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新人教版5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926次浏览
2020年10月07日 09: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驾照考试新规定-镇江高专网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纪润)


部编版 五 年级 语文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教 学 内 容
1白鹭2落花生
3桂花雨4*珍珠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语文园地5搭石6将相和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习作:漫画老师 语文园地

课时数
5
6
6
6
4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备注




国庆节
















8猎人海力布9牛郎织女(一)
10*牛郎织女(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习作:缩写故事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11古诗三首
12少年中国说13圆明园的毁灭14*木笛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语文园地15太阳
10
期中复习考试16松鼠 习作例文
11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17慈母情深18父爱之舟
12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口语交际 习作
13
语文园地20古诗三首21四季之美
14
22鸟的天堂23*月迹 习作: 即景
15
语文园地24故人谈读书25忆读书
16
26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17
习作:推荐一本书 语文园地
18
总复习
19
总复习
20
总复习
21
期末复习考试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
《落花生》、《桂 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
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 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
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 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 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
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
桃子、石榴等进行对 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
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 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
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 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
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1 白 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 等12个字。理解
“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 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
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 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 白鹭


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 等12个字。理解
“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
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 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
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 知道是什么
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
们就 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
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 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
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 14
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
作 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 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
《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 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
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 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 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


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
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 :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
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 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
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
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
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 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 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
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
的。(出示课件)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
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 悠然,这是其他鸟儿
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 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
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 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
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 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
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板书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1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2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学习对
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 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
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
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 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
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 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
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 》《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 它“落花生”呢?
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出示课件4)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
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
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
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
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 )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
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 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
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
亲认为虽然_______、 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
相比,还是__ 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


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 花生踏踏实实、
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 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
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
或把事物的两个方 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
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
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出示课件13)④教师:本课 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
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 默默奉献的品格,
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 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
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 仅是
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
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 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
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 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
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
示课件15)
种花生→( )→( )→( )
(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
吃花生到 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 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
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 人没有好处的人。课
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br>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
人从平凡的事物中 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
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板书设计:


收花生
2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3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 生字,理解“至少、
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 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
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
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
思念家乡的思 想情感。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
感,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8个生字,理解“至少、
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
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 ,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


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 思乡之情寄托
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
吧 !(板书:桂花雨)
(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 瓯海
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
《水是故乡 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
以把课文分成几部 分?(出示课件5)
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
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 课件6)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
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
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 热爱和怀念。
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
(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生答,师总结
板书: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
五、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
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
思想感情。
2.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听写生字词。
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箩筐 婆婆 浸
入 尤其 缠着
(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 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
关的词句。
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
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 “总是”。
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 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
“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的具体化。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
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
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 的桂花。”
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答,师总结: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和母亲朝夕相
处,母亲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母亲是用感情体味两地桂花的,所以才会有这 样
的感受。
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
会家乡桂花的香。
生答: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总结:这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故乡桂花的香。觉得故乡 桂花香,是因为“我”
的母亲对故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所以觉得它更香一些。


(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3、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4、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 为桂树多,更显得香
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
花”?
生答,师总结: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 桂花的香
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
桂 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
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 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5、 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 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
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生答,师总结。
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 子,体会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
六、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
2.写一写,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事。


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


3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4*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练习快速默 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
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 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教学难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
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 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
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1)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
习的课文就叫《 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
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 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
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 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
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出示课件5)


1.读课文,说一 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
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
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师总结:珍珠鸟对人的情感 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 而这一变化来自于 “信赖”。
(板书:怕——喜——近——亲——爱)
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出示课件8)
板书:“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师生交
流。
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9)
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


板书设计:
珍珠鸟→怕→喜→近→亲→爱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
教学目标:
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2. 引导学生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3.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
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主动 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
生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 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了
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
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板书:制定班级公约)
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 (板书设计:针对学习、纪律、卫
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
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
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
组讨论。每个小组 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
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 间,要用
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记下来。最后
大家讨 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


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
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学习
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 家庭。现在老师把班级公约公布如下:
(板书设计:学习方面):
1. 按时上学,不迟到。
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闹。
4. 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纪律方面):(出示课件7)
5. 放学按时回家,少看电视,不玩无益的电脑游戏。
6.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区的整洁。
7.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 br>8.保持教室安静。自习课或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保持教室安静,讨论问题要
小点声,不能打扰到 别人。
(板书设计:卫生方面):(出示课件8)
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清洁干净。
10.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五、总结:
师: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
个文明、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




习 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
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
之物 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 么呢?是生日时爸
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
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
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
事)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
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
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
为客观的评价。 < br>(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
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 处。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 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
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 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
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 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
写))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 介绍自己
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心爱之物的外形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 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
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 计:语文园地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________的,文章或蕴含着浓浓 的感情,或引发了
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________(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 乐
的回忆,还寄托了她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中,用
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鹭》一文让人在体
会 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____________的事物中,我们要有善于发现
的眼睛;《珍 珠鸟》则体现出___________的快乐与美好。
(事物 琦君 思乡 朴实无华 用处很多 平常 信任)
2.词句段运用
(1)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b.思考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相似之处的。
c.运用这种写法,你也写一段话吧。
生总结句子的写法
师:同学们说得对,这两 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花生和“桃子、
石榴、苹果”对比,体现出花生的朴实无华;把白鹭 和“白鹤、苍鹭”对比,体
现出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写法,这种写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去。


