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萌到你眼炸
730次浏览
2021年01月02日 11: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丝瓜种植-元宵节的短信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江含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位儿童教育学家说过:“优秀的品格 ,应该从孩子还在摇篮中就
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对于
小学生来说,良好品德的教育是绝不能忽视的。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
德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是从一点一
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爱护< br>公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长大才
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 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 会共
同的责任。在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小学生具有
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 德教育渗透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项活
动之中。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的体 验,逐步
养成良好的品德。
一、注重学习中的德育。
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最
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 始终,
这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着重要作
用”。课堂教学既是 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
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 透品德教育,
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1、根据学科特点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紧扣教材,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本
学科优势,在教学中自然而 然地渗透,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
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教
育效果。如: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课、周会是向小学生进行品
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小 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有关的知识,通过各
种活动,人的道德行为的学习,受到有关优秀的道德品质的 熏陶,使
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渐统一起来,形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语文课富 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
练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 统教育、日常
行为教育等;音乐课利用音符、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陶冶情
操,净化心灵 ;美术课通过形象、画面、色彩、线条潜移默化地培养
学生的高尚品德和优美情操;体育课通过课堂教学 、早操、课间操、
课外体育活动比赛等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从各学科教
学中让小 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
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
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家乡
和 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
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2、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


服,后者使学生佩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身正”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为人师
表,言行一致,以文明高尚的言谈举止;实事 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肃
认真的科学态度;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学生,发挥示范作用,为学生
树立 “立身做人”的榜样。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大凡优秀的班主任都很重视身教。如 果要求学生语言美,而老师又常
常说粗话;要求学生不给同学起外号,而老师间又常常叫外号;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老师又常常言而无信;教育学生爱劳动,老师总是
充当指挥者,要求学生不怕脏, 不怕累,自己却从不动手,学生会怎
样想你。这样做本身就失去了教育的力量。所以,我在做班主任时,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讲
卫生,见到垃圾我总是先弯 腰;要求学生爱国,升旗时我首先肃立;
要求学生守时,我从来不迟到早退;每次劳动,我总是带头干, 与同
学生们一起扫地、擦桌凳、门窗、拖地。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让学
生自觉养成了以上良好 的习惯。这说明教师如果处处都能以身作则,
时刻都能注意自身形象和表率作用,学生就一定能受到感染 ,进而达
到品德教育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
用自己的人格教人 。这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
效果。
二、注重生活中的德育。
品德教育不能离开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应局限于学校里、课堂上、书


本中,只有生活中 的德育才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效的、也是最有教
育力的。在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生活提供给人的影 响有时要超过
教育本身。因为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空间提供给人的是真实的生活情景。
有真也有假 ,有善也有恶,有美也有丑。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
家庭生活中,家长是学生思 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
优良品德,如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与他人友好相处等,都会给 学生
以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学生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相反,
家长的不良行为,对 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有的家长爱占便宜,常
为一些小事和邻居大吵大闹,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 灵中留下深
深的烙印。因此,家长要注意到自己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让孩子在日常
生活中养成热爱环境、理解他人、关爱生命等良好的 品质。此外,社
会舆论、社会公德,影视作品、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对小学生思想品
德,行为习 惯的形成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
影响和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大环境中 健康成长,有助于养
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三、注重活动中的德育。
丰富多彩的活动 是德育有效的载体,它具有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所不
及的生动活泼。好的活动可以真正解放学生的身心, 可以给他们带来


比课堂上和生活中更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快乐和自由。让学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
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发展个人志 趣、特长与才能的好机会;能让他们
在广阔的活动空间自由驰骋,展翅翱翔;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小培养他们爱动手、动脑的习惯和爱祖
国、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良好道德信念的形成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只有把两者有机结
合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优势 。如:通过开展“你丢我检”、“弯弯腰”
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邀请法制交警作《 遵纪守
法》和《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讲座,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安全
意识和法制意识;开 展“手拉手”活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交
流,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逐步树立对他人、 对社会的责
任感;开展书法、绘画、歌咏、拔河等各类竞赛活动,在校园生活中
培育学生热爱集 体、勤奋学习的品质,帮助他们把老师的期望化作对
自己的责任感,做学习的小主人;开展“我是妈妈的 好帮手”活动,
体验父母辛劳和家庭生活,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帮
助他们把父 母的期望化作对家庭的责任感 ,做生活的小主人;组织学
生到社会进行参观、访问活动,了解各行各业 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工
作,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树立对民族的责任感,做
社会 的小主人;通过参于小养植、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等活动,
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培 养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


以上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本领,
养成一种品质。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欢乐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丰
富情感。通过学生亲自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促进了学 生良好道德品质
的形成。
总之,品德教育,任重道远,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必须讲究方
法。采取课内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配合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切实
加强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 联系,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结
合的教育网络,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 台。
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新世纪富有高尚情操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

美白的化妆品-强身健体


情话大全-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凉拌腐竹-嘲笑


深圳景点介绍-古诗池上的意思


红楼梦平儿结局-南园十三首


山东省高考分数线-经费请示


北京颐和园资料-特别狠心特别爱


殄-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