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玛丽莲梦兔
572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0: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董哲芗)

课题:


第一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br>“想象生活”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
《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 br>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
3
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和想
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大青树下的小学》

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
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花的学校》

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
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 的语言;
《不懂就要问》

本文讲了孙
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小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把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 习习惯。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注重
借助图画、视频和生活 经验等引导学生阅读,并读出自己的感受,学会书面表达,体会习作
的乐趣,尽量让学生乐学、乐说,还 要适当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2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3
、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

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

交流。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2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
、学习书面表达,

体会习作的乐趣。

3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四、单元重难点:

1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 br>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
句理解课文。

2
、学习书面表达,

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
格式。

五、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把握通过事件领悟道理这条主线,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合作探究法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用
10
个课时安排教学。



1.
《古诗三首


3
课时

2.
《燕子》
2
课时

3.
《荷花》
2
课时

4.
《昆虫备忘录》
2
课时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1
课时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1
课时



语文园地
2
课时


















课题

课型

1

《故事三首》

新授课

1.
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
思,初知古诗大意。


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
: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3
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
、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 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
另一位则被称为
“诗圣”
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
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设计意图:
导语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
裁。< br>】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
出示初读要求:


1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同桌互相正音。


2.
逐句朗读检查。课 件出示“迟日”
“泥融”
“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
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
杜甫的诗中有画,
结合课 本插图自读古诗,
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
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 沙、鸳鸯。

用自己的
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
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
睡鸳鸯


4 .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
么?为什么睡 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读诗想象、
看课本插图并结 合生活实际,
了解诗的
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 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 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
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
.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 br>)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
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
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
)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
(前 三句)
,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
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 br>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
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
强调曾是多音字


3.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
,
补充学法

1.
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
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
2.
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
齐读
1

2
句。经过自学
,
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
强调“泛”
“尽”的意思
?
【设计意图
:
回忆总结学习古 诗的方法很必要
,
“善教者授其法也”
,
鼓励
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 的方法。


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
,
难得有 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
,
因此
诗人的心情很好
,
游兴愈浓。指导学 生读出
1

2
句的
,
体会诗人的心情。

5.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
有些失望的时候
,
却听到树上的黄 鹂
,
于是
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3

4
句。

6.
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
,
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
【设计意图
:
通过学习
,
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 情变
化。


7.
齐读整首诗
,
读出诗人心情的变 化。
(
配乐朗读
)
8.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
,
拓展延伸

1.
欣赏美丽的春色。
(
播放视频
)
2.
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课时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2
、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2
、燕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1
、正确读写本课的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伶 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
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背诵课文的
3

5
自然段。

3
、学习按一定 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
力,积累好词佳句。

4< br>、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
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
意识。

1
、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
、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
“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法
:
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
:
自读自悟、联想学习法。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
尾巴像把小剪 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
捕捉虫子本领
高。
(打一动物)

春 天,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
子你联想到什么 ?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学生自由 回答,
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
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
语等。

2.
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
“廿”表示燕子的头,
“ 口”

表示燕子的
身子,
“北”表示燕子的翅膀,
“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
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
.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2
.检查生字识与写


1
)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
“似的”的“似”


“横掠”的“掠”易读错。

b
多音字

“散”和“杆”



“几支 木杆”
,读“ɡān”
,旗杆(ɡān)
,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
,枪< br>



杆(ɡǎn)



2
)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
,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 图:
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
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 书写。


3.
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
)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设计意图:
引 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
可要求学生课下观
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特点的方法, 描写外形。



3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
)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

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 了许多生趣。
“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
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 然了。


2
)如何理解“赶集似的”?