(板书设计:对比的写作手法)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b.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
c.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个。
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开辟:在第一句中是“开垦荒地”的意思,指 “我们”一家人把荒着的土地
开垦出来中花生;在第二句中的意思为“创立、创设”,指人工智能的出现 ,使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 梅树枝条特殊的样子;
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指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
温和 (形容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很少有恶劣天气。
(形容性格)他性格温和,对人很好。
例:精神一词,有时指“活跃,有生气”。例句:这孩子真精神。
精神一词还有“宗旨、主要的意义”的意思。例句: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
师总结:通过练 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联系 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
(板书设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3.日积月累。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为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 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3)写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 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
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 浩然在
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 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
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 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游历期间
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 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
(出示课件10)
三、课堂小结。 < br>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
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 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 对比的写作手法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
(部编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镜匣(jiá xiá) 长喙(huì yuán) 石榴(liú liu)
...
趴下(pā bā) 眼睑(liǎn jiǎn) 垂蔓(màn wàn)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三、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20分)
1.补充词语。(4分)
( )中不足 天色入( ) 不动( )( )
香( )十里 ( )气十足 ( )( )点点
2.词语搭配连线。(8分)
精巧的 香气 使劲地 寻找
迷人的 绒毛 默默地 摇桂花
茂盛的 诗 仔细地 享受
细腻的 吊兰 淘气地 陪伴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5分)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 )
..
(2)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
..
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 )( )
..
(3)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
( )( )
4.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在括号里。(3分)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 )。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
收获了。
(3)祧子、石榴、苹果( )可爱,但花生更可贵。
四、读一读.选一选。(10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嘻好 寻常 天色 好处 B.青色 致少 茶叶 木兰花
C.结构 榨油 忘确 清晨 D.黄昏 恩惠 文毫 台风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色素的 ,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全年,整个村子都 在桂花的香气里。
(3)我笔尖一动, 下一时的感受。
A. 搭配 浸 写 B.配合 泡 流泻
C.搭配 沉 写 D.配合 浸 流泻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B.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好不好?”
C.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
那些小花。
D.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
雨。
4.对下列句子描写事物所运用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对比)
B.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 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
璃框里的画面。(比喻)
C.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 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
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 一忽则嫌黑。(反复)
D. 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夸张)
5.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这句话理
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气浓郁。
B.母亲的乡情很浓。
C.母亲的这句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D.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 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母亲不
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桂花。
五、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照样子,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写句子。(4分)

例: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成熟

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2.发挥想象,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8分)
(1)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 。
(2)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 。
(3)白鹭是 。
(4)从鸟笼里传来珍珠鸟 又细又亮的叫声。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白鹤太大而 ,即使如 的朱鹭或 的苍鹭,也觉得大
了一些,而且太不 了。(4分)
2.《白鹭》一文中,作者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
写出小标题: 、 、 。(4分)
3.《落花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花生讲述了种花生、 、 、
。其中详写的部分是 。(4分)
4.由《珍珠鸟》一课,我得到了启示: 。(1分)
5.垂緌饮清露, 。 , 。(3分)
七、口语交际。(4分)
五年级(2)班正在讨论制定班级公约,雏鹰小队几位队员针对学习方面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
甲:国家为了保证我们青少年的休息时间,取消了早读。但我认为,早读是
必不可少的,因此, 我呼吁同学们:一日之计在于晨,进入教室即早读。
乙:阅读是提高我们习作的重要保障,我提议班级 公约里写上:勤读书,勤
积累,定时交流促提高。
丙:


八、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25分)
(一)落花生(节选)(10分) < br>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 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
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片段的作者是 。(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可贵——( ) 分辨——( )
3.父亲议论花生时,是着眼于花生的 来讲的,并用了 的
修辞手法。(2分)
4.读句子,再谈谈你的体会。(3分)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5.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在片段中用“——”画出来。(2分)
(二)又是荠菜花开时(15分)
许博渊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 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
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 藏着无穷


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
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于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
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
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 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
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是灰紫色的, 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
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 模样
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
颜色也就变 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
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 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
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 那里呢。这时候,
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是在捉迷藏,甚
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玩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
谷,驱赶麻雀和鸡,我 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让我去挖点荠菜来,晚
上包园子吃,我就兴高粟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花开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
不知道被春雨浇 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挖荠菜的妇女、孩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狭窄——( ) 有趣——( )
2.按要求写词语。(2分)
形容心情愉快的四字词语:兴高采烈
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2分)
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 高站着,颜色也
....
就变成灰绿。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分)
(1)在作者的童年记忆中,作者喜欢做的事情是 ,不喜欢做
的事情是 ,这是因为 。
(2)荠菜的特点是 。荠菜之所以让“我”兴奋激动,是因
为 。
5.“又是荠菜花开时”,对于这个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是烟花三月、荠菜花开的时候了。
B.“我”在感叹时光流逝,一年又过去了。
C.又是三月,“我”忆起童年时光以及寻找荠菜的快乐,心生感触。
6.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或发挥想象,回答问题。(2分)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 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
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请你说说这个活动室里 会开展哪些活动。


