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归纳

萌到你眼炸
700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08: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桔梗花的传说-假期总结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田鸿钧)


小学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观察物体(三)
1、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不管从哪个方位观察 ,一次 最多只能看到物体不同的三个面。(例如:观察长方体或
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当我们从某一方位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都是相邻的面;不可能从某一方位
同时 看到物体相对的面。
4、正确辨认方位的方法:正面,上面和侧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以观察者所 站的位置
来确定。
5、正确从固定方位观察物体的方法:观察物体时,视线要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垂直。
6、从 左面观察和从右面观察是不一样的;从正面观察和从背(后)面观察不一样,位置恰
好相反。
7、同一物体,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第二章 因数和倍数
2.1 因数和倍数
1、因数、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 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 的倍数。
3、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 因
数,谁是倍数。倍数因数只考虑整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4、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①列乘法算式找。②列除法算式找。
5、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①列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
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② 列除法算式找。
6、表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A、列举法; B、集合法
7、1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8、一个数的因数只有一个,这个数是1。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9、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它本身。
10、一个数的最小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这个数。
11、常见的最大、最小
最大因数:数本身。最小因数:1。最小倍数:数本身。最小的自然数:0。
最小的奇数:1。最小的偶数:0。最小的质数:2。最小的合数:4。
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和3。
2.2 2、3、5的倍数的特征
1、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就是6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就是15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就是10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偶 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因此,在自然数中,
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4、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两数的奇偶性相同,和或差是偶数;两数的奇偶性不同,和或差是奇数;(可以通过举例
去记公式)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5、3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2.3 质数和合数
1、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四类。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 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
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 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 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两个因数)、合数(两个以上因数)
和1(1个因数)。如果按照是 不是2的倍数分类,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3、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 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br>59、61、67、71、73、79、83、89、97。
注:除了2以外,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
100以内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只要看是否是2、 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
是的就是质数。(易错:91是13的倍数,是合数 )
4、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最小的自然是0。最小的偶 数
是0。最小的奇数是1。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质数×质数=合数 合数×合数=合数 质数×合数=合数
5、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都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 br>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而这个因数一定是个质
数。 质数也有质因数,它本身就是它的质因数。
6、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 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应该从最小的质数开始试积,直到每个因数都是质数时为止。
7、分解质因数的方法:A、枝状图式分解法; B、短除法。
8、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步 骤:A.把要分解的数写在短除号里。B.用这个数的因数中的质数去
除,一般从最小的质数开始,直到 不能被分解为止。C.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如:120=2
×2×2×3×5.
9、 互质数:A.对于两个数来说,公因数只有一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B.对于多个数来说,若干
个最大公 因数只有1的正整数,叫做互质数。注意:这里所说的“两个数”是指除0以外的所
有自然数。“公因数 只有1”不能误说成“没有公因数”。三个或三个以上自然数互质有两种不
同情况:一种是这些成互质数 的自然数是两两互质的。另一种不是两两互质的。
10、 1、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自然数分类
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第三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
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大小 棱长
一般六个面都是长方平行的四条棱
相对的面面积
长方体 6 12 8 形(也有两个相对的长度
相等
正方体是特
面是正方形)。 相等
殊的长方体
六个面的面积十二条棱长都
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相等 相等
1.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 正方形),相对的
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分别为长、宽 、高),每
组的4条棱一样长,而且相对的棱互相平行: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上的三条棱分别称为长方
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形的6个 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有12条长度相等的棱,每条棱的长度
称为正方体的棱长;8个顶点,正方体放 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长方体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棱长×12。
3.2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上×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ah+bh);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
2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
6 a
注意: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
(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
(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
(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
3.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截断一次会 增加两个截面,所以这时的两个物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物体的
表面积。
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3.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 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
m
3
,dm
3
,c m
3


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m
3
=1000dm
3
1dm
3
=1000cm
3

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 字母表示为
V=a
3
。(其中
a
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 a
相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5.容积的意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6.容积的计算方法:长 方体、正方体等规则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
要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宽、高。< br>不计物体的厚度,体积=容积。

7.容积的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但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升和
毫升(即L和ml)。容积单位间的进率:1L=1000ml
8.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L=1dm
3
1ml=1cm
3


9.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一般 把这些物体的体积转化为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
积。
10.改变物体的形状,只改变它的表面积,不改变它的体积。
11.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相比,正方体的体积大。
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相比,长方体的表面积大。
12.食指的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 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装29英寸电视
机的大纸箱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表面积 体积 容积
意义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
总面积 小
计算方S

=2ab+2ah+2bh
法 =(ab+ah+bh)×2
S

=a×a×6
常用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
量单位 厘米
单位间
1m²=100dm²
进率
1dm²=100cm²
13. 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①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V

=abh 同体积(从里面量)
(V=sh)
V

=a
3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
方厘米 米
升、毫升
1m³=1000dm³
1dm³=1000cm³
1L=1000ml
1dm³=1L
1cm³=1ml
②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


