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别妄想泡我
667次浏览
2020年10月02日 17: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家的变化-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10月2日发(作者:边贡)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目 录


编写说明 .............................................. 3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 .................................................. ..................................... 3
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 .................................................. .................................. 4
三、教学目标 .. .................................................. .................................................. ................................. 7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 .................................................. ......................... 8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 .................................................. ............................................ 9
第一单元 ............................................. 11
单元说明 ......................................... .................................................. .................................................. 11
1 观潮 ..................................... .................................................. .................................................. ...... 13
2 走月亮 ............................. .................................................. .................................................. .......... 17
3 现代诗二首 ....................... .................................................. .................................................. ...... 21
4* 繁星 ............................. .................................................. .................................................. ............ 24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 .................................................. ............................................. 27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 .................................................. ............................. 29
语文园地 ........ .................................................. .................................................. ................................. 31

第二单元 ............................................. 33
单元说明 ......................................... .................................................. .................................................. 33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 .................................................. ................................... 35
6 蝙蝠和雷达 ............................................ .................................................. ..................................... 38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 .................................................. ............................... 41
8 蝴蝶的家 ... .................................................. .................................................. .............................. 44
习作《小小“动物园”》 .................................................. .................................................. ............... 46
语文园地 ...................... .................................................. .................................................. ................... 48

第三单元 ............................................. 51
单元说明 ......................................... .................................................. .................................................. 51
9 古诗三首 ................................... .................................................. .................................................. 53
10 爬山虎的脚 ................................. .................................................. .............................................. 58
11 蟋蟀的住宅 .................................... .................................................. ........................................... 63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 保护视力》 ............................. .................................................. ................ 74
习作《写观察日记》 ................ .................................................. .................................................. ..... 80
语文园地 ................................ .................................................. .................................................. ......... 83
第四单元 ............................................. 85
单元说明 ......................................... .................................................. .................................................. 85
12 盘古开天地 ................................. .................................................. .............................................. 88

1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13 精卫填海 .............................. .................................................. .................................................. ... 91
14 普罗米修斯 ............................. .................................................. .................................................. 95
15* 女娲补天 ................................. .................................................. ................................................ 99
习作《我和 过一天》 ............................ .................................................. ............................... 102
语文园地 ..... .................................................. .................................................. .................................. 104
快乐读书吧 . .................................................. .................................................. .................................. 107
第五单元 ............................................ 112
单元说明 ......................................... .................................................. ................................................ 112
16 麻雀 ................................... .................................................. .................................................. .... 114
17 爬天都峰 ............................ .................................................. .................................................. ... 116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 .................................................. ......................................... 119
习作例文与习作 ...................................... .................................................. ....................................... 121
第六单元 ............................................ 124
单元说明 ......................................... .................................................. ................................................ 124
18 牛和鹅 .................................. .................................................. .................................................. . 126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 .................................................. ..................................... 131
20 陀螺 ............................................... .................................................. ........................................ 136
口语交际《安慰》 ..................................... .................................................. .................................... 140
习作《记一次游戏》 .................................... .................................................. ................................. 143
语文园地 ... .................................................. .................................................. .................................... 145
第七单元 ............................................ 148
单元说明 ......................................... .................................................. ................................................ 148
21 古诗三首 ................................. .................................................. ................................................ 150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 153
23* 梅兰芳蓄须 ............................................ .................................................. ............................... 160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 .................................................. ...................... 163
习作《写信》 ............ .................................................. .................................................. ................... 166
语文园地 ................. .................................................. .................................................. ...................... 169
第八单元 ............................................ 171
单元说明 ......................................... .................................................. ................................................ 171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 .................................................. ....................................... 173
26 西门豹治邺 ............................................ .................................................. ................................. 177
27 *故事二则 ............................................ .................................................. ................................. 183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 ................................ .................................................. ..................... 187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 .................................................. .................................................. ... 190
语文园地 ................................. .................................................. .................................................. ...... 197


