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别妄想泡我
547次浏览
2020年10月22日 11: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烟日黑板报-如何培养班干部

2020年10月22日发(作者:巢于)




一、四则运算

第 1 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和第
3
页例
1
【教材分析】

1
通过解决问题来教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共分为
3
小题。第
1
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问题

2
小题和第
3
小题是由第
1
小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通过让学生解决这
列出算式 ,通过观察、比较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 , 在教学中 ,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及小
组讨论 , 逐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3
道题 ,
1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 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逆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 , 你们有好朋友吗?加法和减法就是一对好朋友 会有什么关系呢?这节
它们之间会有一些怎样的小秘密
课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探究新知】

板书课题

1
. 教学例
1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1

(1)
题,启发学生读题 ,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师:求西宁



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 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1)814
+
1142
=
1956
师:这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错误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
未找
到引用源。
,

)
(2)
课件出示教材第
3
页第
(2)

(3)
题。 师:这两题怎样列式解决呢? 学生独立计算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 1956

814
=
1142
(3) 1956

1142
=
814
(3)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 , 与第
(1 )
题相比 , 第
(2)

(3)
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4)
组织学生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第
( 1 )
题已知两段铁路的长度
求总长度;第
(2)

(3)
题已知总长和其中一段的铁路长 , 求另一段的长度。
教师再提问:如果抛开题中讲的具体事例 , 这些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呢?启发学生对照板书回答。

( 1 )
题是已知两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 , 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 , 教师在
(2)

(3)
题的算式下面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师:通过以上分析、比较 , 根据第
(2)

(3)
题的算式与第
( 1 )
题算式的联系
谁能说一说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回答 , 教师小结。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 求它们的和 , 用加法计算;第
(2 )

(3)
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5)
教学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减法算式中 , 已知的和叫什么?
(
被减数
)
减去的已知加数叫什么?
(
减数
)
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
(

)
老师说明:减法是加法
的逆运算 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 在加法中已知的 , 在减法中变成
了未知的 , 在加法中未知的 ,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
2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 1 )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板书
)
(2)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
板书
)
【巩固应用】
1
. 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么来的。
2
.完成教材第
4
页第
2
题,指定学生回答 , 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减
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
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
页例
2
【教材分析】
学生在二、三年级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 对乘、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一节在已学的基

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 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 在教学中 , 再结合具体的实例来教学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 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能够改编乘法和除法算式。

3
. 在分析过程中 ,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除

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复习导入】
1
.出示口算卡片。

7
X
5
=
9X8=


35
弋=
72 8
=
36
&
)
=
9

35 &= 72 9
=
( ) -4
=
9

2
. 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 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知

识的基础上 , 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 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应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
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 )
X
4
=
36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间的关系
(
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 义和各部分 间的关系
)



【探究新知】
1
. 课件出示例
2(1)

每个花瓶里插
3
枝花 ,
4
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师:谁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生回答 , 教师板书:
用乘法算:
3
X
4
=
12(

)
用加法算:
3
+
3
+
3
+
3
=
12(

)
师:两种方法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生:用乘法简便。
引导学生小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得的数叫做积。
, 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2
.课件出示例
2(2)

(3)


12
枝花,每
3
枝插一瓶 ,可以插几瓶?

1 2
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 ,每个花瓶插几枝?
学生口答 , 教师板书:
12
七=
4(

)
12
呜=
3(

)
师:与第
(1)
题相比 ,第
(2)

(3)
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学生交流汇报。
(

(2)

(3)
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 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 ,用除法计算
) 3
.教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
(2)

(3)
题与第
( 1 )
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 , 在除法中变成未知的;
在乘法中是未知的
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的积 , 而除法与此相反 , 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 , 所以除法是乘法
的逆运算。
4
. 观察算式 , 找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
师: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
反馈交流 ,点名汇报。
【巩固应用】
1
. 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么来的。
2
.完成教材第
7
页第
2
题。
(
学生独立做 ,教师巡视
)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
X
因数商=被除数哪除数
因数=积
M
—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嘀
被除数=商乂除数

3
课时 有关
0
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
页例
3
【教材分析】

3
首先提出: “你知道有关
生动地展示了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境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通过“注意”
特别说明
0
不能作除数及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
以后学习分数、比等知识时都会用到。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材中联系除法的意义举例做了说明:先举