九、习作。
在本单元中,我们从作家的笔下领略到了平凡事物的美好。请选择一种具体
事物,可以是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鸟儿……写出你对它的感受。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主题编排的。主要由《搭
石》《将 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有两个。一是指导
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本单元用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
写作方法。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
突出人物特点的。用事件来体 现人物特点,能使人物特点更鲜明。如《将相和》
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
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搭石》则通过搭石,赞美了朴素 的
民风。《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则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比猎
豹速度更快的 事物,突出了这些事物“快”的特点。
(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提高阅读速度,我 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一口气读下去;
边读边想,捕捉有 用的信息;不断练习。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提高效率。


5 搭 石
教学目标:
1.认识“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 默无闻,无私奉献
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快速 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


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
惯。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生字,理解“无名、
汛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
熏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读一下课题,并说出你们的问题 。(出示课件1)同学们想知道
什么是搭石吗?它有什么用呢?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 题走
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搭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不懂的地
方做上记号。
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
2.互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谴责 俗语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汛期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什么是搭石 了吗?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
搭石的?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
(2)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师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 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
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 良
与质朴。
2.学习2-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想,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
画面。
(2)“风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
生读,师总结:
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找出相关语
句读一读,好好体会家乡的搭 石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带着上面的问题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以及乡亲们默默无 闻,无私奉献的
心灵美,并受到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文章,同学们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
二、新授课。
1.师: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的搭石。就是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 br>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
美,体会到乡亲们 的美好情感。
交流反馈,出示重点句。
①(出示课件9)“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 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


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这句话说了什么事?体现了家乡人的什么特点?
生思考,讨论
师总结:秋凉人们摆搭石, 体现出人们的勤劳。
(板书:秋凉勤劳摆搭石)
“上了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读段落,想象:上了岁数的人为什么会这么 做?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
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 去
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
语“无论、只 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板书:无私奉献换搭石)
②(出示课件11) 欣赏第二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每
当上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 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
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 一般的
美感。)
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谈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你能把这美感读出来< br>吗?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理解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
(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摆搭石、换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中还有哪些
句子也写出了搭石的美?
③(出示课件1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__________人
们把这 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交流,师总结:理所当然的事,就是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 br>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
己的感受读一读。
(指名学生说出答案和感想,并有感情地读课文。师相机指点。)


师:是啊, 这两句话读来让人感到融融乡情,读起来让人感到那么亲切。谁
能把亲切感读出来?(再指名读)
(板书:谦让敬老过搭石)
三、用朗读来理解最后一段。
生速读第五自然段。
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这赞美了搭石的什么?
(板书:热爱家乡赞搭石)
师:还赞美了谁?
师:对,还赞美了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乡亲们有哪些美好的感情?请你们
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吧。(生小组讨论,师指名回答)
那为什么不直接写乡亲们,而写搭石呢?
再读第五自然段。
(在反复朗读练习中, 指导学生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
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 纽带,体现了乡亲们的心灵
美。)
(板书:搭石是联结家乡人们美好感情的纽带。)
四、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
五、总结写作方法:(出示课件15)
1.仔细观察, 生动描写。
2.用心感受,以小见大,平凡事物中见真情。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6)
1.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景物美和人们的心灵美。
2.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写平
凡事物中的美。

板书设计:
秋凉勤劳摆搭石
无私奉献换搭石 搭石是联结
搭石 协调有序走搭石 家乡人们
谦让敬老过搭石 美好感情的纽带!


热爱家乡赞搭石




6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 个生字,掌握“进攻、
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
联系。
教学重点: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
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
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
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 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


指 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教学过程: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
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 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
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 ,“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 ,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
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
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
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 来换,我
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
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 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
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 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 要向柱子上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 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
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 智
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
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 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2.复述故事 ,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
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 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
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 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
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 敢的高尚
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 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
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 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
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
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
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 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
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 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
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 尚品质;
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
一步学习将相团 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6 将相和 渑池之会---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知错就改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
鸵鸟”等词语。
2.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
来安排写作顺序。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
鸵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来


安 排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过虎,
身披花点衣,
羚羊填饱肚。
—— 打一南非动物
生猜谜语。
同学们,我们知道,猎豹是动物界非常著名的运动健将,它奔跑的瞬间时速
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猎豹厉 害吧?可是,还有比猎豹更厉害的呢?它们是谁?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 更快)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速读检测。(出示课件5)
同学 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能把握文章内容。如果我们能加快阅读的速度,
那么阅读的效果是不是就会增强 呢?下面,我们就进行速读练习。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阅读速度为_______分钟。
2.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
3.速读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生读课文,交流。(预设)
生1: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先根据题目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这样
读得更快一些。
生2:我读这篇文章用了4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我也不纠结,而是直接越过,继续读下
去。


生3: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钟。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用的时间比较多。 因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稍作
停留,思索一下,这样就拖慢了阅读速度。
生4:我用了大概四分钟多点,不到五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抓住每段的重点句子,重点读,其他的地方,我会加快速
度。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速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速读课文,能尽快把握课文内容。
生2:速读课文,能节省阅读的时间,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课文
的理解上。
生3:在做题的时候,加快阅读速度,能提高效率。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明白了速读的好处后,要经常练习,这会让我
们受益匪浅。
四、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指名朗读课文,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事物的速度?由慢到快完
成下列表格。
名称

