第 6 页 共 13 页 
2.同桌合作,梳理出所有描写颜色的词语。 
3.语言积累,拓展练习。(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红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黄   梨黄 
金灿灿   茄子紫
半灰半百合色 
(1)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师:天空中的颜色就这些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来源^*:中教网%]<
br>(4)师:这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觉得还会有哪些呢?仿照文中表示颜色的
词语说一说。 
 ①ABB式:黄澄澄、绿油油。
②以常见的食物来描述颜色:番茄红、葡萄紫。
③两种不同颜色组合:半红半紫、半青半黄。
(5)交流书写“灿”字。
师:写“灿”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用它组个词吗?
书写指导:注意“火”变成偏旁时,字形变窄,最后一笔变为点。 
组词:灿烂、金灿灿。
中国教育出版网^%]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4.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朗读。
来@#源中%&教网
(1)师: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时间的。
(2)抓住“一会儿”,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来源:&中~#*教网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
合色。 
②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来源^#:&中教网@]
 
第 7 页 共 13 页 
③师:火烧云果然变化多,变化快。谁觉得自己能比他读得更好? 
④男女生比赛朗读。 (3)师:细心的作者不仅观察细致,用词巧妙,在标点的使用上也别具匠心。(课件出示句子,用
红色标注顿号) 
课件出示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①
师:思考,为什么作者用顿号而不用“和”来连接? 
② 全班交流讨论。 
③
师:全班齐读这一句,读出顿号的轻、短,读出火烧云变化的迅速。 
5.分步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1)指导朗读。 
师:火烧云的颜色之多,变化之快,你能用朗读的方式为老师介绍吗?
  (2)根据提示进行背诵。(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中国教育出版网^%
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    )的颜
色。 
中国教育%*出版网
(3)师:你们的深情朗读,将火烧云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
多……(课件出示火烧云各种颜色的图片,学生随图背诵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背诵离不开
教师的适当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和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该段所写的火
烧云的特点,为后面分步背诵做好铺垫。这样既让学生熟练背诵
了此段,也让学生在背诵中学习了背诵的
方法。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板块三 朗读品味,感受魅力
1.关注形状变化,找时间词。
(1)教师朗读第4~6自然段,找找火烧云有哪几种形状的变化。(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
来~#@源:&zzste*]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第 8 页 共 13 页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2)师:这几种动物形状的云,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组内合作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形状变化。 
2.预设,随文识字。
来@*源中教网~&]
(1)预设1: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
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
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
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来源%&^@:中教网
①师:试用文中的句子描绘这匹马刚出现时的样子。
②学生齐读。 
③结合动作识记“跪”字。 
④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匹马消失得很快
?(“过了两三秒钟……”“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
巴……”)
[w&@ww.^zzste~p.c%om
⑤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
(2)预设2: 
师:人们还在寻找马尾巴呢,这时来了一条大狗,瞧…… 
课件出示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
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①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来源#:中教&~网%]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交流识记“猛”字。
③联系生活,理解“凶猛”。 
师: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用“凶猛”来形容。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④抄写词语“凶猛”。
来@&源中教网^]
⑤师: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大狗凶猛、跑得快的特点。 
第 9 页 共 13 页 
 
(3)预设3:
来源:zz&step%.com@#~]
课件出示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
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
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
了。 
①师:朗读第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②根据学生回答,图
片出示石狮子照片,从而理解“镇静”“威武”,让学生抄写词语“镇静”
“威武”。 
③联系
学过的知识,认识“模”字。(区分读音,“模”在词语“模型”中读“mó”,在“模样”
中读“mú
”) 
④学生用“一模一样”造句,加深理解。 
⑤利用偏旁识记“庙”。
师:广字头的字大多与建筑物有关,如“府、库、店、庵”等。你还知道哪些偏旁是广字头的字?
⑥再读第6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变化之快。(学生补白课件)
中国教@%*^育出版网
课件出示
大狮子如此威武又镇静,却在一转眼间再也找不着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可真()呀!
3.理清结构,指导背诵。 
[w~#st^ep%.@com
(1)回顾段内结构。
①师:有三种动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学生用“接”字造句。 
课件出示
一会儿……忽然……接着…… 
②师:这些动物各有特点…… 
课件出示 
马头向(    ),马尾向(    )。马是(    ),像(
),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
钟,那匹马(    )了,腿(    ),脖子也(
),尾巴却(    )。
来源:z&zste%p#.co@m~]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那条狗十分(    ),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    )。 
 
