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思考:例1》教学设计、导学案、反思

温柔似野鬼°
688次浏览
2020年10月06日 17: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门卫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计划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牛龙强)



《数学思考:例1》教学设计、导学案、反思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1

【教材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 复习中“数与代数”其中一个重要
内容,
本节课教材呈现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 点为端点,通过相互连接得到多少条线段。这种
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画 图,由简单到繁杂最后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
教材在六年级下册的整理和复习阶段 ,再次设置数形结合的内容。希望通过
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推理方面得到更多的训练,进一步发展 逻辑推理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排时,教材注重体现思维发展的过程,并给以恰当的提
示 、点拨或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形成思想方法。如例1,
第3个及之后的点,与前 面的点形成的连线,教材都是用虚线的形式呈现,这就
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每次新增加 的点都要与原来的点连线,原
来有几个点,就会新增几条线。
六年级的学生很快将进入初中, 代数内容将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在
小学的整理和复习阶段,适当安排一些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 系和变化规律的教
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良好衔
接。例如,例1在得出规律后,教材提出“想一想,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的要
求,就是希望学生能 以更加抽象的方式来刻画这个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
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和归纳,使学生掌握“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的计算方
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彩色粉笔

【学具准备】铅笔、直尺、橡皮、笔、导学案。

【教法】讲授、谈话、演示



【学法】观察、猜测、计算、验证、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兴趣。

师:老师第一次见到大家非常高兴,谁能来介绍下你自己?(握手导入)

刚才我们 握了几次手?(1人1
次,一共两次。如果学生回答不是1次,老师要引导解释:
从两个人握手 到分开不管晃几下都算一次)。那每两人我一次手,猜一猜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出
现困难,提出化繁为 简的思想,揭示本课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活动一: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自己画一画: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8
个点呢?(独立思考完成表格内容,再
师友间交流)

●------------------●



























点数

















增加条数

总条数


2

3

3

6



1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一:分享演示方法(有序思考)

活动二:观察算式,感知规律(可以先独立思考 1-3小题,然后再组内交流自己
的想法。)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这里每一道算式都是一组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之和,到底几个连续自然数
相加呢?你还有什么发现?(提示:得出加数的个数与点数 之间的关系。

3、运用这个规律计算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请写出算式。(学生独
立完成)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想一想,计算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可以怎样列式?

三、巩固练习

1、下面你能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出12个点、20
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请写出算式。(学
生独立完成)
2、完成100页做一做。

四、总结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握手、连
线……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 有序思考、化繁为简、画图枚举)

这是我们的思考,名人对学习与思考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自己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 ,知性无感性则空”。可见人类
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 是一致
的。学习与思考要一起同行,二者缺一不可。大家要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体
会学习的 乐趣。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规律和方法。

五、拓展升华

111111111×111111111=?这真是个天文数字,想不想知道它的结果呢?
如果你今天真的学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你一定会找到答案,我们课后试试吧!




《数学思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和归纳,使学生掌握“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的计算方
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过程:

活动一: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自己画一画: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8个点呢?(独立思考完成表格内
容,再师友间交流)


●------------------●



























点数
















增加条数

总条数


2

3

3

6





1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观察算式,感知规律(可以先独立思考1-3小题,然后再组内交流自己
的想法。)

1.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这里 每一道算式都是一组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之和,到底几个连续自然数
相加呢?你还有什么发现?(提示 :得出加数的个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3、运用这个规律计算8个点时一共可以 连多少条线段,请写出算式。(学生独
立完成)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想一想,计算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可以怎样列式?


巩固练习

1、下面你能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 ?请写
出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页做一做。

【总结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思考:例1》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的地方:
1、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 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运用这一模式,设
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找规律数线段”的探 究过程,再回归生活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灵活
解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 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苏霍 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
现者、 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

< p>

己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 深对所学内容的
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 成。
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在 课前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
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在探讨 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
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 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
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 ,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
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 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12个点,20个
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 了课前游戏的设疑。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
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后遗憾的地方:
在备课时我考虑多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照顾中下生,因为毕竟这是数 学奥赛的内容,有点难度。既
然已编入了教材,就应让所有的学生能接受它,所以我侧重于书本上的基本 解法的教学。书本上的解法是
这样的:3个点时有1+2=3(条),4个点时有1+2+3=6(条) ,……6个点时有1+2+3+4+5=15(条)。然而
课堂中出现的两种解法更为学生所接受:解法 一, 5+4+3+2+1=15(条);解法二,6×5÷2=15(条)。而且
解释得也非常准确和 简洁。其实就这个知识点应该和学生以前学习的“数线段”、“数角”等类似,大部分学
生有这个知识基 础,还有一些学生在这之前的六年级综合素质能力竞赛考前训练过,那对于这种题目
简直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连想都不用想的”来看待了。
备好学生,以及如何让预设和生成在课堂中共舞,这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金湖教育网-初三毕业班工作总结


陕西警官学院-清明节资料


列子汤问-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东北财经大学分数线-三人相声剧本


中国网站排名-母亲节的资料


高考分数线-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aps审核-实习心得体会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郑州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