鸵鸟
猎豹
游隼
声音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知道了速读的好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
中,我们运用速读, 提高学习效率。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熟记本课的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继续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速度
二十四千米




名称
喷气式飞机
火箭
流星体


速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快速阅读的方式读课文。
2.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速读的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看一看< br>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板书:说明方法)
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出示课件11)几种常用说明方法的定义)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一说这些说明方法的作
用。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生速读课文,找说明方法。小组讨论后,交流:
(板书:作比较)
①第二自然段中,人和鸵鸟的速度作比较,说明鸵鸟的速度快。
②第三自然段中,猎豹和鸵鸟的速度作比较,点明猎豹速度快。
(板书:陆地上速度最快的——猎豹)
③第四自然段中,游隼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作比较,点明游隼的速度快。
④第五自然段中,把喷气式飞机和游隼的速度作比较,点明喷气式飞机的速
度快。
(板书:喷气式飞机比游隼速度快)
⑤第五自然段把声音同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作比较,点明喷气式飞机速度快
⑥第六自然段中,把火箭和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相比较,说明火箭的速度快。
⑦第七自然段中,把流星体和火箭的速度作比较,说明流星体的速度快。
(板书: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
⑧第八自然段中,把光速和流星体的速度作比较,说明光速最快。
(板书: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师:同学们,在比较这几种事物速度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生总结,并回答
(板书:由慢到快的顺序)
师:同学们,我们找出了文中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读了这些句子,你发现了
作比较的什么作用?(出示课件14)
生1:用人们熟悉 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生2: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 的效果
师总结: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介绍抽象的或者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能
突出事物的 特点,能增强说明效果。
本文除了作比较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课件15)
生读课文,并总结。
(板书:列数字)
在介绍各种事物的速度的时候,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如,写人的速度时,
用“二十四千米每小时”;写猎豹的速度时,用“一百千米每小时”等 等。
师:你觉得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1: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的速度更加具体,更加科学。
生2:数字这么准确、可靠,更有说服力。
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让我们了解了事
物的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借鉴。
三、课外拓展。(出示课件16)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一件事物。

板书设计:
什么比猎豹 陆地上速度最快的---猎豹
的速度更快 喷气式飞机比游隼速度快
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
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说明方法:作比较 列数字







习 作:“漫画”老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
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重点: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 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
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接触过很多老 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把
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漫画”老 师。(板书:“漫画”老
师)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出示课件2)
思考: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书:老师 漫画)
2.这次习作,你应该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突出老师的特点 具体事件)
3.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
(板书: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4.你怎样理解“漫画”呢?(出示课件3)
师: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 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
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 这


个主题。)
三、组织材料。
1.要求:(出示课件4)
(1)确定你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先确定要写的老师。
(2)想一想: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
2.汇报自己所选材料。(出示课件5)
(1)请写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
评价。
( 2)请中等和写作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汇报,同学们和老师及时做出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加以指导。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6)
师:刚才,我们确定了写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 “老师”这个
形象丰满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 我们除了要描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外,还
要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事件来突出这位 老师的特征。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
会更丰满。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7)
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凸现出来,要
突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力求 生动,能吸引人。
六、小结:
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在画漫画的同 时,我们要抓
住特点,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
(板书:融入情感)


板书设计:
老师 漫画
“漫画”老师 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学习详细地描述成语的方法。
3.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学习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学习详细地描述成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 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
进入语文园地二,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板书:速读)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有个训练的主题,那就是:速读。(给出一篇附问
题的短文,请同学速读。 )对于速读,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交流一下。
生总结、交流。
生1:阅读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
生2:阅读的时候,不能一字一句地读,要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也不能回读。


生3:带着问题可以读得更快。
生4:边读边想,这样不仅能读得快,还能收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生5:多练习。我们读文章的时候,有意识地练习速读,久而久之就能读得
又快又好。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多多练习,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下面句子,快速把握句子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b思考每句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c学会概括语句的意思,提高阅读速度。
生总结,交流(出示课件4)
第一句表达了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第二句主要体现出光的速度快。
第三句主要体现地道多。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及时把握 句子的
主要意思,这样能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我们能用到
这个方法 。
(板书:理解句子主要意思)
(2)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板书:用具体情景描述成语)(出示课件5)
师: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想, 在头脑中重现文中描写的内容。
现在,我们就进行这样的练习。对于一些重点词语,比如成语,我们要边 读边把
成语的内容具体化,这样更容易理解。
(出示课件6)
a小组活动。读文中 给出的例句,看看是怎样体现“左右为难、奋不顾身”
的,再照样子,描述“喋喋不休”“悠然自得”。 在描述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把成
语的意思理解清楚,然后再去描述。
b每个小组把成果展现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生探讨、交流