2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
程改革的先进理念 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 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
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 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
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 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
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 “导语”,在单元导语
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 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
“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 结,提炼学习方法 ;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
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 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
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本套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 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 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
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 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与运用。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
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 可迁移运用方法,总结出一些最
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 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时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
的 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者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 ,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
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
多是创设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激发 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

3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 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六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
人 文主题分别是“自然之美”“连续观察”“神话故事”“成长故事”“家国情怀”“历史传说故事”。
另 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二单元“提问”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
第五单元 “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1.阅读
(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 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
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形成良好品质。
精读课文一般从朗 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设计课后题,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 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 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
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 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
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 ,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有星号的是 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
教学目标。略读课文与精读 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
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 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
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如,《现代诗二首》的学习提示“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
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 的画面”,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阅
读诗歌。
(2)编排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提问”策略。
教科书第二单元是以“提问”为主线编排 的阅读策略单元。这种单元类型,不以双线结构的方
式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
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前两篇课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第一篇 《一
个豆英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从局部、全文的角度提出问题;第二篇《 蝙蝠和雷达》引导学生从
内容、写法和获得的启示三个角度提出问题。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筛选出对理
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理解课文。第四篇课文《 蝴蝶的家》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提
问策略进行阅读。
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从多角度提问、筛选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提问意识和习

4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 br>惯的养成等角度,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对提问策略进行了回顾总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提问策略
的价值。
(3)安排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安排文言文《精卫填海》和《王戎不取道旁李 》,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
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
后题体 现出对四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课后
题中“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获得
初步的文言语感;“ 结合注释”,旨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
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 逐句翻译,或全文翻译。
2.习作
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教学。
(1)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
第五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 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整
个单元以“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 学生认识和掌握把一件
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并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 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 元习作。其中,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
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 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
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写事六要素 ,写事要注意顺序,写事要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
想到的写下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写一件事的 方法。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
热打铁,练习写事。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有旁批 ,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别从不同
角度揭示写事的一些要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写事的方法。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
课文” 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
——“习作例 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编排。
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养表达自信。话题的情境创
设 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叙事类文章,还引导学
生写说理 类文章,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需要。如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
好地方”,要求 学生写清楚推荐的理由,摆脱一般写景习作的窼臼,使习作更具实用性,激发起学
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
在每个习作中,加强习作指导,降低习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

5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 br>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第
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通过实例提供不同角度的推荐理由,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第二
单元习 作“小小‘动物园’”,借助一位妈妈和绵羊之间的特征关联,帮助学生找到家人与动物之间
的联系;第 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通过课后的“观察记录”和“阅读链接”,分步指导学生写
好观察日记。第 四单元习作“我和 过一天”,提供学生熟悉的人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以示
例的形式提示学生想 象的方法;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先让学生玩一玩,接着写一写,把
鲜活的游戏经历记录下来; 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提供例文供学生学习;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
儿怦怦跳”,通过话题唤起学生的 长时记忆,丰富习作素材,并提供词语丰富学生的表达。教科书
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些指 导性的内容不只适用于完成某次习作,其中也蕴含着完成
某一类习作的方法指导。
(3)随机安排课后“小练笔”。
教科书在某些课后灵活地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 由读学写。如,结合课文《走月亮》,
引导学生写写自己记得的月下的某个情景;结合课文《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引导学生写写自己
读书的理由。结合课文内容,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培 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记录
生活的好习惯。
3.口语交际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四次口语 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
众表达能力的独自类话题,如“讲历史 人物故事”;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我
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引导 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
己的想法;还有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 完成交际任务的功能性交际话题,如“安慰”。观
照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 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
教科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 标要求,如“讨
论”,二年级引导学生学习轮流表达,三年级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充分关注每个人发 表的意见,
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意见,四年级则开始强调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不重复别人说的话 。
4.语文园地
全册教科书除了第五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七个语文园地,围 绕每个单元的内容
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
“交流平 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总结,
大多通过与学习伙 伴交流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
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 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
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语 文实践。

