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题的

温柔似野鬼°
915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0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大松田学院-入党宣誓仪式程序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诸葛氏)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方法变换”设计
一一原州区寨科中心小学 高生义

摘要:用开放题及应用开放题开展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
点。本文从条件开放法 、结论开放法、思路开放法三种不同角度探讨
了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题 条件开放法 结论开放法 思路开
放法
用开放 题及应用开放题开展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作
为一种检测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新题型,人们对 它的内涵及作用的认
识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进行开放题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看
法。
一、条件开放法
所谓条件开放法,就是在封闭数学题中,设计不足或有余的 已知
条件下,修改部分题目的要求,从而获得数学开放题的设计方法。
1.条件有余
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小强家与学校距离2.5倍,小强家离学校
500米,两家之间 相距1000米,小红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求小强
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小红家与学校距离的百分之几?
解法一:要求问题必须知道两家距学校各是多少米?根据“小强
家距学校500米”和 “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小强家与学校距离的
2.5倍”’先求出小红家距学校多少米,再求问题。列式 为:500÷(500


×2. 5)=500÷1250=40%。从中可以发现“两家 之间的距离1000米”
和“小红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这两个条件是多余的。
解 法二:根据题中条件“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小强家与学校距
离的2.5倍”,可知小强家与学校距离1 倍时,小红家与学校距离是
它的2.5倍,可以直接求出问题:1÷2. 5=40%,从而发现另外三个条
件都是多余的。
引导学生从多余的己知条件中排除 表面现象的干扰,抓住问题的
本质,高效、简捷地解决问题,既能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也
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条件不足
五年级一班有60个 学生,其中男生占45%,在一节体育课中,
有70%的学生参加100米的测验,其余学生在玩游戏, 问有多少男生
参加百米测验?
从“五年级一班有60个学生”和“其中男生占45% ”及“70%
的学生参加100米的测验”可知该班有男生60×45%=27(人)女生
有6 0-27=33(人),参加百米测验的有60×70 %=42(人)这说明男
生的参加人数最多是2 7(人),最少是42-33=9(人)。但从题目中难
以确定有多少人,必须补足合适的条件。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题目补充合适的条件并解答,就创设了一
个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 同提高的氛围,能有力的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
的发展。
二、结论开放法


所谓的结论开敖就是改变传统应用题答案唯一的做法,隐去封闭
题的结 论,使其结论多样化或不确定,这也是设计开放题主要方法之
例如,有这样的一个数例:3,5,7,9,11, 13,……如果把数
列的四至六项隐去让学生填空,就得到这样一道开放题:3, 5,7. (),
(),(),……
观察上面数例,如果把它看作等差数列,要填的三项当然是 9,
11,13。但是,如果把题中的数列看作比3大的质数排成的数列,则
三个空格应分别填 的是11,13, 170我们还可以把数列理解为从第三
项起,前两数的和减少1等于第三个数,这样 ,三个空格填的则是
11,17,27了。除此之外,这道题当然还有其他的答法。
再看下面一道题:我到市场买苹果,苹果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
8元、4元、2元。我共拿了3张10元的 人民币,又找回了6元。你
说我是怎样买的?
学生的结论多种多样:买一种的有:3 0-8×3=6(元);30-4×6
=6(元);30-2×12=6(元);买两种的有:30-8 ×1-4×4=6(元):
30-8×2-4×2=6(元);30-4×3-2×6=6(元);买三 种的有:30一8
×1-4×4-2×6=6(元);30-8×1—4×2-2×4=6(元)等。
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给学生留出了大量思考空间,还很好地加
强了其利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路开放法
所谓思路开放法主要是在设计开放性 应用题时,通过分析比较,
综合构建等手段,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敏


度等。思路开放法具体有以下做法。
第一,给出问题的结论,执果索因,寻求 结论成立的各种充要条
件。例如,五年级学习积、商变化规律的时候,经常要练习这样的题
目: 已知1.5×4=6,那么,0.15×()=6。用分析原因的方法,我们可
以把题目改编成:根据1 .5×4=6,你能很快写出乘积为6的乘法算式
吗?对于这样的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解答。 即可以移动小
数点的位置使积不变,比如,0. 15×40,0.015×400,15×0.4等;
也可以通过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来使积不变。
第二,比较出数学对象之间 的异同点,或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
分类,也往往能获得开放题。例如,在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
元“奇数和偶数”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2,4,6,7,8,10这
六个数字,那一个数 字与众不同?在这里,学生大多选择7这个数,
这当然没错。但是,把这道题在不同年级中让不同的学生 回答,却出
现不同的结果。选择7这个数的学生,显然是潜意识中把偶数性作为
区分的标准。下 面是各年级学生的不同说法:
10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0是两位数。
7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它与相邻的两个数相差l。
2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它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4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它是前一个数的两倍。
8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它是一个立方数。
6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它有质因数3。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上述数字是有不同的理由 。可见,


不同的区分标准其结果是不同的,上面这样的题目体现了事物的结果
并 不总是唯一的道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第三,给 出问题的实际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多种解法与结
论的方法。实际情境可以是数学本身,也可以是生 产的、经济的、生
活的等不同的情境。例如这样一道操作题:把一个正方形纸裁成面积
相等的四 块。我以该题进行教学,学生的答案之多、思路之妙、图形
之美,确实令人赞叹。例如有一个学生说:“ 我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16个小正方形,每四个小正方形为一份,就可以有很多分法。”受此
启 发,还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如果不考虑四块面积相等的图形是
否要求形状相同,其分法将有无数种。 可见问题的开放促进了学生的
创造。
总之,开放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 机会,既能体现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和创造。按发展认识
论的观点, 封闭题主要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
构的顺应。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设计开放题并进 行开放题的教学,有
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爱国手抄报图片-护理部主任职责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失职-三江教务网


牵挂作文-语文月考反思


天津人事考试信息网-普通话宣传标语


天体物理学-长沙中学排名


空白个人简历表格-qq自我介绍


武大自主招生-新西兰留学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