左右为难:句子中的“不能上当”和“怕他派兵来进攻”表现出他的左右为
难。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句中杨靖宇不顾伤势,打击敌人,
体现出了奋不顾身。
喋喋不休:
生1:现在的人是怎么了?刚才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个老太太,有一个中年
人给她让座,可是她嫌座位在车尾而没有坐,非要坐到前面去。可是前面又没人
给她让座。这个老太太 就开始念叨起来:“我说,你们这一车人什么素质,看到
我这样的老人家也不说让座,就是让座也这么靠 后。你们家的大人们没有教过你
们要尊老爱幼吗?……”
生2:体育课上,大家比赛跳远。 小红怕跳不远丢人,就躲在后面。直到体
育老师叫她,她也还是不想上。后来没办法,她闭着眼睛一跳— —没及格。之后
她就一直念叨:“我说我不跳,你们非让我跳,这下丢人了。”放学到家了,她还
在说着这一番话。
悠然自得:
生1:秋高气爽,墙外的菊花开了。各种颜色的菊花傲然挺 立。我哼着歌,
把菊花采下来,拿在手里。抬头望向远处,一座青山矗立在那里,和近处的菊花
相映成趣,好一幅优美的图画。
生2:夏天的夜晚,爷爷把躺椅摆在浓密的葡萄架下后,躺在了躺椅上 ,旁
边是冒着热气的茶。这时候,爷爷一边听着戏,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喝着热茶,
真是快乐无 比呀!
师总结:同学们描述得真好。这说明大家都理解了这些成语的含义。我们读
课文的时候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重现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
意思。这样也能加快阅读速度。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9)
(板书:珍惜时间)
(1)朗读这几句名言,体会名言的意思。
(2)思考,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示?
(3)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总结、交流

生1:这些都是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时间非常宝贵,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
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生2:从古代到现代,人们都懂得时间的宝贵,都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生3:我也要学习这些名人,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生4:我不会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完成了,真正做到珍惜时间。
生5:我还知道珍惜时 间的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
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总结: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把握住现在,不能把希望
寄托在明天。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明白了怎样在< br>阅读过程中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知道了怎样用具体的情景描述成语,还知道了
一些珍惜时间的名 言。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到这些知识与方法,以提
高自己的能力。


板书设计:
速读------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语文园地二 用具体情景描述成语
珍惜时间





第三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
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
事;提取主要信息,编 写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 都是通过具
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
“要 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勇敢、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优 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
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 点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 胜利的故
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由的真情和勇敢。
(2)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 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8 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 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
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
贵品质。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
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牺”等 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
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
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 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
布)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
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
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
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
答他。
第 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
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
念海力布。
二、初步自学。
(课件出示5)
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板书:救白蛇 得宝石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
(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
来。(课件出示6)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1.背写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
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
把这个过程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出示课件11)
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
生总结并汇报: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
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出示课件
13)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
样对待身边的人?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5)
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六、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6)
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
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救乡亲
变石头
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9 牛郎织女(一)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 ,会写“嫂子、
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
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 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
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 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
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
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 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
“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 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
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织女)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初步自学(出示课件5)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复述练习。
师: 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
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
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 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 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默写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
新幸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
么,为什么只有他 能有这奇遇呢?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
的 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出示课件1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 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
棚。牛郎的态度是哼 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 仅赢得了老牛的倾力
相助,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板书: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书: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出示课件
14)
预设: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
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 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
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 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牛郎 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织女 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10* 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 牛的指点下,终于
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
的人物形象 。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 勤劳 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
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
点什么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
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
被击垮、屈服,也可 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
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
夕见面?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 不死心,
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 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
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 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
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 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
的;情节曲折动 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
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
这是永恒不变的。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
想象基于现实。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
更加生动。 3.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
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神 话传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
更加生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与情趣,进一步激发 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漫聊民间故事,激发兴趣。
1.同学们,神奇有趣的民间故事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谁来 说说你最喜欢的
民间故事的名字?(指名发言)
2.是啊,惹人喜爱的民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开一场民间故事会,
让大家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板书:民间故事会
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出示课件1-6)
小组活动,互相讲故事。
1.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讲一个民间故事,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 们可以适当丰富细节,并填入人物对话等。3.努力
做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不仅可以适当添加细 致的人物形象的描绘,还可
以模仿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4.各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故事进行评议,评议的要点如下:
A.主讲人所讲故事的情节是否 完整;B.讲故事时主讲人是否面向听众,态度
是否自然大方,有没有符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展示;C.主 讲人声音是否适当,眼神
和听众是否有交流。


板书:讲故事
三、小组推荐,组员汇报。
生交流、汇报。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一个民间故事。
板书:大家推荐故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师: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就像大千 世界的一扇扇天窗,给
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亲近民间故事吧,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 br>的想象。