6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字。
“词句段 运用”,延续低年级“字词句运用”的设计理念,并体现中年级的学段特点,安排系
列语言实践活动,引 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书写提示”,继续学习钢笔字,提示了一些成段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写好一段文字。
“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俗语、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5.快乐读书吧 延续三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本册结合
“神话 故事”单元,推荐学生阅读神话。“快乐读书吧”设计“你读过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
个板块,分 别采用不同的形式推荐中外神话。
在“快乐读书吧”中对阅读神话进行了提示:“远古时候人们认为神 话是真实而神圣的,一定
要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地讲出来。”“神话通常气魄宏大,如女娲补天、共工触 山、羿射九日……读
的时候要发挥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通过这样的提示,使学生在阅读神话时读得 更深入、更投
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6.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教科书 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识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认的字,其中
蓝色的字是多音 字( 指之前学过这个字,此次出现作为多音字学习);“写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
会写的字;“词语表 ”列出了本册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词语。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的文字,做到具有一定的速度。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能想象画面,能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3.能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4.能把握一件事和几件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读文章能提出问题,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6.能简要复述课文。
7.诵读优秀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8.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7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十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能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修改的习惯。
(四)口语交际
1.能围绕话题发言,在讨论的时候不影响其他人。
2.能在生活中安慰他人。
3.讲故事时,能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教科书,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关注教科书的纵向联系和横向 联系;要树立方法意识,将方
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1.识字写字
中年级依然 需重视识字写字,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
指导,特别是难字、容 易出错的字,要用恰当的方法加以点拨。
本册教材的多音字数量较大,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 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形成
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音。
2.阅读
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 重点目标,
落实单元语文部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 值的
学习内容;三落实学段的常规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 br>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
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文言文等不同类型 的目标定位,避免拔高要求。阅读策略单元中的课文
和习作单元中的课文,各有用途,应避免定式思维, 用好课文,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
要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 外阅读,并组织交流阅读
体会,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3.习作
准 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四年级习作要求仍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在习作教
学中,要让 学生体会到,习作是为了与人交流,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看明白。每次习
作话题,设定适当 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尽力避免定位不准、拔高
要求的问题。

8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 br>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作后修改,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教科书在很多习作中,都提示学生
写后 自读并做必要的修改,将习作完成之后的修改作为习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所学的修改符号运
用于学生真 实的习作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修改的环节,使之逐渐成为习惯。
要强化习作的交际功 能,使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科书对写后交流的提示,
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 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象意识,引导学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
感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与人进行书 面交流的成就感,彰显在作后交流中提升习作能力的理念,避免
作前的过度指导束缚学生的灵性。提倡从 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
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生作 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
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读者反馈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 的内容写得更清楚明白。
另外,要特别重视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围绕 培养学习作能力
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定位,对单元中“交流平台” “初试身
手”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在写清楚一件事的能力方面有较为明 显
的提升。
4.口语交际
依据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设计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 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倾听、应对能力。
多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 场景的简单重复。
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法; 学习运用
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不同场合(正式场合、 非
正式场合)、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多人、一人),学习在不同情境下实现交际目标,发展口头表达能< br>力,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 语交际活动,关注学生活中的交际
品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可以前三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述,让
所有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 达情况,引导学生有
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的学习成果。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编写本书的主要 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科书特点,领
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需要强 调的是,本书中的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依据,仅供参考 。教师要结合当时、当
地、本人、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进程。
本书按照教科书的体例,在每个单元前面编排了“单元说明”,介绍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
联系,为教 师理解教科书和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提供帮助。
每课一般包括“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等内容,有的还提供了“教学资源” “教

9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学设计举例”。
“教材解析”,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等进行解析,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借鉴。
“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通过本课学习期望达成的学习结果。
“教学建议”, 对如何实施教学提出建议,重点提示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积累运用等方面的
教学建议。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不是流程式的建议,不意味着教学的先后顺
序。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建议 ”中提示的要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
流程。
“教学资源”,主要提 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其中有的内容可以
直接用于教学,有的内容只供教师 阅读,不必告诉学生。
“教学设计举例”,是教学设计的案例,有时提供完整的教学设计,有时提供某 一课时的教学
设计。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有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建议”里的思路,有的则与 教学建
议”中提供的思路不尽相同。





















