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命题说明及答案
情人节短句-南京政治学院分数线
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命题说明及答案
 
一、试卷命题情况
 
在
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
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
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
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
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
br>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
怪题、过难的题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
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
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
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
了教材所有方面的主
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
考查了学习过程,较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三年级数学试卷容量大,覆
盖面广,满分100分,从“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
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八个大题,考察了学生解决有关
时间的简单问题、
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乘、除法计算等等。
 
试题较好地体现
了层次性,难易适度,比例为7:2:1,简单题分值约占70%,
中档题约占20%,稍难题约占10
%。这样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思考的过程和
方法,答题的情感与态度
等。
 
(二)贴近生活,注重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 :“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
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
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
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
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
数学的生活
价值。这些题目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特别熟悉的事和物,它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
直观
情境,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
和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
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br> 
(三)实践操作,注重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组织引导
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
验证的过程。传统的考试题目中,一般都只注重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查
,严
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检测,以致课堂教学中长期存
在重结论,
轻过程的现象。本试卷通过精心选材,巧妙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
实践能力。如:第五题:在图中涂色
表示各分数,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以上两题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
充分让学生经历
探究的过程,那么,学生解答时就会束手无策。它为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
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试题答案: 
一、填空:12   1  1小时
7  1   2 四分之三  
2
 
9
   
0    四  四
相等  直角  7  6  三  四  黑  白  黄 
二、√××××√ 
三、厘米
米  分米  千米  分 千克  千米 
四、略 
五、12厘米   36厘米
28厘米 
六、可能   一定   不可能   一定    可能 
七、
1、8×30+6×20=360千克  答:商店总共运来360千克水果。
123
2、1- - =
555
3、67÷9=7(次)......3(袋)9+1=10(次)
答:要10次才能运完. 
4、45分钟
5、105
×7=735(千克)答:一头牛的重量是735千克。
6、(100-36)÷8=8(米)答:平均每天修8米。 
 
试题双项细目表 
2011年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能力要求 
题号 
所属
题型 
考察
内容
知识
分布 
分值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所属
题型
编号 
难度
预测
(得
分率) 
  
  
  
  
  
  
试题
来源 
识记 了解 理解 运用 
一 填空 
基础
知识
基础
概念 
基础
概念 
计算 
观察
能力
分析
能力 
理解
计算 
计算
理解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本学
期 
20 
6
7 
26 
√
  
√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二 判断
填单
位 
计算 
√
  
  三 
四
√
  
  
√
  
√
  
√
  
五 图形 
数学
广角 
应用
题 
智力
6     五     
六 5         六     
七 20
10 
  
  
  
  
 
√
 
  
  
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