板书设计:
讲故事
民间故事会
大家推荐故事





习 作: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习缩写方法,缩写一篇文章或一本 书,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
删减,做到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2.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我们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把故事缩写得语言简练,内容简洁而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法进行缩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以往写习作,都是要求把习作语句写具体、生动。这是一种 习作能力。
但是仅把习作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次习作就是学习训练把长文
章压 缩成短文章,使人看了以后一目了然。
板书:缩写故事
二、内容研讨
1.什么是缩写呢?(出示课件2)
(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
一目了然。) 有时候文章很长,而人们往往又没有时间一点一点地细读。怎么办呢?如果
我们能把篇幅较长的文章 缩成短文,并且还能把主要的内容说出来,不就大大节
省了时间吗?这就是缩写。
2.帮你快构思(出示课件3)
(1)选择原文,读懂内容。对选择的原文要多读几遍,弄清 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对原文的内容要排排队,知道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
内 容。
(2)抓住重点,适当改写。缩写要对原文做大量的删减和压缩,或去掉一
些描写内容; 或把一些事例、过程摘录、概括起来,综合叙述一下;或删去次要
内容等。缩写时。一定要抓住要点,对 保留的主要内容也不要照抄原文,而应适
当地改写。改写时,以叙述为主,不要加入主观的评价和抒情。
(3)保持原貌,基本完整。缩写要保持原文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既要体现
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 心思想,又要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另外原文的层次结
构、表现手法等也应该尽量保持原样。 (4)对照原文、细心修改。缩写后,再多读几遍。再和原文对照一下,看
是否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 容。删去句子后,看留下来的部分前后衔接是否自然,
概括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连缀成文时,是否通顺 连贯,有没有突兀生硬的感觉。
最后还得注意一点,在字数上符合要求。比如:要求不许超过400字 ,如果
缩写超过了要求的字数,那你就要检查一下,先看哪里写得不够简练,再进行修
改。
板书: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共同学范文
(出示课件7)出示语文书4 2页《猎人海力布》缩写范文。我们已经学过
本文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先快速地浏览 课文内容,然后重点
读范文。对比着读更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四、课堂练笔
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缩写的方法。下面的时间,同学们根
据习作的要求试着动笔写一写《牛 郎织女》的缩写吧!
五、讲评缩写草稿
六、修改

板书设计:
缩写故事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学习扩写段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
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
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 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 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 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
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
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 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
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 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 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
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
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 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
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 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
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 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
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
相会。
家 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


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
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问题。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 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
2.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3.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民间故事,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读或听民间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 ?你都听过哪些民间
故事?把你知道的民间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吧。


生自由发言,师出示民间故事的名字: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列出几个: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
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出示课件3)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出示课件4)
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 到古代劳动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
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 的人物,还蕴含美好的情感。(出示课件5)
板书:动人的情节 美好的情感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
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出示课件6)
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
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
三、拓展。
中外民间故事有很多,请同学们上网搜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记下来,讲给
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动人的情节
快乐读书吧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美好的情感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 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
个主题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 毁灭》以及《冀中的
地道战》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
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 主义情感。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
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 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
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 国与
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
强大的爱国 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
国情感;《冀中的地道战》通过介绍 抗日战争中,冀中的地道,展现出冀中人民
的智慧及对侵略者的反抗。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1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
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 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 免职。四十六岁入蜀,
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出示课件3)了解背 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
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 下,难以收复。《示儿》
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 发出
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

< br>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出示课件4)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出示课件5)② 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
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出示课件7)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是因
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
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


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 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
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出示课件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出示课件13)《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熏、杭”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板书:题临安邸
2.介绍诗人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 1163~1189),
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四、读诗句(出示课件20)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出示课件22)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
让你感到了美?
七、悟诗情(出示课件23)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出示课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熏”与“醉”
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
城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 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出示课件26)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对统治者( )。
板书:忧国忧民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出示课件27)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


情。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2.在网上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⒈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
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 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
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 膝,对内大肆打压,
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⒊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9)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 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
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 龚定庵
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
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21)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
号,提出来后,大家 共同研究。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⒋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⒈指导诵读。
⒉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 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
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⒊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课件23)
⑴“不拘一格”什 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
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 “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 人才。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
句。诗人用 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
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 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 径,别开生面,呼唤
着变革,呼唤着未来。(出示课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 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
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 课件25)
⒌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
“触 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 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⒈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⒉作业:诵读默写。


板书设计:
《示儿》------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忧国忧民以及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己亥杂诗》---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12 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
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
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
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
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 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 br>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


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
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梁启 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
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
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 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
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 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
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 ,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
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 中国不亡是无天理”
“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
理,唤起人民的爱国 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
《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
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
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 (黄)河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板书: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这个自 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
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 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
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
感染力。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
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 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
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 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 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
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 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


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 干将”的锐利锋芒;
(出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 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
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 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
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 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
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
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 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
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
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 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 br>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
作者热切盼望祖国 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 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 潜 渊 胎 履 纵——层层深入




13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 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
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
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
化,仇恨侵略者的 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 “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
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
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
国文化,仇恨侵 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 br>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 庙、埃及的金字塔、
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 然
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


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 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 br>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 星拱
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 的意思,分
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
4)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 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
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
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 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
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三、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 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
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 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
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 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
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 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
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
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
的国际市场拍卖价 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 多,你
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 所以,它又是世
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 (出示课件14)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
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 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
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 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
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
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 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
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 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
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
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
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 ,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
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 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 兴中华,
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2.预习《木笛》这一课。