10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元以“自然之类”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 》《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
和 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
上》描绘 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
了作者眼中三个 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 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 态
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 ,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
这一 能力的培养:《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
写的样子, 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
中描写的气味,让 画面更加丰富。略读课文《 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略读课文《繁星》让学 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
“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边读边想 象画面时?不仅要能 “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
味道……引导学生调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 br>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
学生介 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
向生活实际,表 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宫,品味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既能“看” 到
样 子,还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等。不要琐碎分析语句,而要给予学生更多边读边想象
的机会,加 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自然之美。
第二,本单元的一些内容与学生生活较远。如,有些地方的学生可能 没见过钱塘江湖景象,
也没有在海上看繁星的体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音像资料等, 让学生增加一
些感性的认识,但不宜过早和过多使用,避免用图像或视频代替学生的想象。
第三,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生动 ,具有积累的价值。教学时,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背
诵、抄写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观潮 2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会写28个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走月亮
现代诗二首
繁星
2
1
1
3.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4.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5.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6.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 月下情景 。
口语我们与环境
交际
习作 推荐一个好
地方
1 1.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2.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
2 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
2.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语文交流平台
园地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4.整行书写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 意字
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
合计 11











12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1 观潮
教材解析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 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
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
热爱。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 明,按照“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去后”的
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第1自然段用“天下奇观”总起,指出 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第2
自然段写潮来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见。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由远而近 的变化过程。第5自然段
写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此外,文中“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两处显 示了时间的变
化。
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登上海塘大堤,为读者描绘了几幅静态的画面——宽阔 的钱塘江、平静
的江面、屹立的镇海古塔等、云雾中的小山、人山人海的海堤。每一幅画面都各有特点。 钱塘江
“横卧”眼前,“横卧”一词写出了江的宽阔,又带有一种动感。江面“笼罩”着薄雾,小山“若隐若现”,透露着几分神秘的美感。镇海古塔等“屹立”着,则显示出一种又高又稳的力量
感。 海堤上的人们“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则传达出人们心中的期待。所有这些画面为钱塘
江湖的到来勾 勒了一幅生动的背景。
课文第3—4 自然段,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 “隆隆的响
声”“闷雷滚动”,描写了江潮的声音。接着从“一条白线”,到“拉长变粗”,到“两丈多 高
的水墙”,描写了江潮的样子。最后,同时描写了浪潮的样子和声音——浪潮如千万匹战马飞
奔,声音如山崩地裂。这两个自然段的描述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感到江潮的气势非凡、雄
伟壮观。 循着“传来响声——出现白线——拉长变粗——形成水墙——飞奔而来”的线索,我们
的脑海中可以浮现 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此外,“人声鼎沸”“踞着脚”“人群又沸腾
起来”,这些词句都具画面 感和现场感,借观潮者的热烈反应衬托大潮的雄伟壮观。
课文第5 自然段简要描述了潮去后的情景。 虽只有几句话,却呈现了不同的画面。从潮头奔
腾西去,到余波涌来,风号浪吼,再到恢复平静,江水涨 高,在不同的画面切换中,展现了潮头
西去,恢复平静的过程。
课文配了一幅插图,呈现的是 波推浪涌、横贯江面、浩浩荡荡的钱塘江大潮,有助于学生理
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目标
1.认识“盐”等12个生字,会写“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 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13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建议
教学时 ,教师可以先结合“资料袋”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再让学生默读全文 ,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围绕“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
潮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整 体把握内容,理清课文大致层次。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和语
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 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潮的奇特、壮观。最后让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容易认半边熟字而读错的生字,如
“屹、浩”。“崩、震”可提醒学生“崩”是后鼻音,“震”是前鼻音。
有的生字,如“盐、 余”,比较常见,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生字,如“屹、
贯、霎”,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屹立 、横贯、霎时”来识记。教学“昂”时,可以结合课文做一
做“昂首”的动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 字义。“鼎、沸”,可先在“人声鼎沸”中整体识
记,再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物 ,后来成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
征,“沸”就是锅里的水煮开了,从而理解“鼎沸”和“人声鼎 沸”的意思。“崩”可与“棚、
蹦”辨析,“震”可与“晨、振”辨析,在辨析中了解形声字的规律并识 记生字。教学“顿”字
时,可借助熟字“炖”,通过换偏旁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
2. 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 15个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字的结构。“据、堤、盼、滚、堵、< br>犹”左窄右宽;“顿”左右同宽,“崩、震、霎”上扁下长,注意上下部分要写得紧凑。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潮:左边三点的摆放位置略微形成竖着的弧形。中间部分最后一横比第一横稍长。
震:上面是“雨”的变体,四点均是从左斜着往右下轻轻运笔;下面倒数第三笔是竖提。
二、理解运用
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初读课文后,可用“课文是围绕哪句话 写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
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确课文是围绕文中的第一 句话,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大家昂首东望, 等着,盼着”“顿时人声鼎
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潮头奔腾西去”等语句,梳理出课文的层次, 初步把握课文的主
要内容。

