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精品资料

萌到你眼炸
891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06: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英国大使馆-福建考试院网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萧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搭配(二)、(设计 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解
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 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
历”和“我们的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的探究活动
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次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
(一)数与计算
本册安排了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这
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 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
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 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遇到或用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 以扩大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
简单的 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
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 br>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
方向、表达与交流物 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
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 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量的计算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
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四)统计知识


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中,初步 学会会数据
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广 角——搭配(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
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并继续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二、各单元分析
(一)位置与方向(一)
本单元分4个例题进行教学. 例1:出示校园平面图,要求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
给定的东、南、西、北中 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到操场上感 受面朝东方,辨认其他的
三个方向。
例1的“做一做”。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指方 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知道东与
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
例2: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学习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是按照上北、
下南、左西、 右东的方向绘制。
“做一做”要求根据已知物体的方位绘制平面图。
例3:认识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根据P9第3题的要求,也
需要知道其中的两组相对的方向。
例4: 教科书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
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
路线。
“生活中的数学”中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材删去了有关路线图的内容降低了要求。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 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分为12个例题。依据“由简 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按照“口算—笔
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 。
第一层次:口算除法(3个例题)
例1、例2: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
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为利用数的组成。如例2中“可以< br>把120看成12个十”转化为可用表内乘法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思
考的过程,为 后面教学笔算除法时,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的计算做准备。
本册教材新增了例3让学生学习一位数除 两位数,且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


除法。先一沓一沓分,分十位上的6个十,再一张一张 的分,分个位上6个1,为
理解笔算的顺序打基础。
与老版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更加注重通过 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
口算除法的教学中,创设了平均分彩色手工纸的情境,将手工纸设计为1 0张一
沓,给出直观图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支撑。
第二层次:笔算除法(7个例题)
例1、例2:被除数是两位数,例1为首位能除尽,例2为 首位不能除尽。在
教授例2(52÷2)时,以对话形式引出验算,与老版教材将验算设计为单独的例< br>题有所不同,本册教材的编排更加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较老版教材优化的方面体现在更直观、且 重视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例1
中分步给出竖式的演算过程,并配合小棒图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尤其是 将分“十
位上的4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区分开来,待平均分过后再合并,体现了分的
顺 序,从高位开始。并在竖式中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含义。例2中通过小棒图直
观的呈现“余下1个十与2 根合并,再分到2份中去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且
同样分步给出竖式的验算过程,配合小棒图展示 分的过程,并标注了的计算方
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算理,实现了从算法到算理的自然过渡 。
例3、例4,:被除数是三位数,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研究学习,例4中教材
新增了三个步 骤的引导与质疑,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算法,并以问题的形式融入
验算。在新增的“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合 作学习总结计算法则,锻炼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P18做一做,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一定要让孩子们
清晰的说出根据首位数字判断的方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常常
要 求判断商的位数。
例5、例6、例7:有关0的除法。例5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需要< br>渗透除数不能为0。例6商中间有0,需要理解并掌握简便竖式的写法,常常有学
生忘记写商中间 的0。例7商末尾有0,值得注意的是(1)题简便写法中,15-15
的0需要写在十位上,而有很多 孩子容易将其写在个位导致错误。在学生积累了
大量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经验 后,增添“想一想:除到被除数
的某一位商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的总结环节,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 的一般方
法:商0占位。
第三层次: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8、例9:重点教学如何 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新版教材
调整了估算的编排,将估算问题集中在一起渗透进解决问 题的具体情境中进行
教学,例8、例9对于例题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并且两道例题均提供了“阅读与理< br>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步骤,清晰的展示了解题的思考过程,更好的
帮助孩子们 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及反思判断。
P33的整理与复习再一次回顾笔算除法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让学生