3
)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
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


1
)出示自学指 导: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
描写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


2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


3
)指名汇报:

预设:


1
)预设一:
“‘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
了。






从“叽”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2< br>)
预设二: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
小燕子的翼尖或
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沾”字 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
“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
彩色的光。


4
)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

4.
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
出示自学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



(2)
指导自学,指名汇报。



(3)
练习读背第五节。

【设计意图:
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 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时,
还是停
歇时,
都是那么美丽可爱。
这篇课文就是抓住 了特点,
用恰当而优美的词
语来描述燕子,
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引 导学生能够当堂背诵。


二、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小练笔:仿 照《燕子》中的写作特点,运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动静结
合,让你笔下的小动物更加灵动起来吧。< br>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1
、书写本课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3
、荷花

新授课


1.
认识蓬、胀、翩等
5
个生字
,
学写瓣、露、蓬等
9
个生字。指导写好“蹈、
佛”
,写的时候注意笔顺,
“蹈”的第十五笔是 “


“佛”的第四笔是“—”


教学目标
< br>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
样把看到的 、想到的写出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 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理解“挨挨挤挤”

“冒”

“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1.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2.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件、生字卡片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
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
很多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
“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
。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
的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

2
.板书课题。指导“荷”字书写。

3
.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
到书本中去
看看荷花。

1
.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莲蓬衣裳蜻蜓花骨朵儿

挨挨挤挤

饱胀仿佛舞蹈

花瓣儿

翩翩起舞


1
)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

莲蓬衣裳


2
)指导书写:
“蹈”
,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


3
)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


4
)连词成句


____
挨挨挤挤
_ _____
的荷叶上,荷花
___
仿佛
___

__
翩翩起舞
____
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浏览课文
1

3
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 子。

2.
再读课文
1

3
自然段,
边读 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

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

3.
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品读“姿态”


1.
学习“荷叶”


1
)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荷叶长得多、茂盛。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

荷叶长得绿。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

荷叶长得大又圆。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2
)理解“ 冒”
。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
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 字可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
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

3
.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
(半开、全开、未开)





4
.小组交流


1
)你 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
过学生交流随机教学。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

过充 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2
)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 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二、感悟“画”美。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
)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
是谁?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 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
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2
)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
(师配乐范读)< br>睁开眼睛,
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
了什么?


3
)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
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
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
被这幅美丽的景 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展开想象的翅膀,
品味出不
同的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 蜓、小鱼、蜜
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
达到语言内容,
语言形象,
语言情感的 有机融合。



三、赏花写文。

1.
正因为如 此,
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
你能说
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 诗句吗?指名交流。

(出示: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相机板书:喜爱)再来
回顾一下叶圣陶 爷爷笔下的荷花,
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
(结合板
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 、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
的花。

板书设计:

3.
荷花

荷叶




挨挨挤挤




颜色美

荷花

半开

全开

未开

姿态美



课时作业:

1
、书写练习册。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4.
昆虫备忘录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 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
.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1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

1.
自由读通课文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
)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预设点:


1
)膜翅

益虫

瓢虫

马铃薯

霸王

蚂蚱

鞘翅

形态

丝绸

掌握

咯咯作



黑斑

褐色

琢磨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
)磨
[ m
ó
]
1.
摩擦磨合
2.
阻碍,困难
3.消耗,消灭
4.
拖延,耗时间


[ m
ò
]
1.
粉碎粮食的工具。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
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
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
梳理课文内容


1
)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
)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
)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
)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
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
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 的昆虫,
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
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
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

1
)表格式
(2)
图片文字说明式
(3)
文字记录式

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
点,有吃蚜虫的益 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
采取多种方式,
不拘泥于形式,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
虫备忘录,
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
又可以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
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
)学生提出问题 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
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br>

2
)交流解决

2.
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
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 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
,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
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 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


复眼

瓢虫


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

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


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


课时作业:
http://ww 1. com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新授课

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通过口语交 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
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
读一读。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2.
唱一唱。老师给大 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播放歌曲
《春天在哪里》



3.
说一说。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二、畅所欲言,感受春天

1.
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 ,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
的身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春天的美图,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把
看 的说出来呢?(课件出示春天的美图)

2.
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


1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


2
)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


3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 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春天,
为后面“春天去哪玩”铺垫材料。


3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如何让把话语说生动、具体(如,运
用不同的修辞,调动 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设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 把看到的景物说清楚,还
要说具体说生动。



三、小组合作,描绘春天

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这么美好的季节, 若能出去走
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
?
1.
学生回答

2.
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
)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
) 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认真倾听也是一种
美德)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
总结把组里的意见,
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 出来。


四、回顾小结,增强感受

春天里,有阳光,有小鸟,有 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
让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吧!