14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2. 词句段理解。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①圈画相关景物,想象潮来前的画面。
教学课文第2 自然段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
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圈画出相关景物,如“钱塘江、江西、薄雾、镇海古塔、小山、人山人海”,
然后引导学 生一边读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边想象含有这些景物的画面。
在交流这一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画面时, 学生可能关注的是一种景物,如“江面”,也可能
会关注到几种景物,如“江面、古塔、小山”,教师都 要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景物
描写,想象画面,让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并在想象中感 受潮来前江面平静、开阔等特
点。
②梳理潮来的过程,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课文第3—4 自然段写潮来的过程,连续的画面既富有动感,又带着声音。教学这两个自然
段 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梳理出潮来的过程。梳理时,可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如
“传来隆隆 的响声”“出现了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
荡荡地飞奔而来” ,帮助学生理清潮来的过程。也可以根据一些体现观察顺序的词语,如“远
处”“再近些”“浪潮越来越 近”,帮助学生梳理潮来的过程。
理清潮来的过程后,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想象时,可以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验展开想象,也可补充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辅助学生想象。如“好像闷雷滚动 ”,可让学生联
系听雷声的生活经验,想象潮来时的声音。“水墙”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见到的墙来想象 。学生
对“两丈”可能比较陌生,教学时可借助一些直观的事物,让学生体会有多高,再引导学生想象。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借助课文插图或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br>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听到的巨大响声来想象,也可以播放大浪潮的声音,帮助学生想象。
③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教学第5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关注并品读文中的一些 重点词语。如,写余波的“漫天卷地”,
写江面的“风号浪吼”,写江水的“涨了两丈来高”。引导学生 想象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漫
天卷地、风号浪吼”的意思 再试着说说会是怎样的画面,“风号浪吼”又是怎样的情景。
(2)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悟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 读潮来前的部分,要想象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的情景,读出平静和期待,语速要缓,声音不要
高。读潮来时 的部分,可引导学生读好表现大潮声音、形态的语句。可通过“水天相接的地方出
现了一条白线”“两丈 多高的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等语句,想象大潮的形态 ,读出大潮由
远而近的变化,体会大潮的壮 观。还可通过“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

