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91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8: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惊讶-初三化学实验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章乃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12课《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劈、浊”等7个生 字,会规范书写“翻、劈”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混
沌一片、巍峨”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5.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 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
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6.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7.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 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
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
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播放嫦娥奔月故事音频。
2.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人们经过长 期的社会实践,在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创
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人类幼年时期通过幻想对天地宇宙、 人类起源、自然
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的稚拙的解说。中国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国古
代人们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3.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
夸父追日 牛郎织女 八仙过海 女娲补天
4.在远古时期,像他们这样神奇的人物还 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奇人物用利斧
劈开了天与地,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 他“开天地”
的故事。
5.板书课题:12、盘古开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pī zhuó zhàng lóng zhī qū yè
劈 浊 丈 隆 肢 躯 液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浑浊 四肢 躯干
一丈(数字理解)
(5)古文识字
浊,金文(河川)(蜀,西北地区),造字本义:名词,蜀水,源于楚、湘地区的多泥沙的河流。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混沌一片:传说中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了解盘古
中国民间神话 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
《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盘古 的开天辟地一说最早出在三国吴人徐整的《三
五历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为龙首蛇身或人面蛇 身。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醒后拿起斧头劈
开了天地,并用自己的身 躯支撑在天地之间,天地形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
成了世间万物,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 的精神。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翻 劈 缓 浊 丈 撑 竭
累 血 液 奔 茂 滋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翻 缓 浊 撑 竭 液 滋
上下结构:劈 累 奔 茂
独体字结构:丈 血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番+羽=翻 辟+刀=辟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缓-纟+扌=援 竭-立+氵=渴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翻、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 茂、
滋”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翻:左右均等,右边的两个“习”,右边略高于左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劈:上半部分写紧凑,下面的“刀”写扁。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缓:右边的第一笔为横撇,稍短,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浊:左窄右宽,倒数第二笔为提。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丈:横稍向右上倾斜,撇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撑:左窄右宽,右边的“掌”各部分要写紧凑一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竭:“立”底横变提,右下部分不要写成“匈”。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累:“田”写得稍扁一些,两个撇折的角度一致。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血:第一笔撇短而有力,最后一横较长。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液:左窄右宽,右半部分是上下结构,最后的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奔:“大”写扁,盖住下面的“卉”。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茂:上下结构,下面是“戊”,不要忘记末笔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滋:左窄右宽,右下部分的两个“幺”并列整齐。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fān shēn pī kāi huǎn màn yí zhàng
(翻身) (劈开) (缓慢) (一丈)
láo lèi xuè yè bēn pǎo mào mì
(劳累) (血液) (奔跑) (茂密)
zī rùn zhī chēng jīng pí lì jié
(滋润) (支撑) (精疲力竭)
2.比一比,组词语。
翻(翻身)劈(劈柴)撑(支撑)竭(竭力)
番(番茄)辟(开辟)掌(手掌)渴(口渴)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醒后拿起斧头劈
开了天地,并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在天地之间,天地形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
成了世间万物 ,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
pī zhuó zhàng lóng zhī qū yè
劈 浊 丈 隆 肢 躯 液
翻 劈 缓 浊 丈 撑 竭
累 血 液 奔 茂 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
造句。
翻身 缓慢 支撑 滋润
劳累 血液 奔腾 茂密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看盘古是如何
开天地的吧!
3.板书课题:12、盘古开天地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交流探讨:这一自然段讲述了什么内容?
2.出示第一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 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
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3.这一自然段写了盘古在天地之间睡了很久。
4.“混沌”写出了宇宙模糊不清的样子。
可以换成:浑浊、模糊等词语。
5.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宇宙比作大鸡蛋。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天地合为一体、混沌一片的样子。
6.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交流探讨:这一自然段讲述了什么内容?
2.出示第二自然段:
有一天,盘 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
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 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
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
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 成
了地。
3.这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