0
的哪些运算”
接着又以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



, 也很难理解 ,

说明不可能找商 , 再举
0
弋 ,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做了比较系统、精练的总结。这样安排问题的学习形式
5P
,



说明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经历了许多的实际计算
体会了
0
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把以前学习的分散的有关
0
的运算系统化。特别要注意
0
不能作除数及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尤其是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 进一步掌握了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


1
.掌握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
.理解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3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
0
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总结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难点:理解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 , 你们知道哪些有关
0
的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 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
0
的运算。
(
板书课题 :有关
0
的运算
)
【探究新知】
1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1)
出示一组算式 , 观察并探究。
下列算式 , 你会计算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28

0
=
86
+
0
=
312
X
0
=
0
X
136
=
0

8
=
0
9=
0
+
180
=
28
-
28
=
250
+
0
=
(2)
独立计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的发现”。
(3)
全班交流 ,归纳总结。
一个数加上
0
或减去
0
, 结果是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 , 差是
0

一个数与
0
相乘 ,仍得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 还得
0

2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 1 )
假设导疑 ,设置问题。
问:如果
0
作除数 , 结果是怎样?




板书:
10P
=

(2)
想一想 , 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被除数=商乂除数


师:什么数乘
0
得数是
10?

(3)
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交流结果 ,没有这样的数 , 或找不到这样的数。

师:
0
弋= 小组讨论并交流。 生:
0
弋不可能找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
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


(4)
归纳板书:

10
七=? 想
0
冷=
10


0

=?

0
X? =
0

【巩固应用】 计算。

0
+
8
=

0

X
8
=
54
X
24
X
0
=
0 9
9 =

58

0
=
65
X
0
=
0
+
320
=
教师指名回答
无商
无商
,集体订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
0
的运算

0
不能作除数

商不确定

【课堂小结】 ,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

计】

有关
0
的运算

1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0
,还得原数。
2
.被减数等于减数
34
+
18
X
0
=
,差是
0



3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4

0
除以任何非
0
数都得
0

5

0
不能作除数。


4
课时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
9
页例
4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引入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
题目

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 使学生认识到小括
号所起到的作用

, 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引导学生明确中括号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又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本

节课的教学应先让学生说说四则运算的顺序 让他们尝试独立完成计算 ,把学生推到了

主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0
+
8
+
8
=
而计算结果都不一样
并在小括号的基础上引入中括号
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2
.学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3
. 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 ,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计算。 难点:
掌握括号内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两级运算的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
.先说明计算顺序 ,再完成计算。
(
指定
4
名同学板演并解 说
)
35
+
12
X
4 48
-
96

15
+
27
X
3
+
34
2
.填一填。
(
让学生踊 跃回答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我们要先算
(
45
T
5
+
21
X
13
)
,再算
( )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 , 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
板书课题 :含有括号的四 则运算
)
【探究新知】
1
. 课件出示例
4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 , 再计算。
(1) 96 12
+
4
X
2 (2)96 (
4
2
+
4)
X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 最后算什么?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讨论交流。
这两个小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 , 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相同点:
( 1 )
参与运算的数相同。
(2)
运算符号相同。
(3)
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
( 1 )
小括号。
(2)
运算顺序。
2.

96

12
+
4)
X
2
变成
96

12
+
4)
X
2]
,运算顺序怎样?
( 1 )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变化。
(2)
明确中括号的作用。
(3)
学生讨论交流运算顺序。
师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 , 又有中括号 ,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
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师:我们学习过哪几种运算?
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师小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 1 )
学生分组讨论 , 总结。
(2)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
总结运算顺序:
①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 要先算乘、除法 , 后算加、减法。
③ 一个算式里 ,既有小括号 , 又有中括号 ,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巩固应用】
1
. 完成教材第
9
页“做一做”。
做之前 , 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然后再动笔计算。
2
. 完成教材第
11
页“练习三”第
1
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望洋兴叹的故事-成都铁路公安局


华北水利水电分数线-大学新生寄语


专业术语翻译-安大研究生院


经典对联-文化部官网


当代工人-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高中出国留学流程


鹿丸语录-会计实习报告模板


冷笑话脑筋急转弯-亲情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