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781次浏览
2021年01月02日 02: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梅尔贝里-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蒲敏功)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何双双(长春镇三小)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2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初步培养学 生
实践操作、抽象概括等自主探究数学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
的良好学习习 惯以及有序、周密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2.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比较、归纳等数 学活动,亲历
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判断生
活 中一些与之相关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
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br>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经历“活动—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中,
体验数学与生活密 切联系,体验探索发现数学奥秘的成功愉悦,感悟数学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与教材简析:
学情简析:
首先,四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 过渡期,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之 前,
我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三角形 三边的关系”铺上“垫脚石”。
其次,本节课属于第二学段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之前,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平面图形的知识,同时也积淀了一定的关于三角形

< br>三边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构成了本节课学生学习活动的
认知基础。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以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互动的
过程中不断积累提升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初步培养学生动 手操作、抽象概括等
数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分析、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探索、感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四)设计理念: 1.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性问题,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 兴趣。
2.关注动态生成,拓展探索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做数学”的平台,促进
有效生成。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中
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和谐 共赢,同步发展,实现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铺垫
a) 师:生活中,哪里见过三角形?
b) 师: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三角形。





2.试一试
师:用三根小棒代替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学生上台展示
二、活动·感悟
 设疑问:两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怎么办?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动脑思考】
 活动过程
1、操作要求:
①分组:以5人为一小组,组长负责指导记录;
②按活动程序拿出操作材料(小棒、剪刀、活动结果记录单);
③用剪刀剪断其中一根对应的小棒,动手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④组长把结果填写在活动结果记录单中。
【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适时捕捉学生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有效资源。】

2、反馈——交流
师:请各小组汇报、展示活动结果。
① 两根小棒一样长:剪断其中一根小棒,___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②两根小棒不一样长:
1) 剪断较短的小棒,___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2) 剪断较长的小棒, ___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三条线段 的长度有关,为了
让学生获得更充分的感性认识,为此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断一根小棒,让学生过度到
能否围成三角形关键是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再动手能围三角形,
体验剪 断不同小棒就出现不同结果,从而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 探索——分析——建构
探索:根据活动结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到底有什么关系?)
分析:
1、 第一类情况:


师:为什么没有围成?
生:上台展示并解释
师:学生观看PPT动态演示过程
结论:三角形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2、 第二类情况:
师:为什么没有围成?
生:上台展示并解释
师:学生观看PPT动态演示过程
结论:三角形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3、 第三类情况:
师:围成了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对这个结论有异议吗?
生:没有
师:提示剪断较长小棒的位置(靠近小棒的端点),再围一围。
生:修改结论——最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学生观看PPT动态演示过程
结论: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构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 :第一、二种情况结果唯一,第三种情况剪断位置不同,结果就不同;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通过一、二两 种情况可知“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
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学生自然判断“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但是
少部分学生发现第三种情况中存在围不成的情况,这样学生对“任 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
成了。】



三、运用·深化
师:刚 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这一数学规律,表现得非常棒 。
1、慧眼识星:现在你能运用这个结论来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1)3cm,4 cm,5 cm (

)
(2)3cm,3 cm,3 cm (

)
(3)2cm,2 cm,6 cm (×)
(4)3cm,3cm,5 cm (

)
2、真真假假:喜羊羊想 在屋前建一个三角形花坛,他设计了一个图案,现在想请
你们猜一猜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填写在 括号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了较深 刻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优化判断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同时
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渗透“优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策 略的意识和思维品质。】
3、学以致用:观察下面的图片,小明上学有几条路线?哪条最近?为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现象,旨在让学生体验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 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 意识。】
四、回顾·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感触最深的是哪部分?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3)生活在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有意义,探索数学更有趣。
五、思维拓展
三角形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怎样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探索发现,维持学生探索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1两根小棒一样长:剪断其中一根小棒,__不能_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2、两根小棒不一样长:
1) 剪断较短的小棒,____不能__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2) 剪断较长的小棒, ___能?_(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最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标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彩色的梦


油污清洗-爱渐渐离开


初恋这点小事-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k娃-促销活动总结


给字组词-寝室


党风建设-可爱毛球


人马出装-三拼音节


金盏花爽肤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