15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裂”等 语句,想象大潮的声音,读出大潮的声音宏大,感受潮来时的气势。读潮去后的部分,可
让学生依据“漫 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想象画面,读出大潮的气势。
(3)借助诗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背诵第3—4自然段。
课后第三题中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 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农历八月的
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
间,潮水便 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诗中“吼”
字写出了大潮之声 ,突出了潮来的气势;“头高数丈”写出了大潮之形,体现了大潮的壮观。教
学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对 诗句的理解,然后紧扣一些重点词,谈谈诗中大潮带给自己的感受,
最后再让他们从课文中找一找与诗的 内容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诗中“八月涛
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的是潮来的时 间及其声响、气势,学生可画出文中“农历八月十
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句子。“须臾却入 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的
是大潮退去的情景,学生可画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霎时,潮头奔 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满
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诗句与课文中的 句子机械地一一
对应起来。
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借助对第3——4自然段内容的梳理,背 诵这两个自然段,教师可以
适当指导。
一是巧搭支架,用填空的形式引导背诵。如:
那条白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
二是让学生借助提取的关键词进行背诵。如:
第3自然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
第4自然段: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教师要启发学生自主总结、交流有效的背诵方法,培养熟读成诵的良好习惯。
3.积累表达。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表中的一些词语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如,可以出示景区人多的
场景 ,引导学生用“人山人海”来描述。播放雷声、海浪声等巨大的声音,引导学生用“山崩地
裂”来描述。 还可以播放“上课铃一响,校园顿时安静了”的视频,引导学生用“顿时”进行描
述。“犹如”可让学生 仿照学过的“好像、仿佛”等词进行运用。





16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2 走月亮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 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散步
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 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以“走”为线索,写出途中看到的景物及联想,带 给读者诗情般的感
受。“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一咏三叹让画面有了流动感。第1—3 自然段,写月亮
升起,“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第4—5 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
亮。第 6—7 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第 8—9 自然段,总结全文,抒
写“我”和阿妈之间的亲情。其中第4—6两个自然段作者着墨最多。
第4自然段中,“细细的溪水”“灰白色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是“我”眼中所见,
“山草和野花 的香味”是“我”鼻中所闻,“阿妈白天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是“我”心
中所想。作者把这些内 容巧妙地融汇到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灵动的、令人神往的“月
下溪景”图。
第6自 然段中,作者同样调动了多种感宫,不仅用眼看,还用耳听、用鼻闻、用心想,把一
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 。作者写到了“村道”,收庄稼前,要“修一修,补一补”,呈现出一幅淳朴
的乡村风俗图景。“秋虫唱 着”“夜鸟拍翅”“鱼儿跃水”,勾勒出一幅安宁祥和的夜景图。
“果子的甜香”“果子挂满枝头”,描 绘了一派丰收的图景。作者还写出自家的田地,“种油
菜”“栽水稻”,呈现了一幕幕辛勤的劳作图景。 在这一自然段的最后,“学校放假阿爸回,采塘
新谷待阿爸”表达了“我”对阿爸的思念。
课 文中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的穿插运用,让课文的表达显得优美生动,富有画面感。如,
第2 自然段 中四个“照亮了”构成的排比,犹如一组特写镜头,慢慢扫过苍山、大青树、大道、
小路……描摹出一幅 皎洁的月光图,省略号的使用,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又如,“每个小
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用 拟人的手法形象贴切地勾画了“水塘映月”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温暖的
情感。再如,“稻田像一块月光镀 亮的银毯”,用比喻手法让我们“看”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还饱含深情。如, 文中反复出现的“啊,我和妈妈走月亮”,流露出我”和
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情 谊。再如,“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
星……”,这句话既是写天上的月亮、星星,也在写地 上的阿妈和“我”,阿妈就如天上的月亮,
“我”就像那小星星,月亮牵着星星,阿妈牵着“我”,多么 温馨、多么甜蜜!
课文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走月亮的场景。“我”和阿妈身着民族服饰,在柔和的月光下 ,阿妈
牵着“我” 的手,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我”仰头看着阿妈,露出幸福的笑,浓浓的亲情充
盈其间。

