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反思

巡山小妖精
618次浏览
2020年09月30日 08: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兴华中学-济宁学院网

2020年9月30日发(作者:臧庸)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目录:
1. 《四则运算》 教学反思
2.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3.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4.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6.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
7. 《统计》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 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
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
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 顺序
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
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 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
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 到过,但
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了 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
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
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 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
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四则运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 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
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
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
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 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 br>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
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但从学生的作业及单元检测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
序的掌握不过关,主要体现在:
①顺序出错;②抄题时抄错;③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


结合学生出现的 问题,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一看(认真看
题)、二画(运算顺序)、三算(认真计算)、四查 (检查计算结果)”
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另外,
坚持 每天对学生进行3-5题强化训练,力争全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
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 活
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
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 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
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 br>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
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 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
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
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
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 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
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 生把
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


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
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 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
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 br>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
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 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 示意图的细
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
体辅导多了容易 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
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 是关于位置的相
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
出来的方向 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
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 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想象那
样的效果。有时不得不减少活动的次数,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 br>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
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 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
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
努力!加油!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课程 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 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
过 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发现,掌 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教
学难点是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 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
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再在老师提供的信息下面提问题 ,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最后老师
要求学生解答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独< br>立解答并交流,学生可以说出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发现这两


个算 式的得数是一样的,再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意
义,最后再模仿让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同桌讨论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发现的规律。
本节课学生参与 活动很积极,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让学
生观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时,没有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说 ,老师辅导
参与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
说互补、找出规 律,老师可以在学生活动中给予辅导、完善,使其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
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 律则更为
糟糕。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
这三个运算定律, 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
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 式,并正确的
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
运用运算定 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
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 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
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 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 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
做题。其 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
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 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
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
的感 兴趣。不知教材的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
分开安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 生会更感兴趣,毕竟螺旋式
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有心理接受水平。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 错
误满篇,平时麻利的对号此刻却再也难以画上去。一节课时间过去了,
作业没批两本,自己却 感到头昏脑胀,哎,怎么会这样?
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心想,小数对学生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
应该没有问题。哪知道,实际上 原不是这么回事。本单元看似容易,
实则难点一大堆。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
来很困难。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问之知道,但运用缺乏
灵活性。变换练习题题型, 学生马上无所适从。
比如,学生知道: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 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
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练习题:1.04读作( ),表示( )。第二个括号学生几乎都填
的是1个一和4个0.01,而少有学生填104个0.01。虽说学生填的不
算错,但也说明学生对 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不像对整数部分几个一、
几个十等的理解那么深刻。
又如,学习了小数的 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
大小不变。判断题: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 学生判断正
确。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有真正理解。2.0与2大小一样,但计
数单位 是不一样的。所以意义不同。
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更多。尤其是单位之间的换算,要根据进
率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
对,要不就是数位不够补0时,补在 了中间。
接连几次作业,效果都很差,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接下
来的课我该如何进行 ?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们认为,首先要慢下来,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第二,针对问题,一点一点讲清讲透,有针
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第三,帮 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
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
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一个个消灭掉。
后来的几次课,我依计而行。果 然作业效果有了很大改观。批改
起来也顺畅多了。单元检测在即,我想对本单元的问题再做一个小结,< br>帮助大家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1、小数的意义:


明白不同的数位上 计数单位不同。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小是一,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大是 0.1。
2、小数的性质(1):
区别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是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 或去掉
0。如果在小数点的后面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会改变。如:
2.4=2.40,不 能写成2.4=2.04
3、小数的性质(2):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是和小数的扩大或缩小相联系的。归纳为:
小数点右移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10
小数点右移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小数×100,……
小数点左移一位=小数缩小10倍=小数÷10
小数点左移两位=小数缩小100倍=小数÷100,……
4、求小数的近似数:
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改写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所以除 了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余
都要写上。
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般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如 保留一位
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精确到十分之一),原则是看保
留位的右边一 位“四舍五入”。
如:把19007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
190070=19.007万≈19.01万
这类题最易出现的错误是小数数字写对了,却 忘了添上“万”或


“亿”。也有部分同学把改写和求近似数混淆。
5、生活中 的小数:主要涉及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也就是
换算)。主要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人 民币单位的换算。
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学生基本不存在问题。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的进
率是10 00以外,两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两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1000,而两相邻的面积单位之 间进率是100。这是解决问题必
须熟悉的。然后根据是扩大还是缩小进行小数点的移动即可。如:
2.05吨=( 2050 )千克,扩大1000倍,所以小数点右移三位。
470厘米=( 4.7 )米,缩小100倍,所以小数点左移两位。
3.04米=( 3 )米( 4 )厘米,把其中的0.04米扩大100倍,
即小数点右移两位。
4千克70克=( 4.07 )千克,需要把70克缩小1000倍,即小
数点左移三位,再与4千克合起来即可。
6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6.05 )平方分米,需要把5平方厘米
缩小1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两位,再与6平方分米合起来即可。 本单元的教学真的是教训难忘,我也希望自己吸取教训,在教学
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 高。
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
进行探究教学,如:三角 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
内角的和等。但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准备 好师生
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响
探究结果的不当的. 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


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有利于 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
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
上 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
料: 6 7 8 4 5 9 3 6 10,课 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
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出均 能
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
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 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
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 的不
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
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 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
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第二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 在探究活
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
什么?学生思考片 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
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
理差不多。相对来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但是从< br>我这节课来说,源于学生的基础差,可能收到的效果还是很好。下面
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进行自己的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 。的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个单元的教材在安排时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购买学
校用品入手的。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熟悉
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 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
从而产生新的计算要求。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 br>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
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 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小数的加法和减


法》的课堂小结时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你们都选 择采用整数的加法
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呢?通过比较你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计算与整数 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
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了。
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数位
必须对齐,小数点也必须对齐。 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
了一些练习题。整体感觉学生在这部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统计》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
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 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
的必要性。因此,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
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较感
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 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
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 br>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
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 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
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 自己所想,问自己


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 br>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
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 形成一种老师、学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
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 ,
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
的不断优化。整节课学生 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
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 。同学们在我创
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
合作交流 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 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
上的激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
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 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我还进行
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 思的
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但本案例也反映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虽然本节课同学们一反课改以
前的“静”而是“勇敢”的“动 ”起来。然而因为“动”使得本节未能完成本
节课的教学任务,只完成复习统计表这一块。另外,由于教 师说的其
他水果有很多种,教师例举的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以至最后学生统
计结果中选择其他 的学生最多,最后还是没有决定好买什么水果合


适。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
的逐步培养。

上海市公务员-社团招新策划书


感恩父亲的作文-会议接待欢迎词


珠宝设计专业-美白小偏方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上饶师范-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读书的坏处


高效课堂-尚于博


最美护士-大学迎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