板书设计:

春天去哪儿玩

颜色

形态

视觉

听觉

嗅觉

按一定顺序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习作
.
我的植物朋友

新授课

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教学目标

3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
富自己的见解和感 受。

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教学重、难点

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
植物,我们的 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

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

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

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

文章,让看了 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
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 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
植物朋友》
,抓住题眼(植物)
(朋友)相机板书< br>
2.
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
< br>【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 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
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 ,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
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
小组内介绍。

3.
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
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
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

1.
写好植物的形态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
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 节的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
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
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 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
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


3.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1
)对比法


例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 我喜爱的既不是花
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
)比喻法


例如: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 骨朵,远远地望去
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
像一个 淡黄色的绣球。


3
)拟人法

例如:
《石 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
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 盛,不久便挂
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

衬托法


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 ,
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
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 的内
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
)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

近看: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 ,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
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 br>都非常挺直

远看:

a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
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 br>b
我家养了一盆吊兰。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
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
生动,语言更 加鲜明活泼。


5.
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 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
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 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
上的精神。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病呻吟。

另外,注
重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

【 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使文章
得到升华。



四、尝试写作

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

摸一摸

闻一闻

对比法

比喻法

拟人法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语文园地一

新授课


交流平台


1.
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
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识字加油站


1.
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 音,
“贡”后鼻音发音。
“掷”

“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
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
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词句段运用


1.
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
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日积月累


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
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课件、生字卡片

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佳句

1.
自学预习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
翅,严丝合缝。

2.
检查自学成果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
,其中“骨”读为(ɡū)
,
整个词应读出< br>儿化韵。
“顺顺溜溜”的“溜”读为“
li
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
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 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
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 不
漏字。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
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 下水面,那小圆
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
)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2
)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 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
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
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 生动,那么就意味
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时候,




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
运用方法尝试自学


1
)引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 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
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


2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
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3
)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
感受 。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

学生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瓢虫款 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
硬翅,严丝合缝。


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

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

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指导 。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分门别类识生字

1.
预习自学

在“
___
”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
()
”中给它们注上音节。


___





___


)捞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2.
检查预习

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

援扌(
yu
á
n


掷扌(
zh
ì)捞扌(
l
ā
o



缚纟(
f
ù)

缭纟(
li
á
o


络纟(
lu
ò)

资贝(
z
ī)

贡贝(ɡò
n
ɡ)

贷贝(
d
à
i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援”前鼻音发音,
“贡”后鼻音发音。
“掷”

“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
音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知识。
但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

3.
归纳整理


1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 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
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以第一行的“ 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预习单,
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 “扌”


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



2
)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 br>教师提示学生:
“救援”

“投掷”

“打捞”
,做 这些动作都需要身体的一
个部位,那就是——手。

师生小结:
“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

学生拓展提 升:
“拍”

“打”

“挑”

“挖”的偏旁也是 “扌”
,这些字的
意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

师生总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3
)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结二三行
生字的意思。

“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
,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类似的还
有“纺”
“织”

“绸”


“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
,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类似的还
有“财”

“购”

“贩”< br>。

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

夏商时代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
所以当时造字时便以贝字作
为与金钱有关的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
义,教师首先帮助 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
主获取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br>】

4.
总结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 ,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
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

贡(工)

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

掷(郑)

捞(劳)

缚(尃)

缭(尞)

络(各)

师生总结:这九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声字。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 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
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学生举例说明:

拍:
“扌”是形旁表字义,
“白”是声旁表读音。

纺:
“纟”是形旁表字义,
“方”是声旁表读音。

购:
“贝”是形旁表字义,
“勾”是声旁表读音。

【设计意图:这 一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形声字的定
义及实际规律,还应给学生实际体会的机会,学生 通过举例说明,会对
形声字这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精挑细选析词句

1.
布置预习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
)清香

浓香


2
)荡漾

飘荡(
3
)轻巧轻快(
4
)灵活灵敏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明确词语意思。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灵敏:反应迅速。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 近词的辨析能力,因此应首先
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过学生既然已经掌握了查阅字典的方法,所以,< br>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


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 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之间的异
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
“清香”的程度浅,
“浓香”的程度深。
< br>(
2
)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
,想一想,荷花的香味属于哪一种?




