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守株待兔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
天水景点-一朵白蔷薇
【三年级语文.下】 
                   
课题
守株待兔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
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教学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
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 
重点 
教学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难点 
立足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片,解题,介绍作者,
使学生兴趣浓厚地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借助图
,看,这是
(  )
1.(课件出示2:守株待兔图片)
分钟 
什么?
【三年级语文.下】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中。】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株什么意思?指图,
(
课件出示3:树桩的图片)这就是树桩子,树被
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就是等待。 
3. 了解韩非子:(课件出示4出示韩非图片):
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地称他——。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
是——。(课件出示5:书图)。这本书是后人集结
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300多个小故
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 
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
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新课 
教学 
(   
)分钟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5)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 
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
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课件:) 
【设计意图:文言文
的学习对三年级的<
br>学生来说,是有点难
度,先解决生字问
【三年级语文.下】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题,可以为阅读理解
文言文打下基础,扫
注意读准平舌音“宋”,翘舌音“守、株、清障碍。】 
触、释”,后鼻音“耕、颈 ”。
(2)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株 颈  
 
 
 
 
(2)熟字加偏旁:“寸+宀=守”“寺+彳= 
待”“木+宀=宋”
“耒+井=耕”“角+虫=触”“北+田+共= 
冀”  
(3)组词扩展:“释
其”组词为“解释 其 
他”  
B.反馈学生自主书写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 
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 
行范写指导。
“耕”——左面的部分不是“来”,而是“耒”。
“释”——左右等宽,注意与“彩”的区别。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三年级语文.下】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 
识。 
三、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
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回忆一下,文 
言文学习哪三步曲?(课件出示7)
读准字音 读好句读 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
复述故事 感情道理 
 
 
【设计意图:回忆学
习文言文的步骤,为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第19页,朗读课文,借助下文的学习起到做
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
味。开好铺垫。】 
始。 
1. 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8)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 
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设计意图:回忆学
名说
,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习文言文,先练习读
①读好断句。
好课文,读通顺,断
【三年级语文.下】 
(课件出示9)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好句读,为下面的理
解背诵做准备。】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 
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 
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2.巩固耒字:  
 
这句话里啊,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课
件出示10:耒图片)看,这就是耒,上面用把手,
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
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它做偏旁,
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想一想咱们 
学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
(板书:耕耘) 
这是一个词,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课件出示11)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既可以读“wèi”,也可读
“wéi”。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
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读“w 
èi”,是被的意思。)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下】
3. 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四、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
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
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 
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 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
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字。
(2)巩固走的意思 
(课件出示12)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 这里“走”什么意思?(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跑) 【设计意图:参考课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
跑的意思,看来这文插图,结合课文解
个字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释,想象画面,理解
寓言故事。】 
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
【三年级语文.下】 
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
面啊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13)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 
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 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齐读 
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
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 
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
--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
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
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
(课件出示13) 
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三年级语文.下】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
br>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一个星期过去
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
可
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
桩
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
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 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
上句子
一无所获 为宋国笑。 
(课件出示14)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
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
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 感悟道理 
【三年级语文.下】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
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课件出示15)
出示: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不劳动者
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
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
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
书: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五、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了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能 
    
(
)
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分钟 
【板书设计】
板书内
容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
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守株待兔》
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
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
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
,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
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
懂得了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 
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
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
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
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
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
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
一只触
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
【三年级语文.下】 
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
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
折颈而死。”这是
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
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
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
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
日子,是不会
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
韩非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
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
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
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
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
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
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
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
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
br>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
体裁,字数不多,但
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
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
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
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三年级语文.下】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
意义的主题或深刻
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
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
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
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其他资料】
关于寓言的成语: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宋(sònɡ  shònɡ)  冀( jì   yì )    颈(jǐn jǐnɡ )
释(sì   shì)   守(shǒu  shuǒ)     触( chù  cù )
二、比一比,组词语。 
宋(       )  释(       ) 颈(
)  待(       )   
守(       )  彩(       ) 劲(
)  诗(       )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因释其耒而守株。
【三年级语文.下】 
2.冀复得兔。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 
【三年级语文.下】 
 
参考答案 
一、 
sònɡ  jì  jǐnɡ  shì  shǒu
chù  
宋   冀   颈   释    守    触   
二、
宋(宋朝)  释(解释) 颈(颈项)  待(等待)   
守(守门)  彩(彩色)
劲(劲头)  诗(诗人)  
三、 
1.因此,种田人就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
2.种田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再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自己白捡个大兔
子。 
四、
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五、 
赶紧去种田吧。你的田地都荒芜了,
再不种田,来年你吃什么?兔子撞死
的事情,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稀奇事,不可能经常发生,靠等兔子过日
子,是极
其愚蠢的行为。 
 
【三年级语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