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教学计划

绝世美人儿
511次浏览
2020年09月30日 04: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寻找孝心少年观后感-大连海事录取分数线

2020年9月30日发(作者:苗龙)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 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依据
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 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
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贯穿于
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 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
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
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 少数学生在计算速度、正确性上存
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 br>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 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
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 年
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
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 “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
1 11


惯,养成 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
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
趣和 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 ),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
—推理,用数学解决问 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 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
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
诀 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
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
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
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 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
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
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
2 11


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
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 性,
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
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简单推
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除法和混合运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
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 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
学概念。
3 11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
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
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
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 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 中,
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
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 ,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
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选
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
降低难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教学计划(二)

4 1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
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
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
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 br>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 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39名 ,在上学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
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
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 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
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
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
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
数位表和涉及“0”的读写比较难。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
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 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 认识
行米,知道毫米”。
5 11


第三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加减计算
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 差,探索规律和
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长
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 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
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
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 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
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 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 分、
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 年级(下)经历、体验数
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
简 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 的情境认识万
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
的顺序和位置 。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
6 11


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能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
行 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 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
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 、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 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
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
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 图形。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数学学习的
重点对双基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 突破
陈旧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并不是以完全的“定论”方式呈现。
强调用学生自己的语言 描述计算方法。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
法多样化。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学 习知识,
将过程与方法确立为课程目标。
五、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9
(二)千米的认识3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18
7 11


(四)认识图形4
(五)有余数的除法4
(六)时分秒6
(七)收集与整理5
(八)总复习5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教学计划(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大多数学生
具备良 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也非常强,部分学生的书写仍旧比较潦
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改进 ,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
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 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
以1当5 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
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 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
方格 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
8 11


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
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 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
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
表内除法(二),混合运 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
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 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 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
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
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
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
现象。
9 11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 br>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
题。
5、使学 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
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
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 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
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 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
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简单推
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0 11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
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 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
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11 11

毫米英寸-大学生实习鉴定评语


感动的作文600字-感恩节的文章


什么是左派右派-上海招考网


艾青诗集-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东南大学录取分数线-合同法解读


广东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太阳报


韩国身份证-海南高考时间


今年花胜去年红-公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