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一句选择“清香”



3)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用是需要具体的语境的,因此,要区分形近
词的差别,就要将这些词语置于 具体语境中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
步骤,即查找词义,对比分析。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
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3.
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学生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法通过自学解决这一板块
剩下的三个句子。


2
)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果。

二、由表及里悟方法

1.
布置预习


1
)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一身乌黑的羽毛 ,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
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
)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2.
检查自学成果


1
)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


指导学生将“似的”读正确,
“似”读为“
sh
ì”
,< br>“甲壳”的“壳”读为

qi
à
o




2
)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设计意图:
“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 的学习目标是照样子写
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要达到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例句的写作特
点 ,要领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完成。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3.
深入体会写作特点


1
)剥丝抽茧寻找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
什么特点。

羽毛——黑色的

尾巴——剪刀似的

翅膀——轻快有力


2
)层层推进总结方法

要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 明确它由几部分构成,然后从
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
)巩固强化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独角牛的
外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

角——像犀牛的角

【设计意图: 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指导 ,而由具体的文字到抽象
的方法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会
写作手法。


4.
尝试写作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
形特点。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三、日积月累读经典

1.
布置预习

正确朗读《忆江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
料查阅“谙、蓝”的释义。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
比如
“谙”
读为
“ā
n


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
“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 制青绿染料。

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

2.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1
)指导学生反复读“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
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2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

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 品读“春来江水绿
如蓝”




3
)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师生合 作交流: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
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 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
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设计意图:经 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离不开读,
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 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也
就轻而易举了。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5
、守株待兔

新授课

1.
认识折、冀等
5
个生字
,
学 写守、株、待等
9
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
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能借助注释,结 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
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
: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
不能猜出 故事名称?

2
.出示图片。
(守株待兔)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 文言文寓言,守株待
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
“待”的写法。


2
)提问



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请你打开 课本,
结合注音,
借助课后生
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折颈而死:
“折”
,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
“颈”
,应读三声。

“冀”字正音。
“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身为宋国笑。出示:
[ w
é
i ]1.
做,行,做事
2.
当做,认做
3.
变成
4.


[ w
è
i ]1.
替,给
2.
表目的
3.
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
“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指导书写“株”
。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
耕、折、颈、释”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
再读课文


1
)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
)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
学习第一句


1
)谁在等兔子?


2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
学习第二句


1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
4.
学习第三句


1
)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
)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
)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
)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
学习第四句


1
)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

“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 br>


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
把手,下面有 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



做偏旁的?(随 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
结合图片,
联系生活实际,
你发现了以耒 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
么有关?


3

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 ,
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
因释其耒而
守株,冀复得兔
)

4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
地里的禾苗 仿佛在呼喊:
我快要渴死啦,
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

寒风呼啸,
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
我们要冻死啦,
谁来救救我?这个农
夫仍然——

5
)出示断句,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
学习第五句


1
)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
)课文里怎么说的?

7.
疏通课文


1
)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
)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
(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
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
想要送 给农夫,
谁来读一
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
背诵课文


1
)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而(


,冀(


。兔(


,而(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2.
拓展阅读


1
)生读《南辕北辙》
,先读通顺。


2
)根据问题再读文,
《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在(


,他却往(

)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
活中,
不要做守株 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
中那个——(

)的 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
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相信你们会有 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课时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故事。

2
、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6
陶罐和铁罐

新授课

1.
会认陶、罐等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
字,提示傲 是
“攵”
而不是
“夂”

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懦弱

代价等词语
.
2.
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 ,
并用自己的话
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铁 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
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 短处的道理。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有感情朗读课文
2-9
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 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
短处比。

教法
:
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
:
自读自悟、联想学习法。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
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


1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
)教师随机板书。

2.
大家见过陶罐吗?


1

(屏幕出示陶罐图片)
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
口 小肚子大的罐子。


2

(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
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
)陶罐和铁罐。


2
)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
)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
)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
)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3
)出示和睦相处:
[ ch
ǔ
]1.
居住
2.
存在
3.
跟别人一起生活
4.
决定,决断

[ ch
ù
]1.
地方
2.
点、部分
3.
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
)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2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
)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
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
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
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
.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
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
,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
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
(出示 图片)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
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

(1)
生自由交流

(2)
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
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
但并不是 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
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 的。
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
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
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
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
读。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
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
碎片!