盐溶于水,则 盐的体积+水的体积﹥盐水的体积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1 分数的意义
1. 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 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单位“1”可以
很大,也可以很小。
3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1 的分数单位是 .
44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被除数a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 。用字母表示为a÷b = (b≠0)。当分母为0时,分数无
除数b
意义。
5. 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4.2 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 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
13
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像1 ,1 ,…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
24
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和带分数都一定大于真 分数。
2.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商和余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 是带分数的分
子,分数的分母不变。假分数化成整数: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商,即为整数。带分 数化成假分数:
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带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母和带分数的分 母相同,即分母不变。
3.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一般情况下,为了简便,我们把1省略不写。
4.3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
性质。
4.4 约分 通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
因数。最小公因 数一定是1。
2.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A.集合法B.排列因数法(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 是较大数
的因数)。C.短除法。
3.求解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 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
最大公因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较小数的所有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 因数只有1,它
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 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 系: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公因数的倍数,
它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一定小于这两个数或者等于其中
较小的数。
5.一个分数,如果它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那么就把这个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
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6.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 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
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 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7.约分步骤:a.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b.用最大公因数约分即得到最简分数。
8 .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简分
数。
9.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0.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 两个相邻的自然
数一定是互质数;③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④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⑤一个
质数和一 个不是它倍数的合数一定是互质数。(互质数只有公因数1.);⑥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
数。
11.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这
几 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A.集合法B.排列因数法C.图示法D.短除法。
13.求 解最小公倍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大数就是两个数
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 公倍数就是较大数的所有倍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
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14. 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公倍数的
因数,它们的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15.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或者等于其中较大的数。
16.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17.比较分数的大小:先看分子或分母是不是 相同,①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
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②分 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可以先通分
或约分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18.通分:把异分母分数 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公分母一
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br>19.通分的步骤:a.找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b.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一般情况下,最小公倍数做分母,我们把它叫做最小公分母)。
20.一个分 数,如果它的分子扩大a倍,分母缩小b倍,则原分数扩大ab倍。如果它的分子缩
小c倍,分母扩大d 倍,则原分数缩小cd倍。
21.不同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


22.把分数化成小数的一般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 几
位小数) 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分母是10, 100,
1000…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直接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成最简
分数。
23.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 限
小数。
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24. 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
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②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5.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联系 区别
1.只对一个分数进行。2.是对分子、
约分 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3.
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数。
质,都是保持分数的大小
1.至少要对两个分数同时进行。2.是
不变。
通分 对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数。3.通分的结果是同分母分数。
第五章 图形的运动(三)
5.1 轴对称
1、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 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就说这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这两个图 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对应点对称点;互相
重合的线段叫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重合
3、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定: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顶点、相交点、端点
②数(或量):数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描: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连接各对应点
5.2 旋转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2.图形旋转的 方向: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上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是逆时针方向。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
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5. 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画图形旋转90°的方法:找出关键点所在的线段, 根据旋转方向作线段的垂线→从旋转点开
始,在所作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连接对应点
5.3 欣赏设计
1.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利用平移、旋转和对称都可以设计简单而美丽的图案。
2.运用平 移设计图案的方法:a、选好基本图案。b、确定平移方向。C、确定平移距离。d、画
出平移后的图形 。
3.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a、选好基本图案b、确定旋转点c、确定旋转角度d、依次画出每
次旋转后的图形
4.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a、选好基本图案b、确定对称轴c、画出基本图案的对称图形。
第六章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凡是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
如果不是最简 分数的一定要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2.

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数也同样适用。
6.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法:异 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可 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分母是互质关系、分母是倍数关系、分母是一般关系(即
非互质也非倍数)。
3、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6.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 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
次计算。
2 、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不是同分母的要化成同分母,在两个以上分数相加
减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次通分,也可以选择分步通分,最后结果要是最简分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计算。
3、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连减的性质:a-b-c=a-(b+c) a-(b+c)=a-b-c
其他:a-b+c=a+c-b a-(b-c)=a-b+c
第七章 折线统计图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当这组数据包含的数的个数为奇数时取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当
这组 数据包含的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4.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3)
描点(4)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 点,并标注数据(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5、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增减变化
6、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 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 二“连”(连线) 三“标”(标数据)、
② 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一定要有图例,把 两组数据区分开;起始格与其他小格所代表的数
量不统一,起始格处应画折线;横轴上表示时间惑其他名 称的间隔要相等。
7.打电话
已知人数依次 × 2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1.优化策略:
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 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
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要辨別的物品數目
2~3
4~9
10~27
28~81
82~243
244~729
······
3
n-1
+1~3
n


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
1
2
3
4
5
6
······
n

入党誓词内容-关于赞美老师的名言


植树造林作文-广东中考成绩查询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声律启蒙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大跃进口号


斯坦德大学-工程承包协议书


百分数-美术说课稿


谢师恩-武汉招考办


暑期打工-国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