14* 木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等词语


的意思。
2.品读朱丹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语句,适当引用资料,体会他
真挚的爱国情怀。
3.初步了解小说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内心世
界的。
教学重点:在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中感受朱丹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在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中感受朱丹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赵恺的小说《木笛》,本文的主 人公是谁?小说主要
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到底写了一个怎样的朱丹呢?这节课我们走进《木笛》,走近朱丹。
一、品读考试
1、《木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2、这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快速浏览课文第1-6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说说。
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意思,学习抓关键字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
法。
3 、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朱丹却选择了放弃,大师能接受吗?为什么?你
体会到大师怎样的心情?
4、朱丹为什么放弃考试,他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补充材料,理解背景。
理解朱丹不愿吹奏欢乐曲目的原因,感受朱丹炽热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朱丹的情感。
了解语言描写的特点,在表达内心情感上的作用。
你还能从朱丹的穿着打扮上读懂朱丹的情怀吗?
朱丹取出木笛,又放入木笛,从一取一放中,你又能体会他怎样的心情呢?
小结:语言、动作 、外貌描写是小说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反复品读这些关
键语句,你就能读活人物,读懂人物。
二、感动悼念


1.引读课文,说说朱丹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说红烛流 淌着红宝石般
的泪?
2.配乐范读,理解是什么让朱丹感到寒冷,又是什么让朱丹感到温暖。
3.配乐诵读,升华情感。
4.小练笔: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耳畔 回响朱丹那
如泣如诉的笛声,用心去感受,这笛声仿佛在向我们倾诉什么?叹息什么?控诉
什么 ?呐喊什么?来,拿起笔来,把你听到的、感受到的声音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5.叩问朱丹内心
朱丹吹奏的幽幽笛声在夜空中回旋,在雪花中盘旋。此刻,我有几个问题想
问问朱丹。
朱丹,你不会演奏欢乐的乐曲吗?
考入乐团是你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你就这样草率地离开考 场,难道你就没
有为自己的艺术前途担忧吗?
那可是国际知名乐团,你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吗?
6.体会大师态度的改变
(1)好一个爱国青年,好一段动人心曲,这笛声我们听懂了,孩子 们听懂
了,还有谁听懂了?你怎么知道的?(学习30-31自然段)
(2)是什么改变了主考大师的态度?感动大师的仅仅是笛声吗?
(3)让我们读出笛声中的这些感动。
朱丹被破格录取的原因是什么?大师被什么打动了?这个故事打动你的是
什么?
朱丹的手中仅仅握住木笛吗?
情感升华,提升民族责任感
(1)感悟梅花寓意
中国人的这种气节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就是——为什么?
那幼松呢?
在这里,文 章中腊梅与幼松都象征着我们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就是我
们的民族气节,这就是我们的国魂。 < br>(2)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少年也不能忘记历史。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 们要发奋读书,振兴中华。


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资料,去了解我们中国的近代史。





习 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 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
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
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 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
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1.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
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1) 出示二
十年前民居、交通、景色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
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感受。
师:我们发现,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


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
都普 及了。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 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板书: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课件出示3)
1.指导审题
(1)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习作?
板书:想象习作
(2)关于想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4)
A.首先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
B.要融入感情,合理想象。无论什么样的文章,离开了感情,就会缺乏生气
和真实感。
(3)明确写作要求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二十年后的家乡》应该写些什么呢?
板书:写什么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5)
师:是呀,我们可以从景物、建筑、人、交通等方面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三、指导想象,书写变化。(
1.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有哪些?对这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情?课件出示
6)
板书:写变化, 融入感情
师提示: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家人。
(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生组织材料,并汇报。
2.汇报自己的材料。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2)再请中等的同学汇报,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3)请习作稍差的同学做汇报,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指导。
四、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课件出示8)
板书:怎样写
1.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
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4.叙述过程中要详略得当。 为了读出重点,我们要把材料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次要材料略写,也就是要
做到详略得当。同学们思 考自己收集的材料,看看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
略写。
板书: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课件出示9)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板书:要修改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课件出示10)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
否通顺)
七、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段。教师引
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板书设计:


写什么---- 写变化,融入感情
二十年后的家乡 怎样写--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要修改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
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
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
看吧。
板书:语文园地四
我们在书写一首诗的时候发现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时候,我们要从
左到右写,竖写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


称,使篇章看起来美观。
每个字要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使每个字看起来很美观。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
学生临写
点评学生作品。
4.日积月累(出示课件11)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师总结:这两组成语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太
平盛世”下人们幸福 快乐的生活场景;第二组词语描绘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下,人们悲惨的生活。我们现在就处在太平盛 世,我们生活幸福,应该珍惜这来
之不易的幸福。
板书:幸福生活---悲惨生活---- 珍惜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以及它们不同 的表达
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
后的学习 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痛惜 豪情壮志 缓慢 沉痛 高昂
语文园地四 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
顿号、逗号的异同
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五年级语文(上)
(部编版)
第四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 )

A.开始 B.同“原”,本来 C.基本
2.西湖歌舞几时休?( )