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编排了练习八进行配套练习。
新版教材中对于统计内容的编排变化最大 ,针对各个学段的要求有所降低,
在老版教材中,复式统计表是放在二年级下册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 贴近学
生生活的情境,不妨就让全班的学生参与投票,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填
写入已熟悉 的单式统计表,再通过优化思想引入复式统计表,将两个或多个统
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清晰 、明了的反应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
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 图的基础。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 在三年级上册乘
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
连 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口算乘法
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以内的进位乘法),如
例1中15×3,呈现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这里重点要 让学生掌
握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因数的口算方法,教材新增了利
用小方块 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口算算理,掌握
口算方法。再通过想一想利用知识的 迁移掌握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的口
算方法。“做一做”呈现了一组对比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进 一步发现两位数乘
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部分两位数乘整十、整 百数。例2的编排分两个层次,首先结合实物图
口算一位数乘10,利用现有知识表内乘法算出9盒的个 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第二个层次通过口算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练习,发现并体会最简便的口算方
法。
2、笔算乘法(4个例题)
例1: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重点在于用十位上的数
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尝试用已有的 知识解决14×12,并要求在电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电
子图也是新版教材新引入的内容,可以培养 学生的几何直观。
教材给出两种计算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均为“先分后合”
的解题思路,通过优化思想,第二种方法较简便,且与竖式的计算算理相对应,
通过“想一想”引出竖 式计算方法,并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掌握算法。
例2:教学两位数乘 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48×37,此例题中引入估
算,以估算讨论乘积的大致范围,体现估算的 作用与价值。可用于对结果大致


的验算。在给出的不完全的竖式中探究笔算的方法。例2 与例1的算理相同,只
是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因此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尝试补充。教材通过酸奶箱的摆放体现算理,以助学生理解意义,掌握算理。
其后加入小组讨论,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在老版教材中是没有的,
也是一个优化。 < br>例3、例4:用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例题同样分三个环节进行对例题的解
读。我认为这是新版教 材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时必须弄清“先
求什么,再求什么”,可以让孩子们用语言表 达,包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也需要
清晰理解。两道题都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解题方法第 一步求
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点需要孩子们理解。例3中综合算式是教材给出的,但是
例4中就 增添了难度,需要孩子们自己列出,尤其需要注意第二种方法中需要用
到小括号,难度比连除要大。这就 需要理解计算内容的先后性,需要先计算将
60人分成多少组,需要先计算(3×2),因此要添小括号 ,否则计算顺序会发生
改变。
练习十二是对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练习。会找信息、会分析。P5 4、4,“每箱
24瓶”隐藏在图中;P55、5来回;P56、9昨天和今天共2天,图中显示每天3 场。
(五)面积(8个例题)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分四个部分:面积与面积单 位,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解决问题。
1、面积与面积单位 < br>例1主要阐述面积的概念,而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正理
解。具体表现为去掉了面 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
的面积。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也避免了教师将功 夫用在指导学生叙述面积
的定义上,而忽视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真正理解。教材从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 br>的一些物体(黑板、国旗)的表面入手,明确“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两个面的大 小,进而形成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受。采用描述的方式,借助
具体事例说明“面积”概念,并让学生 说一说。
做一做中深化了并非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字典的侧面的大小就是
侧面的 面积,并结合练习十四P64的1、2题体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并且体验
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表示周长 的活动是描画一周,而表示面积的活动是涂色。
例2通过比较两个长方形大小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面积 单位产生的的意义
及“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孩子们选用三种不同图形作为测量面积的单位的尝试,体验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更合适,便于拼摆。“做一做”的
设计让学生用数值 刻画面积的大小。
例3里介绍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并介绍
了字母表示面积单位的方法,只要求认识。教材通过文字介绍数学上如何规定1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平方米,可让学生大量累计直观经验,感知它们的实
际大小,以便利于以后面积的估测 。
P65、6面积相同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同。
P65、7周长相同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同。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4这是一个难点、也是易错点,很多孩子会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
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弄混,因 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于面积的意义,利用画格子和
面积单位的拼摆过程,记录长、宽、面积,通过数据发现 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
宽之间的关系,再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由长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例6在探究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时 ,通过直观的素材1:1的正方形,
用不用的单位标出边长,通过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结论。平方米与平方 分米之间
的进率推导与之类似。
例7是简单的两个面积单位间换算的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
例8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是三个环节完整的展示了解题思路,需要了解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先制定清晰的解题计划,
再执行计划。
P75、11通过面积确定长和宽(逆向思维),并通过数据发现规律,面积相
等的长方形中,正方形 周长最短。
(六)年、月、日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时、分、秒”,但与其不同的是,“ 年、月、日”这三个
时间单位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可说是一套自然单位。本单元正是在此基
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
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 法。
1、年、月、日的认识
例1呈现了比较直观的2012年年历,与2 011年年历一起,让学生有目的地
观察年历,记录每月的天数。从而得到一年有12个月、引出大月和 小月,并发
现2月的特殊性。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忆大月的歌诀,以生动有趣的方式
帮助 学生记忆月和日的相关知识。
例2分别给出了2011年和2012年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二月的
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然后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
年 叫闰年,然后让学生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做一做”给出了1997~2008年
各年的二月月历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