17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目标
1. 认识“鹅、卵”等 8个生字,会写“沟、牵 ”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 14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 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 师可相机介绍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交流课文描写
的哪些图景让自己印象深 刻,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勾
画优美生动的词句,联系生活,调 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月夜美景、浓浓亲
情。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第4自 然段背诵下来。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会认 8个生字。“鹅、 卵、俗、跃、烁”,可以结合词语“鹅卵石、风俗、跃
出、闪闪烁烁”,进行整体认读。“穗”可和“惠 ”进行字音的辨析。“埂”可以借助熟字
“更”,识别字形。
2. 写字。
本课要 写的15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指导学生书写时,要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左右两部
分的比例及错落。 如“坑、填”,左边部分要写得窄一些,提土旁要偏上一些。“卵、填、稻”
容易写错,可指导学生认真 观察字形,注意“卵”字左右两个小点不能丢,“填”字右边的
“真”中间有三横,“稻”字右下“臼” 中的两个小横不能连在一起。“淘”与“萄”可引导学
生进行字形的辨析。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淘:注意后半部分里面是个“缶”字,一竖不能出头。
卵:左高右低。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撇,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跃:足字旁 的最后两笔是竖、提。右边第一笔是撇,运笔时注意从右上往左下,要写得短一点
儿。
二、理解运用
1.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题后,教师可简介什么是走月亮。然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以“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
个 句子为线索,思考经过了哪些地方,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通过师生交流,理出走月亮的几个主
要场景。

18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2. 词句段理解。
课文以“走”为线索,呈现给读者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认真读
好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语句所描绘的画面。
(1)想象“月亮升起”图,感受月夜的明亮和柔和。
第1自然段讲月亮升起来了,特别强调 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月
亮渐渐从洱海升起来月光如洗的样子,为后面的学习 铺垫温暖的感情基调。还可以简要介绍一下
洱海,让学生明白洱是一个淡水湖,是云南标志性的景点。
教学第2 自然段时,可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四个含有“照亮了”的句子,并让学生跟随“点苍
山 ”“大青树”“大道和小路”的景物变化,在脑海中切换不同的画面。根据这些景物变化,进一
步指导学 生按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展开想象,让想象的画面更具次序性、连续性,月光
好像把地上的一切 都依次照亮了,从而感受月夜的明亮、柔和。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
步体会课文描绘的画面。
(2)想象“月下溪边”图,感受月夜的祥和。
教学第4自然段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然后交流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交流时,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给所描述的画面起一个名字,如 “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洗衣做船”,
帮助学生理清这个自然段的主要画面。接着,可以让学生选择 喜欢的一幅画面,再次朗读相关语句,
想象画面,并体会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如,“溪水流香”的画面 ,可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了溪
水,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鲜花的香味,从而感受溪水、花草的香、月光相互 交融的和谐画面。又如,
“水塘抱月”的画面,教师也可以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感 受水塘、月亮相互
融合的和谐画面:卵石间布满了一个个清澈、可爱的小水塘,小水塘里倒映着一个个明 亮、皎洁
的月亮。也可引导学生紧扣“抱”字,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体会画面中蕴含的温馨感。再如,
“洗衣做船”的画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描述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说说感受,体会阿妈和“我”
之间的浓浓亲情。
(3)想象“月下田园”图,感受月夜下的丰收景象。
教学第6 自然段时,也可以像教学第4 自然段一样,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结合课文,为脑
海中浮现的画面起一 个名字,如“修补村道”“虫唱鱼跃”“果园飘香”“种菜栽稻”。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 画面,或描述,或朗读,或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园
飘香”的画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 想象,把果园丰收的画面描述出来,也可以从嗅
觉的角度来描述果园的丰收景象,还可以通过朗读,读好 “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
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把丰收的喜悦 读出来。又如,“种菜栽稻”
的画面,课文描述得较为详细,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在朗读中想 象“种油菜”“找兔
草”“吹蒲公英”“栽水稻”“稻谷成熟”等画面,在一幅幅画面切换中,感受人们 的辛勤劳