A.不要 B.完结 C.停止
3.九州生气恃风雷。( )
..
A.朝气蓬勃的局面 B.发怒,不愉快 C.生机勃勃
4.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
..
A.放纵,无拘束 B.扩大,夸大 C.一合一张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11分)
诗( )画( ) ( )( )忘形 兵( )马( ) 惊天( )( )
政( )人( ) 路不( )( ) ( )( )失所 哀鸿( )( )
1.九寨沟是一个充满 的人间仙境!
2.战争摧毁了孩子们的家园,令他们 。
3.他只不过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 。
四、选词填空。(4分)
饱览 注视 眺望 凝视
1. 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 )着国旗。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 )了首都的名胜古迹。
4.他入神地( )着这幅面。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灰烬( jìn) 重(zhòng)抖擞 B.武陵(líng) 鳞(líng)爪飞扬
....
C.美哉(zāi) 告乃(nǎi)翁 D.侵略(nüè) 玲珑剔(tī)透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境界 万马齐音 B.礼器 一泻汪洋


C.闯进 人寿年风 D.殿堂 民不辽生
3.下列每组四个词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闻名遐迩 声名远扬
B.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C.喜气洋洋 兴高采烈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D.太平盛世 家破人亡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
C.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D. 我劝天公/重抖擞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临安邸》的诗题中,我们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的
墙壁上的。 B.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少年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代
表着少年中国的形象面貌 ,中国少年如何发展影响着少年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
少年是少年中国的希望。
C.《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为当时中国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所作的一组诗。
D. 读课文时 ,我们要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
是壮志豪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痛惜 之情,这样才能读出课文蕴合的感情。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4分)
(1)足智多谋:
(2)诡计多端:
2.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2分)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仿
写句子)(4分 )
家 则国 ,家 则国 ,家 则国 ,
家 则国 ……
七、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5分)
1.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 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
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匕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
丽□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我们应该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3.公园里,人们到处可以看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呜声。

九、填一填,连一连。(13分)
1. 先填空,再连一连。(8分)


王师北定中原日, 。 龚自珍 《题临安邸》
我劝天公重抖擞, 。 林 升 《己亥杂诗》
,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 游 《少年中国说》
,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 粱启超 《示儿》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梁启超说过:“故今日之责任, , 。”(2分)
(2)《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从 、 和
这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分)
十、语文与生活。(3分)
据新浪新闻报道 ,2018年2月20日晚,有网友发布消息称,有两名男子穿
着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 前摆造型拍照。从照片可以看出,这两
个青年头戴侵华日军军帽,其中一男子手持军刀,另一男子拿着带 刺刀的步枪,
上面绑着日本“武运长久”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24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节选)(14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刺透的亭台 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
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 br>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
景物是根据古代诗 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
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 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
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 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神奇珍异宝。( ),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2.读了选段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 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
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
造的,三是 。(2分)
3.用“有……也有……有……也有……”写一两句话。(2分)


4.选段第二自然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
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3分)
5.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请在文中用
“ ”画出来。(2分)
6.联系全文,说一说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0分)
佚 名
今天乌云密布,我们怀着悲愤的心情,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
念馆。
汽 车驶进纪念馆大门,便看到由两座花岗石建筑和露天雕像组成的纪念馆。
在纪念馆前,花岗石组成的一堵 墙上,刻着16个黑体大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
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墙壁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写 着醒目的黑体大字:遇难
者300000。
300000,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日军在南京 大屠杀中杀害了300000放下武
器的军人和无辜市民,我的愤怒顿时涌上心头,小伙伴们也个个紧握 拳头。来到
纪念碑背后露天雕像的所在地,我被这凄凉的土地惊呆了,这里除了一小部分是
绿地 以外,其他都是用鹅卵石铺上去的。石堆中,有两棵被烧焦的树痛苦地低着
头,仿佛一位遇难老人伸出干 枯的手,仿佛大地上失去了生机……
在雕像前,我仿佛看见了一幕幕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的情景:一位 同胞被日
军打断了脊梁骨,刺瞎了眼睛;一个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妈妈的身上,两眼惧怕地
..< br>望着手握刺刀的日本士兵……
最后,我们来到了资料陈列馆。在馆内,我们了解了当年日军的惨 无人道:
....
他们不但分好几个地点大批屠杀南京市民,而且以杀人为乐,举行杀人竞赛。 在
几个玻璃柜中,就陈列着日军当时杀人用的刀、枪,这刀上染了多少遇难同胞的
鲜血,这枪中 曾射出多少罪恶的子弹!
“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南京大屠杀”作为侵华日军
的一大罪行,受到了国际军事法庭的惩罚,大屠杀的主策划者也被施以绞刑。
我们要牢记这笔 血债!作为新中国的少年,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学好本领,我们绝对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惧怕:
(2)惨无人道:
2.文中哪个场景最令你触目惊心?请用“ ”画出,并写出你的体会。
(3分)


3.“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日本鬼子的“不义”具体表现在哪几个
自然段中?(3分 )


4.把这篇短文的题目当作副标题,请你给原文加一个正标题。写两个试试
看。(2分)
(1)
(2)
十二、习作。
你一定知道许多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如小英雄雨来、黄继光、董存瑞……他们的故事一次次感动着我们,请以“读 有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紧扣原文,联系实际,情感真挚,叙议结合。
2. 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南宁事业单位招聘-国培总结


六一儿童-我喜爱的职业


回避关系-暑期培训


北理工研究生院-描写安静的句子


高考满分议论文-繁星春水读后感


熟悉的一个人-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养狗注意事项-秋天的日记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西联汇款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