判定方法。尤其是公历年份 是100的倍数的情况,孩子们容易忘记一定要是400
的倍数。
2.24时计时法。
教材呈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天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配上相应的钟面表
示时刻,可结合课件动画操作,体会24小时的周期变化,引出24时计时法。也
可让学生配合一天的 情境拨钟,呈现有内外两圈刻度的钟面,便于理解12时计
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新版教材引入将 钟面上的时间以直线的方式呈现,
更直观的呈现出时针在两圈中经过各个时刻与一天时间的关系让学生通 过对
比、分析,把握关系。
例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到奶奶家要多长时间的情景,引 出知道开
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来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由于这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计时法,
这里首先 出示了这两个时刻对应的钟面图。在这里着重让学生观察钟面和时间
分段计算,把两个时刻化为24时计 时法的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3.综合实践活动:制作活动日历
用四个小正方体木块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吗?很有意思的实践活 动,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制作。再展示。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1、认识小数要求学生结 合具体情境和几何主观图,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
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
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 br>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例1中小数的含义是一个难点,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掌握 了长度单
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而教学一位小数的写法。呈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
线段 图,为用分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直观支撑,进而揭示一位小数的含
义,并给出写法,尤其注意1米 3分米写成小数形式,整数部分的写法。
新教材删掉了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降低了难度。
例2一位小数大小的比较,利用米尺直观可视帮助学生比较大小,练习题的
设置均遵循题目的情境化、 直观化,以便学生内化、理解小数。
2、小数的加、减法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算理,会正确计算 一位小数
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3共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为一位小数的进 位加法,第二个为一位小数的


不退位减法,第三个为一位小数的退位减法。可以通过具体 情境理解,也可利
用竖式计算,但是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小数点对齐,其本质就是数位对
齐,小数点对齐之后,就类似于已经十分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了。体
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4延续例3的情境,设计了两个问题,情境类似,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
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 题。题目后两个环节共给出三种方法,在回顾与反思的
环节中指出,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检验。
(八)数学广角——搭配(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 ,掌握简单
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较之在二年级上册接触的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内容,本单元难度稍有提升。
例1要求学生用四个 数字(含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教学稍复杂
的排列问题。需要注意的是0这个特殊元素,不能 放在十位上,写法上仍延续使
用固定法按顺序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2通过搭配服装的问 题,教学分步乘法计算原理。教材中给了丰富的图例,
也有多种搭配和理解方法。(每件上装可以和3件 下装搭配,有2件上装,就是2
个3)。
例3要求找出4支球队的比赛次数,教学组合问题, 例题提供了两种列队方
法,但都是选用连线法,其中第二种直线排列的方法实际上与我们数线段的题型异曲同工。
(我们的校园)
“换草皮”让学生综合运用长方形面积、搭配、计算与比 较等知识与经验,找
到所有符合条件的铺草皮方案,再通过讨论选择合适的方案。
“赛程安排 ”让学生综合运用计算经过时间、列表、推理等知识和方法,经历
找到清晰、简洁的表达方法的过程、积 累合理安排、清晰表达的经验。




北京密云二中-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


劳模座谈会-西安考试招生网


李时珍简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平顶山公务员-双11报名入口


保护伞-读后感100字左右


运动会作文200字-仓库管理规章制度


海关法-护士年终总结


中国地震带-议论文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