19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作,感受丰收在望的景象。
(4)想象“月亮牵星”图,感受浓浓的亲情。
教学第8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重点想象“月亮牵星”的画面。然后结合课文的插图,引导
学生 理解阿妈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就像那小星星,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我”,这
是多么美妙 、温馨的画面,从而体会“我”和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这个自然段有四个“走
过”,朗读时,语速不要 过快,要留有想象、回味的空间,要读出画面感。读到“月亮牵星”
时,可联系教材中的插图,读出“我 ”和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另外,朗读课文中反复出现的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时,要读出“我 ”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兴奋、愉悦、幸福。
3.积累表达。
指导学生背诵第4 自然段时,可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了哪些画面。再反复朗读,一
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最后借助对画面的回想 背诵该自然段。本文描述的内容远离城市学生的现
实生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视频和图片进行介绍,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在月光下散散
步。课后第三题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例句,让他们从课文中找出其 他优美生动的句子,抄下来。教
学时,可以先指导学生读一读例句,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并品读具体的语言 文字。如,可以让学生
说说从第一句中的“可爱的小水塘”“抱”体会到了什么。从第二句中的“稻穗低 垂着头”“稻
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体会到了什么。抄写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时,教师也可以让学 生给
句中优美生动的部分加上点,以帮助学生抄写时品味句子。
课后“小练笔”要求仿照第6 自然段写月下的某个情景。从第6自然段来看,题干中的“所
见”可以有更宽泛的理解,不只是眼睛所见 ,还可以是耳朵所听,鼻子所闻,就是多种感官感受
到的现实情景。而“所想”指由现实情景引发的一些 联想。指导“小练笔”时教师可以结合第 6
自然段,先让学生对这里的“所见所想”有所理解,再让 学生口头练说某个月下情景,然后从
“有没有比较真切地写出了现实的情景”“有没有进行一些联想”两 个方面进行点评、指导,最
后组织学生写月下的某个情景。
本课共有14个词语,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描述课文中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画
面。
教学资源
走月亮简介:走月亮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习俗,人们常在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 玩、散步、
嬉戏。





20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3 现代诗二首
教材解析
本课精选了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 晚,余晖浸染的绚丽荣景。《花牛歌》
则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两位诗人通过优 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
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秋晚的江上》是刘大白1923 年的作品,在格律上仍有旧诗词的痕迹。诗题中的“秋”字呼
应诗中“头白的芦苇”,点出了季节;“晚 ”字呼应诗中的“归鸟”“斜阳”,点出了时间;“江
上”则交代了地点。
诗歌共两节。第1 节中“归鸟”“斜阳”构成了一幅晚归图。“斜阳”原本只是倦鸟归巢的
背景,然而“驮着”一词却把“ 倦鸟”与“斜阳”紧密联系到了一起,“驮着”既赋予画面动感,
又让画面充满情意,给人想象的空间。 诗的第2节是第 1节的继续与发展,“归鸟翻翅,斜阳掉
落”的动感画面,极富想象力。最后两行“头 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 的红颜了”,画面色彩的迅
速切换,既充满神奇,又透着生机。诗的句式长短不 一,使诗歌富有很强的节奏感。简洁的勾
勒,夸张独特的想象,修辞的妙用,让倦鸟、斜阳、芦苇 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
《花牛歌》由四节组成。每一节就是一幅画: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 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
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 偷落到了西山
的青峰之上。这四幅画面中,花牛“坐”是动景,花牛“眠”是静景,花牛“走”又是动景 ,花
牛“做梦”又是静景。四幅画面动与静的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律动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诗的每一小节,语言形式相同,韵脚却不断变化,一节一韵,韵随情生,
朗朗 上口。其不拘一格的风格,将花牛自由、俏皮悠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课共有两幅插图。《秋晚 的江上》的插图画了一轮西下的红日,三只归巢的鸟,头白的芦苇
展示了诗歌描绘的情景,有助于学生结 合诗歌的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花牛
歌》的插图画了一头坐在草地里的花牛,它闭 目小憩,四周围绕着美丽的剪秋罗,其中的一穗被花
牛压扁了,展现了花牛的可爱、顽皮,有利于学生更 好地理解花牛的悠闲,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
牛的 悠闲。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可依循教材顺序依次教学两首诗。教《秋晚的江上》时,可先 让学生朗读诗歌,
再找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然后说说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最后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花牛歌》


21

公证书样本-优秀党员材料


沈阳药科大学分数线-小春日本留学论坛


李家诚简介-学习委员工作总结


射阳县高级中学-市场营销策划书


普陀中学-信用社述职报告


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河北注协


韩国建国大学-生日赠语


向上人生路-团支部书记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