1
)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
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br>
出示:
“陶罐(


)地说”

“铁罐(



)地说”


2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
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
)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
)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
课件显示第
10
自然段,
“时间在 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
)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生快速默读课文
11-17
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
)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
)陶罐,我想对你说


2
)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
读通课本
20
页《北风和太阳》

2.
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 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
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陶 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
风》
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 br>


正视自
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
,下课多读一读,
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课时作业:

1
、书写本课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7
美丽的鹿角

新授课

1.
认识称、禁、撒、挣、等
9
个生字
,
学写鹿、赏、匀等
13
个生字。

2.
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
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课件展示:
在大森林里,
有一美丽的小鹿,
在水边欣赏自己美丽的
鹿角。

2.
这头鹿也认为 自己的角很美,
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
使它改变了一
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 么说的?

课件出示:
“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
却让我狮口逃生。


3.
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
,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
.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

匀称、不禁、珊瑚、皱起、

逼近、
撅嘴、抱怨、

撒开、凶猛、

挣脱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2.
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三、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
.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
有注意 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 br>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
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
.出示句 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
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
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
.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
蹦来蹦去,< br>不一会儿,
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
丧气不想再追的时 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
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 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
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
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
的身段和
_______

鹿角,抱怨
_____ _
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
_____
救了他
的命。

5
.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
步读懂了课文讲了 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
“啊!我 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
束美丽的珊瑚!


课文中的 哪个词,
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
“精美
别致”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 陶醉、自
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
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 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
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
)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
)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
起了嘴,皱起了 眉头)


3
)指导朗读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
.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
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
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
(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

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
狮子灰心丧 气不想再追
了: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
)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
看,机会来了:











(3)
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4.
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
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



































鹿对腿说:
“你虽然(






,但是(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
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
在生活中 ,
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
引出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3.
学习了本篇课文,
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
一味欣赏< br>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
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 扬优点,克服缺点。

4.
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
其中的一个立 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
躲了起来,
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
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 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
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 身就走了。躲
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
“熊
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5.
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7
.美丽的鹿角

鹿角

美丽

差点送命

鹿腿

难看

死里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时作业:
http://ww 1. com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8
池子与河流

新授课

1.
认识淘、涯等
9
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教学目标

2.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法与学法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
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 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来表达。

2
.板书课题。



1
)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
)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
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3
)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
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
学习池子说的话。


1
)自由朗读第
1-5
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

2
)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

3
)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
清闲、平静的生活。

3.
学习河流说的话。


1
)自由朗读第
6
7
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河流遵
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
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
思考: 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
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
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8
.
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新授课

1.
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
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

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2.
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
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畅所欲言

1.
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
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

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 不行,也
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
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

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度。

四、总结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
希望班干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
发挥好桥梁和纽带 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辉煌!

板书设计: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不该






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

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服务意识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新授课

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学生和家人户外放风筝,记录心得

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一)作前准备指导:



指导学生 课前自学,观察各幅图画并在抓住图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
的想象,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二)作中成文指导:



看图弄清题意,引导想象,练说故事。



1.
仔细看图,弄清题意。




1
)出示投影片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什 么?(导生说准季节、地点、人物、事情,抓
住人物的语气、神态,想象她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
(给近处的两
个正在准备放风筝的男孩起名儿。




2
)指名简单说大意。



2.
根据图画,引导想象,编写故事:



1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掌握不同的情况。



2
)讨论后请不同的两个小组起来交流,解说画面的内容。

< br>(
3
)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
想象的思 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


4
)指导说说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

请学生描述放风 筝的两个人。
(注: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
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 在想什么?说什么?


A.
小组交流。

B.
全班交流。

C.
方法小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




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
图 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一)作前提示

1.
写话要求:出示课文插图。


1
)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


2
)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板书:看到的、想
到的、感受到的)

2.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3.
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二)作中评改:



1.
现在,我们来写写习作草稿,并配上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
特别要讲清楚?)