第 10 页 共
13 页 
 
 (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
),也(    ),很(    )很(    )地
蹲着。
③师:它们消失得也特别快,就在一瞬间…… 
课件出示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匹马变(    )了。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    ),大狗也(    )。
 可是(    )就变了,再也(    )了。
[w@w*^s&tep.c~om
(2)根据课件提示,同桌互相练习,尝试填空背诵。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提示,背一背吧!(学生齐背课文) 
(4)师:如果去掉提示
,你能根据自己头脑里的画面,背诵第3~6自然段吗?(学生练习独立背
诵,指名展示)
4.熟悉样式,文段仿写。 
(1)展开想象。 
师: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大自
然会赋予它各种形态。想一想火烧云还会变幻出什么形状呢?
(指名回答)
来源:zzst@ep%.c#o*&m]
(2)仿写拓展。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也来模仿课文第3~6自然段来写写火烧云吧!
(3)教师巡视指导。 
(4)佳作赏析。教师抓住学生写话的闪光点进行评价。 
【
设计意图】课文朗读学习,为学生记诵服务。在朗读指导中,穿插字词学习,同时也借助字词的
学习,理
解文段内容,感受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巧妙。梳理结构,将学生背诵的难度降低。将当堂独立背
诵作为部分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其余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巩固练习中达到要求。 
板块四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告别美景,回味余韵。(教师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回顾全文。
(1)师:赶紧趁着夜色还未完全降临,我们再在朗读中欣赏火烧云的魅力吧! 
 
第
11 页 共 13 页 
 
(2)教师朗读第1~2自然段,学生朗读或背诵
第3~6自然段(鼓励学生背诵),师生合作朗读最
后一个自然段。
3.指导书写“骑、秒”。
来源:zzs&tep.*co#%m]
(1)学生观察生字,找出异同点。 
(2)
教师范写,指导“马”“禾”作为偏旁时变窄,最后一笔有变化。(“马”最后一笔变成提,
“禾”最后
一笔变成点) 
(3)学生练写。 
(4)教师评价反馈,学生再改写。 
来源中教网
%@~]
【设计意图】最后回顾课文,师生合作背诵,进一步巩固了背诵效果。写字环节,引导学生先观
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的观察帮助学生掌握方向,写后进行评价反馈,看写结合,在实践<
br>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平实但精妙,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火烧云优美奇异的景象
展示在读者面前。对于本课,我采取以下方式落实教学目标: 
1.找准切入点,逐步深入课文。 <
br>课堂伊始,我并不急于讲解课文内容,而是从题目出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什么是
“
火烧云”。火烧云的特别之处正在于一个“烧”字。从“烧”字,读出火烧云的颜色与它出现时的壮
美气
势,然后深入课文。 
2.多层次落实字词的积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对于文中字词的学习,我采用集中学习与随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字、词、句结合学习,在句中理
解词义、字义。如“笑盈盈”这个词中含有“盈”字,同时“笑盈盈”体现了人们见到火烧云的喜悦。
另外注意字词的积累与拓展,在学习“金灿灿”时,与课后习题相结合,仿说类似的词语。 
第 12 页 共 13 页 
 
3.突破难点,落实背诵。 
背诵第3~6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第3~6自然段是文中最有趣的地方,他们很
容
易形成大概的印象,但背诵时容易遗漏细小的地方。在指导教学中,我注意将学生易忽视的细节适当
放大
;引导背诵时,设置填空部分,让学生再次回顾细节之处,然后结合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让背诵
变得轻
松、可操作。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