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学科基本能力测试题
昆虫记读后感400字-表彰大会策划书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线
__
_
_
_
_
名
姓
 
 
 
 
 
 
 
 
 
 
 
 
 
 
订
 
 
 
 
 
 
 
 
 
 
号
考
 
 
 
 
 
 
 
 
 
 
 
 
 
装
 
 
 
 
 
 
 
校
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学科基本能力测试题(二) 
(满分:100分)
基础理论(40分) 
一、课程标准:(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
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
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2、能用普通话(      )、(        )、(
)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       )、(
)和(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        )、(      )、(      )、和(
)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
),让学生(        ) ,乐
于(        ) ,应引导学生(
)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 
二、师生共读(10分) 
(1)《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___________书籍
。集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
体,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
活琐事,每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
理。它不仅能帮助同学们_______,_______
,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2)《十万个为什么》分门别类地对孩子们的疑问做了一一解答,其中包括
_______、
植物王国、_______、宇宙奥秘、_______、人体生理、_______
、风云变幻、千古从横九
个类别。 
三、教材教法:(10分)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2、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
 
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
br>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
怎么看?怎么办?(7分) 
 
 
 
 
 
 
 
 
 
 
 
 
 
学科知识(60分)  
一、基础知识(10分)
1、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
),黄黄的叶子像(              ),(         ),
扇走了夏天的(
)。它把红色给了(      ),红红的枫叶像(                 ),
(
),邮来了秋天的(        )。 
(2)(      )白,晚霞(     ),(
)对云横。雨中(      ),灯下(      )。
(3)赵州桥的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既 (
),使
(                 ), 又 (           ),(
)。 
(4)(                      ),(
),是知也。  
2、选词填空(2分)   创举     创造            雄壮
雄伟 
(1)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  
(2)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宇宙。  
 (3)赵州桥非常(
)。  
 (4)解放军在(        )的乐曲声中接受检阅。  
1 
 
3、
我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3分) 
1、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
分)
 
 
 
 
 
 
 
三、阅读(
          
15
       
齐白石爷爷
    2、孔子是怎样向老子学习的?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ĕng)
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
二、语文能力(15分) 
1、宋朝著名学者(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
“(
)。”请你再写一句读书名言:(                       )。
2、人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     )的《猫》、有(      )
的《和时间赛跑》、有(          )的《荷花》、有(
)的《自己的花是让
别人看的》等。 
3、有人用“偷天换日”表示“奏”和“春”这两个字的
变化。如果用“水落石出”表示
“波”和另一个字的变化,这个字是(          )。
4、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陈词 __ 调     以 __效尤     虚无缥
__  再接再__ 
按__就班     颠 __不破       __ 床架屋  枕__
待旦 
5、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2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 。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 。 (杜甫)
6、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③“国家需要
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
这两种修辞方式。
(   ) 
 
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
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
ùn)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
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
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
的画越来越
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
虾,他每天仔细地
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
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
就
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      ) 喜欢——(      )
仿佛——(      )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      )
仔细——(      ) 成功——(      )
3.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   )里打“√”。
(1)伸展、宽解。(  ) (2)缓解、从容。(   )
4.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习作:(20分)
 
在综合性
学习中,我们搜集了不少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
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
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他们理一理,
写成一篇习作。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线
_
_
_
_
_
_
               
名
姓
 
 
 
 
 
 
 
 
 
 
 
               
 
 
 
 
 
 
 
订
 
 
 
 
 
 
 
 
 
 
               
 
 
 
 
号
考
               
 
 
 
 
 
 
 
 
 
 
 
 
 
 
 
 
 
装
                
 
 
 
 
 
 
 
               
校
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