2.
各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3.
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4.
誊写,四人小组(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写评语,上交。



5.
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补,订正错误,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
上。



(三)作后评讲:



1.
概述本次习作情况,表扬优生、进步生,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2.
复习习作要求。



3.
优作欣赏。



4.
各自修改,订正。



5.
同桌互阅。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语文园地二

新授课

交流平台

1.
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
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词句段运用

1.
能正确掌握“
AABC
”和“
ABAC
”格式的词语特 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如: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2.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3.
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

1.
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 字中,偏
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
。上下结构的字,偏
旁 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


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
离。

3.
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

1.
能正确认读这
9
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2.
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3.
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
布置预习,自主回顾


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

2.
复述寓言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


1
)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

例:
《揠苗助长 》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
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
需要哪些要素。

教师点拨:

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

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含
的道理。

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
果,道理。

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

例;
《叶公好龙》
: 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
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 个故事比喻表
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南辕北辙》
:讲述 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
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
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
那么有利 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 珠
.
他用名贵的木材
,
雕了一只盒子
.
又用各种方法
,
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
,
使盒子散发出香味
,
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 。有个郑国人
,
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
,

出高价买了去< br>.
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我们应主次分 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 的某个环节,而
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
进指导。

3.
联系实际

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

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 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
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
预习自学


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



1
)类似词语举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



2
)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

诸如“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
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 做
AABC
类成语。

像“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之类 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
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
ABAC
式成语 。

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 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读
为“juē”

“皱”读为“zhò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 起了嘴”

“皱起了
眉头”


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

嘴,眉头——身体的部位

噘,皱——动作

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
了描写对象的神态。

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真是急死我了!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
语气。

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
“你真是急死我了!



2
)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

“真的,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 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
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

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
合适的词语。

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4.
学写通知


1
)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

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

标题,正文,落款,时间

学生第一 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2
)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

星期四上午
9
点——表示时间

全体同学——被通知者

教学楼门前——地点

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

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

4

7
日——写通知的时间

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



3
)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 br>3

3
日(星期五)上午
10
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 本班同
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

2019

3

1




2
: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






4

10
日(星期一)上午
8
点,请 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
观市博物馆。


解放北路小学

2019

4

7




第二课时

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
预习自学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
9
个字,找出 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
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
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
)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 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
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 br>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
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 如“霜、最”这两个字。

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
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
)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

1.
自学预习


1< br>)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
9
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 br>2
)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
9
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
检验自学成果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
h
á
n
)郸(
d
ā
n
)学步

滥(
l
à
n
)竽(
y
ú)充数

自相矛(
m
á
o
)盾(
d
ù
n


杞(
q
ǐ)人忧天

3.
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
指导。

邯 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
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 ,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
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 人,不仅
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
出自
《韩非子·
内储说上》

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
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
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 湣王继承了王
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 自《吕氏春秋·自知》
: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
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 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
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 br>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
欺人。

自相矛盾:
出自于
《韩非子》

在战国时期,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
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
“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
”然后,
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
“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

,市场上
的 人质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那个人无
法回答。众人嘲 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
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 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
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 :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
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

船已经
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
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
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 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
“这壶酒大
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 在地上比赛画蛇,先
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 起酒壶正要喝,
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
“我能够给它画脚。
”没等他画 完,
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
“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
给它画脚 呢!
”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
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
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 :出自《列子·天瑞》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
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 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
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 之蛙:出自《庄子·秋水》
: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
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 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
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
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 听
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
蛇影”比喻疑神疑鬼, 妄自惊扰。

学生明确这
9
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快乐读书吧

新授课

1.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
读《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拉封丹寓言》
,感受世界 寓言文
学的魅力。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法
: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
:
体验法、合作探究
< br>本课采取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教师制作相关
PPT
。学生读《中国古
教学准 备

代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拉封丹寓言》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饱览寓言悟真知

1.
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
部交流。



1

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
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 则寓言故事。



2
)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
)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

寓言故事。

2.
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
)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
)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放眼海外读万卷

1.
感受《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 萄: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一大串
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 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
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
但 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
定放弃,
他昂起头
,
边走边说:
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比喻有些人无能为力,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 时机未成熟。

农夫与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
条蛇 ,以为它冻僵了,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蛇受到了惊吓,等到完全
苏醒了,
便本能地咬了农夫,
最后杀了农夫。
农夫临死之前后悔地说:
“我
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 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
啊。


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 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
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
品味《克雷洛夫寓言》

