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
绝世美人儿
505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02: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纸折垃圾桶-重阳节来历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
吧,
。
2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
。
3
.白居易,字
________
,晚年号
________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
________
诗人。
他倡导“
________
”运动,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著有
《
________
》
。
4
.白居易《琵琶行》
:
(
1
)
《琵琶行》中两次 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侧面
描写的句子是:
;第二次是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
后,诗人用“
,
”来进行侧面描写。
(
2
)表明琵琶女出场不愿出场又不得不出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酝酿氛围,千古名
句
,
。
(
3
)
“
,
”这两句诗的环境从侧面烘托,说明
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
(
4
)从弹奏指法和弹奏内容两方面来
描写琵琶女的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句子
。
(
5
)
《琵琶行》中创造性运用延宕,使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
涵
,
甚
至
成
为
独
立
的
谚
语
、
格
言
,
该
两
句
是
,
。
(
6
)比喻乐音清亮、清脆的诗
句
。
比
喻
乐
音
婉
转
轻
快
的
诗
句
。
描
写
听
觉
和
视
觉
交
织
的
诗
句
。展示动态画面的诗句
5
、
《关雎》
(
1
)起兴的句子是:
关关
(
2
)全诗的纲目 ,统
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3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 )的句子是:
(
4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关雎》
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 子是:
窈
窕淑女,寤寐求之。
(
5
)
《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
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
《蒹葭》
(
2
)成语“
秋水伊人”源之
《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2
)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 气氛,
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
(
3
)
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
漫长的诗句是
(
4
)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
的诗句是
:
6
、
《赠花卿》从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 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
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
(两个“半入”连用写出音 乐悠扬动听而空灵
活脱)
“天上、人间”一语双关,含蓄委婉,寓
含讽刺,运用夸张极言音乐之美
(
1
)这首诗写音乐极富特色,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
2
)清代杨伦评价此诗主旨为“似谀似讽 ”
,请结
合全诗谈谈你对杨伦评价的理解。
《听蜀僧浚弹琴》
(< br>1
)正面写蜀僧弹琴姿态和乐音铿
锵有力、激扬的气势
(
2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
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
运用两
个典故感慨知音难觅、眷念故乡
7
、
《省试湘灵鼓 瑟》
(
1
)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
客”
,领略了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衷来,不忍卒闻
(
2
) 侧面描写,渲染瑟声的感染力,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
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 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
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
他让山上 的白芷吐出芬芳,
与瑟声交相应和,
弥漫在广袤的空间,
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 情。
(
3
)已景物
作结,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
,以
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
广阔空间,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
1
)运用铺叙
的手法,描绘一幅 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
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
(
2
)用借喻手法,渲染悲凉的氛
围
(
3
)用拟人手法,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
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
(
4
)借用“钟子 期”
、
“俞伯牙”典故喻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
的孤寂落寞之 情感
8
、
林嗣环
《口技》
:
(
1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
2
)
_____________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 指,不能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
3
)
《口技》的作者 是
朝
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
》
。
(
8
)课文中有三处描
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①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
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
听得细致入 微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②在
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③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
临其境”
,其表现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4
采用顶
真、对偶等修辞赞扬口技表演高超
9
、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
文中范 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