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学情分析
湖南分数线-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
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
字的训练
,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
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
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
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
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
,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
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
象,抓住关键句段进
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
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
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教学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巨人
,想不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出示课件
——盘古的长相)他有着一个非常奇特的名字——盘古(板书“盘
古”),看,他头
顶着天,脚踏着地。据说他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事情还得从十万八千
年说起。   
        2.板书课题,齐读。告诉老师,你对课题中的哪个字感兴趣?(预设
“开”)
谁能用它组个词?猜一猜它在本文中的意思。你有什么疑问?(用什么开?怎么
开?)
  二、自读识字,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识字,认读词语。自己读  → 指名读  →齐读 
3.认单字,交流识字方法。 
    4.交流初读收获: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小结:
人类的老
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
题,引导
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
题,进
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
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
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
查字典,结合具
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
相关的段落。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
的准确。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b.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
好方法。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3.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
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
(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①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 
   盘古的(),变成了()的()。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
(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 
三、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朗读、品味中心句。
(三)教师小结。 
  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全文,谈感受。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可以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丰富、
神奇;也可以
感受盘古高大、雄伟的形象;还可以体会创造的过程;或者说说学
习的收获……
二、复述故事。 
 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学情
预设与教学策略:复述的顺序和内容给学生做一些提示,如提示学生先说
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自然
段的意思连起来进行复述;也可以边想象画面边
复述;还可以按照上节课的板书进行复述;或按照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
复述。 
 2.学生自由练习。 
3.提名说,集体评议。 
三、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①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②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滋”等。 
2.练习书写。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4.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①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②引导学生关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隆
隆的雷声”“飘动
的云”,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的美丽。
四、拓展阅读《女娲补天》 
五、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准备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
地  →改天换地 
(力大无比)  (无私奉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