《狐狸和乌鸦》
:一天,乌鸦得到 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
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
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
“亲
爱的 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
摇摇尾巴,
“您的羽毛真漂亮 ,比其它鸟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
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可是刚一张嘴, 肉就掉了,
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
是,爱炫耀的 人。

《橡树和芦苇》
:有一回一棵橡树同芦苇交谈。橡树说:
“老实讲,< br>你的确有权埋怨老天,就是一只麻雀,你也会觉得沉重不堪。即使引起
涟漪的微风,你也会摇摇摆 摆,弱不禁风,你是这样孤苦伶仃,弯腰曲
背,看着你都叫人悲哀心痛。但是我却像高加索山脉一样自豪 ,不但挡
住强烈的太阳光,还敢嘲笑雷电和风暴。我站得笔挺又坚定,这牢不可
破的世界仿佛就 是我的屏障,对我总是阵阵和风,对你却总是风暴,只
要你生长在我的周围,我那枝叶的浓荫就可以为你 遮挡,碰到坏天气我
也可以给你当保镖。可是上天注定把你安排在暴躁的风神统治的河岸:
当然 ,
上天根本没有把你放在心上。

“你的心肠真好,

芦苇回答道,
“可
是你别操心:我不会怎么倒霉,我并不为自己对暴风雨害怕;尽管我要
弯倒,但是 不会折断:暴风雨对我的损伤并不大,可是它对你的威胁却
是厉害得多!不错,它们的凶暴至今还不能摧 垮你的坚强,你也不会在
暴风雨的打击下俯首贴耳;但是咱们且来等着看结局!
”芦苇刚刚说完 这
句话,突然间呼啸的北风挟带冰雹,又是暴雨,从北方冲来。橡树挺立
不动,芦苇扑倒在地, 狂风暴跳如雷,它的力量增加一倍,那棵树冠高
耸入云,树根深入浓荫下土壤里的橡树,终于被咆哮的狂 风连根拔了出
来。

3.
《拉封丹寓言》

《狮子和猎人》
《一个爱吹牛的猎人,他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
他怀疑可能是狮子把它给吃进了肚子。当他 看到一个牧人时就问他说:
“你能否告诉我,那只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要出了这口恶
气不可!
”牧人回答说:
“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要缴上一只绵
羊作献礼, 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
能保证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俩说着话的时候,
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
它轻松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 见状立刻撒腿便跑,边
跑边喊道:
“啊!朱庇特,赶紧告诉我一个藏身之地吧!快让我逃出这鬼
地方吧!
”对勇敢的真正考验,就是处在危险境况时,有人会大谈自己正
在寻找危险, 但只要感觉到危险的存在,马上不吭一声,并且溜之大吉。

《猫与两只麻雀》
:一只 猫和一只小小的麻雀出生在同一天里,从幼
年起它俩就是街坊。鸟笼和猫舍都同处一间房里,鸟时常把猫 惹得发火,
一个用嘴啄,另一个就用爪子挠。但猫一般对鸟朋友总谦让几分,往往
稍稍惩罚一下 就收手。它十分注意,尽量不亮出自己的利爪。而麻雀却
很不懂事,常常用嘴去回敬猫。猫是位聪慧小心 的先生,原谅了这些恶
作剧,朋友之间,它想从来不应该为开玩笑而动真格的呀。由于它俩从
小 在一起长大,长期以来相安无事,那种打闹也未曾演变成真正的格斗。
附近有只麻雀过来串门子,来看望 活泼的麻雀比爱洛和稳重的猫哈东。
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后,两只麻雀却吵起了架。猫当然偏袒比爱洛, 它
说:
“这个

陌生的家伙居然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它嘲弄我的朋友,< br>和比爱洛吵得不可开交。我以猫的荣誉要狠狠地惩罚它!
”于是它就投入
了战斗,把串门 的麻雀给吃掉

了。
“真的,
”猫咂巴着嘴品味说,
“这麻
雀的味道还真不赖!