4.“咔嚓”“巨响”写出了盘古力气巨大。
5.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
(2)对偶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鸡蛋”中的物质变成天和地的缓慢过程,
体现 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3)拓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
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作用: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 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
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4)仿写句子:
甜而美的东西,慢慢沉淀,逐渐变成思念;苦而涩的东西,慢慢升华,渐渐变
成忘怀。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2)交流探讨:这两个自然段讲述了什么内容?
2.出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 站在天地当中,
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
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 的巨人就
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
于成 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3.写出了盘古顶天立地。
4.出示句子: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一万八千年”说明时间长久,表现了盘古有恒心、有毅力。
5.出示句子: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盘古比作一根柱子,突出了盘古对天地形成的重大作用,
表现了盘古坚强不屈、认真负责的精神。
6.十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十万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7.出示句子: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指导朗读)
8.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探讨: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分别变成了什么?完成表格。




身体
呼出的气息
发出的声音
眼睛
四肢和躯干
血液
汗毛
汗水

2.出示课文:
盘古倒下以后,他 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
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
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 四极和五方的
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
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3.完成表格。
身体
呼出的气息
发出的声音
眼睛
四肢和躯干
世间万物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太阳、月亮
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世间万物








血液
汗毛
汗水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4.省略号的作用:说明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化成了世间万物。
5.想象:盘古的身体还变成了什么?
他的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他的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
他的心脏变成了奔涌的岩浆;
他的骨骼变成了支撑天地的柱子……
6.盘古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 地、化作万物的盘古,
面对这样的一位英雄,你还想说些什么?
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 头劈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
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 宇宙。
7.指导朗读。
(五)总结延伸
1.盘古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力气大:一使劲坐了起来,“大鸡蛋”就裂开了条缝,他拿起斧头就劈开
了黑暗。
(2)有责任心:为了怕天地合并,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中间。
(3)持之以恒:盘古像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撑了不知多少年。
(4)无私奉献:从第5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2.班里要举办一场神话故事展,你会准备哪些资料呢?
提示:从神话的起源、神话中的人物、神话故事的内容、神话带来的启示、意
义等方面来写。



(六)写法借鉴
巧用对偶句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 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
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在描写宇宙被盘古 劈开之后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
对偶的修辞手法,“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 ,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描写了天和地形成的过程。
(七)知识梳理
盘古开天地
很久以前:混沌一片
开天辟地 轻而清:天
重而浊:地
顶天立地 精疲力竭倒下
化身万物 气息:风云 声音:雷声
左眼:太阳 右眼:月亮
四肢和躯干:四极和名山
血液:江河
汗毛:花草树木
汗水:雨露
(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持之以恒 无私奉献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



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 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
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 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②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
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 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
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 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
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 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
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 没有像自己一样
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 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
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
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 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 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
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 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
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 br>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
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 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
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 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 亮射出幽光。夜深了,
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
久,还没有达到她 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 枯藤,伸入
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
许 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
“妈妈”的喊声,震响 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
大地 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 ,
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
可是一个难 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
起来,叫他 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
加多了。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她工作着,工作 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一句
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衬托女娲造人不辞辛 苦。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盘古拿起斧头劈开黑暗,把( 天)和(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
使天地成形,最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的(万物)。



(2)“奔流不息的“息”的意思是(B)。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停止;歇
C繁殖;滋生 D音信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B)
(2)他呼出 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
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D)
五、课堂小结
睡在混沌天地间 的盘古,凭借一己之力劈开了眼前的黑暗,又用一己之躯支撑
着分开的地,在累倒之后,用自己的身躯给 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多么伟大
的盘古,多么无私的盘古啊!他的身躯虽然化作了世间万物,但是 精神却永存人间。
六、布置作业
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很久以前:混沌一片
开天辟地 轻而清:天
重而浊:地
顶天立地 精疲力竭倒下
化身万物 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持之以恒 无私奉献




最美歌词-下雪的心情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词语解释大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吧-儿童顺口溜大全


麦片粥-关于校园安全的资料


萤火虫阅读答案-我不怪你也不会恨你


四川师范大学录取线-我一直在等


同一方向-并不平凡作文


网络情缘简谱-初中记叙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