说着话又把与它朝夕相处的老朋友比爱洛也一口吃
了。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你读过这本书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课时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

课时安排

新授课

3
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1.
会认
2< br>个字,会写
5
个字,其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
“屠”
、< br>“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
瞳”词语,尤其是“曈曈”注意 是左边是日字。

2.
背诵课文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 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
统的节日——春节。
(扩词:元宵、元日。拓展 “元”的理解,夯实语言
基础)

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 br>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教师重点指导
“屠 ”字。

师:
请大家伸出手来,
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
(一边书写 一边说明:
半包围结构)

2.
师:
学习生字后,
相信大家 一定能把古诗读好。
尝试读出诗的节奏。
(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3.
师:
通过预习和初读,
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
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字
词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总结)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 br>1
.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
思展开丰富的想象。
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
请同学们把对字
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 一句诗的意思。

2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
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
“年
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
二次备课

9
古诗三首





的含义。


3
.交流、评议、完善。

师:如果 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
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是——

4
.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
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
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
的话语,身上暖 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
(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
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 都洋
溢着欢声笑语。
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
你的心情会如何?是啊!
一元复始 ,
万象更新,
多喜庆啊!
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
一边想画面的方法< br>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
“来到”
大街上,
又看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
。你< br>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
.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
.师:放爆竹 、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
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
时至今日 ,
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

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 br>
3
.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
幅其乐融 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
当时的宋朝,
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
年 轻的王安石看到了
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
49
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 积极
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
首脍炙人口的不朽 诗篇《元日》


现在,
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
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
。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
你一定会有新的感 受。

4
.指导朗读。

五、补充诗句,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板书设计:




























——






清明


教学目标:

1.
会认
3
个字,会写
5
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
“魂”
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正确读写
“牧童、
遥指”
词语,
并注意“遥指”的“遥”


2.
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
播放课件
(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
+
民乐
《春天》

教师朗读
《清
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

“纷纷”
一词正是
《清明》
绝句中的
“诗眼”

那么何谓
“ 诗
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
“如倾如注”

秋雨:
“淅淅沥沥”




“行人”
“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
作者体会了诗歌的




清明时节,
应当
是 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
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br>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
5
个生字,老师讲解“欲”
字 与“浴”区别来记,
“酒”和“洒”区别来记。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
一幅插图。教师:做适当的 优劣点评。


四、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 留下的想象空间”
,正是作者赏
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 角度。


板书设计: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
会认
1
个字,会写
3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
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 ”词语。注意“异”字
与“导”字区别。

2.
背诵课文

3.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
板书“佳节”
(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为什么呢?


2.
师:
看来,
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
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
日呢?(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课件展示)
)知
道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九月 九日(课件出示)



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 (课件:诗人头
像)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
(课件展示出:
“每逢佳 节倍
思亲”
)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
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请打开
课本。


二、初读古诗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这首诗!
要求是把字音读准,

句读顺。


2.
指名读,正音。


3.
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
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
(课件出示:说起重阳节,它 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
阴历九月九日,
都要佩带茱萸,
食蓬饵、< br>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
到了东汉,
民间又有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 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
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 普遍
了。

课件出示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
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消灾。
)像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要
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 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见过吗?


5.
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
想想,
题目中的
“忆”
是什么意思?
(想念、
思念…)


简述“山东”的意思。
(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
天说的 山东省不同。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 了什么?
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6.
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
同学们又知道多少,
谁来说说?
(课件出示
简介王维
: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 ,
精通音乐,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
孟浩然并称 “王孟”




7.
老师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课件出 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
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二十岁考中进士 ,
在这
段时间内,
他一直漂波在外,
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
特别是 在尤其是佳
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 br>8.
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
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那我们
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9.
恩,真不错!现在我们来欣赏朗读。课件出示


明明是合家欢 聚的重阳佳节,
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
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 新的感受。


三、读文悟情


1.
生读诗,师巡视。


2.
读了故事,
是不是 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
(师板书课件出示:
倍思亲)


< br>3.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一边默读课文,
一边画出这
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课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
)< br>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字义,
自己 试
着说说它的意思。
(课件出示: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
地生活的人 。逢:遇到。倍:加倍。整句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
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 人。



4.
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
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
是啊!
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
(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
西边是长安)
它的家乡在 华山以东的蒲州,
长安在华山以西,
他这一别就
有两年了。两个“异”字,更突出了诗 人的“独”
。想想实际生活中,你
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 整两年没
有与亲人相见啊!他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亲人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
吗?相信你现在 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指名读)


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1.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br>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2.
学生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


背景音乐链接-最美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